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三天魚缸裡的孔雀魚全部死亡,是何原因呢?

2021-01-21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一位魚友的一缸孔雀魚三天之間全部陣亡,魚缸裡的各種設備運行良好,不是屬於意外事故,那麼這個原因到底會出在哪裡呢?

關於整缸觀賞魚陣亡的問題,養魚老道也遇到過幾次,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於操作失誤或者安全事故,只有一次是在賣魚的時候,遇到了藍曼龍水黴,那個速度是相當快的,就是第一天發現了水黴症狀,因為魚缸太多看不過來了,忙來忙去忘記了下藥,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死了三分之一,然後到了第二天晚上就全部犧牲了,本人連治也沒治,因為已經控制不住了,水黴病就是這麼快。

死亡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是魚缸水溫調低了再加上魚兒本身就有病,另一個就是魚缸裡菌太多,魚店裡經常倒缸,我也懶得去消毒殺菌,所以就交叉感染了。

經過養魚老道的仔細詢問,這位魚友的孔雀魚也是死於水黴加上交叉感染,提前已經有一周多趴缸拒食了,但是這位哥們並沒有太過在意,以為魚兒到家這個狀態很正常,不但沒有去升溫調理,反而又去購買了另外的一批孔雀魚。

結果另外幾隻孔雀魚來家只是僅僅活躍了一天,緊跟著就一起趴缸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及時下藥還能夠來得及,可惜的是,這哥們偏偏有事出差了,臨走之前又怕魚兒餓著,還餵了一些魚食,僅有少量的幾隻會到水面上吃點,然後他就不管了。

三天之後回到家中,他的孔雀魚已經全部的玩完了,造成這個現象雖然與他臨走之前餵食魚食,沒有給魚缸換水有關,但是最終的原因還是死在了,觀賞魚長期趴缸我們不去注意和交叉感染上。

其實這個時候再來問養魚老道是何原因,似乎已經有點多餘了,在養魚老道德文章中不止十多次的提到了,對於觀賞魚病長期趴缸我們一定要重視的問題,無論是冷水魚還是熱帶魚,無論是大型魚還是小型魚,只要是飼養水溫不到30度的觀賞魚趴缸,時間上超過一周左右的,我們就權當它們有病了。

特別是像金魚、小型熱帶魚、燕魚等本來毛病就比較多的魚我們更得小心。

最起碼我們要把水溫升起來,看看它們在水溫升高之後,會有怎麼樣的攝食反應,或者體表會不會出現什麼症狀?觀賞魚的有些疾病,我們通過升溫加鹽,它們是可以在體表反映出來的,比如說白毛和白點。

為什麼有些魚友治療觀賞魚的初期白點病,過了兩三天,感覺白點病不但沒減輕反而加重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我們一定要堅持住,只要是升溫加鹽做到位了,就不要再去來來回回的反覆加藥了,我們就慢慢等待就好了,基本上不會超過四天它們就會消退,這裡邊是有個時間差的。

而對比較嚴重的水黴病我們就不要去等待了,該下重藥就要下重藥,死馬當活馬醫就是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飼養孔雀魚的魚缸裡,全部鋪設了陶粒,這樣做容易清理嗎?
    很多魚友都在問養魚老道飼養的孔雀魚缸裡,為什麼要去鋪設陶粒的問題,事實上這些陶粒一開始並不是為這些孔雀魚準備的,而是為燈科魚準備的,只是由於一些其他原因,我把這些孔雀魚給它倒缸了。就像以前養魚老道在市場上售賣孔雀魚或者鬥魚,使用的都是背景帶有黑色的專用塑膠袋,那樣子孔雀魚的欣賞效果就會出來了,比較明顯的還會有鬥魚等,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自家繁殖這些觀賞魚的老年人,使用一個玻璃瓶,裡面裝著鬥魚或者孔雀魚在市場售賣,全部是使用的黑色或者藍色背景,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 很多孔雀魚的魚苗死在了隔離盒裡,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因此來說,很多魚友使用隔離盒繁殖孔雀魚之類的小魚苗,最後之所以它們會發病,大部分都是因為魚苗的飼養數量過多、水質較差、氧氣量不充足和投餵過量等這些問題,導致了小魚苗逐漸開始患病,最後出現大批量死亡的現象。
  • 一次性購買了七種孔雀魚,魚缸又要超負荷運作了
    魚場裡的孔雀魚在多少溫度飼養?這個魚場的孔雀魚幾乎整天是在半黑暗中生活的,這也是奇事一件,因為諾大的魚場,一千多個魚缸根本沒有安裝魚缸燈,就靠白天一點微弱的室內光線。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人家的孔雀魚也在一窩窩的生產著,小魚苗直接在魚缸裡成長,如果數量過多,就會移到室外的池子裡去了,所有的孔雀魚種魚都是在一米的魚缸放置,每個魚缸二三十條種魚,直接在網箱裡繁殖。由於現在到了冬天,室內的水溫也不是很高,也就在個十七、八度上下維持,但是孔雀魚的狀態和發色也都不錯。
  • 孔雀魚的3個死亡原因,出現就要及時處理,弄不好就要團滅
    孔雀魚作為熱帶魚中具有較高觀賞性的魚類之一,可以說深受我們這些魚友的喜愛了,但是這種魚的壽命比較短,只有一到兩年的壽命,這魚類中這個壽命可以說是很短了,所以很多魚友在日常的養護過程中,會碰到孔雀魚死亡的現象,但是當我們的魚兒死亡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去處理呢?可不是撈出來這麼簡單!
  • 孔雀魚養不活,不是魚缸水質不好,而是和這不可抗的原因有關
    後面通過進入更加資深的孔雀魚圈子裡面,發現的遠不止我們所認知的那樣,原來頂級的賽級孔雀魚,幾百塊錢一對的價格也是不少見的。孔雀魚的價格高低有何區別?於是,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咋看一下真的差不多,如果不是主人或者專業裁判來講解,不看這些細節,真的沒看出啥差別。
  • 孔雀魚缸裡養囊螺,會不會吃掉小魚苗?會不會爭奪水中的氧氣?
    我魚缸裡養了很多螺和螺卵,經常有朋友在評論區裡留言,或者私信問我,魚缸裡養的是什麼螺?有何作用?會不會爆缸?會不會和魚爭奪氧氣?會不會吃小魚苗?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談一談魚缸裡養螺的利與弊。其實這個問題不必擔心,原因有兩點:一是孔雀魚是低氧魚,只要飼養密度不大,即使沒有充氧系統,孔雀魚也能很好地生長。二是,囊螺的確是依靠鰓進行呼吸的,但是它的耗氧量也較低,並且它外套腔的背上方還有一個薄膜狀的肺囊,輔助呼吸,它能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
  • 孔雀魚養殖,經典的孔雀魚養殖方法,老魚友養孔雀魚的經驗秘笈!
    文|大李話魚歡迎點右上方【關注】,查看2000餘篇水族文章及視頻資料,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最近總有網友留言,讓詳細的介紹一下孔雀魚的養殖知識,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它了。其實,孔雀魚之所以被稱作「百萬魚」,是因為生仔特別多,這種小型魚並不好養,但是架不住數量多呀,有時候死的哪條都不知道,何談傷心呢?
  • 四大原因,註定了飼養孔雀魚容易出現問題
    最近有很多魚友詢問自己孔雀魚不斷死亡的原因,我估計主要可能是水溫不穩定。雖然我們說通貨品種的孔雀魚必定是毛病多多,但是,如果我們去適度注意的話,至少不至於整成個全軍覆滅的尷尬境地,優勝劣汰以後,剩下來的就比較容易飼養了。
  • 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一位魚友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說是孔雀魚生完小魚之後,就要把水全部換掉,要不然大魚一定就會死,是不是真的如此呢?而且,這位魚友還信誓旦旦的說,這是某位專業飼養孔雀魚的主播說的,這個問題看來就有點大了。孔雀魚繁殖缸大小的問題才是關鍵點,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很多魚友為了圖省事,總愛去在魚缸裡設置一個小型的隔離盒,然後讓孔雀魚在隔離盒裡面繁殖,其實這種方式是最容易死魚的,除非是我們的孔雀魚生出來的小魚數量不多,或者是冬天裡自己的某些條件不太允許,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 養魚的魚缸裡褐藻很少,沒有魚的魚缸裡褐藻遍地,這是為何?
    今天養魚老道繼續關注我家裡所有魚缸的褐藻情況,竟然有了一個非常令我驚奇的發現:所有飼養有觀賞魚的魚缸裡,只要是水質清澈的、飼養密度低的魚缸,根本看不到褐藻的身影,而所有沒有飼養觀賞魚的魚缸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魚缸底部褐藻叢生,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 飼養孔雀魚,你必須知道這些技巧!
    孔雀魚,是一種來自南美洲的小型熱帶觀賞魚,適應性和繁殖能力比較強,適宜的水溫是24℃左右,喜歡偏弱鹼性的水質。飼養孔雀要先準備一個40公分到60公分左右的浴缸,再小一點的也可以。因為孔雀魚個頭比較小,太大的魚缸不利於我們平時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在魚缸的材質上,飼主可以選擇超白玻璃魚缸,這種魚缸的觀賞性比較強。
  • 如何才能養好孔雀魚?養魚先養水,養好水才能養好魚
    今天,餘月繼續與大家分享孔雀魚的養殖經驗——養魚先養水,養好水才能養好魚。那麼究竟怎樣才能養好水?如何才能養好孔雀魚呢?比如缸水PH值過高或過低,能引起孔雀魚夾尾而死亡;缸水氨氮過高,能引起孔雀魚針而團滅;水溫過高或過低會引起內分泌紊亂,致使鈣流失身體變形而死亡;水中細菌和寄生蟲會引起孔雀魚爛鰓、爛尾、腹水、白點病等等。所以想要養好孔雀魚,一定要先養好水。
  • 為什麼低檔的孔雀魚比較容易飼養,而中高檔孔雀魚毛病就較多?
    如果說起什麼觀賞魚最容易飼養,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魚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孔雀魚了,因為大部分的魚友飼養熱帶魚甚至說是觀賞魚,我們都是從孔雀魚開始養起的。 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好像魚店裡的那些通貨孔雀魚,在人家魚店裡怎麼折騰它也不死,而我們買回家之後有的就是毛病特別多,有的卻是一直它也不會患病,這不是很奇怪嗎?
  • 孔雀魚苗長白毛、被水泵吸附或者爛尾巴,都會與一個原因有關
    最後我決定,把這些全紅和雙劍孔雀魚,以及已經繁殖的那些小魚苗,全部給老鄒大叔送去,讓他看著練手玩去吧,這次我可不敢再用水桶裝了,讓老鄒大叔親自過來拿吧,就算是半路上再扣了,那就不該我的事了,事實上我多麼希望他能再扣一次,讓我也心理平衡一下,哈哈。
  • 孔雀魚到家後出現三種異常情況,如何斷定是不是疾病,怎麼處理?
    其實在這批孔雀魚到家之後,我就發現了其中有一條血紅孔雀魚腸炎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拖白便,那麼我們如何斷定觀賞魚拖白便到底是嚴重還是不嚴重呢? 最為主要的一點當然是看看群體現象還是個體現象,如果是個體現象我們再說,群體現象就有可能是全部患病。
  • 為什麼把孔雀魚和紅箭魚混養在一起,很容易導致整缸魚兒團滅?
    今天的一位魚友就是把孔雀魚和紅箭魚混養在了一起,結果導致了整缸觀賞魚的團滅,事情的經過倒是很簡單,就是這位魚友先是在多家魚店裡購買了很多的孔雀魚。在飼養了一個階段後,孔雀魚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毫無徵兆的死亡現象,既無明顯的白點也無明顯的白毛,估計極有可能是鰓部交叉感染所致。
  • 簡單的過濾,跟孔雀魚生病的原因有關係嗎
    【小立觀點】: 孔雀魚發病的原因多數和水質有關係,而水質出現問題,則是過濾與水環境有關係,那麼熱帶魚生病的原因,就和過濾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想要養好魚,就需要改善水質與過濾,下面我們具體的來聊一聊。
  • 孔雀魚多久餵一次?兩三天不餵有事嗎?合理飼養孔雀魚的建議來了
    許多剛開始飼養孔雀魚的朋友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因為我們無論是飼養孔雀魚還是其他觀賞魚品種,總是每天要餵東西給它們吃的。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每天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有時候忙起來甚至連自己三餐都顧不上,更別說餵魚了。那麼飼養孔雀魚多久餵一次比較好,如果有一兩天不餵有沒有事呢?
  • 孔雀魚養不好?因為這4點容易被你忽視,重視起來,否則難養好
    市面上普通的孔雀魚外觀絢麗,價格親民,所需要的魚缸也不大,所以,很多新入坑的魚友都選擇從養孔雀魚開始,可又總是一不注意就將它養死,茫然不知原因,陷入「買魚--養死--再買--再養死--再買」的惡性循環。
  • 魚缸有病菌致觀賞魚死亡怎麼辦?這三種辦法可以給魚缸徹底消毒
    有養過魚兒的朋友們一定都會經歷觀賞魚死亡的事情,幾乎每個人都養死過魚兒,有的甚至會一整個魚缸裡的魚兒全部都死掉,這個損失可是很大的,那麼就需要觀察一下是什麼原因才會讓魚兒死亡呢?給魚缸消毒有三個方法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我們首先要知道觀賞魚是因為什麼疾病而死亡的,可以在網上查找資料對照一下魚兒的情況,這樣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要用哪種方法來給魚缸消毒。第一個就是比較簡單的,用高溫的方法來消毒魚缸,把魚缸用水清洗乾淨之後用抹布擦乾,接著拿到太陽下暴曬兩到三天,在曬的時候就會把一些病菌全部消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