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發表於《自然》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認為一顆代號為A. bradyi,具有6800萬年歷史的足球大小的蛋——有史以來最大的軟殼蛋(類似於蛇蛋或壁虎蛋),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二大恐龍蛋——可能來自於生存在白堊紀的南極洲的海洋霸主,滄龍。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教授朱莉婭·克拉克(Julia Clarke)在一份聲明中說:「此前人們還沒有發現過這樣的恐龍蛋化石,這顆蛋無論在大小還是結構上都是與眾不同的。」
早在2011年,一組智利研究人員發現了這顆恐龍蛋的化石,發現地點離那具被叫做Kaikaifilu hervei的10米高的滄龍遺骸的發現地,只有不到200米遠。當時研究人員報告稱,儘管這顆恐龍蛋化石跟滄龍遺骸很近,但他們無法確定這顆蛋就是來自滄龍。
「雖然當時我們不清楚它是什麼,但它形狀的奇異性告訴我們它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我們將其收集起來並帶到營地,」當時的一位考古人員魯比拉·羅傑斯(Rubilar-Rogers)說。關於這顆恐龍蛋的研究,此後一直被擱置。直到2018年,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教授克拉克找到了羅傑斯,並見到了這塊化石。」對我來說,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洩氣的足球,」克拉克回憶說。
然而,以下分析顯示,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這顆恐龍蛋的尺寸大約29釐米乘20釐米,它的大小僅次於已滅絕的馬達加斯加象鳥(Aepyornis maximus)的卵。這也是南極洲唯一發現的恐龍蛋化石。
它真的來自於一頭滄龍嗎?這顆新發現的恐龍蛋被稱為「南極石蛋」,突破了科學家們對於軟殼蛋的理解。「它來自一個大恐龍大小的動物,但它與一般的恐龍蛋完全不同,」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盧卡斯·勒讓德(Lucas Legendre)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樣的蛋與蛇或蜥蜴的蛋相似,它們應該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先。
與蜥蜴或蛇一樣,滄龍也屬於有鱗目動物。儘管在卵內孵化的滄龍幼崽早已不見了(然而,研究小組確實在卵內發現了一個菊石),但研究小組說,有跡象表明這是一隻滄龍。通過一項對259種現存的鱗翅目動物及其卵的分析表明,這顆蛋應該來自一個身高至少有7米的巨型動物母親。在白堊紀晚期,南極洲的這一地區,可能是一個恐龍產卵的地方,因為古生物學家在那裡還發現很多滄龍幼崽和蛇頸龍幼崽的化石。
軟殼蛋也能形成化石嗎?來自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的恐龍古生物學助理教授達拉•澤倫尼茨基(Darla Zelenitsky)說,這種軟殼恐龍蛋的發現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它的外殼幾乎全部由膜組成,這些軟組織非常脆弱,容易被破壞。也正因為如此,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這種結構的蛋幾乎不可能形成化石的。
因此澤倫尼茨基稱,如果這顆代號為A. bradyi的恐龍蛋真的是一頭滄龍的蛋,那麼它將「代表一個古老的、已經滅絕的蛇和蜥蜴家族物種中最早的活產實例之一」。
考慮到這項新研究發現了軟殼恐龍蛋,「也許A.bradyi實際上來自陸地上的恐龍蛋,然後被衝到海裡,」它不一定來自於滄龍。有兩位來自瑞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
關於這顆代號為A. bradyi的恐龍蛋化石,科學家們中還存在很多的爭論,研究人員還將展開更多研究工作,用更先進的技術來挖掘其中的秘密。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必定會有更多關於物種進化的信息被挖掘出來,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