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世界上最難看的女孩?不用你說,我知道是我。」
當齊溪出現在鏡頭面前開始獨白,前半段的中心就是「我不漂亮」,從卸妝開始,則開始通過故事的銜接升華主題。
很直白,也很透徹。
說實話,齊溪醜嗎?當然不醜。反而是一臉的網紅妝完完全全遮蓋了她的美感。反觀最後花絮中出現的正常妝容的齊溪,則是大方得體,帶著一種說不出的世間溫柔。
於是,在一片祥和正能量的評論裡也出現了各類奇奇怪怪的疑問:
化成這樣我也沒覺得好看啊。
為什麼要化網紅妝?
這妝真嚇人,還不如不化呢……
對於齊溪在《魔鏡》中妝發的質疑在劇情發展到回憶同學聚會「成了男生臉紅心跳、女生心生羨慕的對象」時幾乎是到達了一個小高峰。
但評價妝發的朋友們,你們是不是搞錯了對象?
在《魔鏡》中有這樣一段獨白:「感謝化妝品,感謝美妝博主,感謝教我變美的網絡小課堂,感謝我自己勤勞的雙手,感謝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把自己的臉變成了一張白紙,一點一點重新勾勒出美的輪廓,經過兩小時三十七分鐘的裝修。我,一個醜女孩,一個醜陋基因的集大成者,至少看上去不那麼醜了吧。」
在這個主人公心裡,她的美與她本身無關,她跟隨那些美妝博主仿著時下她覺得美好的妝容,成為了兩小時三十七分鐘後那個她以為的美好的自己。
也許,在旁人眼中,卸掉妝容的她其實美過那個濃妝豔抹的她,可她並不自知。
她在乎別人的評價,在乎別人眼裡的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卻忘了自己原本的模樣。那個不自信的女孩就這樣迷失在了大眾的審美裡。
在我看來,《魔鏡》中的網紅妝與其說是為了讓人更好看,不如說是在映射將自己隱藏在濃妝後的自卑。
反觀後半段卸妝以後的齊溪,一旦沒了濃妝的遮蓋,瞬間帶著一種說不出的舒適度。
到底是自信的女孩最漂亮,還是漂亮的女孩最自信?
這個問題本就沒有答案,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看到的世界就是不一樣的。你讓一個顏控對著一個自信卻不美的女孩說漂亮,怕是也困難。
就像那句臺詞一樣:「鏡子有什麼錯?鏡子是誠實的,鏡子是無辜的。」
沒有人能決定別人的態度,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決定對自己的態度。
哪怕這個世界在看臉,在看胸看腰看屁股、看頭髮看指甲看腳後跟,我們還是可以保持對自己的熱愛,擁抱整個世界。
《魔鏡》反對的不是女孩子學化妝、用化妝品來塑造一個更美好的自己,也不是要攻擊那些白瘦美,它只是在告訴那些覺得自己並不好看的女孩子:自信一點,再自信一點,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就否定自己。
你可以不完美,也可以去追求完美。
你可以去追求美好的自己,卻別否認那個原本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