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雲工程,中國的天基寬帶計劃

2021-01-08 百薦綜合

提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或許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超級電動車特斯拉,不過特斯拉電動車的創始人並不是馬斯克,他只是後期的一個投資者。在特斯拉最困難的時期連真正的創始人都離開了,馬斯克卻堅信特斯拉有遠大未來,傾盡全力堅持了下來,終於造就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動車。但是馬斯克真正的身份卻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X公司的總裁。他們目前正在進行一個超級計劃「starlink」,也就是星鏈計劃。這項計劃一旦施行將會對全世界以及未來的太空探索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那麼什麼是星鏈計劃呢?簡單來說,因為我們目前所使用的網際網路大部分是通過地面基站來傳輸網絡通信信號的,也就是說在沒有地面基站的區域就無法搜索到網絡信號。這種情況在前些年的時候,我們也是經常遇到的,好在中國目前在大部分人類居住區已經實現了網絡全覆蓋,即使在農村也能搜索到良好的信號。當然,這僅指我們中國的相對發達地區,因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最快速,覆蓋最廣的國家。但是在國外,或者說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還不能享受到通暢的網絡信號。即使是歐美等發達國家也只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才覆蓋了優良的網絡信號。並且由於各國、各運營商之間的差異,即使有地面基站覆蓋也需要交納高昂的通信費用。因此,目前網際網路時代僅僅是局限於相對發達國家和地區。

馬斯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眼光不僅局限於美國還放眼全世界。他拋出的星鏈計劃就是要發射上萬顆衛星到達近地軌道,通過這些衛星向地球覆蓋無線網絡,這樣全世界的人就可以享受到同樣的優質信號,真正的實現網際網路時代。而且,不僅僅針對地球,星鏈計劃還可以向將來外太空的探索和開發提供全面的網絡通信服務。當然,馬斯克也是一個商人,他提供如此龐大的計劃也不可能是無償服務,至於星鏈計劃的盈利模式,相信已經有成熟的計劃,只是目前外界還不甚了解。

2018年SpaceX公司已經成功的將星鏈實驗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實驗結果表明在美國指定的地區人們確實搜索到了網絡信號並成功上網。那麼將來星鏈計劃將很快實現衛星組網運行。有很多中國的網友也非常擔心,如果美國人的衛星網絡信號覆蓋我們全國,豈不是對我們的國防安全造成影響,而且對我們的運營商也會造成嚴重的競爭。網友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也無須過分擔心,因為類似的天空組網計劃不僅僅馬斯克有,我們國家也早就有了。

2018年底我國成功發射「虹雲工程」首顆實驗衛星,開啟了我國低軌網絡衛星組網的第一步。虹雲工程是我國五大航天工程之一,計劃在距離地球表面一千公裡左右的上空布置156顆低軌寬帶衛星,建設一個能夠覆蓋全球的無線通信網絡, 為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提供無線寬帶服務。

虹雲工程是我國集中力量建設的重要天基網際網路工程,組網衛星載荷多種先進技術,需要為我國網際網路覆蓋以及太空開發提供重要技術支撐。通過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要覆蓋全球需要發生上萬顆衛星,而我們只發射156顆衛星。難道我們的技術真的比美國人先進那麼多嗎?

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就是我們國家重大工程和私人公司業務之間的區別了。首先,我國的五大航天工程(騰雲、飛雲、快雲、虹雲、鴻雁工程)是由國家為長遠發展而統一組織運籌、投資的綜合性大型工程。這些屬於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內可以不考慮盈利性。而SpaceX則不同,私營公司的目的就是盈利,如果項目不能盈利,那麼是無法吸引投資也無法進行的。因此星鏈計劃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儘快的向全球提供網際網路服務,並從中獲取盈利,這樣才能支持後續的研發。而虹雲計劃的首要目的是進行綜合性衛星實驗,攜帶各種高科技實驗設備,技術含量遠遠高於星鏈衛星。

其次,由於星鏈計劃的私營公司性質,他如果要提供全面的網際網路服務,就必須做到全面覆蓋,無論該地區是否有地面基站覆蓋。因為即使可以和地面基站配合,他也需要向其他運營商付費,同時受到他人的限制,這是馬斯克所不願意見到的。而我國的虹雲工程則不同,由於我們國家體制的高度統一性,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全面覆蓋相互配合。在運營商地面基站已經覆蓋的地區無需提供衛星網絡寬帶,天基網際網路只需要對偏遠地區進行覆蓋服務即可。而且,虹雲計劃還有一個更加先進的技術,可以施行定向網絡信號覆蓋。

眾所周知,地球上70%以上的地區被海洋覆蓋,陸地上還有很多人跡罕至的荒漠、森林以及偏遠山區。對於這些地區實際上並沒有必要全天候的提供網絡覆蓋,也許一年之中也沒有幾個人到達那裡,甚至多年沒有人到訪。對於這些地區,在沒有人類進入時無需覆蓋,當有人需要網絡時再進行定向覆蓋。對照星鏈計劃的完全覆蓋,虹雲計劃更具針對性和經濟性。

上文中提到過我國有五大航天工程,其實這些航天計劃將來都是會相互配合運行的。和虹雲工程最先配合的是幾乎同時發射升空的「鴻雁星座」計劃,將專項為地球上的船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組網後還可以為外太空的衛星及空間站提供外太空網絡通信服務。通過這一系列的偉大工程,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航天大國,在將來對外太空的開發中將佔有重要地位。地球上的我們也將會享受到更加方便和智能的服務!

相關焦點

  • 虹雲工程:我國將發射156顆小衛星打造天基網際網路
    人民網武漢8月30日電(趙竹青)記者在今天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獲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將建設由156顆小衛星組成的天基網際網路系統,實現全球無死角的自由接入寬帶網際網路。 由於沙漠、山脈和海洋等環境因素,世界上還有一半的人口沒有接入網際網路。
  • 我國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系統「虹雲工程」開啟發射...
    12月22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推出的「Star Link」計劃、中國的「虹雲工程」「鴻雁星座」等都是此類低軌道衛星通信星座。  虹雲工程首星是我國首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並首次將毫米波相控陣技術應用於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能夠利用動態波束實現更加靈活的業務模式。後續將以此衛星為基礎開展低軌天基網際網路試驗與應用示範。
  • 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實現零的突破,虹雲工程首星成功發射,這家公司是...
    據中新網報導,北京時間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虹雲工程首星是中國第一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其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實現零的突破,中國打造天基網際網路也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衛星網絡爭奪戰升級 我國明年啟動虹雲工程
    面對日益激烈的衛星市場爭奪戰,我國也開始加速布局衛星網絡系統——天基網際網路系統。當然,這個天基網際網路系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虹雲工程」。據悉,「虹雲工程」計劃用一百多顆網際網路衛星來組成衛星網絡,它們將在距離地面1000公裡的軌道上運行組網,構建出一個天基寬帶全球移動網際網路。
  • 「星鏈」(StarLink)計劃與「虹雲」工程,讓手機連接大空WiFi成為...
    「星鏈」(StarLink)計劃與「虹雲」工程,讓手機連接大空WiFi成為現實!據星鏈計劃的規劃,搭建完成後每個用戶都能夠分到 1Gbps 的寬帶。。因為它們並不是同步衛星,所以每過22個小時會通過地面上的同一個區域,每一顆衛星大約能夠覆蓋 1060km 的區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能夠確定的是,美國洛杉磯將會是能夠搜到它們 WiFi 信號的區域,微博上也已經有網友放出了連接成功的照片。
  • 網絡無差別全球覆蓋,中國 「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即將發射
    IT之家12月21日消息 據報導,中國「虹雲工程」天基網際網路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將於明天(12月22日)上午8點左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1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到2022年,「虹雲工程」將完成156顆星座部署,未來將用上航天科工自主研發的「星鏈」WiFi,實現網絡無差別的全球覆蓋。
  • 【2018年】「虹雲工程」首顆衛星發射
    2018年2月22日 「虹雲工程」首星成功發射打造中國天基網際網路 2018年2月22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實質性一步
  • 中國將建156顆衛星天基網際網路 WiFi信號覆蓋全球
    「中國版」來了  我天基網際網路將實現全球WiFi覆蓋  本報記者 付毅飛  最近,獵鷹九號火箭在一次常規發射任務中搭載了2顆小衛星——「丁丁-a」和「丁丁-b」,它們是SpaceX星鏈(Starlink)計劃的試驗星,將開展對地通信測試。
  • 虹雲工程首顆衛星發射成功,網際網路的全覆蓋有望實現!
    虹雲工程是中國航天科工五大商業航天工程之一。計劃發射156顆衛星,他們在距離地球1000千米的軌道上運行,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將構成一個星載寬帶全球移動網際網路。而12月22日發射的第一顆衛星,使得該計劃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 中國再次震撼世界,僅用四十分之一數量,實現美萬顆衛星的計劃
    而這時美國Space X公司CEO,公布一項能使全球覆蓋WIFI的星鏈計劃。在近日Space X公司,用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其SpaceX星鏈計劃的兩顆試驗衛星。並預計在2024年前發射近1.2萬顆小衛星,以完成向全世界推出高速網際網路服務的計劃。但這項計劃對中國人的用處似乎沒那麼大。
  • 長徵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虹雲工程」首星
    圖為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正在組裝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魏豔)2018年12月22日上午7時51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 釋新聞|已有高軌道通信衛星,中國為何要打造低軌道衛星?
    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1984年4月,我國首顆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發射成功。這顆試驗通信衛星的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 衛星WIFI,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中國虹雲工程!
    然而對於沒有WIFI的地方是不是特別痛苦,不用糾結了中國的虹雲工程會解決你這個煩惱!虹雲工程是中國航天科工五大商業航天工程之一。計劃發射156顆衛星,衛星會在距離地面1000公裡的軌道上組網運行,構建一個星載寬帶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屆時將可以提供全球無縫覆蓋的寬帶移動通信服務,是不是很激動啊!
  • 星鏈計劃與中國航天的鴻雁星座項目分析
    中國研究院於2019年發布的《中國寬帶發展白皮書》中顯示,我國固定寬帶用戶達4.35億,我國基礎電信企業陸續啟動了G.654.E幹線光纜的採集。2019年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在超過300個城市部署千兆寬帶網絡的接入,千兆網絡覆蓋的範圍達到了2000萬個家庭。
  • 我國天基信息系統發展到什麼水平了?
    作為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手段,天基信息系統服務於國防和經濟建設,正朝著一體化、動態化、實時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刊發《我國天基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立足中國航天長遠發展,以文獻調研、專家諮詢為研究手段,梳理與總結了國外天基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凝練我國在本領域的政策、產業、裝備和技術發展情況,並對天基信息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概括。
  • 戰略研究丨我國天基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
    本文選自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20年第1期作者:李雙博, 張豔松, 李德仁, 王禮恆, 王崑聲,徐源來源:我國天基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J].中國工程科學,2020,22(1):127-132.
  • 中國版"星鏈"超級工廠開工,衛星年產或達500顆,為何這樣強
    今年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在網絡上掀起了關於衛星網際網路的極大關注,馬斯克能不能藉助這個龐大的計劃接觸M國在5G上的落後,能不能實現天地空一體化的功能實現,形成了熱議。不少人在說:中國為什麼沒有馬斯克,沒有星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