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某個生命體的大腦?

2020-10-07 宇宙及宇宙外讀者

人類對於宇宙的複雜感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在生產力落後的史前時代,浩瀚的星空給予了人類最原始的震撼,人們認為那裡是「神」的居所,最初的天空崇拜開始漸漸形成。

到了現代,由於生產力推動著觀測手段的不斷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來越多,最初的敬畏慢慢變成了今天的好奇。

但是從本質上來看,現代人對宇宙的了解其實並沒有比原始人多多少,宇宙那漆黑的帷幔下還隱藏著許多人類不曾了解的奧秘。

就目前來看,人類離真正觸碰這些奧秘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甚至有科學家直言,對於宇宙中某些問題,人類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答案。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在對宇宙數百年的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它有許多地方顛覆了人類的認知,與人類的邏輯方式相悖,甚至曾一度影響到了人類的探索過程,使得探索停滯不前。

好在幾位偉大科學家的出現,才讓人類從困境中走了出來。而這也進一步凸顯了宇宙的神秘和浩瀚。

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在其作品《宇宙》中說過一段話:「宇宙在我們體內,認識自身就是認識宇宙」。

2012年11月16日,《自然》雜誌刊載了一篇論文,文中將人類的大腦神經網絡和宇宙星繫結構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微觀尺度下的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竟然和宇宙星繫結構極為相似。

宇宙中那一個個互相交錯的星系核心,和大腦中的神經節點簡直一模一樣,而那些稀疏的星雲和小型的宇宙結構,則構成了將大腦神經元連接在一起的複雜網絡。

事實上,早在論文發布之前,早有科學家意識到生命和宇宙之間那不為人知的密切聯繫。例如人類全身的細胞總數,幾乎和構成細胞的基礎粒子數量差不多。

於是有人大膽假設,我們現在所在的浩瀚宇宙,有可能就是一個生命體的大腦,那絢爛多姿的星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神經元。

而數量龐大且幾乎無處不在的恆星和行星,則是構成神經細胞的基本粒子。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其實是生活在這個大腦中的一個原子上。

那麼這種極為大膽的假設有沒有可能是事實呢?科學家們曾經也進行過探討。如果宇宙是一個生命體的大腦,那麼這個生命體現在已經138億歲了,並且一直在不斷成長(膨脹)。

按照科學家的預測,宇宙中的恆星大約會在10^17 至10^22年後全部「燃燒」殆盡,屆時宇宙將陷入永恆的黑暗,也就是說這個生命體將會在屆時走向生命的終結。

問題來了,這個「大腦」中究竟有多少神經元(星系)呢?根據近百年的觀察,僅僅可觀測宇宙內,星系的數量就達到了驚人的3500億個,而這其中又有多少基礎原子呢?不算上行星的話,答案是至少300億億個。

光有基本的構造不行,真正使得大腦能夠成為身體中樞的,還是因為神經元之間無與倫比的通信速度和通信範圍。

假設在誕生的這138億年內,這個大腦只進行過一次信號傳遞,那麼它的單次通信距離至少長達460億光年(可觀測宇宙半徑)。

而如果它進行了10次信號傳遞,那麼它的單次傳輸距離就降到了20億光年,至少覆蓋1000萬個星系。

如果它已經進行了100次信號傳遞,單次傳輸距離就是3億年左右,覆蓋範圍至少10萬個星系。

按照這個規律往下推導,當它進行10億次信號傳遞之後,單次傳輸距離就僅剩下14光年,只需要35顆恆星就能夠完成這一過程。

與之相比,人類的大腦中約有1千億個神經元,100萬億個神經連結,而每個神經元每分鐘能夠釋放出大約200次信號。

如果將人類的平均壽命以秒記數,那麼大約是20-30億秒,代入計算之後就會發現,人類一生中神經元的通訊次數,根本就是一個大到近乎沒有意義的數字。

如果宇宙是一個已經發育成熟的大腦,想要完成人腦這樣的通訊次數,則需要將幾十萬億顆恆星塞到100萬光年的空間內,而且還要組成規律的網格,並且保持10^15年內不間斷通訊。

然而我們在宇宙中所看到的天體排列、星系排列都非常自然,並沒有出現這種「擁擠」和異常的情景,所以這證明宇宙是一個大腦的假設並不靠譜。

然而無數次的事實證明,宇宙總會在某些事情上面給你出乎意料的答案,更何況以壽命來推算,宇宙現在僅僅相當於一個剛出生7個多小時的嬰兒。

種種跡象告訴我們,或許宇宙存在思維和意識,同樣也具有和人類相同的情感,只是這顛覆認知的一切尚在還未成熟的蒙昧之中。

相關焦點

  • 宇宙是某個生命體的大腦?科學家:可能是真的,但它還未發育
    ,結果發現,微觀尺度下的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竟然和宇宙星繫結構極為相似。 宇宙中那一個個互相交錯的星系核心,和大腦中的神經節點簡直一模一樣,而那些稀疏的星雲和小型的宇宙結構,則構成了將大腦神經元連接在一起的複雜網絡。
  • 宇宙是某個生命體的大腦?科學家:可能是真的,但它還未發育
    ,結果發現,微觀尺度下的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竟然和宇宙星繫結構極為相似。於是有人大膽假設,我們現在所在的浩瀚宇宙,有可能就是一個生命體的大腦,那絢爛多姿的星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神經元。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其實是生活在這個大腦中的一個原子上。那麼這種極為大膽的假設有沒有可能是事實呢?科學家們曾經也進行過探討。如果宇宙是一個生命體的大腦,那麼這個生命體現在已經138億歲了,並且一直在不斷成長(膨脹)。
  • 宇宙是個生命體?為何和大腦中神經元及其相似?人類只是細胞?
    宇宙的誕生一直是困擾大家一個謎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還要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人類科技有限,還無法進入宇宙中,看一眼宇宙真實模樣,所以大家聯想到宇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進入現代社會後,生產力進步創造出很多天文望遠鏡和航空飛機,揭開了關於宇宙秘密,這時候大家才初步認識宇宙,不過有很多謎題等待人類揭開
  • 宇宙是否是一個大生命體?
    宇宙是否是一個大生命體?從高層次看,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他的身體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宇宙,而我們所在的地球和太陽系都是他身體中的一個小小的粒子。從現代科學來看,有些富有遠見的科學家根據天文學觀測已經提出了這樣的猜想——越來越多天文學觀測發現,宇宙中的巨大結構和生物體結構具有高度相似性。
  • 假如宇宙是一個生命體,那我們的人類文明,應該是個什麼位置?
    不過我們越是研究宇宙就越有一種錯覺,似乎這個龐大的組織構架,它好像是一個生命體,我們平時感覺到這寂靜的宇宙其實暗含著生命的湧動,我們找不到的生命存在,很有可能宇宙它本身就是一個生命體。為何會這麼說呢?另外我們在觀察宇宙的天體星雲的組織時,那若隱若現的閃爍恆星,猶如人大腦內部結構的思維跳躍,而那延綿無數光年的星雲好是人類的經絡結構一般,各種天體的興衰存亡,正是一個細胞的生命旅程,就連那若隱若現的黑洞也猶如白細胞一般,為宇宙吞噬著可能出現的危機。
  • 宇宙會是生命體嗎?星球會不會只是宇宙的一個細胞?
    摘要:人們都知道細胞作為生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而地球與其他星系也是宇宙的一分子,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宇宙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生物,人類生存的地球只是構成宇宙的某一個細胞。從生命定義的方向來看,宇宙並不是一個生命體,作為一個生命體,它們可以形成自身的新陳代謝,可以對其他事物產生刺激,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可以無限的繁殖,所以,單從新陳代謝的角度來說,宇宙並不具備一個生命體的特徵。
  • 宇宙或同人類一樣,是具有意識的生命體
    人類不停地在探索宇宙,很多人總是驚奇,宇宙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宇宙?宇宙本身有生命嗎?正如地球上的萬物具有生命一樣,宇宙同樣具有生命,因為萬物來源於宇宙。在世界很多科學家的研究下,人們得出一個大膽的假設,宇宙或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但與人類不屬於同一維度。
  • 科學家解密宇宙的真實面目:它就是一個生命體?
    2006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宇宙結構的報導震驚了科學界。其主要內容是天文學家意外地發現宇宙星河所構成的圖形竟然和人類大腦結構十分類似,就連形狀也非常相似。由此一些專家認為:宇宙可能是一個生命體。而科學家還發現,地球上生命體的出生、生長、繁殖、死亡的特點,同樣可套用在宇宙上,例如宇宙的生長即是宇宙的擴張,宇宙也同樣面臨著不知何時到來的死亡,只不過和地球上的生命體相比,宇宙生存的周期更長。
  • 宇宙就是一個生命體!黑洞會不會是宇宙的「嘴」,白洞會不會就
    宇宙浩瀚無比,類似銀河系的星河足足有數十億個,星球則更是數不勝數。而這其中又隱藏著多少人類未知的宇宙奧秘呢?2006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宇宙結構的報導震驚了科學界。其主要內容是天文學家意外地發現宇宙星河所構成的圖形竟然和人類大腦結構十分類似,就連形狀也非常相似。由此一些專家認為:宇宙可能是一個生命體。
  • 為什麼宇宙和生命體如此相似?宇宙真的也是一個生命體嗎?
    對於宇宙,人類在感嘆它的廣袤無垠的同時,也在探索著它的奧秘。歷年來,關於宇宙的來源的猜想有很多很多,但目前普遍都接受的一個猜想是,宇宙的來源是源自於距今約138億年前奇點發生大爆炸,不斷以光速向外膨脹後產生的。
  • 宇宙是一個生命體?將細胞放大1000倍後,發現很像一個微型宇宙
    牛頓發現網萬有引力定律雖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牛頓卻無法解釋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直到今天科學家依然無法找到引力來自哪裡,也無法解釋引力產生的原因,因此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宇宙本質,比如我們的宇宙有沒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宇宙中存在的各種天體就是它的細胞,我們知道生命體是可以自己產生意識和作用力的,由於宇宙的引力無法解釋它是如何產生的
  • 其實我們如同人體中的細胞一樣——宇宙是一個生命體
    當我們瞭望宇宙時,不禁常常會想到,宇宙到底如何誕生的,這也是每個天文學家畢生所想要知道的,目前主流的理論為宇宙大爆炸論。大家都一直迴避著這個問題,接下來要講的便是,為什麼說宇宙是一個智慧生命體?生命體在2006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宇宙結構的報導震驚了科學界。
  • 科學家:宇宙可能是生命體,看完就知道了
    科學家:宇宙可能是生命體,看完就知道了!現在很多科學家認為嗎我們研究所看到的宇宙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而我們人類也是這個就他的生命體內的微生物而已,在之前科學家就曾經提出過一個話題,如果宇宙就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那麼身處在它之中的人類又算是什麼呢?
  • 宇宙與生命的關聯,是不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最終是否會產意識?
    不過這種說法只是科學家的一種猜測,如果要從科學論證的角度進行回答,真的並不是那麼簡單,想要找到確切的證據,能夠證明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存在,就現在來說非常的困難,因為我們現在不光是對宇宙的探索研究非常的有限,就連我們對於自己的生命體研究也是非常的有限,像是我們對於自己的意思以及知覺等方面,都完全都沒有搞清楚,而且在醫學方面很多的病痛也無法解決,所以我們想要來回答,宇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或許還真不是一般的困難
  • 基於金屬的生命體可能存在
    基於金屬形成的生命體是否存在於宇宙某個角落?近日,英國格拉斯哥市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了答案,或許這是真實的!最新實驗證實基於金屬的生命體是可能存在的。    格拉斯哥大學的李-克羅寧從含有金屬的大分子結構中發現形成類似細胞的泡沫,並賦予一些類似生命體的特性。
  • 宇宙像極了巨型生命體,人類或許只是一個細胞,一切皆為幻象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宇宙研究的深入,發現將整個宇宙的星系製作成為一張圖片之後,與大腦的腦細胞進行對比,竟然出奇的類似。我們認為第二種說法太不靠譜,好奇心是驅動科學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在研究宇宙形成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會發現很多的科學技術,可以直接用於我們的生產和生活,為人類造福。現在有一種比較多被提及的說法是宇宙其實並不是由於一場大爆炸所產生的,而更像是被有意設計出來的一個無比複雜的系統,或者說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會遵守同樣的規則。
  • 宇宙為什麼和生命體如此相似?科學家的解釋匪夷所思
    超膜理論認為,宇宙所在的空間是一個超高維的空間,宇宙在其中就像一個個有膜的泡泡一樣,在某些情況下它們會相互碰撞,每次的撞擊都會產生一個新的宇宙。也就是說宇宙並不是誕生於大爆炸,而是一種預先存在狀態的延續。
  • 宇宙為什麼和生命體如此相似?科學家的解釋匪夷所思
    ,科學家們發現宇宙中許多結構都和生命體也非常相似,甚至超生物宇宙理論直接認為,宇宙有可能就是一個顛覆認知的超級生物。比如說黑洞就和生命體的生殖與排洩器官非常相似,它吞噬物質就像機體在處理代謝垃圾,而它演化到極致會誕生奇點,放到生物體中去看這個過程,它就像雌性生物的卵細胞。
  • 宇宙是一個生命體,人類只是寄生蟲
    科學家研究發現,整個宇宙的運行都是很有規律的,每顆星球都在做著自己有規律的運動,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套系統,做著早已經設定要工作。研究人員發現,把原子放大上億倍來看,就像整個宇宙一樣相似,這讓很多人腦洞大開,宇宙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大小之分,宇宙之外還有宇宙,人的細胞就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裡還有微觀世界。
  • 宇宙就是由生命體與非生命體構成
    生命體就是具備能量釋放和能量吸收的存在物。(參見短文《宇宙就是生命體的總稱》)反之,非生命體就是不具備能量釋放和能量吸收的存在物。然而,生命體結束了其有限時間範圍後,就是非生命體了。因此,在宇宙中,不是生命體誕生及存在,就是非生命體的出現。比如:有恆星誕生及存在,就有恆星死亡的現象出現;等等 。正是如此,宇宙就是由生命體與非生命體構成。這就是說:生死共存於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