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70-180mm f2.8與索尼720GM/G對比測評

2020-11-28 騰訊網

德國科隆攝影師Martin Krolop做了騰龍即將發布的索尼E卡口70-180mm f2.8全畫幅無反鏡頭的測評,並對比了索尼70-200GM f2.8和70-200G f4,原視頻接近50分鐘,科技飯這裡將視頻講到的要點及相關樣張整理如下。

索尼GM/索尼G/騰龍

一.大小

騰龍比索尼70-200GM f2.8和70-200G f4都小,和索尼24-70 GM f2.8相仿。

索尼70-200GM f2.8:1480克

索尼70-200G f4:840克

騰龍 70-180 mm f2.8:815克

另外,騰龍的濾鏡口徑和之前兩款索尼卡口f2.8變焦鏡頭一樣,仍舊是67mm,而索尼則是77mm。

二.變焦

索尼:內變焦,變焦環在後端,對焦環在前端。

騰龍:外變焦,變焦環在前端,對焦環在後端。

三.鏡頭按鍵

索尼GM:有3顆自定義按鍵,還有各種AF/MF、光學防抖開關,以及對焦焦段選擇和模式選擇等開關。

騰龍:只有鎖定焦段的開關。

四.防抖

索尼:有光學防抖

騰龍:無光學防抖

在實拍中,使用具備機身防抖的A7R4沒有影響,根本不會注意到這是一款不具備防抖的鏡頭。理論上講,具備光學防抖的鏡頭可以有大概一檔的防抖提升,因為索尼的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是可以同時工作的。

五.自動對焦

採用VXD馬達的騰龍70-180 mm f2.8對焦非常快,明顯比GM更快。攝影師認為部分與鏡頭重量有關,因為騰龍鏡頭比較輕,對焦馬達驅動起來更省力,而GM很重。

六.最近對焦距離

索尼70-200GM f2.8:96cm

索尼70-200G f4:100cm

騰龍 70-180 mm f2.8:85cm

七.光學性能

1.銳度(包括對比度、顏色等)

1)70mm端

中心

光圈全開情況下,中心位置G f4表現不如GM和騰龍;中央區域,騰龍和GM基本一樣。

f5.6光圈下,中心位置騰龍看起來更亮一些,G f4表現還是稍弱,而騰龍和GM差別較小。GM似乎對比度更高,但有紅色溢出。

邊角

光圈全開情況下,G f4表現最差,騰龍勝出。條形碼和右側的綠貼均能看到更多細節,銳度更高,但顏色更寡淡。

f5.6光圈下,G f4明顯銳度最差,GM的黑色似乎帶著點紅色,而騰龍更乾淨。

2)180/200mm端

中心

光圈全開情況下,GM的黑色似乎仍帶有紅色,而騰龍的黑色更純淨。G f4仍然最弱。

f5.6光圈下,GM銳度最好,但在黑色的重現方面,還是騰龍更純淨。

邊角

在光圈全開情況下,騰龍明顯最銳,然後是GM和G f4。從條形碼可以看出,GM和G有些虛,而騰龍還是很清晰。

f5.6光圈下,騰龍更亮,而索尼的黑色仍帶有紅色,但GM和騰龍在銳度方面差距不大。

*這裡測試者補充道:在使用A7R4這款相機之前,他從未發現GM和G f4在銳度上有這麼大的差距;顯然,在6100萬像素加持之後,放大了兩者的光學差距。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出片差距不大,請確認一下自己的拍攝器材和拍攝條件。

2.色散

70mm端光圈全開情況下,三者均未產生色散。

3.暗角

這裡只對比GM和騰龍。

在f2.8光圈下,兩者均有些許暗角。

在f4光圈下,暗角沒了。f5/f5.6之後,基本沒什麼變化。

4.光線傳輸(T值)

從直方圖可以看出,騰龍(紅色)表現最佳,然後是GM(綠色)和G f4(白色),當然差距很小,但大概有1/5檔的差距。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騰龍在多數場景下,會比其他兩款鏡頭要亮的原因了。

5.炫光與鬼影

6.光斑

7.星芒

八.價格

索尼70-200GM f2.8:2699歐元

索尼70-200G f4:1099歐元

騰龍 70-180 f2.8:1200歐元左右,約合人民幣9325元

九.實拍樣張(視頻截圖)

科技飯TechFans

只關注相機和手機

微信公眾號ID :kjf2019

相關焦點

  • 騰龍新28-75mm F/2.8評測:一探鏡頭中的「網紅」
    騰龍約十年前的28-75/2.8規格單反鏡頭索尼微單在這幾年的強勢表現,騰龍也意識到了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小巧、輕量化的產品絕對是主打的方向,這條路絕對不會走錯。於是今年四月,騰龍正式把28-75mm F2.8規格再次搬出來並賦予全新的設計——針對全畫幅的首款Di III鏡頭終於面世了!
  • 高畫質專業之選 索尼FE 24-70mm GM評測(全文)_索尼 FE 24-70mm f/...
    全新的FE 24-70mm F2.8 GM鏡頭一大特色在於研磨工藝提升帶來了焦外「洋蔥圈」問題的更好解決。而70mm與f/2.8的組合,的確能帶來更好的虛化效果。對比能看出全新f/2.8規格的24-70mm鏡頭造型設計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在鏡身上,FE 24-70mm F2.8 GM一大變化在於終於加入了AF/MF調節開關,之前索尼
  • 給A6400一個防抖的機會,騰龍推出17-70 F2.8鏡頭
    我們都知道,最近一兩年,騰龍發力索尼市場,推出了很多E口鏡頭,原因也比較無奈,佳能平臺雖好,但都是佳能自己的鏡頭當主角,而尼康微單平臺表現不佳,那自然全力猛攻索尼了。在發布了一眾的全幅鏡頭後,其終於推出了一款半幅鏡頭,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索尼E卡口APS-C畫幅無反鏡頭,編號B070。
  • 高解析度王者之鏡 索尼FE24-70mm GM試用
    此次索尼共發布了FE 24-70mm F2.8 GM、FE 85mm F1.4 GM和FE 70-200mm F2.8 GM OSS三支大師級G鏡頭,涵蓋24至200mm焦段,和一個經典的85mm人像焦段鏡頭。至此,索尼FE卡口全畫幅鏡頭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8支(包括鏡頭轉換器)。
  • 騰龍即將發布4枚索尼全畫幅FE卡口鏡頭?3枚餅乾頭加長焦大三元
    據國外網站sonyalpharumors報導:騰龍10月22號將會發布4枚索尼FE卡口全畫幅鏡頭,分別為:– 70-180mm f/2.8(2020年供貨)– 20mm f/2.8(2020年供貨)– 24mm f/2.8(2019年供貨
  • 大三元的頭牌 24-70mm f/2.8鏡頭發展史_佳能 RF 28-70mm f/2L USM...
    對於大三元中,保有量最大,也是攝影師最常使用的鏡頭正是24-70mm f/2.8。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24-70mm f/2.8的發展歷史。要知道,尼康要到1999年,才推出ED 17-35mm f/2.8D與ED 28-70mm f/2.8,到2003年的ED 70-200mm f/2.8G正式發布,尼康才完成第二代大三元的全部發布。
  • 20cm對焦VC防抖 騰龍35mm F1.8評測首發
    35mm F1.8 VC鏡頭搭配尼康D810相機效果   此次騰龍推出的SP 35mm F1.8 Di VC USD鏡頭在同級別鏡頭中算是比較小巧的了,我們評測的是尼康卡口,其重量僅為450g,而佳能卡口鏡頭略重,不過也只有480g。
  • 騰龍發布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鏡頭,索尼 E 卡口專用
    IT之家12月3日消息 日本鏡頭製造商騰龍,於近日發布了一款索尼 E 卡口 APS-C 畫幅用變焦鏡頭,型號為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作為涵蓋廣角到長焦的標準變焦鏡頭,其全畫幅等效焦距為 25.5-105mm,可適用於風光、人像、街拍等多種場景。
  • 頂級素質超廣 索尼G大師鏡頭FE16-35mm F2.8 GM評測
    在去年索尼同步發布兩支恆定F2.8光圈的G大師鏡頭,分別是FE 24-70mm F2.8 GM標準變焦鏡頭及FE 70-200mm F2.8 GM遠攝變焦頭,唯獨還缺一支超廣變焦頭,但如今隨著前段時間FE 16-35mm F2.8 GM的發布,索尼終於把全畫幅微單相機E卡口「大三元」給湊齊了。
  • 高畫質專業之選 索尼FE 24-70mm GM評測
    索尼全新的FE 24-70mm F2.8 GM也終於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這枚全新設計的鏡頭表現如何?來看看他是不是能達到大師級的水準吧。而已經發布的兩款鏡頭全部歸於現階段索尼最高規格的GM——索尼G大師鏡頭系列。高規格的新系列鏡頭自然也是讓我們充滿了期待。而這枚FE 24-70mm F2.8 GM,稱得上是大三元中最為實用,且使用率最高的一款鏡頭產品。而這枚FE 24-70mm F2.8 GM更是運用了如今索尼鏡頭開發中最高精尖的技術,比如DDSSM對焦驅動馬達的使用,全新XA鏡片的使用。
  • 夢幻柔和焦外索尼FE100mmF2.8STF體驗
    而全新的FE 100mm F2.8 STF GM OSS則經過了徹底的脫胎換骨後,來到了我們的眼前。曾經的135mm f/2.8 STF可以說是最具傳奇性的一款索尼(美能達)鏡頭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從1999年以來索尼(及之前的美能達)發布的第二款STF鏡頭。而STF是什麼呢?
  • 騰龍新鏡更多細節曝光 或與索尼FE 24-240比肩
    此前騰龍曾經公布過一張新鏡宣發的海報,但沒有更多的消息透露。近日,根據海外媒體的透露,騰龍的這款鏡頭或將與索尼FE 24-240mm F/3.5-6.3鏡頭規格類似,並且也帶來了更多細節上的消息。·騰龍新鏡頭的規格可能是28-240mm f/3.5-5.6,或28-280mm f/3.5-6.3,不具備光學防抖功能(索尼FE 24-240mm有)。
  • 騰龍35mm f / 1.8 VC鏡頭評測:經典的光學設計
    35mm f / 1.8 SP Di VC是Tamron最近推出的兩款主要鏡頭之一,它們具有焦距VC(振動控制),我們通常不會看到它。第二個鏡頭是45mm f / 1.8 VC。 我們通常不會在35-70mm範圍內看到鏡頭減震。因為大多數鏡頭都使用經典的光學設計,並且添加任何形式的穩定性都會改變您設計光學元件的方式。
  • 高畫質捕手 索尼FE 70-200/2.8GM評測首發
    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索尼正式發布了A6300和全新的索尼G大師鏡頭,其中包含一支FE 85mm f/1.4 GM,還包括兩支「大三元」鏡頭FE 24-70mm f/2.8 GM、FE 70-200mm f/2.8 GM OSS,而後兩支的鏡頭的發布也預示著索尼全畫幅大三元鏡頭時代的正式到來。前兩支鏡頭我們已經進行過詳細的測試。
  • 1:1放大倍率 索尼發布FE 90mm F2.8鏡頭
    這波索尼發布的新鏡頭中,包含了索尼FE系列鏡頭中的第一款微距鏡頭FE 90mm F2.8 Macro G OSS。全時手動:支持    濾鏡尺寸:62mm    鏡頭尺寸:79mm*131mm    鏡頭重量:602g
  • 索尼新鏡頭35mm F/1.4 GM外觀首曝光
    根據外媒消息,在Dpreview剛剛發布的一則器材測評視頻中,出現了一個標識被抹去的索尼鏡頭。圖中可以看出的信息包括光圈為f/1.4,67mm口徑和0.27m最近對焦,尺寸介於Z 24-70和RF 24-105之間,遮光罩的樣式與此前其他鏡頭略有不同。根據之前的傳聞,應該是很快會發布的索尼35mm F1.4 GM鏡頭,讓我們一起來期待一下。
  • 全方位索尼G大師鏡頭 FE 24-70/2.8GM試用
    不久前,我拿到了索尼3隻索尼G大師鏡頭中最為攝影師常用的FE 24-70mm F2.8 GM,它會有怎樣的表現,是否對得起「大師」的頭銜?我開始了測試。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支鏡頭的 MTF 曲線圖,它能最直觀地體現一隻鏡頭的素質。
  • 幾分鐘了解 騰龍24-70 F2.8 VC G2鏡頭
    【IT168 評論】SP 24-70/2.8 Di VC USD G2(型號為A032)是騰龍第2代24-70/2.8鏡頭。與前代產品相比,新鏡頭著重提高了對焦、防抖和抗眩光性能。A032提供佳能EF卡口和尼康F卡口,海外定價1199美元,約合人民幣8150元。
  • 含樣片 索尼SEL1635GM/SEL1224G上手體驗
    ·索尼FE 16-35mm F2.8 GM  ·外觀:索尼FE 16-35mm F2.8 GM給我的第一感覺是輕便小巧,和此前GM鏡頭給我的感覺不太一樣,或許是採用了全新的材質,使得其整體的重量控制在了680g。相比相同焦段其他廠商的產品,這支鏡頭的重量整整輕了一倍,或許是索尼已經意識到微單要足夠「微」才行吧!
  • ...100mm F2.8 STF體驗(全文)_索尼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曾經的135mm f/2.8 STF可以說是最具傳奇性的一款索尼(美能達)鏡頭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從1999年以來索尼(因此索尼在這枚FE 100mm F2.8 STF GM OSS上標出了f/2.8最大光圈下的有效進光量值。方便用戶根據這一數值來設置相應的機身參數。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FE 100mm F2.8 STF GM OSS是一枚擁有最大f/2.8虛化強度和f/5.6同級進光量的定焦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