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雲工程首顆衛星發射成功,網際網路的全覆蓋有望實現!

2021-01-08 新事速知

虹雲工程是中國航天科工五大商業航天工程之一。計劃發射156顆衛星,他們在距離地球1000千米的軌道上運行,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將構成一個星載寬帶全球移動網際網路。而12月22日發射的第一顆衛星,使得該計劃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中國航天科工相關負責人稱,虹雲工程具備通信、導航和遙感一體化、全球覆蓋、系統自主可控等特點。一個亮點之處在於,它在中國首次提出建立基於小衛星的低軌寬帶網際網路接入系統。「小衛星」「低軌」「寬帶」的組合設置,正是為了契合商業性的發展需求。契合了當代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優化了當前尚不完善的網絡系統。

那麼,虹雲工程與傳統的網絡有什麼不同呢?它最大的不同就是,通過衛星的聯網來實現網絡的「無差別覆蓋」。也就是說,以前網絡系統覆蓋不到的地方,它都可以覆蓋,已經覆蓋的地方還可以優化補充。由此看來,不就得將來,地球將實現網絡的全面覆蓋,絕無死角!就算是沙漠,冰川,海洋,也能實現聯網了!

據了解,虹雲工程的覆蓋面很廣泛,包括飛機,輪船,火車,野外,原始森林都包括在內。以前網友期待的「隨時隨地連無線」或許真的不是夢!

虹雲工程的構建將會給網際網路的發展帶來一個重大的機遇。據說,這將會大力推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商業也將迅速提升,特別是對商業航天的發展有巨大促進作用。

2022年完成星座部署後,虹雲工程將可以提供全球無縫覆蓋的寬帶移動通信服務,為各類用戶構建「通導遙」一體化的綜合信息平臺。

虹雲的第一顆實驗星是我國第一顆真正以上的寬帶低軌小衛星,它也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給我們的未來帶來許多變化,是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

不知大家對這顆衛星,這個工程有何期待呢?歡迎大家積極評論。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18年】「虹雲工程」首顆衛星發射
    2018年2月22日 「虹雲工程」首星成功發射打造中國天基網際網路 2018年2月22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實質性一步
  • 網絡無差別全球覆蓋,中國 「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即將發射
    IT之家12月21日消息 據報導,中國「虹雲工程」天基網際網路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將於明天(12月22日)上午8點左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1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到2022年,「虹雲工程」將完成156顆星座部署,未來將用上航天科工自主研發的「星鏈」WiFi,實現網絡無差別的全球覆蓋。
  • 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實現零的突破,虹雲工程首星成功發射,這家公司是...
    據中新網報導,北京時間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虹雲工程首星是中國第一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其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實現零的突破,中國打造天基網際網路也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我國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系統「虹雲工程」開啟發射...
    在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高速發展的當今世界,如何用更加自如、廉價、高效、便捷的方式讓大眾接入網際網路的世界?12月22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虹雲工程:我國將發射156顆小衛星打造天基網際網路
    人民網武漢8月30日電(趙竹青)記者在今天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獲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將建設由156顆小衛星組成的天基網際網路系統,實現全球無死角的自由接入寬帶網際網路。 由於沙漠、山脈和海洋等環境因素,世界上還有一半的人口沒有接入網際網路。
  • 衛星網絡爭奪戰升級 我國明年啟動虹雲工程
    面對日益激烈的衛星市場爭奪戰,我國也開始加速布局衛星網絡系統——天基網際網路系統。當然,這個天基網際網路系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虹雲工程」。據悉,「虹雲工程」計劃用一百多顆網際網路衛星來組成衛星網絡,它們將在距離地面1000公裡的軌道上運行組網,構建出一個天基寬帶全球移動網際網路。
  • 中國將建156顆衛星天基網際網路 WiFi信號覆蓋全球
    該項目計劃在2024年前發射近1.2萬顆小衛星,向全世界推出高速網際網路服務。  不過,大家不用急著找馬斯克要WiFi密碼,我國的天基網際網路也在建設之中。  全球移動寬帶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即將啟動建設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了解到,該集團計劃在今年全面啟動全球移動寬帶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建設。
  • 虹雲工程,中國的天基寬帶計劃
    簡單來說,因為我們目前所使用的網際網路大部分是通過地面基站來傳輸網絡通信信號的,也就是說在沒有地面基站的區域就無法搜索到網絡信號。這種情況在前些年的時候,我們也是經常遇到的,好在中國目前在大部分人類居住區已經實現了網絡全覆蓋,即使在農村也能搜索到良好的信號。當然,這僅指我們中國的相對發達地區,因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最快速,覆蓋最廣的國家。
  • 長徵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虹雲工程」首星
    ,成功地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虹雲工程」首顆低軌寬帶通訊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長徵十一號歷次發射記錄   2015年9月25日,長徵十一號遙一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箭四星」將1顆「浦江一號」和3顆「上科大二號」衛星準確送入481公裡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首飛獲圓滿成功,填補了我國固體運載火箭空白。
  •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據外媒消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的最新報告顯示,該公司計劃每月定期發射120顆星鏈衛星。此前,SpaceX成功發射了第12批星鏈網際網路衛星。該項目初期工程建成後,將擁有年產100顆衛星的研製生產能力。這也是中國首個民營衛星研發製造工廠。隨著今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範圍,資本及產業迅速跟進。2020年也被業界稱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成競爭焦點因SpaceX進入大眾視野的衛星網際網路其實並不新鮮。
  • 衛星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駛向星辰大海
    SpaceX從2019年5月開始發射星鏈衛星,截至2020年6月3日,已成功發射8批,合計482顆衛星入軌,從擁有衛星數量上看,已成為全球最大衛星運營商之一。衛星網際網路通過大量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通訊網絡,可以實現全球通信無縫覆蓋,彌補現有地面網際網路網絡的覆蓋盲點,解決邊遠、分散地區以及空中、海上用戶的聯網需求。現在少數航班在飛行時提供的空中WiFi,就是由衛星來提供服務的。
  • 「星鏈」(StarLink)計劃與「虹雲」工程,讓手機連接大空WiFi成為...
    和此前摩託羅拉的銥星計劃很相似,摩託羅拉當時是希望用衛星覆蓋地球提供手機信號,而「星鏈」計劃從2019年到2024年將4425顆衛星送入太空,為全球用戶提供高速網際網路 WiFi 服務。不過現在這兩顆衛星應該還無法覆蓋國內的區域,同時馬斯克也曾在推特上表示,對於中國用戶未來能否使用星鏈計劃的 WiFi 持樂觀態度。2019年5月24日,SpaceX又成功的將60顆網際網路WIFI衛星送入太空,當晚天文愛好者在荷蘭拍到星鏈的衛星,它像一列夜色列車駛過靜謐與的夜空。這一幕極為震撼。60顆衛星堆疊在火箭艙中 SpaceX此次也實現了其史上最重的火箭有效載荷,達到18.5噸。
  • 網際網路衛星、空中區域網、空天飛機,我國商業航天好多「黑科技」
    據媒體報導,10月19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傳出了我國一批先進航天項目紛紛取得階段性進展的好消息,其中包括我國的網際網路衛星,「虹雲」工程。據介紹,「虹雲」工程近期圓滿完成國內首個全系統、全流程、多用戶寬帶衛星網際網路通信試驗,未來將打造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實現人們隨時隨地上網的需求。
  • 中國版"星鏈"超級工廠開工,衛星年產或達500顆,為何這樣強
    鴻雁星座"、"虹雲工程",為全球提供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和低軌窄帶物聯網衛星系統,同時為北鬥系統提供增強功能。他們組成一體化的整體,形成了合力,而最近我國的民營企業的衛星超級工廠落地無錫,已經開工,實現自動化生產,年產能可以達到500顆。馬斯克還是有點慌的,為啥呢?
  • 衛星網際網路軌道資源稀缺,中國航天如何與國際衛星界大亨競爭?
    鴻雁星座一期工程計劃 2021 年前後完成,整個計劃在 2024 年前後完成。按照規劃,鴻雁星座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建設。一期工程先發射 60 餘顆距地 1100 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衛星,完成全球覆蓋,一期工程帶寬有限,優先支持全球電話業務,並支持重點地區的移動寬帶網際網路接入;二期工程再發射 300 餘顆衛星,將大大擴展網絡容量,完成全球移動寬帶網際網路業務支持。
  • 釋新聞|已有高軌道通信衛星,中國為何要打造低軌道衛星?
    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1984年4月,我國首顆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發射成功。這顆試驗通信衛星的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 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 低軌衛星成通信新寵兒
    消息面上,7日,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完成我國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首航。該航班適配的高速互聯繫統基於國內唯一一顆Ka頻段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飛機在萬米空中可以實現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聯網,為乘客帶來與在地面一樣的上網體驗。
  • 全球首顆6G衛星發射成功!比5G快100倍,什麼是6G?
    11月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
  • 中國物聯網新突破,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物聯網星座已達8顆
    2020年10月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天啟星座的第「天啟星座」,是我國首個低軌道衛星物聯網星座,總共由38顆低軌衛星組成,加入剛剛發射的天啟6號,總共已有8顆衛星完成在軌組網運行,並向全球提供衛星物聯網數據服務,初步形成天地一體綜合信息服務能力,實現「空天地海一體」的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
  • 中國再次震撼世界,僅用四十分之一數量,實現美萬顆衛星的計劃
    而這時美國Space X公司CEO,公布一項能使全球覆蓋WIFI的星鏈計劃。在近日Space X公司,用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其SpaceX星鏈計劃的兩顆試驗衛星。並預計在2024年前發射近1.2萬顆小衛星,以完成向全世界推出高速網際網路服務的計劃。但這項計劃對中國人的用處似乎沒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