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2日 10:36 來源:每日新報
參與互動大衛·鮑伊?這註定是一個讓喜歡EXO的年輕人無感,但讓全世界搖滾歌迷牽腸掛肚的名字。雖然他沒有麥可·傑克遜那種招牌舞步,也沒有麥當娜那樣的出位噱頭,他甚至沒有唱紅一首人盡皆知的口水情歌,但他的名字足以超越任何一位流行歌手,銘刻在世界流行音樂歷史的星光大道上。大衛·鮑伊被譽為「搖滾變色龍」或「千面歌星」,是歐美搖滾樂壇最富於變化、最神秘莫測的歌手,是20世紀的搖滾傳奇之一。他的音樂理念遊走於民謠、迷幻、龐克、搖滾、電子樂,並結合電影、舞臺劇和超現實主義。他是上世紀70年代華麗搖滾的象徵,舞臺上炫耀的中性裝扮堪稱為今日視覺系宗師;他的歌傳達了內心深沉失落的感情和肆無忌憚的幻想。他是上世紀70年代至今不墜的歌手,也被英國雜誌選為20世紀最偉大明星第六名。
- 新專輯發表後兩天離世
當地時間1月10日,大衛·鮑伊的發言人發布聲明:大衛·鮑伊因癌症去世 ,他已與病魔抗爭18個月。在他8號的69歲生日之際,為歌迷送出超級大禮——他的第25張錄音室專輯《Blackstar》。沒想到兩天後,這位傳奇巨星撒手人寰,這無疑是新年伊始樂壇最令人悲痛的新聞。
大衛·鮑伊究竟何許人也?他本名大衛·瓊斯,1947年出生於倫敦南部的布裡克斯頓,成長於布羅姆利——相對幽靜而又相當沉悶的倫敦郊區。包括米克·賈格爾和基斯·理查茲在內的許多搖滾人,都成長於類似地方。大衛·鮑伊集歌手、詞曲作者和唱片製作人角色於一身,也許對於國人來講,距離大衛·鮑伊最「親密」的一次接觸,就是2012年8月13日,在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上,豎立著8幅巨型名模寫真的卡車緩緩駛入體育場。突然間,寫真帷幕落下,也許我們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凱特·摩絲、娜奧米·坎貝爾等8位名模的身上,但遺憾地忽略了現場的音樂,就是「搖滾大使」大衛·鮑伊的經典歌曲。作為英國輸出的最優秀流行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同樣現場演唱了《Starman》,而在《銀河護衛隊》中,我們也聽到了他的歌聲《Moonage Daydream》……
- 兒子鄧肯·瓊斯是著名導演
大衛·鮑伊相較其他搖滾藝人的真正出眾之處,可以說是他的服飾光一般的更換速度。其音樂風格轉變與服飾變化互為印證,從早期「地下絲絨」風格的震動旋律到科特·威爾尖叫刺耳的曲風,及至上世紀70年代費城迪斯科節奏。
若想體會大衛·鮑伊演出時的激情,就必須到現場。他的「閃電妝」妝容影響著包括Lady Gaga在內的當下後輩流行歌手,他的舞臺服裝品位令亞洲傳奇巨星張國榮心醉神迷,註明「跨越97」演唱會上的驚豔「高跟鞋」造型直接就是對大衛·鮑伊的個人致敬。他是時尚領域的傳奇,包括山本寬齋、亞歷山大·麥昆、讓·保羅·高緹耶都受到大衛·鮑伊的時尚理念啟發,是他的忠實擁躉。
大衛·鮑伊出眾的舞臺服裝,從藝伎樣式的緊身衣到魏瑪時代女裝,都堪稱傳奇。全世界年輕人都在模仿他的穿著、裝扮和動作,當然最終產生了五花八門的變異。大衛·鮑伊在這方面的想像力無人能及。當美國樂隊著裝越來越土——這群鄉下孩子弄成阿巴拉契亞農夫或加拿大伐木工人的裝扮——大衛·鮑伊卻對服飾精益求精。用他的話說:「我不能忍受穿著一身牛仔登臺……在一萬八千名觀眾面前展現真實面孔。我意思是,既出場就要與眾不同!我的整個演藝生涯就是一種表演……我在不同角色之間可以輕鬆轉換。」
大衛·鮑伊還曾「觸電」,於1983年參演了大島渚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他與前妻的兒子鄧肯·瓊斯也繼承了他的藝術細胞,在好萊塢混得風生水起,代表作《原始碼》在中國掀起了一陣科幻潮流,而今年最引人關注的大製作《魔獸》也出自其手。鄧肯·瓊斯昨天在社交網站上曬出童年時和父親的親密合影,並表示:「非常遺憾和悲傷地告訴大家這(大衛·鮑伊去世)是真的。我將離線一陣子,愛你們。」新報記者 翟翊 偶像走了,我們身在何方?
大衛·鮑伊離世,音樂圈心都碎了,內地音樂人也不例外。高曉松發文說:「時光殘忍,我年少時的偶像一個個去了……」汪峰寫道:「他的離去讓這個世界又多了一份巨大的悲傷,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位不朽的大師,更是一個讓我們能永恆凝視生命之美的卓越靈魂……」鄭鈞則表示:「朋友圈一片老淚縱橫。Bowie是華麗搖滾之父,驚世駭俗之祖。」
搖滾明星如何老去?多數人杳無音訊,也有人堅持風格一貫到底,就像滾石樂隊仍舊雀躍舞臺,雖然老態盡顯,但也掩飾不住年輕的欲望。早在2004年,大衛·鮑伊似乎就應當鞠躬謝幕,優雅告別了——一次演出時他在後臺心臟病發作。他的隱退也該順理成章:與索馬利亞模特伊曼結婚已有十年,二人定居紐約並育有一女。大衛·鮑伊是居家男人,平時在家作畫,輔導女兒做功課;到佛羅倫斯欣賞他鍾愛的文藝復興畫作,時不時也逛逛書店。然而鮑伊並不滿足於當一名「宅叔」,他還喜歡在生日的時候給世界驚喜。2013年1月,他66歲生日那天發布的專輯,其中一首歌《Where Are We Now》MV意外出現在他的個人網站,大衛·鮑伊再次望向鏡中,不過臉上沒見到化妝痕跡。他沒有刻意裝出年輕人的聲音和樣子,這一點為他加分。旋律憂鬱,滿是回憶。當男人安囿於心,再不必拿腔作勢,我們讀到的只是成熟、尊嚴。不過它還能稱作搖滾嗎?也許大衛·鮑伊已經達到搖滾的極致:格調近於爵士,蓬勃朝氣耗散殆盡;老之將至,然人敬仰之。三年之後,鮑叔再次在生日之際為我們送上禮物,誰能想到這是最後的告別,然而這也是一個搖滾戰士最優雅的告別。 新報記者 翟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