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雨形勢嚴峻,新晴天氣上線雷達雲圖預測降雨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秋季華西秋雨開始時間較常年偏早,雨量總體偏多,秋汛形勢嚴峻,絕不可小視和絲毫懈怠。為解決短時降雨預測這個問題,新晴天氣APP上線全國降雨雲圖,可查看全國任意經緯度未來120分鐘的降水情況,以及大風、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發生概率。通過新晴天氣APP降雨雲圖,可提前掌握降雨信息,包括何時下雨及雨停,雨勢大小等,提前應對洪澇、滑坡等次生災害隱患。
-
天氣預報更名「新晴天氣」,品牌升級助力智慧生活
據了解新晴天氣擁有超兩萬五千座城市以及全國八千多景區天氣信息,採用國內外多家氣象機構數據,面向社會提供氣象信息與數據服務。為了實現「讓天氣更懂你的」產品願景,新晴天氣將結合地理信息使用多種氣象數據算法,縮短預報時間,提高更新頻率,助力城市科學發展與市民美好生活。這條街什麼時候會下雨?
-
梅雨季節,新晴天氣推出40日天氣預報,提早預防各地汛情
近日,由於連續的強降雨,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位已突破1998年以來的歷史極值,來到了鄱陽湖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最高點,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嚴重的災害。對此,新晴天氣特推出40日天氣預報功能,提前知曉全國未來40天內天氣情況,預防並減輕極端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
-
墨跡天氣全新改版:功能預測更精準,觀雷達雲圖知降雨
綜合下來,主要有三點:一、界面視覺更加清新簡潔,整體配色更加年輕化;二、功能更加豐富,2小時預報優化,雨雪推送更精準,雷達走勢圖更明了;三、用戶體驗更加豐富,星座板塊全面升級,增加運勢趨勢圖更加有趣。1、「以色彩顯天氣」本次7.8.0改版後,UI變化尤為明顯。
-
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網格天氣預報 降雨預報「分鐘級」 災害...
原標題: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網格天氣預報 降雨預報「分鐘級」 災害天氣「不漏網」 公眾所在的位置實時定位,當前的氣溫、風力、降雨實況在手機頁面中一目了然,在精細預報中,還可查閱逐小時的天氣和空氣品質預報
-
全國天氣預報:本周南方迎兩輪降雨 北方氣溫多起伏
預計,今天(2日)開始,南方新一輪降雨過程再度開啟,華南、江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6日至8日,江南、華南北部等地還將有一次中到大雨天氣過程。3月上旬南方多陰雨,需注意防範。氣溫方面,今起三天,受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遊及以北部分地區氣溫將下降4~6℃,公眾請注意保暖。
-
谷歌發布又快又準的神經天氣模型,可精準預測未來8小時降雨
Google基於之前以機器學習即時預測降雨的研究,進一步發展用於降雨預報的神經天氣模型MetNet,這是一個深度神經網絡(DNN),能用來預報未來8小時內的降雨情況,以每2分鐘為一個區間,解析度可達1公裡,且比起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目前最先進物理模擬模型表現還要好,計算時間只需要幾秒鐘
-
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天氣雷達|劉安寧|氣象臺|氣象預報
天氣預報的誕生:雨水與人類的邂逅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7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64%的縣(市)出現了暴雨天氣。那麼,這麼多雨究竟下在哪兒了呢?大數據顯示,長江流域降雨量410.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8.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今年的「梅姑娘」來得偏早雨鋒偏強,造成長江中下遊梅汛期降雨異常偏多。
-
查看衛星雲圖預測天氣的技巧
作為新型職業農民,不僅要學會種地,還要學會基本的天氣預測技術哦(農諺預測法,看雲判天氣
-
中國天氣通:教你一分鐘看懂高冷的氣象雲圖!
每晚的天氣預報雖然介紹好詳細,卻著實不太看得懂。貼心的「中國天氣通」來科普:一分鐘看懂天氣預報裡的雷達圖!如何通過雷達圖識別雲、雨?主要有「三大武器」,就讓我們在這裡一一亮出吧。武器一「雷達反射率」:雷達圖中最常見的就是雷達反射率圖雷達反射率是空間單位體積中的大氣物質對雷達發射的微波的總後向散射截面。
-
關於如何簡單查看衛星雲圖預測天氣的技巧
咱們莊稼人,不僅要學會種地,還要學會基本的天氣預測技術哦(農諺預測法,看雲判天氣、看天象判天氣、看物像判天氣等)。
-
華南將出現地獄級高溫?權威預報:假的,是普通高溫,但也會很熱
對於我國來說,5月2日仍然是大範圍炎熱天氣正在肆虐的一天。5月2日上午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我國中東部地區仍然有著大範圍的晴朗天氣,特別是南方的降雨帶開始東移減弱,長江沿線多地開始放晴,晴熱的地方變得更多了。
-
小米天氣雷達降水圖怎麼看 小米雷達降水圖查詢方法
小米天氣雷達降水圖怎麼看 小米雷達降水圖查詢方法時間:2017-06-16 13:17 來源:綠茶軟體園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米天氣雷達降水圖怎麼看 小米雷達降水圖查詢方法 小米天氣雷達降水圖怎麼看?大家是不是也想知道這個新功能呢?
-
本周天氣溼答答冷颼颼 將有降溫、降雨和大風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乾燥天氣後,雨水終於按耐不住要給相對溼度加個buff了,你們回憶中的南方式冬天就要來了。據省氣象臺預測,本周三後期,「晴冷」的天氣基調將會突變,取而代之的是陰雨天,其中15日後期到16日受冷空氣影響,有一次降水、降溫和大風天氣。這幾天,綿綿的冷意將會從你的骨子裡往外散發,對,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
天氣圖和衛星雲圖 - 2010防汛抗洪
用於分析大氣物理狀況和特性的圖表統稱為天氣圖,根據不同要求和目的有多種類別,通常專指反映特定時刻廣大地區的天氣實況或天氣形勢的圖。天氣圖是根據同一時刻各地測得的天氣實況,用天氣符號或數字,按一定格式填在空白地圖上而成的。主要有地面天氣圖和高空天氣圖兩種。地面天氣圖填的數值和符號有:海平面氣壓、氣溫、露點、雲狀、雲量、能見度、風向、風速、現在天氣、過去天氣等。
-
颱風路徑一鍵查詢,新晴天氣推出「颱風數據」服務
為獲取颱風路徑信息,減少颱風影響災害,新晴天氣於6月正式上線「颱風路徑查詢」服務功能,用戶可直接通過「新晴天氣APP」實時查看最新颱風路徑,獲得最新、最全面的颱風預防措施。一般來說,夏季是颱風發生的高峰期,每次颱風登陸都會伴有大風和暴雨等天氣情況,容易導致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產生,給我國沿海地區造成極大的影響。
-
4月第1個17級風暴來了,權威預報:華北降雨快了,南方新暴雨醞釀
2020年氣候多變大家應該都看到了,在說我國的天氣變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如今唯一存在全球的風暴發展情況,那就是南太平洋五級強熱帶氣旋「哈羅德」(HAROLD)。根據全球熱帶氣旋監測報告指出,如今「哈羅德」(HAROLD)依然是保持在17級的風力上,相當於我國的超強颱風級別,接下來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東方向移動。
-
如何看懂一張衛星雲圖
看天氣雲圖,當然主要看的是「雲」咯我們從每天播放的衛星雲圖照片上經常看到有形狀各異的雲系氣象學家稱之為雲圖系統其實是各種天氣系統在雲圖照片上的表現形式比如:人們一目了然的夏季颱風長這樣在其生成之初就被每天盯死雲圖的預報員們發現因此現代颱風預報水平己顯著提高而在過去,洋面沒有氣象記錄沿海設置的氣象雷達探測又鞭長莫及颱風靠近沿海時其強弱、大小及移速移向等就連氣象專家也全然不知何談準確預報?
-
天氣不再靠眼力 風雨欲來看雲圖
這些長串電碼其實是各地天氣情況的「密碼」,包括溫度、雲、風、氣壓等要素,供預報員分析預測天氣。這種工作模式一直持續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年夏天,她受邀參加一個戶外活動,根據天氣預報當天沒有雨,然而到現場不久後天就開始下雨,「看著看著雨就來了,當時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這種條件理論上不會形成降水啊。」郭金蘭臉上發燙,現場一直沒敢跟人提起自己天氣預報員的身份。「這其實是一個局地突發的情況,影響系統的尺度較小,在當時的條件很難預測出來」。 「那時候沒有發布預警信號一說。
-
黑龍江將迎「颱風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將「落在」下列區域
黑龍江將迎「颱風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將「落在」下列區域今天是9月3號,星期四,相信大家都十分關注今年的9號颱風「美莎克」的情況,「美莎克」已於今日凌晨1點半左右在韓國東南沿海一帶登陸,從中央氣象上午10發布的颱風藍色預警信息我們可以得知,預計「美莎克」將於今日中午前後進入我國吉林境內,今日晚間的時候將會移入我國黑龍江境內,強度將會持續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