說起長相怪異的樹木,非洲有一種樹絕對榜上有名。
這是一種體型高大的樹木,可以長到30米高。和一般的高大樹木不同,這種樹木就像「倒栽樹」,樹幹粗壯,直徑可達2-11米,有的需要十幾個人拉手才能合抱一圈。
樹幹是光禿禿的,只有在頂部長有雜亂無章的樹枝,樹枝上的樹葉看起來就像人的手指一樣,又細又小。
粗大的樹幹,配上頂部寬大凸出的樹冠,樹冠上的葉子在炎熱的時候還會掉光光,看起來就像頭頂著巨大的根系一樣,因此被稱為「倒栽樹」。
這種樹還有其他的稱呼,叫「猴麵包樹」,因為在當地猴子會以這種樹的果實為食物,於是得名。
生長在非洲的「生命之樹」
說起猴麵包樹,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非洲」、「馬達加斯加」等地區。
猴麵包樹主要分布在南非、坦尚尼亞和澳大利亞等氣候非常炎熱乾燥的區域,在馬達加斯加尤為常見。
這是一種適應能力極強的樹木,所處的環境非常惡劣,年平均溫度在20-30℃,最大能忍受40℃的高溫。儘管所處環境常年高溫乾旱,但它能適應各種土壤。
在這樣的環境下,在樹木界,猴麵包樹還是長壽成員之一。
據統計,猴麵包樹普遍能存活2000歲左右,個別樹木能達到5000歲,植物學家阿當松在非洲曾發現一棵有5500歲高齡的猴麵包樹。
之所以能存活這麼久,和當地人的保護是分不開,在當地,猴麵包樹被譽為「生命之樹」。
首先,它擁有美麗的神話傳說;
存活比較久的生物,總是和神話傳說有關聯,猴麵包樹也是這樣的。
在非洲,傳說有一個神,不小心將花園中的猴麵包樹拔起,然後扔到了地球,樹木到達地球的時候,處於倒置的狀態,意外的是,樹木竟然存活了,於是就有了猴麵包樹。
還有一個傳說就是,猴麵包樹原本被上天「安排」去非洲安家,由於太任性執意要去草原,違反了上天的命令,被上天連根拔起扔到了非洲,於是就有了倒栽的猴麵包樹。
其次,它能給當地人提供水和食物;
猴麵包樹還有另外一個稱號,叫做「瓶子樹」。
原來在樹木「大腹便便」的樹幹中,能儲藏大量的水分。
和一般的樹木不同,猴麵包樹可以說是「外強中乾」。樹幹看起來很高大粗糙,但內部比較鬆軟,木質部有很多小孔。
在雨季,樹木會抓緊機會大量吸收水分,儲存在樹幹中,到了旱季,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會主動脫落樹葉,減少水分蒸發。
一個雨季,猴麵包樹可以儲存大約12萬公升的水,靠這些水,完全可以讓它們撐到下一個雨季。
不光如此,猴麵包樹全身都是寶。
樹葉富含維生素,可以當蔬菜吃,也可以磨成粉入藥。
花朵甜的,可以用來做成糖果和飲料。
種子可以用來製成油和化妝品。
樹皮富含纖維,可以用來做成繩子、籃子,織成布,還能做成牙刷。
尤其是果實,是世界上營養最豐富的食物之一。
果肉多汁,富含維生素C、有機酸和膠質,口感偏酸,其中的維生素含量是橘子的10倍。
看到這裡就不難理解,猴麵包樹在當地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炎熱乾旱的地區,當你在野外快被餓死或者渴死的時候,若能找到一棵猴麵包樹,用工具在樹幹上挖個孔,就有水流出,再摘個果子,就能飽腹。這樣自帶水和食物的猴麵包樹,被稱為「生命之樹」,實至名歸。
事實上,在非洲經歷的幾次大饑荒中,猴麵包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還為當地人提供了「住處」。
猴麵包樹粗壯的樹幹,衍生出了其他功能。
在南非,就有一家桑蘭猴麵包樹酒吧,開在猴麵包樹中空的樹幹中。
樹木周長超過33米,酒吧內部高4米,吧檯一排可容納15位客人。獨特的用餐體驗,讓這家酒吧成為當地最有名的景點之一。
在澳洲,猴麵包樹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用處,那就是監獄。
在1890年,猴麵包樹中空的空間,主要用來關押當地的原住民。
在日常,當地民也會利用猴麵包樹樹幹的空間。比如下雨了會躲進樹幹躲雨,也會將其布置成自己秘密空間。
最後
很多人曾提出:既然猴麵包樹全身都是寶,可以在中國大力推廣種植嗎?
顯然這是有難度的,猴麵包樹雖然適應能力很強,但它對溫度和溼度有嚴格的要求,喜歡炎熱乾旱的區域,太冷了活不了,溼氣太重的地方也活不了。
在中國部分地區或許能種植,但種植效果絕對是比非洲地區差多了。
猴麵包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它的出現比人類要早,是非洲標誌性的植物。
然而,在近十年的時間裡,科學家發現,很多古老的猴麵包樹正在死亡。
目前還沒有得出死亡的原因,但科學家推測,影響猴麵包樹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越來越極端的氣候,還有一個是人們的活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