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聽見她說》豆瓣8.5分,齊溪:我是一個「挺傻的演員」

2020-12-05 一點劇讀

文 | 肖曉

齊溪不美,至少不是主流市場定義女演員之美,甚至她的素顏還被批評「太醜」、「不是很好看」,比難過驚訝更甚的是,即使演技在線她還是長達八個月接不到戲約。——說出這些並不美好的過往時,齊溪當然釋懷了,因為坐在娛樂獨角獸面前的齊溪,還是素顏,再加上簡單大方的服飾搭配,隨性自然。

多出現在文藝電影、話劇舞臺上的齊溪,並不是媒體口中的常客,這一次被關注則是因為一次全新嘗試:趙薇擔任發起人的國內首檔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節目邀請了白百何、郝蕾、齊溪、王智、奚美娟、楊紫、詠梅和楊冪加盟。趙薇執導、齊溪主演、以容貌焦慮為主題的《魔鏡》已於11月17日在騰訊視頻上線。

她飾演的女孩,是一個「重度容貌焦慮患者」,每天花兩小時三十七分鐘照鏡子和化妝,精緻妝容也讓她在同學聚會上成為那個被追捧的焦點,打破「美好」讓她崩潰的是一個雙眼皮貼的掉落,也由此我們開始走進她的人生:升旗臺上被議論小腿粗壯、上學時候被稱為麻杆兒……可能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所幸的是,和齊溪的與自我和解相同,女孩在整容前遇到了「很暖」的老醫生、欣賞她告訴她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戀人、看到了現代舞中每個奮力舞蹈的靈魂,最終實現了從心魔到釋懷的自我救贖。卸去精緻妝容的女孩,或許不是最美麗的,但卻洋溢著自信之美,不再為取悅誰而掩蓋自我。

《魔鏡》像是一枚拋向網際網路的炸彈,炸開了花式美顏修圖築起的高牆,牽引著網友走向回憶的裂縫,微博上遍布了大量真情流露的長文,關於自身、關於見聞、或是感慨、或是剖析,但更多的是刺痛之後的釋懷、漣漪之後的靜美。#你有容貌焦慮嗎##趙薇齊溪談容貌焦慮#等話題閱讀量累計超8億,討論量近15萬。

娛樂獨角獸也藉此機會走近齊溪,去傾聽YOYO(齊溪為女孩取得名字)的幕後故事,感知齊溪和YOYO靈魂深處的共鳴,並在獨白劇、綜藝、30+女演員的困境、乃至蛻去明星光環後的平時生活裡觸摸最真實的齊溪。

容貌是女人一生的課題,《魔鏡》裡的「齊溪底色」

「有些臺詞跟我本人不是特別相似,我就會跟孫悅姐(編劇)溝通,然後他們會幫我調整,跟我自身的經歷更像一些」,齊溪在努力為YOYO注入自己的特點。像把原本的腿粗聚焦在小腿粗壯上,再比如眼距寬、鼻子塌、有雀斑,這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真實來源:那就是齊溪。

雖然以容貌這個主題來講,這個過程對於女演員並不友好,畢竟要將自己容貌的「小瑕疵」一點點剖析給螢屏前的觀眾,並不斷放大、然後被重複觀看。不過這個以「我」為個體展開描述的主題更容易讓齊溪在其中找到真實感,讓人物落地。

容貌身材上的顯性特徵外,齊溪還會在YOYO身上看到太多曾經的自己:和YOYO曾在年少時候遭遇的「容貌嘲笑」一般,困擾於容貌的齊溪鮮少告訴別人自己想要學表演要去考中戲;YOYO選擇走進了整容醫院,齊溪也收到過很多關於容貌的「修改意見」;所幸,YOYO遇見了很暖的老醫生,齊溪也遇見了溫柔的中戲老師。

「演員的模樣就是要各有特色,高矮胖瘦生旦淨末醜。只有這樣,各種扮相的人物,形色不一的人,才能湊成一臺戲。真正的好演員絕不是由樣貌去定義的」。這段話對於當時的齊溪來講,應該是柔軟的盔甲。這應該也是齊溪能夠在劇中大膽直面自己容貌缺點,展現一個更真實的女性形象的重要支柱。

「和容貌打交道,是女人一生的課題。無論是漂亮也好,不漂亮也罷,都會有容貌焦慮」,以自我為人物注入靈魂和細節,齊溪還將目光瞄準了更廣泛的群體,去尋找人物身上的時代共性和大眾痛點,只有這樣才能讓作品真正輻射最廣泛的受眾,發出直擊時代的扣問。

齊溪還積極投身生活和網絡,為YOYO尋找更多的現實標本。據她透露,自己會主動在網絡上尋找一些妝容比較濃的博主去研究她們的妝容和穿搭,也會發動朋友去觀察和「採訪」身邊偏愛濃妝的女孩的性格、職業、家庭、經濟背景等方方面面,累積素材。

從接受邀約到劇本圍讀、積累表演素材增強人物認知,都讓齊溪精準認知這個對於容貌過度焦慮的女孩,為後續的表演真實奠定了基礎;而對於齊溪來講,這個故事同樣帶給了她太多的震撼和思考——即使九月份已經拍攝完成,她仍然能夠在採訪中對超過半數的臺詞娓娓道來。

獨白劇初體驗:臺詞很有力量,都是趙薇的功勞

「孫悅的臺詞都很犀利,沒有太多的廢話在裡面,她要表達的層次非常多」。齊溪進一步拆分整個故事的邏輯:第一層,容貌焦慮的來源非常多;第二層,人物轉折,碰到的整容醫生,「他沒有讓我變得更漂亮,但讓我變得更自信了」。第三層,是她的自我質疑和自我反思,最終達到一個釋懷的過程。

讓她讚不絕口的,是孫悅臺詞的鞭辟入裡,「每一個段落裡其實都有特別犀利和很有力量的臺詞,我真的在這裡面反思自我,好多臺詞我看了渾身一激靈」。齊溪會在拍攝劇中的自拍片段時,反思自己平時自拍修圖發到朋友圈的過程,「我是在取悅自己,但是是通過取悅別人之後取悅自己的」。

不過和很多演員對獨白劇的海量臺詞感到頭疼不同,齊溪雖然是第一次挑戰獨白劇,但曾在話劇中嘗試過大段獨白的她只是表示「還好」。可以肯定的是,齊溪是認可獨白劇的形式的,她很期望通過獨白劇這種新鮮形式讓市場關注,「既然我們要為女性發聲,就要用一種很特殊的形式去做」,她也相信觀眾是可以接受的。

回歸表演,沒有對手、大量的長鏡頭表達,是獨白劇給到她挑戰比較顯著的部分,齊溪把這部分的功勞歸結於趙薇的導演手法:「20多分鐘的時間裡,如何把一個容貌焦慮的女孩通過一個個轉折到最終釋懷的過程展現出來?如果大家覺得整個過程是舒適的、合理的、有機的,都是導演的功勞。」

「在拍攝時她會告訴我每一個轉折的點,用她的方式一點點去實現轉折。每一個場景的設計、每一個鏡頭的每個機位的布置,都是非常講究的,這都是導演手法上的成功」。相反,她用「挺傻的演員」來定位自己,按照編劇的劇本、按照導演的指導去完成人物,不去做太多的設計,由著心順著臺詞去感受自己的感受。

雖然話是如此,但是透過齊溪的表達,仍然能夠窺見她對於《魔鏡》獨白劇有著自己的理解,或者說這是她和趙薇多次合作之後的默契:「獨白劇的形式感本來就很強了,如果去做太多的設計,很容易會被鏡頭出賣的。不如聽從自己的心,趙薇導演也是一個以自己內心感受為最大出發點的導演。」

可能我永遠都是給自己挑毛病的,但我盡了我這段時間裡最大的可能性和最大的努力完成這個表演,很虔誠跟趙薇導演跟整個團隊在合作,我盡力了,也希望我們獨白劇的形式和我們的聲音能夠被更多人看到聽到,哪怕是內心一點點的波瀾也好,然後讓我們的笑容更多、更開心、更愛笑一些,就夠了」,齊溪直言。

趙薇時常帶給我「精神力量」,未來好好做一個好演員

齊溪對趙薇有一種快樂崇拜的情懷。所以在接受到趙薇發出的《聽見她說》邀請時,她立刻就答應了——在此之前,她沒有演過類似的角色,也沒有獨白劇體驗。不過並不影響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甚至在回憶這段時光的時候齊溪講話的語調輕鬆明快了許多,還不時夾雜著笑聲。

「那天我貼的是矽膠鼻子,故意要把妝弄花的時候趙薇導演就直接笑得流眼淚了,她覺得很滑稽。我們去剖析女孩的時候她真的是滑稽又可愛,真的讓我們特別開心」,齊溪回憶片場令人難忘的小片段。除此之外,為了完成劇中對自拍修圖取悅他人的片段,趙薇還在片場示範自拍技巧,「她比我會擺造型」。

刨除導演和演員身份,齊溪也不掩飾對趙薇的喜愛:「就一個女性來講,我真的特別欣賞她,她好多地方都讓我覺得我要奔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她的那種豁達、大氣和擔當都值得我學習」。甚至據齊溪透露,可能在遇到自己擰巴的時候,趙薇的勸解也往往比其他人更來得有效。

「她是在精神上很能夠影響我的一個人,我真的很愛她」,而在齊溪的身上,我們其實同樣能夠看到她羨慕的那份屬於趙薇的豁達、大氣。對於目前的齊溪來說,比起規劃未來她更希望安然的走好每一步,就像談及綜藝規劃時,她直言:「沒有考慮過,不過要是有特別好玩的,肯定不會太抗拒的」。

談及30+女演員的困境,齊溪給出了一份並非市場標準答案的答案,她沒有去渲染焦慮或是尋求機會,更多是冷靜理智客觀。「站在我自己知名度這麼一個層面,就真的還好。因為我一直拍的都是相對比較文藝的電影,選擇也比較多,拿到的角色也都是我想要去拍的,想要去演的。還是比較舒適的。」

未來想要「好好做一個好演員」的齊溪,對於30+女演員的另一重不焦慮是對於年齡的坦然。「演員其實還挺好的,到哪個年紀就去演那個年紀的角色,這些東西不必去糾結。可能20歲就是支撐不了30歲的角色,而30歲也不太能夠回到20歲的狀態,這是既定的」。

而當褪去女明星的光環,齊溪又會完全回歸自己的生活。「我還是挺無聊的一個人,看看電視逗逗貓,和朋友一起去吃個烤肉,沒事在家敷個面膜。出門的時候看心情,如果太陽特別好那就塗個粉底,自己在家的話就很隨性,臉都不洗,當然這個不太提倡」,齊溪的生活簡直是每個普通女孩的縮影。

一個有趣的小細節是,生活中的齊溪很善於觀察,在和她的對話中,通常會出現以「我朋友」、「身邊人」這樣子的主體,她們有全職媽媽、有為人父母,有媒體朋友、也有體力勞動者,而她會在其中積累素材也反思生活,而這些都會成為她表演的依託。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她身上體現頗為典型。

未來,我們期待著演員齊溪帶給我們更多更廣闊包容的美,從角色人物到故事內核,從生活底蘊到個人風採,期待屬於她的美不斷綻放。

相關焦點

  • 「表達而不去定義」,《聽見她說》踐行女性題材新方法論
    近日,針對女性受眾製作的獨白劇《聽見她說》一經上線便掀起網友熱議,豆瓣評分一度高達8.5分,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0億。該作品的劇作版權和獨白劇形式來源於BBC出品的《她說:女性人生瞬間》,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中國當下所逐漸受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內容融合,從而社會性與話題性兼備。
  • 《聽見她說》公布無濾鏡預告,楊冪眼眶凹陷臉色憔悴,演技還不如楊紫?
    近日,由趙薇監製和導演的《聽見她說》官宣了主演陣容,這是一檔關於女性話題的綜藝劇,也會在劇中將現代的很多女性社會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其中在演員需要在15分鐘內表達出角色的想法,這是很考驗演員的演技及臺詞功底,可以說受到很多關注。
  • 《聽見她說》展現出了趙薇的才華,更是透析了社會微偏的標杆
    一部女性題材獨白劇《聽見她說》開播,讓我們再次看到了趙薇的才華和視點的尖銳,《聽見她說》主要分為八個獨立故事,講述的是八位不同的女性面臨著的不同問題。如果你看過由齊溪帶來的故事《魔鏡》,想必你會明白一些東西,不管是從故事情節還是細節中,我們都能夠看出當代女性對於自己容貌看重,這已經不是女人的問題,甚至於不是公眾人物的問題,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 《聽見她說》魔鏡齊溪:為什麼要化網紅妝遮蓋那張漂亮的臉?
    反觀最後花絮中出現的正常妝容的齊溪,則是大方得體,帶著一種說不出的世間溫柔。於是,在一片祥和正能量的評論裡也出現了各類奇奇怪怪的疑問:化成這樣我也沒覺得好看啊。為什麼要化網紅妝?這妝真嚇人,還不如不化呢……對於齊溪在《魔鏡》中妝發的質疑在劇情發展到回憶同學聚會「成了男生臉紅心跳、女生心生羨慕的對象」時幾乎是到達了一個小高峰。但評價妝發的朋友們,你們是不是搞錯了對象?
  • 豆瓣8.5分!揭秘《跨過鴨綠江》戰鬥場面震撼背後
    最高實時收視2.845%,以2.086的收視排名2020年黃金檔收視第二,豆瓣評分達到8.5分……這是正在CCTV-1黃金時間熱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交出的成績。375個有名字的角色,400多個歷史場景的真實還原,500多人的美術置景團隊,2000多人大陣容的劇組,兵分五路前往三省兩市取景拍攝,定製4架飛機、9輛坦克裝甲車,1000餘支各類道具槍械,打出了8萬多發子彈……《跨過鴨綠江》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史詩般展現抗美援朝歷史進程的電視劇,播出以來,憑藉宏大而震撼的戰爭場景獲得不少好評,讓不少觀眾感嘆「隔著屏幕都能感覺炮火撲面而來」。
  • 趙薇齊溪談容貌焦慮說了什麼?容貌焦慮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容貌焦慮
    近日,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幕後紀錄片上線,監製、導演趙薇和主演齊溪首次在鏡頭前公開談論"容貌焦慮"問題。幕後紀錄片當中,趙薇對一些片段產生共情,流下了眼淚。她坦言自己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對自己不自信,覺得自己滿臉都是缺點。但是,趙薇作為過來人也告訴各位女性:"有時候缺點你認可它,它也是可愛的。"
  • 豆瓣評分8.5,《釜山行》之後,又一部韓國喪屍片火了!
    1月25號開播以來不到一個星期,《王國》就登上豆瓣全球口碑劇集第四名!除了搶眼的豆瓣8.5分之外,在一向嚴格的IMDb上,《王國》的評分也高達8.5分!喪屍題材的影視劇作品通常都是與現代社會或者未來社會相關的,而《王國》的新奇之處就在於它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古代朝鮮,演員陣容也是十分豪華豪華,朱智勳、裴鬥娜、柳承龍個個都是實力派演員,1+1+1往往會產生大於3的效果。導演《金成勳》曾執導《隧道》,以及《破·局》的原版電影《走到盡頭》;而編劇金恩熙更是曾撰寫《信號》的劇本。
  • 豆瓣8.5分,一部沒有特效的科幻電影,卻讓人浮想聯翩
    1964年,天體物理學家卡達謝夫創造了一個標度,用以衡量地外文明技術水平所達到的等級程度,暨著名的「卡達謝夫標度」。按照發射信號功率的大小,卡達謝夫將地外文明分為三個類型,而我們地球目前連「Ⅰ型文明」都還尚未達到。宇宙之廣袤,細思之下不免有些擔憂。
  • 豆瓣超過十萬人打分,給出8.5分的高分喪屍劇
    最燃喪屍劇《王國》豆瓣超過十萬人打分,給出8.5分的高分,第一季講述了海源趙氏家族為了權力,在已故的王身上使用了生死草,讓他變成怪物日出沉睡,天黑甦醒,渴望活人血肉,每天都有宮女活著送進王的寢室,被告抬著送到後花園,沉入池塘。
  • 豆瓣8.5分,劉德華首次稱帝之作,杜琪峯拍出華語電影神來之筆
    11月大螢屏爆片未現「探底」的片子卻不少,其中由向佐主演的電影《我的拳王男友》,幾乎在上映首日便與「年底最爛」產生關聯。最終,豆瓣4.9分與2000多萬的成績,也是票房口碑雙失利的典範。其實,演員陣容普通劇本粗糙的電影獲得如此成績,原本並不值得關注。
  • 《流浪地球》分析,豆瓣評分再次回歸8分,但這個問題依然存在
    不過,與此同時被推上風口浪尖還有豆瓣。《流浪地球》的評分在豆瓣經歷了什麼?它的分數經歷了一個下墜再上升的過程。自開分以來,《流浪地球》便被打上了8.5分,結果沒過多久便跌下了8分。一個多月後,《流浪地球》近日的豆瓣評分再次破「8」,回歸8分。也正是說明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質量和口碑。不過,我也開始思考豆瓣網友們的評分「秤桿」到底是什麼呢?
  • 豆瓣8.5分經典軟科幻:從機器到人類,它進化了200年
    面部表情全由遙控操作,硬核!在影片中,羅賓·威廉士扮演了一個名叫安德魯的機器人。他本是被馬丁一家買來打理家務所用,但隨著了解深入,男主人發現了安德魯的異常之處——他不同於生產線上那些功能單一的機械產物,反倒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水平,甚至還具備人類情感方面的感知能力。安德魯的「異常」讓男主人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不僅得到了馬丁一家的公平對待,還從中學到了人類知識,了解了人類情感。
  • 豆瓣4.9分,最成功的低成本電影,也許不敢再拍續集!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不死的人,用自己長期攢下的知識滅掉了一個現代文明的智囊團。是的,過程沒有炸裂的場面,可是這部電影知識的深度卻是深不可測!說實話,當年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全程都是非常的緊張,比那些超級科幻大片還好看。就因為這部電影的內容質量特別好,所以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5分,這是非常的厲害。而且,據說這部電影收穫的票房也是非常高。
  • 《聽見她說》楊冪收官之作太扎心,世上哪有什麼「完美女人」
    ——小婚家8周時間,8集女性內容,趙薇監製的《聽見她說》以豆瓣8.4的高分落下了帷幕。我們從中看到了無數 「她們」講述的故事,或悲傷,或無奈,但最終都充滿了新生和重塑的力量。成長就是經歷過後的自我覺醒,認識到每一個「她」都無需完美,只需活出生命本身的精彩。
  • 專訪|65歲田壯壯活在自己電影世界裡
    雖有張艾嘉、田壯壯「雙名導」加持,並獲得高達8.6分的豆瓣評分的《相愛相親》,截至11月6日,上映4天累計票房僅756萬元,排片僅3.4%,貓眼預測總票房為1144萬元,仍未逃出文藝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 5部豆瓣評分均低於五分的電影,一部比一部爛,演員都羞於啟齒!
    一部好看的電影,演員演技、劇本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一個好的導演並不可少,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影片史上那些讓人分分鐘看不下去的電影,盤點部豆瓣評分低於分的電影,一部比一部爛,演員都羞於啟齒!第五名:《小時代》系列說起爛片,不得不提及一下《小時代》雖然看得人不少,但是罵聲從不斷絕,雖然說《小時代》1和2票房成績還算不錯,但是還是不能掩蓋它是爛片的本質,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三觀不正,雖然我對電影沒什麼了解,我只是覺得這種電影所宣揚浮誇奢靡空洞無物的價值觀有百害而無一利,我說這話不是想做道德標杆
  • 豆瓣8.5分,六分鐘讓人掉淚,第一集就死女主,這韓劇很高能
    大家好,我是小啄。這幾年,韓劇真的是越來越會玩了,各種題材,什麼玄幻、科幻、奇幻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韓劇拍不出的。真的,小啄覺得這是韓劇特別值得人期待的地方,它總會把人們永遠實現不了的事情拍出來,讓你獲得精神上的極大滿足。
  • 章子怡蔣雯麗袁泉董潔齊溪杜鵑演繹黑白大片,正臉真實,側顏完美
    《演員的誕生》之後,似乎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熱議,到底什麼樣的演員才配得上「演員」這兩個字。馮小剛的《芳華》給出了一個標準,不要整容臉,演技可以再探討,但一定要真實。章子怡蔣雯麗袁泉董潔齊溪杜鵑六位女演員登上《風尚志》4月刊特輯,演繹黑白大片,各自講述對於「演員」的理解,不難讓人發現,無論是什麼年齡層,她們對於事業的追求,對於角色的詮釋,對於情感的付出,以及對於自己的要求,都是相當有責任心的。而六位不同的女演員面對鏡頭所表演出來的真實感,也是頗為震撼,正臉真實,側顏完美,不經意間的就俘獲一片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