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森林公園——
城市上班族的遊憩之所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2021-01-21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九華山省級森林公園位於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城南35公裡處的國有九華山林場,屬大巴山餘脈。這裡既是十堰市最大的人工林示範基地,也是自然生態博物館和天然氧吧。公園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維管植物1722種,隸屬174科728屬,有陸生脊椎動物286種,真菌和昆蟲的種類也十分豐富,是天然的基因庫,其科研和欣賞價值極高。由於遠離汙染和城市的喧鬧,這裡空氣品質很高,氣候溼潤涼爽,是城市上班族觀賞旅遊、休閒避暑、健身療養的勝地。

  森林公園整個地勢由文家山、九華山組成,地形蜿蜒曲折,峰巒爭秀。園區內林木蔥鬱,一望無際。巖邊灌木,依山就勢;地上藤蘿,緣高攀爬,纏枝繞葉;溪邊植物,依水而偎,依澗而立;路旁古木、林中老松,蒼勁有力,古樸安詳。山鄉茅舍、林裡人家,若隱若現,深藏不露。好一派山麓原野,花木掩映、百草含芳、繁枝疊翠的景象。遊人至此,或徜徉於林中溪畔,與山石相依、與百鳥同歌、與花木共眠;或造訪於山林人家,領略淳樸民風、品嘗山野茶炊,別具情趣。

  2005年,為做大做強九華山森林旅遊產業,九華山省級森林公園在依託資源優勢的同時,充分利用和開發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他們聘請湖北省森林旅遊管理中心的專家們對森林公園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設計,提出了「生態優先、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經濟合理」的建設理念。明確了「一核二區三軸六遊線」(一核即一個生態核,二區是景觀開發區、生態保護區,三條延伸軸是人文軸、生態軸和景觀軸,六遊線是歷史古蹟觀光遊、田園農家體驗遊、民俗風情逍遙遊、原始森林探險遊、春華秋實採摘遊、野營露宿休閒遊)建設格局,通過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森林公園的「六大功能」即森林旅遊功能、交通遊覽功能、安全保障功能、娛樂服務功能、環境美化功能、信息通暢功能,把九華山森林公園建設成為一個集森林主題景觀、山水自然風光、歷史人文古蹟、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原生態、郊外型、高檔次、多功能的省級森林公園。

  旅遊宣傳促銷是促進旅遊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為全面提升九華山景區的知名度,九華山省級森林公園圍繞以「走進森林、回歸自然、擁有健康、享受生活」綠色旅遊為主題,主打宣傳戰役,著重宣傳省級森林公園、省級AA級景區和省級旅遊休閒度假區三大品牌,積極推介九華山旅遊產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保護好森林資源,實行可持續發展,是堅持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建設森林公園,沒有一個好的森林資源環境,則無法推動生態旅遊業的發展。為保護和利用好林場現有的森林資源,九華山省級森林公園結合國家正在實施的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嚴格執行《森林法》、《森林公園管理條例》和《森林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對全場範圍內的森林資源、林木、林地進行統籌管理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實現了建場53年無森林火災的好成績,確保了森林資源的安全。在抓好森林保護的同時,不斷提高林地利用率,優化林種結構,從根本上改變林種結構單一、林分質量差的問題。在重點景區及時更新樹種,栽植生長速度快、又適合景觀需要的花柏樹種,在公路沿線兩旁和場區周圍栽種果樹及花卉,營建生態風景林1000畝,對5000畝毛竹林進行了培植管理。通過加強保護和培植管理,創優旅遊生態環境,為遊客提供了一處「領略森林野趣、享受天然氧吧、觀賞自然風光」的理想樂園,使森林公園成為引導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森林、陶冶情操的場所。

  截至目前,九華山森林公園累計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年實現旅遊業綜合收入50多萬元。

  如今,公園正以自然山水和森林景觀為主體,突出山林野趣和地方特色,以人工點綴,原始為主,用一流的環境、獨特的風格吸引著四方遊客。

相關焦點

  • 城市公園遊憩活動預期空間關係的研究
    城市公園是城市開放空間中遊憩活動較為集聚、空間類型多樣的綠地形式,它在滿足城市居民日常健身、娛樂和交流等遊憩活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城市居民閒暇放鬆、恢復體力和進行日常遊憩活動的首選場所。然而,要想建設出科學實用的城市公園,必須首先從遊憩者活動類型和行為心理角度出發,研究城市公園不同遊憩行為與其相應活動空間的關係,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與每種遊憩活動相適宜的遊憩空間的特徵,方可獲得滿足市民遊憩活動需求的遊憩空間的營造方法。
  • 國外城市森林建設經驗
    一、將城市森林作為城市的生態基礎設施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現代城市發展趨勢表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傳統意義上交通、住房等灰色空間的擴展,還應該包括森林、水為主題的綠色空間、藍色空間建設。國外城市森林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把城市森林作為城市有生命的生態基礎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統一規劃建設。
  • 遊憩規劃|基於城市設計的城市遊憩空間整合
    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人,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城市設計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不同之處主要是城市設計對於主體的作用和意義。例如,1970年制定的舊金山城市設計計劃中,確定了10項設計標準:舒適性、視覺趣味性、活動、清晰性和便利性、特色、空間的確定性、視景愉悅、多樣性/對比、和諧性、尺度和模式。 Linch在《城市形態》一書中提出了5項設計準則:活力、感知、適宜性、可及性與控制。城市遊憩空間是城市空間的精華所在,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城市遊憩空間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定性標準:①特色性。
  • 上海建「城市森林觀測站」,用數據揭示城市「綠肺」價值幾何
    這個由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和上海市林業總站共同建設的項目,將長期定位觀測上海典型城市森林,為市民提供遊憩參考數據,並為政府決策、科學經營森林提供參考。中山公園內的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站,市民可以通過生態站上方電子屏的滾動信息了解生態數據。
  • 海山相映富士箱根伊豆(國家公園環球行)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公園的景觀包括圍繞富士山的山地火山及森林生態、湖區、半島、海岸、島嶼等自然景觀,還有人文歷史與園林建築景觀,是一個多種景觀、內容豐富的複合式國家公園。由於它靠近東京都,交通便利,是全日本參觀人數最多的國家公園。    日本聖山詩意富士  富士山位於東京西南約100公裡處,是一個特別對稱、迷人的火山圓錐體,每年有5個月被積雪覆蓋。
  • 城市中的森林公園 梅溪湖象鼻窩省級森林公園啟動招商
    在梅溪湖國際新城二期的規劃中,有一座城市中的森林公園,那就是象鼻窩省級森林公園。2020年1月,在湖南省國有林和森林公園管理局組織的專家審查中,象鼻窩省級森林公園的總體規劃獲得了專家的一致認同。經方案的優化和調整,象鼻窩省級森林公園正式面向全球招商。
  • 曲江青年公園建成開放 西安再添一處綠色遊憩好場所
    西安新聞網訊(記者 雷縣鴻)記者5月30日從曲江新區獲悉,提升城市品質、打造美好生活的精品民生工程—曲江青年公園已建成向廣大市民遊客開放,優美的綠色生態環境、優雅浪漫的文化空間、高標準的體育運動設施等,無不受到市民和遊客的稱讚,古城西安再添一處綠色遊憩好場所。
  • 城市遊憩空間的選址原則
    城市遊憩空間的選址以服從利潤最大化的原則為基礎,充分考慮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包括資源、市場、交通、地價、需求、政策等因素。一、資源指向性城市遊憩空間往往是依託一定的遊憩資源並輔以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逐漸形成的。
  • 西安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森林覆蓋率實現48%
    十年勤耕耘,綠色醉古城。9月19日,在延安市召開的2016年中國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西安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又增添一張靚麗的「國字號」名片,標誌著西安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國家森林城市是一座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高榮譽,也是目前我國對城市生態建設成就的最高評價。
  • 京南最大的森林公園,曾經是個物流聚集地,它是怎樣「變身」城市...
    森林公園成為市民了解大興區與永定河變遷的一個窗口。近日森林公園舉辦了永定河歷史文化展,向市民展示大興區與永定河變遷。由於環境汙染、交通擁堵等因素,「散亂汙」企業已不適合當地產業發展,在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中,這些企業在2016年春天開始被關停、拆除。如今,這裡建成了京南最大、佔地面積約5508畝的大興狼垡城市森林公園。
  • 豐臺發布|高水平建設南苑森林溼地公園
    (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一2035年)》等上位規劃,貫徹落實"以兩軸為統領,傳承傳統文化精髓"、"推進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城市公園環建設"、"優化南部地區功能布局,著力改善南北發展不均衡局面"、"高水平建設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強化生態修復,加強文化傳承,再現南苑歷史印記,打造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文化景區
  •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
    160個;完成森林康養基地10個;建設森林健康綠道250km;完成21個森林公園、1個野生動物園建設;適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全部得到治理;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穩步提升,大氣粉塵吸附和阻礙能力明顯增強;生物多樣性下降趨勢得到遏制,生態保護與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協調推進。
  • 同創森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綠色滁州行動,全面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今天是第41個植樹節,日前,市綠化委、市文明辦、市創森辦聯合發布義務植樹倡議書,向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倡議,攜手同創森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爭做綠色滁州的宣傳者、參與者、推動者和守護者。
  • 綠色發展要聞丨國家公園新政策速覽
    為宣傳解讀好我國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這項重要新政,《中國綠色時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推出一組國家公園新政速覽,以便公眾快速閱讀了解國家公園的由來、概念、理念、目標、意義及為何建、怎麼建、如何管等重大政策、理論與實踐問題和基本知識。 1.習近平在致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賀信中所作的重要指示是什麼?
  •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公布
    我市將著力打造環城近郊森林隔離圈,在主城區外圍大力推進植樹增綠工程,營建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城市森林景觀。到2025年,鄭州森林覆蓋率增加4.6個百分點,達到37.96%。8月5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公布,描繪出我市森林生態建設的美好藍圖。
  • 駐馬店南陽濮陽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 河南省轄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
    城市融入大自然,出門能見綠、遊憩在林下、休閒進森林,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天藍水綠,擁有更多的森林綠地,已經成為城鄉居民幸福生活的新期盼。2016年年初,在研究森林生態安全問題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著力」,其中一個「著力」就是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
  • 朝陽區「十三五」時期繪就綠色生態版圖,公園綠地覆蓋率92.8%
    近年來,朝陽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對標北京城市總規,堅持多元增綠、見縫插綠、精準建綠,逐步建立起「兩環六楔、五河十園、多廊交織」的綠色空間格局。十三五期間,朝陽共新建、改造綠化面積3276公頃,新建改造各類大中小微型公園綠地127處,完成綠道及健身步道建設約96公裡。
  • 讓市民暢想「綠色福利」—西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紀實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西安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系統推進「品質西安」建設的有效載體,是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最有效的手段。以超前的規劃指導創森工作早在2011年,西安市政府委託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陝西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編制《西安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
  • 鼠兔在維持草原生態平衡中的作用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長期以來,這種體態嬌小的哺乳動物,卻有著「草原殺手」之稱。但人們真的了解鼠兔嗎?鼠兔真的是導致草場退化的罪魁禍首嗎?甚至,在促進草原保護方面,鼠兔還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正能量?  維持草原生態平衡,鼠兔功大過大?《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採訪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兔形目專家組專家李維東。
  • 聯合國呼籲開展新冠疫情後「綠色恢復」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據聯合國森林論壇網站消息,在所有國家採取措施減緩新冠疫情帶來的深遠影響時,聯合國呼籲將森林可持續行動作為疫情後經濟恢復政策及項目的重要內容。為此,聯合國森林論壇發布了題為《森林——新冠疫情後綠色恢復的核心內容》的政策簡報。  簡報指出,大約40%的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在森林和撒哈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