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殼的恐龍蛋化石,科學家認為,它來自白堊紀的海洋霸主滄龍

2021-01-09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最近發表於《自然》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認為一顆代號為A. bradyi,具有6800萬年歷史的足球大小的蛋——有史以來最大的軟殼蛋(類似於蛇蛋或壁虎蛋),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二大恐龍蛋——可能來自於生存在白堊紀的南極洲的海洋霸主,滄龍。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教授朱莉婭·克拉克(Julia Clarke)在一份聲明中說:「此前人們還沒有發現過這樣的恐龍蛋化石,這顆蛋無論在大小還是結構上都是與眾不同的。」

早在2011年,一組智利研究人員發現了這顆恐龍蛋的化石,發現地點離那具被叫做Kaikaifilu hervei的10米高的滄龍遺骸的發現地,只有不到200米遠。當時研究人員報告稱,儘管這顆恐龍蛋化石跟滄龍遺骸很近,但他們無法確定這顆蛋就是來自滄龍。

「雖然當時我們不清楚它是什麼,但它形狀的奇異性告訴我們它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我們將其收集起來並帶到營地,」當時的一位考古人員魯比拉·羅傑斯(Rubilar-Rogers)說。關於這顆恐龍蛋的研究,此後一直被擱置。直到2018年,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教授克拉克找到了羅傑斯,並見到了這塊化石。」對我來說,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洩氣的足球,」克拉克回憶說。

然而,以下分析顯示,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這顆恐龍蛋的尺寸大約29釐米乘20釐米,它的大小僅次於已滅絕的馬達加斯加象鳥(Aepyornis maximus)的卵。這也是南極洲唯一發現的恐龍蛋化石。

它真的來自於一頭滄龍嗎?

這顆新發現的恐龍蛋被稱為「南極石蛋」,突破了科學家們對於軟殼蛋的理解。「它來自一個大恐龍大小的動物,但它與一般的恐龍蛋完全不同,」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盧卡斯·勒讓德(Lucas Legendre)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樣的蛋與蛇或蜥蜴的蛋相似,它們應該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先。

與蜥蜴或蛇一樣,滄龍也屬於有鱗目動物。儘管在卵內孵化的滄龍幼崽早已不見了(然而,研究小組確實在卵內發現了一個菊石),但研究小組說,有跡象表明這是一隻滄龍。通過一項對259種現存的鱗翅目動物及其卵的分析表明,這顆蛋應該來自一個身高至少有7米的巨型動物母親。在白堊紀晚期,南極洲的這一地區,可能是一個恐龍產卵的地方,因為古生物學家在那裡還發現很多滄龍幼崽和蛇頸龍幼崽的化石。

軟殼蛋也能形成化石嗎?

來自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的恐龍古生物學助理教授達拉•澤倫尼茨基(Darla Zelenitsky)說,這種軟殼恐龍蛋的發現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它的外殼幾乎全部由膜組成,這些軟組織非常脆弱,容易被破壞。也正因為如此,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這種結構的蛋幾乎不可能形成化石的。

因此澤倫尼茨基稱,如果這顆代號為A. bradyi的恐龍蛋真的是一頭滄龍的蛋,那麼它將「代表一個古老的、已經滅絕的蛇和蜥蜴家族物種中最早的活產實例之一」。

考慮到這項新研究發現了軟殼恐龍蛋,「也許A.bradyi實際上來自陸地上的恐龍蛋,然後被衝到海裡,」它不一定來自於滄龍。有兩位來自瑞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

關於這顆代號為A. bradyi的恐龍蛋化石,科學家們中還存在很多的爭論,研究人員還將展開更多研究工作,用更先進的技術來挖掘其中的秘密。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必定會有更多關於物種進化的信息被挖掘出來,我們將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確認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
    這是插畫師弗朗西斯科·維伊查萊奧根據智利和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重建的海洋爬行動物滄龍產卵孵化出幼崽的情景。 由智利和美國科學家聯合開展、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確認,一塊2011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化石是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
  • 科學家南極發現神奇化石,9年研究確定,竟然是史前滄龍的軟蛋
    2011年智利的一個科學團隊在西摩島(Seymour Island)西側發現了一顆足球大小的化石,但是整體呈現的是橢球形,這要區別於一般的恐龍蛋,表面褶皺狀,長度在28釐米,寬度在18釐米。從整體的形狀上來看,科學家推測這個化石就是一個「蛋」,但是很難確定是哪種動物產下的。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基於上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即使對於化石蛋而言,在組織學特徵和分子化合物保存方面,軟殼蛋和硬殼蛋依然有非常明顯的差異。這次主要分析的兩種恐龍蛋,就與我們常見的硬殼恐龍蛋不同,是軟殼蛋。那麼,恐龍蛋中的軟殼和硬殼究竟是如何演化的呢?最早的恐龍蛋是軟殼還是硬殼的呢?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基於上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即使對於化石蛋而言,在組織學特徵和分子化合物保存方面,軟殼蛋和硬殼蛋依然有非常明顯的差異。這次主要分析的兩種恐龍蛋,就與我們常見的硬殼恐龍蛋不同,是軟殼蛋。那麼,恐龍蛋中的軟殼和硬殼究竟是如何演化的呢?最早的恐龍蛋是軟殼還是硬殼的呢?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基於上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即使對於化石蛋而言,在組織學特徵和分子化合物保存方面,軟殼蛋和硬殼蛋依然有非常明顯的差異。這次主要分析的兩種恐龍蛋,就與我們常見的硬殼恐龍蛋不同,是軟殼蛋。那麼,恐龍蛋中的軟殼和硬殼究竟是如何演化的呢?最早的恐龍蛋是軟殼還是硬殼的呢?
  • 滄龍是遠古海洋霸主,但科學家還原一種海洋生物,甚至以滄龍為食
    在6500萬年前,一場巨大的災難將地球上的霸主恐龍全部滅絕,不僅僅是陸地上的,海洋當中的恐龍也是全部消失。在此之前,恐龍在地球上是非常興旺的一個種族,不管是在陸地之上還是在海洋當中,恐龍都是佔據著絕對霸主的地位,特別是在白堊紀晚期,恐龍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鼎盛時期,陸地上的霸王龍,海洋當中滄龍,都是進化的非常完美的恐龍,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或許恐龍也能夠進化出智慧也不一定。滄龍在海洋當中絕對是霸主級別的存在,但也不是說滄龍就沒有任何天敵,滄龍在海洋當中也是有著天敵的。
  • 南極發現史上最大「軟蛋」,大小僅次於象鳥蛋,或是史前滄龍留下
    滄龍,看過《侏羅紀》系列電影的同學估計都還有印象,它在電影裡狠狠地秀了一把,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它是恐龍。但在科學角度上,滄龍不是恐龍,而是一種卵胎生的蜥蜴。古生物學家在過去發現了很多關於滄龍的化石碎片,而關於它的卵(蛋)化石卻很罕見。
  • 南極洲發現首枚化石蛋表明:最初的恐龍蛋可能是軟殼
    其中一項研究認為,最初的恐龍所產的蛋可能是軟殼蛋,這與一般的流行觀點——恐龍產的是硬殼蛋相左;另一項研究描述了一個來自南極的大號軟殼蛋,這也是迄今在南極洲發現的第一個化石蛋。諸如鳥類、部分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它們所產的蛋包含一塊內膜或羊膜,可以幫助防止胚胎變幹,因此也被稱為羊膜動物。
  • 滄龍:蛇頸龍也要低頭退讓,最傳奇的昔日海洋霸主
    整個中生代時期,從三疊紀開始,到白堊紀末期的結束,曾經有各種可怕的海生爬行動物先後在大洋中稱雄爭鋒,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令人讚嘆驚奇的生命讚歌。在中生代曾經稱霸大洋的無數霸主中,有一種動物在爬行動物的時代即將終結的時候出現在地球上,將在它之前出現的強大對手統統趕下寶座,雄霸白堊紀海洋。結果,如日中天的它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而被迫與同時代的其他大部分爬行動物一同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是誰?滄龍真能幹掉霸王龍嗎?
    杯椎魚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圖也有朋友認為三疊紀的長頸龍也不錯,但科學家在蛇頸龍體內發現菊石與箭石的化石,這顯示它們儘管體型十分龐大侏羅紀的海洋霸主:滑齒龍滑齒龍有兩種,一種生存與1.6~1.55億年前的侏羅紀卡洛夫階,另一種則是俄羅斯滑齒龍於侏羅紀晚期,滑齒龍的體型比較爭議,因為發現的化石不完整而難以估計,但2002年墨西哥發現的疑似滑齒龍化石,保守估計其體型也超過15米,但古生物學家懷疑其上未成年,因此它的體型可能會更大!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有哪些?滄龍真能幹掉霸王龍嗎?
    杯椎魚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圖也有朋友認為三疊紀的長頸龍也不錯,但科學家在蛇頸龍體內發現菊石與箭石的化石,這顯示它們儘管體型十分龐大,但很有可能是一種底層動物!侏羅紀的海洋霸主:滑齒龍滑齒龍有兩種,一種生存與1.6~1.55億年前的侏羅紀卡洛夫階,另一種則是俄羅斯滑齒龍於侏羅紀晚期,滑齒龍的體型比較爭議,因為發現的化石不完整而難以估計,但2002年墨西哥發現的疑似滑齒龍化石,保守估計其體型也超過15米,但古生物學家懷疑其上未成年,因此它的體型可能會更大!
  • 有的恐龍蛋,可能是顆「軟蛋」
    一直以來,恐龍蛋被認為與現代鳥類的蛋類似,擁有鈣化的堅硬外殼。然而,本周《自然》的研究卻發現,有些恐龍蛋是軟殼的。傳統假說認為,所有恐龍的共同祖先產下的都是硬殼蛋,這個特點被多數恐龍繼承,並歷經億年延續至如今的鳥類之中。
  • 白堊紀時期的兩大海洋霸主,白堊刺甲鯊VS滄龍,誰更厲害?
    在白堊紀時期,地球的海洋中存在著一種最大的頂級海洋掠食者,它就是令無數海洋生物聞風喪膽的滄龍,如果不是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滄龍滅絕了,如今地球的海洋中,或許將一直上演著堪比大片的腥風血雨。那麼,在白堊紀時期,有沒有哪種海洋生物可以與它抗衡呢?答案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白堊刺甲鯊。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滄龍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滄龍也是如此,它並不是恐龍,而是蜥形綱有鱗目下的一種大型海洋生物。從已發現的化石看,滄龍生活在距今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雖然,相比較其他恐龍時代的動物來說,滄龍存活的時間較短,但是,在當時的海洋中,滄龍沒有對手,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古生物學家在南極發現白堊紀海洋爬行動物的巨大軟殼卵
    在南極洲6800萬年前的近海海洋沉積物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滅絕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卵。它長29 x 20釐米(11.4 x 7.9英寸),重6.5公斤,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軟殼卵,也是所有已知動物中第二大的卵。儘管大象鳥的卵稍大,但其卵殼卻大約厚五倍。
  • 滄龍為什麼會滅絕? 導致滄龍滅絕的原因有哪些?
    6有些人認為,在遠古時期,彗星撞到地球,使地表發生巨大變化,讓恐龍無法適應這種環境,導致滅絕.最早發現滄龍化石的人以為那是 鯨魚化石的一部分,或是一條 鱷魚,不然就是是巨型 蜥蜴的兩顎部分。甚至有人認為它是被中世紀騎士殺死的一條「龍」。最後,一位法國生物學家把它命名為「滄龍」,意為默茲河爬行動物(第一次發現的地址)。     之後,人們漸漸發現,在全球的每個角落都找到了滄龍骨骼化石。由此誕生了一個結論:滄龍曾經稱霸整個地球。
  • 海洋中的真實霸主,如果它們早出生一些,可能滄龍都會是它的獵物
    因為,在海洋中比它們強大的生物太多的,如同時期的海洋生物霸主--滄龍,其次還有蛇頸龍,除此以外,如果再往後推遲幾千萬年,還有一種大型的魚類,名為巨齒鯊,這種生物,才是海底的真正霸主。 而且,巨齒鯊不僅贏在咬合力上,它的體型也同樣不弱,根據化石的比例來看,活著的巨齒鯊體長起碼達到20米
  • 化石卵的發現和南極洲的發現,顯示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新發現的化石卵顯示,早期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就像海龜、蛇和蜥蜴的卵,而不是今天鳥類卵的硬殼。根據周三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恐龍很可能會生硬殼蛋。自然。但是,某些類型恐龍化石記錄中缺少卵子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是軟殼的。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恐龍早期歷史上沒有明確的硬殼恐龍蛋。
  • 中生代海洋猛獸:魚龍的外形酷似海豚,滄龍的祖先是蜥蜴
    科學家在研究地質歷史的時候,劃分了5個地質時代,我們現在就處於新生代。地球上的早期生命生活在古生代。古生代出現了多次生命大爆發,植物多種多樣,陸地動物和海洋動物也出現了。不過論生命的精彩程度還是要以中生代為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中出現了諸多有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就是其中之一。
  • 為何早期的恐龍蛋都找不到?這枚6800萬年前的巨蛋,揭開了答案
    根據《法新社》6月18日的報導,日前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終於揭開了一個發現與10年前的奇怪化石之謎。這個化石最早是在南極被發現,它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被壓扁了的橄欖球,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終於通過高科技手段,確認了它的身份,原來它是一枚巨大的軟殼蛋,來自於恐龍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