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隆攝影師Martin Krolop做了騰龍即將發布的索尼E卡口70-180mm f2.8全畫幅無反鏡頭的測評,並對比了索尼70-200GM f2.8和70-200G f4,原視頻接近50分鐘,科技飯這裡將視頻講到的要點及相關樣張整理如下。
索尼GM/索尼G/騰龍
一.大小
騰龍比索尼70-200GM f2.8和70-200G f4都小,和索尼24-70 GM f2.8相仿。
索尼70-200GM f2.8:1480克
索尼70-200G f4:840克
騰龍 70-180 mm f2.8:815克
另外,騰龍的濾鏡口徑和之前兩款索尼卡口f2.8變焦鏡頭一樣,仍舊是67mm,而索尼則是77mm。
二.變焦
索尼:內變焦,變焦環在後端,對焦環在前端。
騰龍:外變焦,變焦環在前端,對焦環在後端。
三.鏡頭按鍵
索尼GM:有3顆自定義按鍵,還有各種AF/MF、光學防抖開關,以及對焦焦段選擇和模式選擇等開關。
騰龍:只有鎖定焦段的開關。
四.防抖
索尼:有光學防抖
騰龍:無光學防抖
在實拍中,使用具備機身防抖的A7R4沒有影響,根本不會注意到這是一款不具備防抖的鏡頭。理論上講,具備光學防抖的鏡頭可以有大概一檔的防抖提升,因為索尼的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是可以同時工作的。
五.自動對焦
採用VXD馬達的騰龍70-180 mm f2.8對焦非常快,明顯比GM更快。攝影師認為部分與鏡頭重量有關,因為騰龍鏡頭比較輕,對焦馬達驅動起來更省力,而GM很重。
六.最近對焦距離
索尼70-200GM f2.8:96cm
索尼70-200G f4:100cm
騰龍 70-180 mm f2.8:85cm
七.光學性能
1.銳度(包括對比度、顏色等)
1)70mm端
中心
光圈全開情況下,中心位置G f4表現不如GM和騰龍;中央區域,騰龍和GM基本一樣。
f5.6光圈下,中心位置騰龍看起來更亮一些,G f4表現還是稍弱,而騰龍和GM差別較小。GM似乎對比度更高,但有紅色溢出。
邊角
光圈全開情況下,G f4表現最差,騰龍勝出。條形碼和右側的綠貼均能看到更多細節,銳度更高,但顏色更寡淡。
f5.6光圈下,G f4明顯銳度最差,GM的黑色似乎帶著點紅色,而騰龍更乾淨。
2)180/200mm端
中心
光圈全開情況下,GM的黑色似乎仍帶有紅色,而騰龍的黑色更純淨。G f4仍然最弱。
f5.6光圈下,GM銳度最好,但在黑色的重現方面,還是騰龍更純淨。
邊角
在光圈全開情況下,騰龍明顯最銳,然後是GM和G f4。從條形碼可以看出,GM和G有些虛,而騰龍還是很清晰。
f5.6光圈下,騰龍更亮,而索尼的黑色仍帶有紅色,但GM和騰龍在銳度方面差距不大。
*這裡測試者補充道:在使用A7R4這款相機之前,他從未發現GM和G f4在銳度上有這麼大的差距;顯然,在6100萬像素加持之後,放大了兩者的光學差距。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出片差距不大,請確認一下自己的拍攝器材和拍攝條件。
2.色散
70mm端光圈全開情況下,三者均未產生色散。
3.暗角
這裡只對比GM和騰龍。
在f2.8光圈下,兩者均有些許暗角。
在f4光圈下,暗角沒了。f5/f5.6之後,基本沒什麼變化。
4.光線傳輸(T值)
從直方圖可以看出,騰龍(紅色)表現最佳,然後是GM(綠色)和G f4(白色),當然差距很小,但大概有1/5檔的差距。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騰龍在多數場景下,會比其他兩款鏡頭要亮的原因了。
5.炫光與鬼影
6.光斑
7.星芒
八.價格
索尼70-200GM f2.8:2699歐元
索尼70-200G f4:1099歐元
騰龍 70-180 f2.8:1200歐元左右,約合人民幣9325元
九.實拍樣張(視頻截圖)
科技飯TechFans
只關注相機和手機
微信公眾號ID :kjf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