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尚攝影大師 Peter Lindbergh 去世
攝影師 Peter Lindbergh9月3日,德國著名時尚攝影師 Peter Lindbergh 的家人在 Instagram 發布了他去世的消息,終年74歲。
Peter Lindbergh 1944年出生于波蘭,上世紀60年代在柏林美術學院學習,在為德國攝影師 Hans Lux 做了兩年助理之後,於1973年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
Peter Lindbergh 拍攝的《Vogue》封面Peter Lindbergh 職業生涯中高光時刻之一是1990年1月,他第一次為英國《Vogue》雜誌拍攝了 Linda Evangelista、Naomi Campbell、Cindy Crawford、Christy Turlington Tatjana Patitz 五位超模的合影。他的作品也常見諸《Vogue》、《時尚芭莎》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等雜誌,他被廣泛認為是「超模時代」的締造者。
Peter Lindbergh 擅長拍攝黑白人像,推崇自然的、不加修飾的照片風格,曾公開反對修圖。「當代攝影師的責任是:讓女性,最終讓所有人,從對青春和完美的恐懼中解脫出來。」 Peter Lindbergh 說。
Peter Lindbergh 攝影作品
Peter Lindbergh 在拍攝現場
2. 拍下第一張黑洞照片的科學家們獲得300萬美元獎金
第一張黑洞照片今年4月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是來自世界各地347名天文學家多年合作的成果。現在,他們獲得了被稱為「科學界奧斯卡」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以及300萬美元的獎金。
這幅照片只是黑洞成像新時代的開始,他們已經在著手進行下一步:視頻。該項目的負責人 Shep Doeleman 說:在未來十年,我們將製作出高質量的實時黑洞視頻,不僅能揭示黑洞的外觀,還能揭示它們在宇宙舞臺上的活動。2020年,我們可能會先製作出一版粗糙的黑洞影片。
3. 索尼宣布售出其持有的所有奧林巴斯股份
近日,索尼宣布售出其持有的所有奧林巴斯股份。在2012年奧林巴斯爆發財務造假醜聞時,索尼出手相助購入12%奧巴股份,以換取醫療和相機業務上的合作,並成為奧林巴斯的最大股東。2015 年,索尼曾以720億日元將一部份售予摩根大通,這次剩下的最後約5%股份由奧林巴斯全數回購。
相關報導傳出後,索尼和奧林巴斯的股價分別上漲了2%和6%。
4. 閃迪 CFExpress 超高速存儲卡開始在部分國家預售
CFexpress 是下一代超高速存儲卡,理論上的最大性能為2000MB/s。此前還沒有開始銷售。
閃迪於本周開始,在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開始預定 CFexpress 儲存卡,據廣告顯示,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1700MB/s和1400MB/s。64GB版本的售價約為200美元,128GB版本為350美元,256GB版本為600美元,最大的512GB版本則高達840美元。與此同時,讀卡器的售價為80歐元,約合90美元。
5. 擁擠的香港墓地:生與死的建築空間
香港以人口密集聞名,活人尚且無處居住更何況死人。攝影師 Finbarr Fallon 偶然在柴灣附近發現了一個大規模紀念性墓地時,就驚呆了。在接下來的5年裡,他每次去香港,都要去探索不同的墓地。
Fallon 說:「關於香港的建築有很多論述,我發現非常有趣的是,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香港住宅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高度密集和垂直性。」他的攝影作品《死亡空間》裡,強調了這些山坡墓地的重複對稱性,生與死的建築在這裡相遇,畫面寧靜肅穆。
6. 攝影出版物推薦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專業攝影教程》第10版
作者:[英] 麥可蘭福德 (Michael Langford)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9月
這本影響深遠的經典攝影教程已更新至第10版,同時該版本也是慶祝本書出版50周年的紀念版。書中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攝影的各個方面,包括攝影的原理,膠片及數位相機,各種鏡頭及相機附件,以及曝光、構圖、布光、數碼後期處理、膠片的類型與特性、膠片的衝洗與放大、膠片的後期處理、動態圖像的拍攝、照片的潤飾、裝裱與展示等內容。
7. 展覽推薦
#北京#
人間指南(下)
時間:2019年8月31日–11月24日
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呈現群展「人間指南(下)」,展出藝術家陳箴、黃靜遠、李巨川、雙飛藝術中心、施勇、邢丹文、徐坦、徐勇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相關的一系列創作,並以「展中展」的展陳方式,呈現九十年代實施完成的獨特藝術項目——「野生」藝術計劃。
#上海#
消失的技法——讓·鮑德裡亞的攝影
時間:2019年8月24日—9月28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出讓·鮑德裡亞不同時期的代表性攝影作品共50幅。展覽還將納入鮑德裡亞的影像、照片集及語錄,在藝術與哲學的漫談中,引誘觀者在新的視覺景觀與圖像經驗中,重思這位思想家對攝影的獨特貢獻,深入其廣袤的理論世界。
知人識面
時間:2019年9月15日—11月20日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1968 年出生於德國的馬丁·舍勒(Martin Schoeller)是一位人像攝影師,以極度迫近的特寫肖像而聞名。1998 年以來,他的作品陸續出現在《滾石》《國家地理》《時代》《紐約時報》等刊物上。本次展覽將呈現 60 多幅舍勒的經典肖像攝影作品,其中許多來自他備受爭議的「特寫」系列。
#廣州#
忘憂草:考古女性時間
時間:9月14日-11月17日
地點:廣東時代美術館
通過「解壓家庭」,展覽的作品探討了女性及其所處的物理環境以及周圍所產生的欲望、親密關係和暴力,同時也回應了在歷史所遺留的傳統觀念和當下的新自由主義的情境中,乃至不斷發展的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對傳統的女性和血緣觀念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