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汙染物 未來汙水處理發展的方向?

2020-12-08 中國水網

在中國,已有約158種PPCPs在河流及湖泊等天然水環境中被調查研究,被報導次數最多的前10種物質均為抗生素。隨著分析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將有越來越多的微汙染物引起關注,但目前依然缺乏統一的排放控制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也缺少相關法律和國際公約的制約。未來的中國城市汙水處理向著什麼方向發展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小編帶您看國內外微量汙染物的檢出現狀以及典型工程案例~

微汙染物檢出概況

最近十年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水體、土壤、汙水和汙泥等中都檢測到了ng/L到μg/L水平的藥品和PPCPs。微汙染物的大量檢出是由於工業化學品、家庭個人護理品以及農藥的廣泛使用,並通過不同的途徑進入到自然水體當中。

在中國,已有約158種PPCPs在河流及湖泊等天然水環境中被調查研究,被報導次數最多的前10種物質均為抗生素。

微汙染物特性

積累性

與傳統性有機物不同,部分微汙染物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進入自然環境之後需要上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時間才能分解。這些物質會在人和動物體內積累,並通過食物鏈傳播、富集,最終導致生物體組織慢性中毒。

偽持久性

部分微汙染物的穩定性不高,易降解,但因為汙染源會持續輸入水體,因此會在水裡維持一定的濃度,被稱為「偽持久」。有些微汙染物在降解的過程中,會生成中間產物,這些中間產物相對穩定,且與母體結構非常相似,通常為多點極性物質,溶解性強,更容易進入自然水體。中間產物通常還會與母體化合物結合,進而可能導致水生生態環境整體毒性提高。

傳統汙水處理工藝中微汙染物的去除機理

吸附

吸附指的是先通過物理方法或生物方法將微汙染物吸附在TSS上,再通過沉澱和過濾工藝將吸附了微汙染物的TSS去除。吸附量可以通過Freundlich吸附模型來計算,吸附量與吸附常數、汙泥產量和被吸附物質的濃度有關。

曝氣吹脫

曝氣吹脫法不適用於體積較大、親脂性或者低揮發極性化合物。吹脫效率只與亨利常數和氣流有關。

生物降解與轉移

生物降解是指環境中的微生物有機體在新陳代謝作用或酶促作用下,發生化學結構的改變。生物轉移是指在生物體或者酶製劑的介導作用下,物質發生化學性轉換的過程。

在汙水處理廠不同的工藝段中,由於環境因素不同,微汙染物本身的化學結構差異,發生生物降解和生物轉移的反應與機理也有較大差別。

微汙染物的控制技術與措施

臭氧氧化

臭氧氧化是利用臭氧的強氧化作用來降解微汙染物。

臭氧還具有很強的消毒能力,消毒效果甚至可以達到歐盟的相關水質指標。另外,在臭氧氧化工藝中要注意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快速與臭氧發生反應消耗量為3.4gO3/gNO-2-N,這將會無形中增加臭氧的投加量。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通常採用顆粒活性炭或者粉末活性炭。在常規汙水處理廠工藝中,下向流顆粒活性炭過濾器通常置於二沉池之後。如果採用粉末活性炭,則可將其投加在過濾區的絮凝池內,或者直接投加在曝氣區。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方式有3種,如圖2~圖4所示。

3種投加方式雖然PAC的投加點不同,並且後續處理工藝不同,但都可以實現微汙染物吸附去除的目的。

近年來,由於顆粒活性炭再生成本降低,對GAC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這項技術是極其有前景的,但是還不足以付諸工程設計。

能耗

不同技術的能耗分析見表1、表2。

臭氧氧化最大的能耗在於臭氧製備,而臭氧製備量又取決於臭氧濃度,臭氧濃度則取決於待去除微汙染物的種類和濃度以及所希望達到的去除率。區別不同的臭氧發生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輸送液態氧就比原地製備純氧要更加經濟。

顆粒活性炭最大的能耗在於濾柱本身的壓力損失,以及預過濾和反衝洗的能耗。粉末活性炭最大的能耗在於活性炭的投加、攪拌以及循環。粉末活性炭工藝中,將產生較大量的汙泥需要處理,隨著汙泥中炭比例逐漸提高,汙泥的熱值也會隨之升高,所以在汙泥焚燒時,就必須消耗更多的能量。

不同工藝都存在的一個能耗點就是水泵類的提升設備。

以相同去除率為前提,臭氧氧化的一次能源消耗要低於活性炭吸附,但是臭氧製備所消耗的電能會增加水廠總能耗20%~40%。

隨著水廠的規模增大,單位水量處理費用將呈現下降趨勢,並且活性炭吸附工藝的處理費用下降要比臭氧氧化工藝更加快速。

案例介紹

瑞士克洛滕汙水處理廠

從2008~2010年期間,科研人員在瑞士蘇黎世州附近的克洛滕汙水處理廠進行中試,科研人員將粉末活性炭投加在絮凝池內,並加入絮凝劑,出水直接進入砂濾池,砂濾池的反衝洗水回流到生物段。2013~2015年科研人員還在瑞士錫薩赫州的埃爾戈茨汙水處理廠進行了為期2年的大規模生產性試驗。

試驗結果表明,活性炭吸附與砂濾工藝的結合在除磷、削減TSS和濁度方面,都優於單純的砂濾工藝。並且,該結合工藝雖然省去了沉澱池,但是對大部分微汙染物的去除率依然可以達到80%以上,也有個別微汙染物的去除率略低,比如丙酸和磺胺甲惡唑。

這兩個水廠的試驗結果驗證了省去沉澱工藝,只採用吸附和過濾工藝,依然可以實現較高的微汙染物去除率,並且可以節省投資費用。

德國Schwerte汙水處理廠

德國魯爾協會的ThomasGrunebaum博士對德國Schwerte汙水處理廠進行了微汙染物去除試驗。Schwerte汙水處理廠的處理水量為1萬m³/d,設計最大進水流速為640L/s,旱季平均流速為110L/s。對比試驗設有兩條工藝路線,路線一採用傳統生物處理工藝,路線二採用生物處理工藝後加設臭氧氧化工藝和活性炭吸附工藝。

活性炭工藝段設有3座反應器,每個反應器的容積為150m³,活性炭投加方式採用水噴射泵。PAC回流至生物反應區可以提高PAC的停留時間,進而有效提高PAC對微汙染物的吸附量。

臭氧氧化工藝段設有6個反應器,每個反應器的容積為32m³,其中1、3、5為臭氧氧化反應器,2、4、6為臭氧反應後的脫氣塔。試驗結果表明,臭氧投加量與反應時間的設定主要取決於微汙染物本身,雙氯酚酸等易被氧化降解的微汙染物在臭氧投加量為3mg/L,反應時間為20min時,就可以被大量去除。而除了微汙染物本身的性質以外,臭氧投加量和反應時間還與期望達到的出水濃度以及進水DOC濃度有關。

總之,對比試驗結果表明,臭氧氧化去除能力低於活性炭吸附去除能力,一方面是因為在側流反應中,臭氧氧化效果始終受限於側流水量的循環率;另一方面是活性炭可以循環至活性汙泥反應區,進一步提高活性炭的負荷,從而達到更高的吸附去除率。


編輯:李丹

相關焦點

  • 汙水處理廠汙水和汙泥中微塑料的研究展望
    Li等研究發現2015年我國經汙泥進入土壤環境的微塑料顆粒達上百萬億個。與此同時與新鮮微塑料相比,汙泥微塑料對Cd等重金屬汙染物具有顯著增強的吸附潛力,因此汙水處理廠汙水、汙泥中微塑料的賦存特徵、潛在風險及控制方法成為研究熱點之一。
  • 【技術聚焦】水中隱藏的微汙染物不可忽視!
    即使微汙染物在水體中的濃度很低,它們仍時刻威脅著生態及人類健康,並為現有的水質監測技術及水處理工藝帶來了巨大挑戰。本文概述了水環境中有機微汙染物的分類及分布、特性與危害、新興監測技術和常用工業處理工藝。未來,還需探索更便捷的監測技術和可持續的替代處理工藝。Part 1.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農村生活汙水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技術是結合的生物、化學及物理工藝,由處理池、泵及其他機械裝置組成的系統,目前使用較多的為一體化處理設備,即汙水微動力處理設備,該設備為一體化埋地處理設備,處理工藝為 A/O 處理技術,原理:缺氧池中微生物將汙水中的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還原成氣態氮氣排除,同時將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易降解物質,具有脫氮、水解和降解部分有機物的作用,在好氧池中大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處理
  • 21種汙水處理中常見汙染物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廢水中各種汙染物眾多,重金屬汙染物,微生物汙染物等來源也比較廣泛,都是如何處理的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21種常見汙染物的來源以及汙水處理方法。4、磷和有機磷生活汙水中磷的主要來源是含磷洗滌產品的使用、人類排洩物、生活垃圾,洗滌產品主要採用磷酸鈉和聚合磷酸鈉,洗滌劑中的磷隨汙水流入水體。工業廢水是造成水體中磷超標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汙染物濃度高、汙染物種類多、難降解、成分複雜等特點。若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對水體造成巨大衝擊,對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 21種汙水處理中常見汙染物的來源及處理工藝!
    廢水中各種汙染物眾多,來源也比較廣泛,本文將為大家介紹21種常見汙染物的來源以及處理方法。
  • 我國城市汙水處理回用未來發展趨勢
    就現在來說 ,我國大部分城市汙水處理廠並沒有建立深度汙水處理,因此 存在著汙水回收率低的現象。現在城市發展規模也不斷發展,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戶水量也逐步提升,供求矛盾日趨突顯,處理城市水源緊張問題,加強汙水回用工作能力,深度處理汙水是主要的途徑,在未來的發展中,需求著眼於改善傳統的汙水處理技術和設備。
  • 汙水微生物處理技術大全
    1. 1 傳統汙水處理技術水的汙染通常指人為原因造成的水質惡化,降低水的使用價值,主要汙染物是固體廢棄物和化學物質(需氧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重金屬、植物營養物質、酸、鹼和石油類物質) 。我國目前常用的汙水處理技術有:(1) 物理法,即不溶態汙染物的分離技術: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離心力分離、磁力分離等。
  • 臭氧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臭氧工藝有哪些?能夠用於汙水處理的哪些環節?未來的重點發展技術——臭氧汙水處理法臭氧技術如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市政汙水處理領域,臭氧處理法具有佔地面積小、淨化程度高、無二次汙染等優點,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技術。
  • 汙水處理中水質檢測發展探討
    汙水處理為國家獲得再生水的重要途徑,而水質檢測則是評價水質的重要方法依據。這些年我國經濟水平發展迅速,同時生活汙水也給我國水資源帶來影響,所以我國應該完善水質檢測技術。引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我國汙水處理技術發展迅速。化驗室作為汙水處理廠的重要機構,它所提供的分析數據對汙水處理廠的運行調控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22個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它是利用水體自然淨化能力處理汙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在太陽能作為初始能源的推動下,藉助菌藻共生強化系統去除有機物,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淨化的汙水也可作為再生水資源予以回收利用,實現汙水處理資源化,是生態處理的發展方向。李旭東等採用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汙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達93%,磷的平均去除率為55%。
  • 微藻汙水處理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當前,日益增多的汙水排放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與傳統汙水處理方法相比,微藻汙水處理是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方法。微藻生長繁殖快,光合效率高,可以有效去除汙水中的氮、磷、金屬離子及有毒物質等汙染物。分析了微藻汙水處理幾個關鍵環節的研究和發展,包括藻種的選擇、微藻汙水處理的體系、微藻對各種類型汙水處理的可行性及微藻回收等。
  • 高速服務區生活汙水處理裝置
    主要汙染物為懸浮物、碳氫化合物、蛋白質、動植物油、氮和磷的化合物、表面活性劑、微生物和無機鹽機物等。 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建設單位對高速公路服務區汙水處理設施的要求日益提高。主要表現為:工藝;汙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小,投資少;中水回用,減少二次汙染,節能降耗;運行穩定,易於操作和維護。
  •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01 兩個標準制定的出發點迥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下文簡稱《汙水標準》)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下文簡稱《地表水標準》)是兩個不同類別的標準,它們制訂的出發點和考慮範疇是迥異的。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在全球水資源匱乏日益加重的今天,汙水淨化、回收與再利用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當前危害較大且較難降解的汙水主要包括工業廢水、染料廢水和製藥廢水。其中工業廢水通常汙染物濃度高,且排放量巨大,危害最大。染料廢水具有有機汙染物含量高、鹼性大、色度高、毒性強等特點,極難處理。
  • 中國城市汙水處理概念廠再出發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過往的探索實踐及面向未來的新認知值得總結,我們希望與行業和社會共同分享,以期廣泛凝聚力量,以概念廠為抓手,共同推動汙水處理行業轉型升級,為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做出貢獻。面對全球汙水處理發展的大趨勢,以及中國汙水處理高速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專委會幾經醞釀,提出了「建設面向未來的中國城市汙水處理概念廠」的構想。2014年1月初,專委會在中國環境報上發表同名文章。
  • 化工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發展
    化工汙水是指化工廠生產產品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隨著化工行業的發展,石油化工需求的增大,化工汙水處理難度加大,康景輝小編和大家聊聊化工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發展。化工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發展,是隨著化工生產過程中排出的汙水成分而更新,在化工生產時,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很多含量繁雜,具有毒性和很難被降解的物質,對於這類廢水處理技術和工藝是隨著廢水成分而確定。目前化工汙水的處理技術和工藝主要有工藝簡單、管理方便的物理法,利用化學反應的去除轉化法,經濟有效,環保無害的生物法。
  • 【「咘嚕」微課堂】厲害啦!膠州新機場的生活汙水這樣處理
    青島崇傑環保膠州汙水處理有限公司直屬於青島崇傑頤晨環保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膠州紡織染整工業園汙水處理工作。公司總投資8000萬元,工程佔地面積66000 平方米,汙水處理能力為20000m3/d ,處理後汙水達《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中一級A排放標準。公司採用活性汙泥法處理工藝,依靠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害物質。主要工藝流程為:將來自工業園區的汙水經過粗格柵過濾後,提升至生化池進行生物降解,然後進入沉澱池沉澱,最後經纖維轉盤進行過濾、消毒,處理後的汙水經外排管線,流入大沽河。
  • 汙水資源回用中膜技術的發展歷程及未來走向
    而中國最大的MBR供應商碧水源集團,從2001年創立之初,便牢牢把握膜技術發展趨勢,2006年投資建立亞洲最大膜基地——「碧水源膜技術創新產業園」,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實現了企業的高速發展,從創立到上市,僅用了十年時間。近幾年,隨著全球汙水資源化理念的普及,概念水廠的提出,汙水處理技術迎來了又一次革新和轉型,在這場革新中,膜技術將依然是關鍵。
  • 汙水處理廠的行業概況及處理方式
    城市汙水主要依靠汙水廠處理。近年來我國汙水廠的汙水處理技術和管理水平都獲得了極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汙水廠的運營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關鍵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汙水廠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制約了汙水廠的發展,而且不利於對城市汙水的高效處理。
  • 汙水處理技術分類
    1、物理法物理法汙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作業,分離汙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汙染物,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水的化學性質。屬於砂濾處理的設備有格柵、微濾機、砂濾池、真空濾機、壓濾機(後兩種主要用於汙泥脫水)等。(0)氣浮(上浮)對一些相對密度接近於水的細微顆粒,因其自重難於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可採用氣浮裝置。此法將空氣打入汙水中,並使其以微小氣泡的形勢由水中析出,汙水中密度近於水的微小顆粒狀汙染雜質(如乳化油)黏附到氣泡上,並隨氣泡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