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湖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的通知
按照優化國土空間功能格局、推動經濟綠色轉型、改善人居環境的基本要求,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和脆弱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明確主導生態功能,制定生態保護措施,切實加強保護與監管,為改善湖南省及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打好生態基礎,為推動我省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生態系統、主要物種及其繁衍地棲息地得到充分保護,水土流失、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區域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陝西:力保森林 溼地 物種三大林業生態紅線
中國園林網8月18日:消息陝西嚴格執行森林、溼地、物種三大林業生態紅線,通過嚴格審核審批徵佔用林地項目、加大對涉林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使全省林業生態得到有效保護。今年上半年,陝西共審核審批徵佔用林地項目171起。
-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後,將有效促進全省人口和產業結構、布局的調整,國土空間格局得到優化和有效保護,生態安全格局更加完善。 一是將一些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森林、河流、湖泊、草地等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強化生態系統之間的有機聯繫,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7.1.3 生態保護紅線調減面積 指生態保護紅線調整減少的面積。 7.1.4 自然生態用地面積 指生態保護紅線內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溼地、荒漠等具有自然生態屬性的用地面積。 7.1.5 自然生態用地被佔用面積 指生態保護紅線內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溼地、荒漠等具有自然生態屬性的用地被人類幹擾活動佔用的面積。 7.1.6 生長季植被覆蓋度 指生態保護紅線內森林、草地、溼地等有植被覆蓋區域的生長季平均植被覆蓋度。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7.1.2 生態保護紅線調增面積 指生態保護紅線調整增加的面積。 7.1.3 生態保護紅線調減面積 指生態保護紅線調整減少的面積。 7.1.4 自然生態用地面積 指生態保護紅線內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溼地、荒漠等具有自然生態屬性的用地面積。
-
貴州構建「兩屏五帶」生態安全格局
中國園林網4月28日消息:在黎平、從江等37個縣建設1530萬畝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在天柱、玉屏等12個縣建設400萬畝油茶產業基地,在赫章等32個縣建設1100萬畝核桃產業基地,在貴定等39個縣建設700萬畝茶葉產業基地,在威寧等12個縣建設300萬畝精品水果基地,在正安等14個縣建設120
-
河北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4個重點區域
    我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4個重點區域    基本形成護佑京津、雄安新區和華北平原,優化京津冀區域生態空間安全格局
-
生態保護紅線涉林範圍公布,極小種群物種分布棲息地納入其中
森林、溼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是自然生態空間和物種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開展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建立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7月18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貫徹落實《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視頻會議」上獲悉,我國生態保護紅線涉及林業的劃定範圍已經明確,主要包括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以及極小種群物種分布的棲息地、國家一級公益林、重要溼地、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地等。
-
我國森林、溼地、荒漠及生態系統修復取得重大進展
張建龍表示,我國將把29.66億畝天然林資源全部保護起來,到2017年,全部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通過建設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和在國際市場取得部分木材資源,我國的木材安全能夠得到保障。 我國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成效顯著 張建龍介紹,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十二五」期間,我國在森林、溼地、荒漠及其生態系統的修復,以及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成為全球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的一大亮點。 一是森林資源持續增長。
-
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劃實落地 留住海南青山綠水
2016年9月,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獲省政府批覆。全省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535平方公裡,佔陸域面積33.5%;劃定近岸海南省規劃委員會 海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8316平方公裡,佔海南島近岸海域面積35.1%。《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將我省生態保護紅線成果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專篇並於2017年11月由國務院同意實施。
-
我省生物物種種類及特有類群均居全國前列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海南省舉全省之力守護生物多樣性寶庫,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目前,我省記錄到擁有陸生植物約5860種,陸生動物603種,海洋魚類2321種,生物物種種類及特有類群均居全國前列,是我國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 我省的生態系統主要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海島與海洋生態系統。
-
瀋陽劃定溼地「生態紅線」防止生態功能退化
瀋陽劃定溼地「生態紅線」防止生態功能退化 > 中新網瀋陽3月26日電 (宮旭)記者在26日召開的瀋陽市春季候鳥「護航行動」暨溼地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啟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有效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發揮溼地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瀋陽市林業局啟動瀋陽市溼地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
江西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通過這次評估,全面摸清了我省森林、溼地資源的基本底數和潛在效益,為我們下一步開展森林科學經營,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發展綠色富民產業提供了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我省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以及實施生態效益補償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島城首劃生態紅線 衛星掃描評估環境信息
哪些地方能建廠、能建哪種類型的工廠企業,今後都將有明確說法。昨日,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為積極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市發改、城建和國土、環保等部門召開了紅線劃定工作會議,標誌著我市正式啟動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據介紹,生態紅線劃分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條。
-
我省兩處溼地公園升級為國家級
本報訊(記者 芳旭)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全國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我省澤庫澤曲、天峻布哈河兩處國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級溼地公園。至此,我省通過驗收的國家級溼地公園已達12處。
-
藏羚羊入選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
4月8日國際瀕危動物保護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向媒體披露我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我省特有瀕危野生物種藏羚羊入選。藏羚羊是我國特有物種,也是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主要生活在可可西裡。藏羚羊緣何入選我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源於我省不斷加強對藏羚羊以及可可西裡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國際執法協作,共同打擊偷獵走私,藏羚羊的棲息環境越來越安全。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保護和恢復紅樹林是其中重要的工作之一。溼地是地球上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是分布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具有獨特水文、土壤、植被與生物特徵的生態系統。按照《拉姆薩爾(Ramsar)公約》,「溼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 6m 的水域」。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2020-08-18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字體:《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
19條水鳥生態廊道,廣東將構建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
近日,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今年開始,珠三角地區將陸續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計劃至2025年,廣東將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
保護森林和溼地 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2011年是溼地保護事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我們迎來了以「溼地與森林」為主題的第十五個「世界溼地日」及《溼地公約》成立40周年。今年溼地日的主題,深刻揭示了溼地、森林這兩大生態系統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及其在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必將有力地引導人們更加關注這兩大生態系統。溼地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生態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