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給3位科學家,這3位科學家都致力於研究宇宙中最神秘、最黑暗的天體——黑洞。
牛津大學的彭羅斯,發現黑洞和廣義相對論的聯繫,獲得一半獎金,大約60萬美元,
加州大學的安德裡亞和根澤爾,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的天體,獲得另一半獎金。
黑洞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理論天體,然而事實上,愛因斯坦並不相信宇宙中存在黑洞,這種吞噬周圍物質的天體過於離奇,愛因斯坦認為肯定有某種限制條件,避免黑洞的誕生。
然而彭羅斯利用數學模型,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人類也拍攝到了黑洞照片,彭羅斯在1965年用一篇論文對其進行詳細的描述,直到今天,這篇論文也被認為是黑洞研究領域中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彭羅斯在文章中表示,黑洞的核心是一個無限密集的點,這裡的自然法則不復存在!
雖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存在黑洞,但是愛因斯坦卻對黑洞表示懷疑。
1955年愛因斯坦去世後,僅僅過了10年,彭羅斯便揭示了黑洞確實可能存在,這一理論可以說是黑洞探索領域的開始,因為黑洞有可能存在,才讓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加入黑洞的探索,研究黑洞的未來。
安德裡亞和根澤爾為首的團隊,從1990年便開始探索銀河系的中心。
銀河系的照片看起來十分明亮,然而在銀河系的中心,卻存在一個非常「黑洞」的秘密。研究團隊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天體,這些天體正在吸引周圍的恆星團,讓它們以非常驚人的速度旋轉。
根據數學模型和觀測計算,科學家計算出銀河系中心的質量大約是400萬倍太陽質量。
雖然銀河系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質量的天體,但是誰也不能肯定它就是黑洞。
以兩人為首的研究團隊,不僅預言了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可能性,還開發了全新的望遠鏡,這種特殊的望遠鏡,可以幫助科學家觀察銀河系中心區域的氣體和塵埃。
數十年的努力,研究團隊逐漸完善觀測技術,目前研究團隊的望遠鏡已經可以排除地球大氣層對觀測數據的幹擾,從而收集到大量真實可靠的數據,多年的數據積累,研究團隊終於證明了銀河系中心確實存在超大質量黑洞。
黑洞作為人類物理學的極限,也是目前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一直以來都是各大科學獎項的重頭戲。
人類想要了解宇宙的真相,或許就需要先了解黑洞,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委員會主席表示:
今年的獲獎者,為黑洞領域的研究開闢了全新的天地。然而黑洞依舊是神秘的,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這些謎團會激發未來科學家的研究。未來我們不僅要了解黑洞的內部,也要了解黑洞的引力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