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作為歷年高考分值佔比很高的主科,是最能拉開分數距離的科目。但是數學的考題難度大到連學霸們都搖頭,甚至數學老師初看題目都直撓頭的話,那題目的難度可想而知有多難了。
下面一起盤點幾道史上高考最難的數學題目,一起來感受下考生們的辛酸苦淚。
1、中科院院士看了都搖頭的題目
這道題是08年江西高考數學試卷中的壓軸題,也是史上最難的數學題目之一。分值高達14分,但是能做對拿下這14分的人幾乎全省不超過10人,全省考生平均這道題的分值是0.31分,這一下就損失了近14分的分值。14分可能就是一個985和211的區別或者是一本和二本的差距啊。
甚至很多等候在考場的數學老師拿到題目做出來的結果都是很多不一樣的,做出來的也是很少。這道題的難度甚至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做完後都是搖搖頭說,此題難度性很大,只適合數學競賽而不適合高考!
2、考哭考場的數學試卷
如果說一道數學難題不算什麼,那麼一整張試卷除了幾道選擇題以外,其他都是難的,這會是怎樣的情景呢?高考數學史上還真有這樣的情況,那就是1984年的高考試卷。
這一年是高考重改創新的一年,所以出題老師就想要在考卷上體現其創新的精神,但是遭殃的卻是數學試卷,尤其是84屆的高考考生們。
這套試卷一下來,全國的平均分只有26分,北京的平均分只有17分。當年安徽省還對84屆理科考生做了一份750份額樣本調查,調查的結果發人省醒。20分以下的佔9.8%,30分以下39.7%,40分以下的60.5%,50分以下的81.5%,150分的數學試卷,想上50分都這麼艱難,那如今這些上一百三四十分數的考生在但是也只能拿到四十多分吧。當年安徽這套數學試卷的平均分是28分算是全國相對高的,這樣的數據統計下來,其他省份也差不多如此,可能會更差,當年許多高考生走出考場都哭了,因為太難了。
當年的《人民教育》甚至發文痛斥當年高考數學不適合高校選拔新生,與現行的中學數學教學要求不吻合,試題偏刁、難度偏高,排列不當、分配不均。自此1984年後沒有再出現整張試卷都難的情況,但是偶爾難道一片的大題還是會有的。
數學卷最難的還是最後一道的壓軸題,但是基本上都能答對第一小題,第二小題很多考生都會拿到兩三分,加上現如今的中學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對解題思路的掌握,基本每年能拿下整張數學試卷的考生還是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