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雪梨9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教授艾瑞克·沃瑞特(Eric Warrant)因為發現屎殼郎(學名蜣螂)能利用銀河系導航,13日在美國哈佛大學被授予「搞笑諾貝爾獎」。
據ABC新聞報導,沃瑞特教授任教於瑞典隆德大學,他和同事作為首批記錄動物利用銀河系定位的學者,獲得了這項生物學和天文學的聯合「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獎項有趣地模仿了諾貝爾獎,旨在鼓勵「令人發笑卻發人深省」的科學研究,每年10月在哈佛大學頒獎。
這個研究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沃瑞特教授表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我感到高興和興奮。雖然這並不是真正的諾貝爾獎,但起碼認可了我的研究造成了不小的轟動,是有益的科學。」
沃瑞特在澳大利亞出生,先後在新南威爾斯大學獲得物理學學位、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獲得昆蟲學博士學位。「我研究屎殼郎,是因為它具有和其他白天活動的昆蟲所完全不同的眼睛。它的眼睛能夠適應昏暗的光線,這讓我著迷。」
沃瑞特發現,大多數昆蟲能在夜空中看到少數最亮的幾顆恆星,銀河系獨特的排列組合為昆蟲提供了導航和定位幫助。他和同事們製作了一種特殊的帽子,固定在屎殼郎的頭部,用以遮擋它的視野,從而發現了屎殼郎利用銀河系導航的能力。(實習生 陸雲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