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發技術尋外星生命 可識別外太陽系微生物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美研發技術尋外星生命 可識別外太陽系微生物

2017-07-26 08:13:34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2017年07月26日 08:13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原標題:美研發數字全息顯微鏡搜尋外星生命

  可有效對外太陽系微生物進行採樣識別

  科技日報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每日太空網」24日消息稱,美國科學家團隊正在研發一種全新的顯微鏡技術,並將利用它來確定外星生命是否真的存在。該設備是一種數字全息顯微鏡,可有效地對外太陽系微生物進行採樣和識別。

資料圖:太空

  儘管科學界一直對如何最有效地繼續搜索外星生命存在爭議,但普遍認為如果是在一顆星球上,那麼尋找水是首先要做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一直貫徹這一原則。但當找到水冰甚至水源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確定其中的成分。以太陽系的土衛二(Enceladus)為例,該星球存在大量間歇泉和水蒸氣噴發現象,但即使其中確實存在某種生命形式,地球上的科學家也很難從7.9億英裡(12.7億公裡)遠的地方確定這些微生物。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此次通過研發數字全息顯微鏡,提供了一種全新觀測方法,即不是使用鏡頭來聚焦目標,而是使用雷射顯示微觀顆粒的3D運動。研究人員將通過分析該運動,確定目標對象是否是生物體或是非生物體。研究人員表示,目前提供的證據表明,使用雷射記錄3D圖像的數字全息顯微鏡技術,可能是人類發現太空微生物的最佳選擇。

  團隊成員希望能利用這款設備深入研究土衛二。就在今年4月14日,NASA召開發布會宣布土衛二上已具備生命所需的所有元素,而情況相似的木衛二同樣有發現生命的潛在可能。

  科學家下一步將繼續對該裝置進行測試。而近期其他機構也在加緊尋找外星生命的步伐。一周前,著名的「搜尋地外文明」項目(SETI)宣布將會在全球各地建造觀測臺並啟用雷射持續搜尋整個天空。

  總編輯圈點

  我們尋找外星微生物,很自然的思路是把它放到顯微鏡下看一看,但美國科學家的新點子卻很妙:在遠處看看它到底像不像活的。其實獵人的眼睛和大腦就是這麼判斷的,我們卻出於慣性思維忽略了這條最自然的路徑。當然,或許也可能出現像是活蹦亂跳的東西,捕來一看卻不是生物,但那也將是科學上的有趣發現。

相關焦點

  • 外星生命或與地球極端環境微生物相似
    科學家認為尋找外星人的關鍵在於對地球生命的研究,尤其是那些處於極端環境中的生物。具有智慧的外星人可能距離我們非常遙遠而無法聯繫,但一些低級的外星生物被認為是非常有可能存在於我們附近,並有望被人類所發現,目前太陽系中就有這樣的天體存在,比如木衛二、火星等。
  • 【科幻資訊】美宇航局擬研發「機器人大軍」尋外星生命
    【新幻迷】喜歡嗎,右擊右上角,關注科幻世界官方微信,或加微信號:scifiworld;或查找公眾號,搜索科幻世界【老幻迷】喜歡嗎,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參考消息網8月28日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26日稱,一隊小型機器人可能在未來某天幫我們初次遭遇外星生命
  • 霍金欲花數億尋外星生命 稱外星人盯著自己(圖)
    原標題:霍金欲花數億尋外星生命 稱外星人盯著自己(圖) 霍金欲花數億尋外星生命 稱外星人盯著自己(圖)   著名科學家霍金準備花費數億元尋找外星生命,巨額費用將由俄羅斯土豪燒錢提供。   據悉,霍金將啟動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外星智慧生命搜索行動,他說:「在宇宙的某一個地方,或許外星生命會正盯著我們看呢。」
  • 10 種搜尋外星生命的方法
    他研發了一系列小型電腦程式,命名為「自然語言的學習者」(the Natural Language Learner),用於分析外星信號的複雜程度和語言的內部結構。然而,他還是可能無法破解外星語言的內容。和 地球上的智慧生物交流或許是鍛鍊我們和外星人交流能力的第一步。我們已經教會了海豚上百種人類使用的單詞、問題和陳述間的區別、「沒有」的概念和其他語法 結構。
  • 美研發首款識別海豚種類電腦軟體 用聲學尋海豚
    美研發新軟體 電腦識別海豚種類  國際在線專稿:海豚是最聰明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多年來許多科學家都對海豚的各種生活習性進行跟蹤研究。日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宣布稱,他們研發出了首款能識別海豚種類的電腦軟體。
  • 探索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我們將機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遠古宜居的蹤跡。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星球,以傾聽那些喧囂嘈雜的來自外星文明的聲音。
  • 檢測外星生物化學的新工具
    是沙礫還是微生物?其實,它是一簇大腸桿菌。但有的時候就很難分辨,所以我們需要新的識別工具。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火星和外太陽系的冰凍衛星上探測生命似乎越來越可行。  根據發表在《生物學》期刊上的一篇新論文,西班牙馬德裡天文生物學中心的阿爾貝託·法蘭和他的同事們開發了一種新的工具,用來檢測其他行星上的生命。
  • 當看到火星生命的時候,我們能認出他們來嗎?
    但不要期待「毅力號」能夠找到任何骨頭或貝殼,它要尋的是化石微生物,而不是軟體動物。甚至找到完整的細菌也將是一個驚人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地球生物學家、「毅力號」樣本選擇十人指導團隊的成員坦賈·波薩克(Tanja Bosak)說:「那將是一個完全的美夢。」 相反,「毅力號」尋找潛在的生物特徵,即數十億年前微生物留下的微弱分子痕跡。
  • NASA發現新地球 下一步霍金尋外星生命?
    NASA發現新地球 下一步霍金尋外星生命?綠岸射電源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之一,預計在2017年關閉,本項計劃也讓綠岸射電獲得了新的機會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搜尋地外文明計劃本周獲得了俄羅斯億萬富翁尤裡-米爾納的資金支持,會有1億美元的資金來運作外星文明搜索計劃。雖然這些錢不是很多,但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一些天文臺避免被關閉的命運,允許天文學家繼續對未知的宇宙可疑信號進行監聽。
  • 人類該如何在地球之外尋找生命跡象
    北京時間12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投入了很長的時間和足夠多的精力來尋找外星生命的證據,但即使它們真的存在,可能也不太容易識別。研究人員越來越意識到,發現外星生命的過程可能正將人類置於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位置,並可能帶來不那麼愉快的後果。
  • 人類在尋找外星生命時,發現最恐怖的事情是什麼?
    在探索外星生命的道路上,科學家們的新發現不斷改變我們的觀念,讓我們重新思考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場所,我們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而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想像可謂天馬行空,而外星生命卻可能更加奇怪,生命可能出人意料地就近在眼前,也許就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類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是因為它們都死了》的文章稱,很快,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就會令我們得以窺見遙遠天宇那些史無前例的奇妙景象。我們將機器人送上了火星,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遠古宜居的蹤跡。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星球,以傾聽那些喧囂嘈雜的來自外星文明的聲音。然而儘管如此,我們連個外星微生物的影子都沒找到。
  • 微生物可在100%氫氣環境中生存!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更容易了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發現的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即使現在科學技術已經已經讓我們找到了3976顆系外行星,但系外行星離地球太遙遠了。目前僅憑天文望遠鏡還無法對它們進行更直接的觀測,仍然無法確定哪個系外行星是存在生命的宜居行星。
  • 外星生命離我們有多遠?我們也許不孤單,結論令我們吃驚
    希望找到外星生命的存在證據。 近來,科學家們發現來自距離地球5億光年的銀河系內有間歇性快速無線電的爆發。科學家們猜測,這些脈衝信號可能來自太空中的黑洞或脈衝星。也或者是外文明發出的信號。這是外星生命試圖與我們溝通嗎?如果真是這樣,人類就不必再苦苦尋 找地外生命了。
  • 科學家發現微生物可在100%氫氣環境中生存,為尋找外星生命提供重要支持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氫氣環境中生存和生長,這表明生命可能在比人類通常認為更廣泛的外星世界中進化。生命不需要氧氣也能生存和生長氫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元素,雖然天文學家還沒有發現任何有全氫大氣層的巖質行星,但是他們預計這種行星肯定存在
  • 搜尋外星生命特徵新方法:甲烷與CO2並存
    如果這個星球是被微生物統治而不是被巨型生物統治的話,你就有機會看到與地球相似的情景。發表在《科學發展》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就探討了這種好奇心對於那些搜尋外星生命的天文學家來說意味著什麼。這篇研究論文是由華盛頓大學大氣化學領域的科學家David Catling合著的,研究深入探討了我們地球的歷史,並且提出了一種在遙遠星球上發現單細胞生命的新方法。
  • 美媒:地球最早生命或是紫色的 外星生命也可能是紫色的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美媒稱,外星生命也許是紫色的。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21日報導,這是一篇新研究論文的結論。該論文暗示地球上的最早生命可能擁有薰衣草的顏色。達斯薩爾馬說,外星生命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茁壯成長。他說,「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數千顆新的太陽系外行星,並且正在開發」從這些行星反射出的光線中「觀察表面生物特徵的能力」。他說,已經存在探測太空中的綠色生命的方法,但科學家也許還需要開始尋找紫色的生命。
  • 技術帖:如何識別外星飛船
    這對外星生命愛好者而言絕非一個好消息。但是,如果它是外星飛船呢?哪些信息會揭示它的真面目呢? 追逐遙遠的星星 我們知道,迄今已經有幾艘人類發射的宇宙飛船到了太陽系的邊界。
  • 天外隕石攜帶微生物,是否證明,地球生命進化史有著它們的參與?
    文/濤聲依舊天外隕石攜帶微生物,是否證明,地球生命進化史有著它們的參與?南極向來是科學家們聚集的地方,迄今為止的很多震驚科學界的新聞都是在這裡發生的,這裡神秘而有美麗,隱藏的秘密讓很多科學家為之嚮往。前不久,一支南極科研團隊在做一項科學研究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神秘隕石,隨後科學家們再對其進行了研究之後,發現了這個隕石的墜落時期大約是在一萬多年前,其實這都不算什麼稀奇的,因為隕石的墜落在地球上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事件了,而讓科學家訝異的也不是這個隕石本身,而是它所攜帶的微生物化石。
  • 顯微鏡:查找外星生命中的新武器
    顯微鏡將提供外星生命的直接證據:長期以來,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檢測依賴於對物質的檢測,通過探測行星上甲烷和有機物的存在,我們可以判斷有可能是否存在微生物。然而這種方法很有爭議,不同的行星以不同的方式運行,有些行星不依賴生命就能產生各種物質,如果樣本被帶回地球,就有被地球微生物汙染的風險。由於ASA和其他太空機構在證明外星生命的爭議中逐漸停止了太空生命探索計劃。外星生命的探索和證明需要最直接的方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