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屎殼郎迷路用銀河導航

2020-12-03 騰訊網

12日晚,「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主持人馬克·阿布拉哈姆斯(左)向大家介紹「醫學獎」的三名得主。

「化學獎」兩名得主(左一、左二)揭示了洋蔥為什麼會「催人淚下」。

2013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日前在美國哈佛大學揭曉,包括醫學、心理、考古等獎項。

媒體評述,這些研究看似「無釐頭、滑稽」,卻是「真正的科學」。成果「乍看可笑,過後發人深省」。

旨在啟發

英國《衛報》13日報導,哈佛大學12日晚舉行第23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禮,「科學呆子」雲集頒獎現場。

當天門票銷售一空,頒獎儀式由網絡直播。

報導說,頒發的獎項給人第一感覺是「困惑、離奇、荒謬十足」。不過,每一項研究都傾注心血,不是「心血來潮」或是「發瘋」,旨在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

《衛報》評述:「科學是嚴肅的,但是欣賞科學的方式卻不一定嚴肅。」

格「物」窮理

一些人通過研究動物獲獎。

日本人內山正輝(音譯)和他的研究團隊摘得醫學獎。他們發現,老鼠做完心臟移植手術後,如果聽歌劇,存活時間更長。

移植手術後,如何抑制身體排異反應十分重要。研究團隊希望從歌劇音樂方面取得「突破」,探究人體與大腦的複雜聯繫。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播放莫扎特和恩雅的音樂,沒有效果。研究中沒有放嘻哈風格音樂。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獎項名目和數目不固定。今年頒發首個「生物學與天文學獎」,獲獎者是瑪麗·達克和她的同事。他們發現,蜣螂、即屎殼郎迷路時會通過看天空中的銀河「導航」。先前研究顯示,屎殼郎用月亮確定方位。

達克的研究團隊弄清一些昆蟲的本領,有助於開發小型機器人或裝置的導航功能。

「概率獎」得主貝爾特·圖坎普的研究推斷,牛趴的時間越久,站起來的概率就越大。一旦牛站起來,難以預測它再次趴下的時間。

牛臥倒和起立與牛的經期、疾病和環境改變有關。圖坎普的研究可應用於農牧業。

度「人」致知

一些獲獎研究成果與人相關。

布賴恩·克蘭德爾和彼得·斯塔爾以自己做實驗品,獲得「考古學獎」。

兩人不經咀嚼,吞下半熟的鼩鼱,通過研究自己的排洩物,了解人體消化系統如何「處理」食物中的骨頭。對比古人排洩物,他們探究古人吃什麼、在哪裡吃。

阿爾貝託·米內蒂獲「物理學獎」,研究涉及流體動力學相關理論。他認為,一些人可以在水面上奔跑,實現「凌波微步」。不過,前提是在月球上。

以一些「水上漂」昆蟲為樣本,米內蒂推斷,人類在特定重力環境、以特定頻率踩水,就可以在水上奔跑。

「化學獎」揭示了洋蔥為什麼會「催人淚下」。日本人今井真介(音譯)的團隊發現,人體內新發現的一種酶是「元兇」,通過改變基因可以避免切洋蔥時流淚。

「心理學獎」的研究成果是,人們在喝醉時,覺得自己更迷人。新華社特稿

(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圍觀蜣螂迷路靠銀河系導航?
    屎殼郎靠銀河定位導航?醉酒的人會認為自己更有魅力?這些看來匪夷所思的想法,卻引發一些科學家們煞有介事的研究,並最終「術業有所成」。北京時間昨天上午6點,第23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如期舉行,決出了和平獎、安全/工程獎、化學獎、公共衛生獎、生物/天文學獎、概率獎、考古學獎、物理學獎等8個獎項。中國網友們天還沒亮就坐到電腦前圍觀這場滑稽的科學盛宴。頒獎現場搞笑依舊「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評獎原則是他們的研究「乍看讓人忍俊不住,繼而會引發人們的深思」。
  • 澳教授發現屎殼郎用銀河系導航 獲「搞笑諾貝爾獎」
    人民網雪梨9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教授艾瑞克·沃瑞特(Eric Warrant)因為發現屎殼郎(學名蜣螂)能利用銀河系導航,13日在美國哈佛大學被授予「搞笑諾貝爾獎」。 據ABC新聞報導,沃瑞特教授任教於瑞典隆德大學,他和同事作為首批記錄動物利用銀河系定位的學者,獲得了這項生物學和天文學的聯合「搞笑諾貝爾獎」。
  •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 屎殼郎靠銀河系導航研究獲獎
    屎殼郎靠銀河系定位回家?這些看來匪夷所思的想法,卻引發一些科學家們煞有介事的研究,並最終「術業有所成」,摘走12日出爐的「搞笑諾貝爾獎」。  與諾貝爾獎一樣,「搞笑諾貝爾獎」也是主要面向科研人員的一個科學獎,至今已頒發23屆。該獎頒獎地點是著名的哈佛大學,由真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頒發。今年的獲獎者將會獲得「現金」獎勵——已停止流通的10萬億辛巴威元(曾折合人民幣25元)。
  • 2006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組圖)
    核心提示在諾貝爾獎獎項紛紛出爐之際,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也於當地時間5日晚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揭曉。「搞笑諾貝爾獎」於1991年在美國創立,由劍橋市幽默科學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提供贊助,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應該被重複的科學研究」,讓人們「先是大笑,然後開始思考」。
  • 科學網—蜣螂的「銀河定位導航系統」
    圖片來源:谷歌圖片 2013搞笑諾貝爾獎,讓俗稱「屎殼郎」的蜣螂火了一把。 來自瑞典和南非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屎殼郎會利用銀河進行定位,滾著屎球兒沿直線前進。藉此,「仰望星空」的蜣螂不僅成功入選2013搞笑諾獎的「生物—天文學獎」,蜣螂也成為了首個被證實是依靠銀河而不是星星辨識方向的動物。
  • 沒有GPS、地圖或指南針 屎殼郎推糞球時靠什麼導航
    許多動物在這一點上完勝人類,包括頭朝下倒退著推糞球的屎殼郎。近日,《昆蟲學年鑑》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綜合論述了蜣螂(俗稱屎殼郎)如何藉助日光、風向、銀河和月亮偏振光判斷方位,以便高效將糞球滾走。  該研究由來自瑞典和南非的科學家合作完成。研究第一作者、瑞典隆德大學生物學家瑪利·達克長期研究屎殼郎導航問題,曾因此獲得2013年搞笑諾貝爾獎生物學和天文學獎項。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一個比一個有趣
    「分庭抗禮」,搞笑諾貝爾獎在諾貝爾獎頒獎前一至兩周舉行,地點為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Sanders Theater)。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9月14日6點(北京時間),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於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 今年的主題是「心」,組織者表示,這一主題適用於各種各樣的事情,此次共頒發了10項最新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他們的研究看上去十分好笑,但卻引人深思。
  • 2020搞笑諾獎揭曉,川普獲獎,還有這5個中國人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Marc Abraham)創辦。此人還創辦了一份科學幽默雜誌——《不大可能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搞笑諾貝爾獎,至今已經走過30個年頭。
  • 他們給屎殼郎戴帽子、吹風扇,只為了弄清要將糞球滾向何方
    研究第一作者、瑞典隆德大學生物學家 Marie Dacke 長期研究屎殼郎導航問題,曾因此獲得 2013 年搞笑諾貝爾獎生物學和天文學獎項。 1 人們俗稱的屎殼郎,一般指金龜子科中的蜣螂亞科(Scarabaeinae)。全世界已知的蜣螂大約有 8000 多種,大部分蜣螂會挖地道將糞便運走,只有約 600 種蜣螂有滾糞球的習性。
  • 冷凍便便切肉效果差|2020搞笑諾貝爾獎
    對於這類研究成果,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專門設立了一個獎項——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又名幽默諾貝爾獎。在1991年,搞笑諾貝爾獎由《不可思議研究年報》的主編Marc Abrahams正式創立。
  • 你敢跟屎殼郎比試一下,看誰能走直線嗎?
    沿著一條直線走,是屎殼郎保住勞動果實的最佳策略。在陽光下的森林裡,屎殼郎離開糞源地,倒立著用後腿推球,雖然是倒行,它一直保持著走直線,上坡下坡都沒有改變方向。滾動中的糞球突然撞到了一個樹樁,偏離了路線。屎殼郎停下了腳步,跳上糞球,衝著太陽跳了一會兒舞,然後重新開始推糞球,這時糞球回到了原來的方向,繼續走直線。屎殼郎通過了第一場比賽。
  • 2012-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盤點
    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創辦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此人創辦了一份名為《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的科學幽默雜誌,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速來圍觀
    責編 | 十一月今年是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是自1991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表彰科學研究中十項不尋常或微不足道的成就,其既定目的是為了「首先使人發笑然後會使人深思 」。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AIR)舉辦的,頒獎地點設在哈佛大學 Sanders 劇院,隨後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頒布:不要笑,我們搞的是科學!
    每年的諾貝爾獎,幾乎是所有科研人最關心的事情。可是,你知道嗎?世界上還有一個諾獎,它就是——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是個啥?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創始於1991年,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最早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博物館內舉行。
  • 學術新鮮事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速來圍觀
    今年是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是自1991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表彰科學研究中十項不尋常或微不足道的成就,其既定目的是為了「首先使人發笑然後會使人深思 」。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AIR)舉辦的,頒獎地點設在哈佛大學 Sanders 劇院,隨後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
  • 2013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輕功水上漂不是夢
    這個看似常識的結論被科學家們推翻了,他們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北京時間9月13日早上6:00(美國東部時間9月12日晚6:00),第23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哈佛桑德斯劇場舉行。照例有一批有趣的研究成果獲得此項殊榮,其中包括研究發現那些認為自己已經喝醉酒的人也會同時認為自己變得更有吸引力,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夜晚迷路的屎殼郎會藉助銀河找到回家的路。
  • 學術新鮮事|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速來圍觀!
    撰文 | 雪月責編 | 十一月今年是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舉行的第三十屆。搞笑諾貝爾獎是自1991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表彰科學研究中十項不尋常或微不足道的成就,其既定目的是為了「首先使人發笑然後會使人深思 」。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舉辦的,頒獎地點設在哈佛大學 Sanders 劇院,隨後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據國外媒體報導,北京時間9月14日6點,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於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今年的主題是「心」,組織者表示,這一主題適用於各種各樣的事情,此次共頒發了10項最新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他們的研究看上去十分好笑,但卻引人深思。
  •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又有多位科學家憑藉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不同獎項。  今年是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是「第一屆」。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9月14日(北京時間),第28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其中過山車可以加速腎結石脫落獲得了今年的醫學獎,而人類唾液可作為骯髒物體表面的良好清潔劑則獲得了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