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航天員戴表驗證「相對論」

2021-01-08 搜狐網

  「神七」將進行空間科學實驗,實驗究竟「驗」什麼?其實,從航天員升空的那一刻起,他們的一舉一動、吃喝拉撒都算實驗。此次有著明確目的的實驗內容大概有以下幾項:

  1 太空漫步

  「神七」航天員「太空行走」主要有兩個工作,一是要適應太空行走如何「走」,如何出去,出去了如何定位,如何控制身體等,因為太空行走對我國來說還是頭一次,所以需要驗證太空行走是否「走」得順利;第二個主要工作是在太空真空環境下做些實驗,包括放飛一顆伴飛小衛星。

  2 固體潤滑材料試驗

  一個搭載著80多種固體潤滑材料的試驗平臺,將隨著「神七」發射進入太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崔吉俊表示,研究人員對出艙的航天員交代的重要任務是完成外太空空間材料暴露實驗。

  經過空間暴露增強性能

  根據航天員出艙時間選定在「神七」發射後的第二天下午4時30分進行。那麼,「在航天員拿到手裡之前,這種材料已經在外太空中暴露了43.5個小時左右。」因為飛船在外太空中遨遊,時間的計算將以飛船繞行的軌道時間來計算。

  「航天員在出艙後,將通過解鎖提拉,把80個在飛船外的實驗樣品拿到手裡,帶回到返回艙內,最終帶回地面。」

  據悉,被神七攜帶的這種空間材料有四大類共七種。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把這些經過太空暴露的材料帶回地面的實驗室進行化學研究,觀察空間環境對材料的作用,同時還將把它們與地面進行模擬實驗的材料進行對比。這種特殊的潤滑材料和現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態潤滑劑不同,是一種固體潤滑劑,預計經過空間暴露後,潤滑性能不僅不會降低還會增加,將有助於開發新型高性能的空間固體潤滑材料。利用空間材料節能減排

  由於潤滑材料在現代生活中使用很普遍,這個實驗將研究如何利用空間材料的特殊功能,如能運用於民用工業,將大大提高節能減排的效能。「比如用於汽車,我們計算過,大約可以節省2%的燃料油,這樣一年就能為國家省下200億—300億元。」

  3 太空育種

  此次將搭載「神七」遨遊太空的物種是微生物菌種和雜交水稻兩類共8種。其中,微生物菌種包括靈芝、平菇、蟲草、雙孢蘑菇、杏鮑菇、茶樹菇6種;雜交水稻包括「洲A」和「洲B」兩種。

  ●專家解析

  水稻易變異宜太空育種

  中國南方航天育種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紹春介紹,從往年太空育種的經驗來看,水稻比較容易產生變異,太空育種的情況比較理想。目前的實驗證明,進入過太空的水稻在成熟期、株高、粒形、穀殼色等方面都產生較好的變異。

  微生物是低等生物,遺傳背景比較簡單,而且微生物的自然資源缺乏,因此,容易產生突變,一旦突變就會形成新的東西,這對航天育種研究有非常大的價值。

  地上三日 天上「月半」

  航天員佩戴手錶升空確保生活規律與地球同步

  「神七」航空表大曝光!記者昨天從飛亞達拿到了這款手錶的照片。據「神七」航天表項目負責人介紹,「太空行走」對手錶的高性能要求,超乎一般人想像。它不僅要承受高過載和強震動,還要經受高能輻射、溫差、微流星撞擊等威脅。為協助航天員精準掌握太空漫遊時間,製造商特別為「神七航天表」設計了特殊累積計時功能和AM/PM時間顯示。「累積計時功能將幫助航天員了解任務執行時間、掌握執行進度,而AM/PM時間顯示讓航天員在漆黑的太空中,清楚地知道地球的晝夜之分。保障航天員的生活規律與地球同步,不至於打亂生物鐘」。

  有媒體報導,據專家介紹,此前「神六」升空,距地面400公裡,一個晝夜相當於地上1.5小時,也就是說,地上一天,天上要經過大約16個晝夜;5天裡,「神六」太空人在太空中經歷了80個晝夜。此次「神七」將在天上3天,照此推算,太空人將在太空經歷大約48個晝夜。來自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專家李劍表示,「神七」航天員戴上手錶,將地球的時間概念帶往太空,再返回地球。對此,李劍笑稱是驗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李曉莉)

相關焦點

  • 美國航天員戴的是歐米茄腕錶,中國航天戴的是什麼表呢?
    但對於很多行業,它不僅僅是作為裝飾品,其功能性才是最重要的一項,航天員就是其中之一。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的航天局,都有指定相應的腕錶。能夠當選航天用腕錶自然是相當夠格,因為這隻表和品牌不僅僅要有相應的實力,還要經過各種類似輻射、真空、重力等考驗,才能夠被選中。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陪伴人類踏進太空的幾隻手錶品牌。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始末,有沒有實驗的驗證?
    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了實驗的驗證?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絕對是現代物理學的頂梁柱,它從誕生到如今,一直都是當代物理學研究的熱點,而且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的重大科學成果都與相對論有關係。那麼,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這兩個理論的呢?
  • 科學研究表明,戴表的人都與眾不同!說的是你嗎?
    格拉斯哥大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主題是「戴手錶與不戴手錶的人,在個人特質上有什麼區別?」這項研究旨在研究佩戴手錶是否與某些人格特質相關。初始研究的參與者總數為112個人,年齡從17歲到54歲不等,而且都有戴表的習慣。
  • 271納秒堪稱完美,銫原子鐘環球飛行,專業解讀如何驗證相對論
    驗證廣義相對論的經典實驗中,有一項是Cs原子鐘環球飛行試驗。這項試驗將Cs原子鐘放在飛機上,環球飛行一周後回到出發地,與留在地面上的Cs原子鐘比較時間差,實現真正的二次對表, 確定地面上和飛機上,哪個時鐘走得快,以驗證相對論效應中運動和引力對時間流逝快慢的影響。 這裡,將從理論推導及結果對比的角度出發,帶大家共同驗證相對論,不喜歡推導的朋友可以翻閱快一些,不太會影響思路。
  • 男人只有兩類,戴表的和不戴表的
    不少人心裡會想,為什麼現在還有男人喜歡買表,難道看時間不能用手機?又或者想手錶還有其他功能嗎,手錶不就是看時間的?其實,買手錶,從來不是為了看時間,每天戴表,也並不是怕不知道時間。事實上,對於一個人而言,尤其是男人,手錶更多的是一種裝飾,一種品位的代言,由此而產生了兩類人,戴手錶的男人和不帶手錶的男人。
  • 看日全食還能驗證廣義相對論?不信?讓月亮咬一口太陽試試!
    5.日全食驗證了廣義相對論?不少朋友一聽說此次日全食不在中國境內便失去了興趣,要知道,日全食的出現可不只是讓你看熱鬧的!不過鑑於愛因斯坦的理論實在是過於迷人,導致當時英國最有名的天文學巨擘愛丁頓爵士瞬間變成愛因斯坦的迷弟,並努力使自己成為第三個理解廣義相對論的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時的科學家都在尋找一個證明廣義相對論的機會,而這時一場橫跨南美洲和非洲的日全食使愛因斯坦這個名字迅速傳遍整個地球。6.那麼日全食和廣義相對論有什麼關係呢?
  • 三名神舟九號航天員即將踏上太空徵程
    新華網酒泉6月16日電(記者李惠子 白瑞雪 趙薇)西北戈壁大漠烈日炎炎,搭乘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的三位中國航天員周六踏上徵程。男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和女航天員劉洋身著乳白色的艙內航天服,從東風航天城航天員公寓「問天閣」的航天員專用通道緩緩走出。他們的服裝重約14.5公斤。
  • 男人戴表有什麼特別含義嗎?
    同個男人不戴表的時候真的氣質有所拉低分數。而戴了手錶的會襯託出自信 氣場等……在首飾裡面 女士的首飾肯定多於男士。而對於平時只有戒指一種首飾可戴的男士來說。手錶不僅僅只是用來計時的工具了 也集中展示了一個男人的生活追求和地位的象徵。所以手錶對於一個男人更是備受重視!
  • 為什麼相對論不可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實驗驗證?
    為什麼說相對論不可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實驗驗證? 有人說所有的科學實驗都證明了相對論相對論無比準確,有人說相對論已經無數的實驗驗證,是符合這個宇宙運行的客觀規律。請恕我直言,這些人都是盲目崇拜,都是浮在表面,多半不懂相對論,真懂相對論者多半要對相對論說拜拜,我這樣說,一方面要激他找我辯論,以防他千呼萬喚不出來;另一方面也是要借這個話題把相對論的邏輯癥結說給大家聽: 我們知道,相對論是建立在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的基礎上的」理論學說」,這兩個
  • 百年前日食驗證廣義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1919年5月29日,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和安德魯·克羅姆林決定利用日食驗證一項具有革命性的新引力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雖然早在1915年愛因斯坦就提出了這一理論,但直到1919年的這場日食,廣義相對論才得到證實。1919年,巴西索布拉爾的日全食。
  • 美成功發射引力探測器 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圖)
    4月20日,美國宇航局「引力探測器B」衛星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對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進行進一步驗證  新華網華盛頓4月20日電(記者毛磊)經過45年醞釀和開發,耗資7.5億美元的美國「引力探測器B」衛星,20日下午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對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進行驗證。  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因質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時空彎曲,引力場的存在會改變時空幾何學規則,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四維整體。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都已經被世界各國嚴格驗證很多遍,種種實驗和觀察都驗證了兩大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年的「M87黑洞」照片就是有力的證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
  • 科學家對黑洞的觀察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這次觀察驗證了愛因斯坦於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與其他自然力量的關係。黑洞是驚人的密度的天體實體,儘管它們數量巨大,卻異常難以觀測,這個黑洞位於離地球大約5400萬光年。黑洞的事件視界是任何物質(恆星、行星、氣體、塵埃和所有形式的電磁輻射)無法逃離的地方。黑洞不能讓光線逃脫這一事實使得觀察它們變得困難。
  • 100年前的這次日食,首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對於物理學家來說,日食還是絕佳的「天然實驗室」,可以幫助他們驗證某些重要理論。1919年5月29日,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領導的日全食實驗就支持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現在看來,當年愛丁頓力挺愛因斯坦,讓廣義相對論「一戰成名」,也使愛因斯坦獲得了世界性的影響力。
  • 廣義相對論再次被驗證!黑洞周圍恆星上演「玫瑰舞」
    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空間、時間和引力存在相互作用,並且像黑洞這樣大質量天體能夠扭曲其周圍的空間,影響周圍恆星的運行軌跡。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而這顆恆星在黑洞周圍閃爍舞動,正好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相對論真偽的實驗驗證其實是如此簡單,何必爭破頭?
    相對論真偽的實驗驗證其實是如此簡單,何必爭破頭? 近日《頭條》在熱議一則關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義大利格蘭薩索發現中微子超光速的報導,挺相與反相兩派幾乎爭破頭,大凡關於相對論的否決性實驗,多由挺相人士下結論,縱有一百個否決性實驗,不是以「此光速非彼光速」,便是「實驗有誤」而不了了之,因為此結果「違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再被驗證:時空扭曲質量方式正確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過去100多年裡,能預測並驗證1910年代實驗範圍之外的科學研究,並且經受了科學家的最新考驗。目前研究人員進行傳統實驗,進一步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通常科學家會觀察宇宙天體扭曲空間結構的程度,從而確定它的質量大小。
  • 廣義相對論首次在超大黑洞附近獲驗證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26日宣布,他們利用大型地面望遠鏡對銀河系中心進行觀測,第一次證實超大黑洞附近的引力場效應與廣義相對論百餘年前的預測「完美符合」。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光線在強引力場作用下會出現拉伸現象,波長變長,向紅波方向偏移,這被稱為引力紅移效應。黑洞具有超強引力,甚至連光都無法從中逃逸,被認為是檢驗廣義相對論強引力場理論的「完美實驗室」。
  • 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正確性,天體物理學家觀測到恆星拖曳時空
    天體物理學家說,該事件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是正確行。圖註:該插圖是位於澳大利亞的帕克電波望遠鏡(Parkes radio telescope)觀測到的脈衝星白矮星雙星系統。物理學家們花了大量時間試圖反駁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觀點,但每一次新的嘗試都在不斷地證明理論的正確性。這一最新發現,即「參考系拖拽」的證據,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
  • 神州十一航天員用表記錄分秒工作 原來這些腕錶都曾徵戰太空
    景海鵬、陳冬兩位航天員按照計劃順利的完成了各項工作,隨後還將進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試驗項目,其中不僅包括驗證人機協同操作技術的典型維修操作,更換空間材料製備樣品,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科學研究,也會向更多對於外太空嚮往的孩子們展示「水膜反應」「雙擺試驗」等太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