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出生以來,就對滿天繁星好奇不已,長大後心存敬畏。
茫茫宇宙,人類是否孤獨?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嗎?我們又是否能夠見面?人類難道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體嗎?
其實我認為人類或許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地球一直在運動,圍繞著太陽旋轉,太陽系中各大星球,同樣一直在運動。而太陽系卻又圍繞著銀河系運動。銀河系同樣在圍繞著更大的星系團旋轉。那就可以斷定宇宙本身也是一個生命體,它一直在膨脹外,同樣也一直在運動。
既然它們都是活的,那就意味著它們都具有生命。只是生命的形式不一樣,長短不一樣而已。
在我看來,宇宙中滿是生命,一草一木,乃至一個星球一顆隕石。
草枯竭就會死亡,隕石墜落或者燒毀就會死亡,星球碰撞或吞噬就會死亡,星系也是,所以宇宙同樣也是。
我們無法發現外星生命,主要是生命存在的模式不同。
宇宙中養育了所有的星系,星系中養育著所有的星球,星球中養育了所有的生靈,比如地球中的其中之一人類。而人類身體中同樣養育了許多的微生物,比如身體裡的細菌,精子等等。那麼細菌的身體裡,是否還養育著更多的微小生物呢?我認為肯定是的,只是人類的科技水平有限,只能達到當前的觀測水平而已。
既然如此,就可以推斷出所有的星球都有生命。只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我們都以人類的樣子去想像生命的存在。然而卻忽略了生命本身無處不在。
甚至包括太陽,木星同樣也是。只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不同,從而與人類不發生關係。
那麼就可以推斷出宇宙中任何生命體都有自己的規律,都有自己活動的範圍空間。那怕是一束光,它不但有生命外,它同樣有自己的活動範圍。
又比如精子受限在睪丸之中,它無法通過自己的方式前往其它區域,比如腸胃。否則將會破壞宇宙法則,接著讓整個宇宙體系亂了套。
從而可以再次推斷出,人類也將受限於太陽系,或者就算衝出了太陽系,未來或許也無法到達太陽系外的任何一個天體。
那麼在打一個比喻,如果將人身上的每個細菌比做一個星球,那麼對應的每個人為一個星系,那麼人類生存的地球則就是宇宙。這樣來分析的話,細菌只能在人身上運動。細菌本身是無法靠自己的能力逃逸出人類的身體,它們更無法感受到宇宙的存在。因而可以大膽的做出一個不幸的判斷:人類或永遠無法逃逸出太陽繫到達其它星系。
而在其它星系的外星人,恐怕也永遠無法來到地球是同樣的道理,即使它們的科技十分發達,也無法使它們來到太陽系。
在我看來或許並非是速度的問題,而是無法穿過某種屏障。限制我們的或許正是這層屏障。
因此,當晚上我們抬頭去看滿天繁星時,正如同這些星星中的生命體同樣也在看著我們一樣。
我們只能遠遠相忘,將註定永遠無法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