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鄂州市公布臨空經濟區未來發展規劃

2020-09-10 武鄂新航線

9月4日,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發布《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提出::5年內建成湖北鄂州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

9月3日上午,鄂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臨空經濟區「十四五」時期總體發展目標、空間格局和發展思路。規劃中明確到2025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245萬噸,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實現天河——鄂州機場互聯互通;建設「中國血庫」,國內活體器官移植中心,建設全球物流供應鏈管理中心……


謀篇布局:「一體兩翼兩引擎」

鄂州臨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竇小華介紹,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是依託鄂州機場新設立的省級開發區,戰略定位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家多式聯運創新示範基地、中部地區開放新高地、長江中遊城市群臨空產業聚集區。

據了解,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於2019年3月獲批,2019年12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規劃面積178.7平方公裡。全區起步管轄範圍為燕磯鎮、沙窩鄉、楊葉鎮、新廟鎮(其中月陂、洪港村劃歸鳳凰街道管轄),起步區外的區域管理權屬暫時不變。

竇小華說,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總體發展思路主要圍繞「一體兩翼兩引擎」來謀篇布局,「一體」即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兩翼」即突出發展醫療健康和智慧製造產業,「兩引擎」即以大物流和大數據為動力,通過大物流和大數據驅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圍繞發展定位和總體思路,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將構建「一港五區」總體空間格局,「一港」即依託鄂州機場建設國際航空港。「五區」即產城融合發展區、先進位造引領區、航空物流集聚區、綜合服務創新區和生態基底保護區。

鄂州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初步發展目標:到2025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245萬噸,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到2045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900萬噸,旅客吞吐量1500萬人次。

戰略定位:重點瞄準五個目標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傑說,結合實際,該區對未來5年的臨空經濟區建設發展進行了認真謀劃,明確了發展目標、空間格局和戰略定位。

具體包括,到2025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0億元;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27.9億元。到2025年,全區將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86.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億元,實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57元。通過產業發展和導入,提供10萬人的就業崗位,全區人口達到23萬人。

針對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王傑介紹,該區將重點瞄準以下五個目標:爭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全球物流供應鏈管理中心;建設「中國血庫」、中部醫療供應鏈中心、國內活體器官移植中心;打造「國內最優,對標國際」的貿易便利化改革示範區;打造「空、水、公、鐵」多式聯運國家級示範區。

此外,在記者提問環節,竇小華表示,考慮此次疫情對全貨機、進口防疫物資等的急缺,未來一段時間客改貨、海關保稅等功能將會有較大的發展需求。因此,鄂州市臨空經濟區選擇的臨空偏好型主導產業將重點聚焦智能製造、醫療健康、航空物流三個產業板塊。

來源:荊楚網


相關焦點

  •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準備起飛「十四五」時期總體發展目標公布
    ,重點介紹了臨空經濟區「十四五」時期總體發展目標、空間格局和發展思路。竇小華說,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總體發展思路主要圍繞「一體兩翼兩引擎」來謀篇布局,「一體」即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兩翼」即突出發展醫療健康和智慧製造產業,「兩引擎」即以大物流和大數據為動力,通過大物流和大數據驅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圍繞發展定位和總體思路,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將構建「一港五區」總體空間格局,「一港」即依託鄂州機場建設國際航空港。
  • 今日薦書:中國臨空經濟發展報告(2019)
    截至2019年底,國內已頒證的239個民航運輸機場中,已規劃或已建設臨空經濟區的機場達87個,國家批覆建設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達到14個;年旅客吞吐量千萬級人次的39個機場中,有38個已規劃或已建設臨空經濟區,中國臨空經濟已經初步形成全面鋪開、均衡布局、梯度發展的總體格局。
  • 貴州機場集團攜手漢博商業 合力打造臨空經濟示範區核心商業地標
    憑著豐富的專業知識、經驗以及出眾的方案,漢博商業日前成功贏得貴州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貴州機場集團」)下屬公司——貴州省藍天航空港置業有限公司的委任,公司華西區域團隊將為其位於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民航局批准設立,為中國第九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 鄂東臨空經濟準備起飛
    本月3日,鄂州市召開臨空經濟區專場新聞發布會。鄂州臨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竇小華在會上介紹,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家多式聯運創新示範基地、中部地區開放新高地、長江中遊城市群臨空產業聚集區。按照規劃,鄂州市將圍繞「一體兩翼兩引擎」來布局臨空經濟。
  • 蕭山新一輪轉型升級 發展臨空經濟打造天空之城
    新一輪的轉型升級,蕭山就圍繞天空做起了文章,發展臨空經濟,打造天空之城。11月17日,第九屆全國網絡媒體蕭山行,就走進了現代化臨空新城瓜瀝和杭州空港經濟區,感受臨空經濟給蕭山發展帶來的蓬勃生氣。    杭州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的獲批,也讓瓜瀝加速布局臨空產業集群,促進產城融合發展,與長龍航空、首都航空達成合作意向,並順利引進兩家分公司。    而駐足在新建成的瓜瀝文體中心,神似北京鳥巢和水立方的現代化建築拔地而起,可以滿足各項體育賽事和大型文化活動需要,還將作為2022年第十九屆亞運會場館,承擔卡巴迪和武術兩大賽事。
  • 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全面啟動「鳳凰展翅」帶動經濟騰飛
    這座以「鳳凰展翅」之姿聞名於世的新機場,不僅已日漸成為本市另一大航空樞紐,更將帶動城南經濟騰飛。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目前,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已全面啟動實施,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重點功能區順利推進,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臨空區發展服務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建。
  • 開啟一市臨空經濟建設
    ,著力發展臨空產業經濟。就在最近,湖北武漢都市圈內,又有一市獲批興建新機場,還有一市獲批開啟臨空經濟發展時代。據《湖北發布》稱,前不久,武漢都市圈內的鄂州市正式開建民用機場,未來,這座機場,將與天河機場形成民用航空雙樞紐。
  • 建設13條道路完善片區路網 福州臨空經濟區加速起飛
    22日,記者從福州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了解到,國家發改委、民航局近日印發《關於支持福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的復函》,支持福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為加快建設發展,臨空經濟區將對路網進行提升,計劃再建13條道路。據了解,示範區規劃面積145平方公裡。
  • 中國臨空經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所以在這樣的機場和區域經濟的雙重驅動,以及在科技發展觀的要求下,中國臨空經濟在未來幾年必將進入快速 發展的時期。  《中國臨空經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臨空經濟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臨空經濟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臨空經濟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為美好而來,臨空經濟區輻射加速城市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永清距離北京新機場直線距離15KM,屬於新空港臨空經濟區之一,且為承接非首都智慧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屆時,依託永清目前建成以及規劃在建的高鐵、高度、機場輕軌等多維的交通體系,空港城市群間的經濟聯動效應也將有望呈現出幾何級發展幸福基業。
  • 展望臨空經濟 挪威三文魚24小時到南京
    ,必將為南京臨空經濟帶來更多的人流、資金和信息。繁忙航線招商自帶流量空港經濟開發區(江寧)在地理位置上和祿口機場無縫對接。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產業基礎,園區目前已成為南京、江寧開發區的航空產業聚集之地,先後獲批「江蘇省航空動力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去年獲批江蘇省「重點物流產業基地」。
  • 「全面啟動」 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建
    這座以「鳳凰展翅」之姿聞名於世的新機場,不僅已日漸成為本市另一大航空樞紐,更將帶動城南經濟騰飛。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目前,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已全面啟動實施,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重點功能區順利推進,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臨空區發展服務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建。
  • 新區臨空經濟發展迎來新機遇
    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孕育著新希望,承載著甘肅省以及蘭州新區經濟發展的未來。蘭州新區臨空經濟區將聞「機」起舞,面向未來,掀起新一輪臨空經濟大發展、大跨越的滾滾浪潮。「機場口岸作為大通關、大平臺、大通道,機場擴建不僅意味著運輸旅客和貨物的能力變強,更意味著航空關聯型的臨空經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將通道優勢轉化為口岸經濟優勢,必將構建起輻射國內國際、連接五大洲的航線網絡,為蘭州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2020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面向全球招聘45人公告
    2021中國聯通秋季校園招聘公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以下簡稱臨空經濟區)是國家發改委批覆設立的臨空經濟示範區(北京大興部分50平方公裡),是「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 蕭山瞄準千億目標打造國內一流「航空城」 杭州獲批國家臨空經濟...
    昨日,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杭州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正式獲批。這個規劃面積達142.7平方公裡的巨無霸「示範區」將為杭州建設世界名城插上夢想與騰飛的翅膀。  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在《關於支持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的復函》中,定位了這個新的國家重大發展平臺——  這個平臺是杭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載體之一。
  • 大興機場投運滿一年 臨空經濟區全面啟動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9月24日,北京進入航空「雙樞紐」時代滿一周年,北京商報記者前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探訪航站樓、衛星廳、臨空經濟區等實際進展情況。此外,作為京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區域,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已全面啟動。 當前,大興機場平穩高效運行。航班始發正常率、放行正常率、起飛正常率,在國內機場中均靠前列。據統計,大興機場單日最高航班量突破660架次,單日最高旅客量突破9.2萬人次。截至9月21日,大興機場累計完成航班起降8.4萬架次,客流總量突破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約3.9萬噸。
  • 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工作站獲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授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2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記者今天了解到,日前,北京市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工作站獲得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授牌,工作站將在臨空經濟區內設立智慧財產權調節工作室,配合調解委員會開展智慧財產權糾紛調解。
  • 「行走自貿區」河北廊坊臨空經濟區加快邁向「國際一流航空城」
    河北新聞網8月30日訊(王騰飛) 「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河北廊坊臨空經濟區前線指揮部,感受這座新興「航空城」的建設步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被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近期規劃目標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規模之大,可謂前所未有。根據國際國內相關運營經驗,一個大型樞紐機場可以產生以航空運輸為指向的產業聚集效應,在機場周邊形成經濟發展走廊、臨空型製造業產業集群以及各類與航空運輸相關的產業集群,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推進產業項目落地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為落實好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實現「兩區、三心、多組團」的空間布局和「1+2+2」的產業發展體系,北京在體制機制和政策層面不斷創新,保障各項任務目標有序實施,紮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中國(上海)代表處在上海 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揭牌...
    (原標題: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中國(上海)代表處在上海 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