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嚴重 5到10年或斷頸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圖為研究人員在野柳巖石上實驗。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野柳女王頭面臨斷頸危機,研究團隊試圖以奈米科技補強巖石,經9個月實驗未能成功。女王頭頸部因風化嚴重越來越細,有研究推測恐在5到10年內斷頸。

  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基於野柳「女王頭」斷頸危機逐年逼近,自2011年起,委託臺灣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謝國煌研究團隊,研究奈米科技補強巖石。

  2014年8月29日起進行戶外實地試驗,但9個月來經在其他巖石實驗,卻出現片狀剝落、巖表白化的現象,技術瓶頸讓女王頭「凍齡」增不確定因素。

  女王頭頸部因風化嚴重越來越細,有研究推測恐在5到10年內斷頭。

  不過北觀處表示,目前仍將秉持開放學術科學研究的態度,繼續探究人工保護可行性。

相關焦點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50年對照圖出現
    臺灣野柳遠近馳名的 「女王頭」,脖子一年比一年細,未來恐面臨斷頸危機,上月北海岸一場暴雨,民眾見女王頭下方出現一道裂痕,擔心她提前「斷頭」,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提出對照圖,證明裂痕是巖石節理已存在40多年,近年女王頭風化速度沒有異常。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將「斷頸」 海選「接班人」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斷頸? 專家怎麼說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許多島內外觀光客到北海岸的野柳,除欣賞必海藍天,大啖美味海鮮外,也不忘了來野柳地質公園欣賞難得一見的「女王頭」。日前有關女王頭斷頸疑慮之相關新聞,北觀處僅澄清與說明如下:女王頭風化過程。(北觀處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新聞報導中指出「女王頭頸部出現裂痕」之澄清,該裂痕屬女王頭巖石本身的節理現象。
  • 臺灣野柳景區「女王頭」出現斷頸危機,大陸「國王頭」表示很傷心!
    你曾去過臺灣的野柳地質公園嗎那裡有一個聞名世界的地理奇觀——女王頭女王頭坐落於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米。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接下來,在海浪、雨水及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形成野柳的奇巖怪石。
  • 臺灣著名景觀「女王頭」5年內恐「斷頸」
    據報導,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至今縮為126公分,專家預測,如果持續風化5年內恐斷頸。是讓女王頭「自然風化」還是「人工護頸」,臺「交通部觀光局」表示,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觀光局」統計,野柳地質公園2012年入園遊客高達269萬人次,創下歷年紀錄。「農委會」林務局「臺灣十大地景」月前出爐,野柳女王頭也名列第一,人氣爆表。不過,女王頭頸圍每年因自然風化縮減約2公分,頸部「愈來愈細」,且風化速度加快。
  • 臺灣地質景觀野柳「女王頭」海選「接班人」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野柳「女王頭」。
  • 野柳「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記者 吳亞明攝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 搶救野柳女王頭 是否人為幹涉自然風化見解不一
    圖/北觀處提供 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搶救搖搖欲墜的野柳女王頭,臺灣「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委託臺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所教授謝國煌,以「納米塗料補強巖石技術」測試女王頭附近的蕈狀巖,目前雖可提升巖石硬度,仍需克服化學藥劑產生的白化現象,盼能維持原有色澤。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原標題: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位於嘉義與雲林外海的外傘頂洲▲高雄「彌陀海岸」▲新北野柳女王頭  作為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的明星景點,女王頭因自然風化正在走向消失的說法,已不是一天兩天。
  • 臺灣搶救野柳「女王頭」 護頸團隊大揭密(圖)
    中新社發 陳文 攝 中新網6月27日電 最新一期臺灣《商業周刊》關注到遊客到臺灣都要去看的野柳女王頭的保護問題。報導說,臺灣最受歡迎的自然景點,可能有救了,而且隨時會因強震或強風而「斷頸」的野柳女王頭,岌岌可危的命運終於露出了曙光。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10月3日,遊客在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遊覽。當日,位於臺灣新北市的野柳地質公園迎來大批遊客。野柳地質公園的海岸巖石經海水侵蝕及風化作用,形成奇特的地質景觀。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來源: 新華社)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斷頸?
  • 野柳地質公園人氣旺 330萬人搶看「女王頭」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遊客數達到330萬人次,比前年多出兩成,島內外遊客爭看女王頭丰采。 記者遊明煌/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就是要看女王頭!」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共吸引330萬人次的島內外遊客入園,比前年270萬人次成長兩成多,其中大陸遊客已破六成,海外遊客中以韓國遊客成長最多,增加約1倍。一名韓籍導遊說,「女王頭世界難得一見,韓國人才愛來」。    去年春節野柳地質公園入園人數是8萬4千多人,今年春節少了8千多人,仍有7萬5千多人,平均每天都破萬人次,人數略少原因是因去年都是好天氣,但今年初四、初五有下雨,影響遊興。
  • 330萬島內外遊客搶看「野柳女王頭」 陸客逾6成
    原標題:330萬島內外遊客搶看「野柳女王頭」 陸客逾6成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遊客數達到330萬人次,比前年多出兩成,島內外遊客爭看女王頭。圖自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就是要看女王頭!」
  • 野柳女王頭將斷頸圖
    北海岸的野柳女王頭即將面臨斷頸危機,政府也決定不搶救任由女王頭自生自滅,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座新地標金剛巖,這尊大型蕈巖跟電影金剛的造型,幾乎是一模一樣,讓不少遊客直呼真的太像了,政府也有意讓這尊金剛巖成為女王頭的接班人。
  • 臺灣「女王頭」景觀恐「斷頸」 民眾盼修復
    中國園林網12月25日消息: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已經有4000年歷史的野柳地標「女王頭」因不堪風化,恐怕在5年內就會面臨「斷頭」命運。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最新公布的行情價格,目前支持「盡力搶救留頭」意願偏高。
  • 女王頭斷救還是不救?
    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我國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至今縮為126公分,專家預測,如果持續風化5年內恐斷頸。是讓女王頭「自然風化」還是「人工護頸」,臺灣相關部門表示,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  據統計,野柳地質公園2012年入園遊客高達269萬人次,創下歷年紀錄。「臺灣十大地景」月前出爐,野柳女王頭也名列第一,人氣爆表。
  • 奈米實驗未成功 臺灣野柳「女王頭」凍齡添變
    奈米實驗未成功 臺灣野柳「女王頭」凍齡添變 2015-05-26 10:11:42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觀處為補強享譽國際的野柳女王頭,委託技術團隊盼以奈米補強,但9個月來經在其他巖石實驗,卻出現片狀剝落、巖表白化的現象,技術瓶頸讓女王頭「凍齡」增不確定因素。
  • 臺北風景「女王頭」25年後可能斷頭(組圖)
    她的頸部瘦到直徑不到40釐米臺北縣1986年出版的宣傳照片上女王頭像頸部仍豐腴  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報導,國際知名的臺北縣野柳風景區蕈狀巖「女王頭」,受自然風化影響,地質學家推估可能再過25年有斷頸危機,臺北縣「政府」為了延長女王頭壽命,去年委託學界進行「蕈狀巖風化問題處理」試驗報告,確認用藥劑可減緩風化速度
  • 寶島臺灣(3)---野柳的 「女王頭」
    野柳海濱奇石---香菇石群我不知道 「野柳」,也沒想過有一天竟可以親手撫摸了這些臺灣 「望夫石」在臺北坐火車到基隆,再打個計程車,不一會就到。走過木棧道,直奔海邊,就置身於大片 形狀各異的 蜂窩狀的 風化石 之中,與明信片中的並無二致。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保護前景堪憂
    新華社臺北7月19日電(記者王小鵬 劉剛)近年來,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主角「女王頭」脖頸正變得越來越細弱,因缺乏有效保護措施,其命運變得難以預測。  據負責管理該地質公園的新空間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錦惠介紹,受風化及侵蝕作用影響,目前周長只有126釐米的「女王頭」脖頸年均縮短約兩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