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成功發射引力探測器 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圖)

2020-11-23 網易新聞

  4月20日,美國宇航局「引力探測器B」衛星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對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進行進一步驗證。

  新華網華盛頓4月20日電(記者毛磊)經過45年醞釀和開發,耗資7.5億美元的美國「引力探測器B」衛星,20日下午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對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進行驗證。

  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因質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時空彎曲,引力場的存在會改變時空幾何學規則,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四維整體。與牛頓經典力學理論相比,廣義相對論代表著人類時空觀的革命。

  「引力探測器B」將對廣義相對論的兩項重要預測進行驗證。具體說,就是時間和空間不僅會因地球等大質量物體的存在而彎曲,大質量物體的旋轉還會拖動周圍時空結構發生扭曲。這兩項預測分別被稱為「短程線效應」和「慣性系拖曳效應」。

  按照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們的通俗比喻,如果把時空結構想像為一張平坦的床單,把地球等大質量物體看成是一個保齡球,那麼床單會因保齡球的放入而凹陷下去,所謂「短程線效應」可以如此簡單理解。而所謂「慣性系拖曳效應」,則有點像把一個橡皮球放入盛滿糖漿的大碗,橡皮球或者說大質量物體的轉動,會帶動糖漿或者說時空結構跟著一起運動。

  「引力探測器B」衛星主要採用4個超高精度的迴轉儀,來測量地球自身質量以及自轉給迴轉儀所處時空造成的彎曲和扭曲效應。衛星將主要在距離地球約640公裡的極地軌道上運轉,其探測預計將持續一年半左右。在探測開始時,4個迴轉儀自轉軸和衛星上的一臺望遠鏡的方向同時對準一顆遙遠恆星。按照理論假設,隨著時間推移,迴轉儀自轉軸會因地球的「短程線效應」和「慣性系拖曳效應」而分別發生偏移。通過測量偏移情況,就可以「看到」地球對其周圍時空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這種影響將是非常細微的。科學家們說,由「慣性系拖曳效應」導致的迴轉儀自轉軸偏轉,其角度之小,就好比是從400米之外去看人的一根頭髮絲。為了測出這種微小的效應,「引力探測器B」衛星採用了很多最尖端的技術。以4個桌球大小的迴轉儀為例,它們由石英製成,經過了精心打造,號稱目前人類製造出的最完美、最圓的球體。這些迴轉儀表面光滑無比,CD光碟與之相比表面粗糙得就像一張砂紙。為了提供一個近乎理想的時空參照系,這些迴轉儀必須不受任何外力影響,它們以電懸浮方式保持在真空狀態下旋轉,每分鐘轉速可達1萬次。安置迴轉儀的容器被置於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下,外面還有4層鉛保護層。

  科學家們稱,「引力探測器B」將首次對「慣性系拖曳效應」進行直接驗證,其對「短程線效應」的測量結果誤差有望不超過萬分之一,精度大大超過以前的實驗結果。美國宇航局的一份新聞公報認為,該衛星的探測結果將會幫助科學家加深對宇宙基本結構的理解,更清楚地看到物理世界與引力理論之間的聯繫。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3名科學家1959年最早在一個遊泳池邊萌發了有關「引力探測器B」的想法。1958年成立的美國宇航局於1964年正式開始對這一計劃進行資助。40多年來,「引力探測器B」命運多舛,因技術、經費等問題多次面臨下馬的境地,其間用於探測引力對時間的彎曲效應的「引力探測器A」計劃早在1976年就得到實施。幾十年中,圍繞「引力探測器B」共產生了約100篇博士論文。這一美國宇航局歷史上耗時最長的探測計劃最終付諸實施,使幾代科學家夢想成真。「引力探測器B」現任首席科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埃弗裡特首次接觸該計劃時僅28歲,如今已是年過花甲。(完)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宇宙引力紅移現象,廣義相對論再次得到驗證
    在一項發布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恆星運行到距離人馬座A*最近的位置時產生的引力紅移現象與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完美契合。實際上,去年的一項研究就曾表明,人馬座A*強大的引力場對S2產生的引力紅移現象與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完美契合。而本次最新的研究結果則來自另外一組獨立的觀測,排除了系統誤差的可能性,進一步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 太陽引力紅移高精確度測量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這項研究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之一。愛因斯坦在1911年至1916年間發表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了一個新的空間和時間概念,它證明了巨大的物體會引起時空的扭曲,而這種扭曲就是引力。例如,光在巨大物體附近以彎曲的路徑傳播,結果之一就是在位於一個較近的巨大物體後面,光被它扭曲了。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都已經被世界各國嚴格驗證很多遍,種種實驗和觀察都驗證了兩大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年的「M87黑洞」照片就是有力的證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
  • 歐洲金屬球衛星將檢驗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2月13日,歐洲織女星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其上面搭載了一顆旨在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低成本探測衛星,儘管其耗資很少,但據稱其探測精度將比此前美國宇航局進行的該項研究高出幾乎100倍。
  • 廣義相對論再獲驗證!迄今最精準太陽光譜測量指示引力紅移效應
    ,按離凹陷中心的距離沿一些設計好的圓周運動軌跡的切線發射一些帶質量的小球,這些小球在發射後便會繞凹陷中心進行圓周運動(這裡桌布的例子只是一個類比,實際的行星運動軌跡並非圓周,而由於太陽系本身也是在運動的,所以太陽系內的天體大都以一種「類螺旋」 的方式在空間中運動)。
  • 百年廣義相對論再獲驗證!迄今最精準太陽光譜測量,指示引力紅移效應
    廣義相對論由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 1916 年最終創立,認為質量巨大的物體會造成時空扭曲,進而形成我們所熟知的 「引力」,比如,如果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平面,太陽所造成的時空扭曲就好比是在一張四個角被拉住、懸在空中的桌布中心放置一個籃球,致使桌布中心下陷,而太陽系內的行星則好比是在這張桌布上,按離凹陷中心的距離沿一些設計好的圓周運動軌跡的切線發射一些帶質量的小球
  • 人類天文史上首張黑洞圖片再次驗證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小圖是愛因斯坦。研究人員以黑洞圖像測試引力理論及測量黑洞陰影大小。(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去年4月公開的人類天文史上首張黑洞圖片震撼全世界,負責研究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周四(1日)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一項研究結果,指透過分析首張黑洞圖片,再次驗證了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但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來確認該理論是否與天體相匹配。
  • 重力探測器B——通過藝術將愛因斯坦的理論引入生活
    B於2004年4月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由德爾塔Ⅱ7920發射升空,是史丹福大學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合作項目,旨在通過測量4個陀螺儀轉向地球旋轉方向的微小變化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兩個重要預測,即時間和空間不僅會因地球等大質量物體的存在而彎曲,大質量物體的旋轉還會拖動周圍時空結構發生扭曲
  • 廣義相對論驗證引力是由時空扭曲產生!
    時空扭曲產生引力,創造出神奇宇宙奇觀。牛人們總是在一開始本部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就像愛因斯坦,他的廣義相對論所提及的引力在一開始因為只是一個猜想而不被外界所認同,直到最後的以證明人們才不得不接受了這一事實。
  • "顯微鏡"衛星將驗證愛因斯坦等效原理
    原標題:"顯微鏡"衛星將驗證愛因斯坦等效原理 或開啟新物理學領域   [導讀]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法國科學家最近發射了一顆衛星——「顯微鏡」(Microscope),將直接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等效原理。
  • 103年前,日全食驗證廣義相對論,因一戰打斷!卻拯救了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一直尋求解決《狹義相對論》缺陷的辦法。從1907年到1911年,愛因斯坦一直致力於如何把萬有引力納入到相對論中。他曾這樣思考,如果把引力的本質描述為時空彎曲會怎樣?如果空間是彎曲的,那麼在彎曲的空間周圍射過一條光線,按照自己的理論,這條光線就是彎曲的。愛因斯坦意識到自己揭開了宇宙的神秘面紗。但是該怎麼證明自己的新理論呢?
  • 愛因斯坦又雙叒叕對了!黑洞照片再次驗證相對論
    據外媒報導,來自EHT合作組織的研究人員於當地時間周四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一項研究中通過對Messier 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的分析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 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結合取決於引力
    相對論是唯一一種能夠解釋粒子的產生以及湮滅因果關係的量子學說(對於研究者而言,原因永比結果重要)。我所言的完全相對論性,也就是所謂的狹義相對論。反過來看,量子場論是可行的,但是它能夠在廣義相對論所定義的可扭曲的背景下存在。這麼一來,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必須完全接受場的概念並完全放棄粒子的概念)。
  •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7個預言,你知道幾個?
    廣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15年發表的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引力理論,它代表了現代物理學中引力廣義相對論理論研究的最高水平。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包含在狹義相對論的框架中,並在此基礎上應用等效原理而建立的。
  • 科學家證實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廣義相對論再次獲得驗證
    因此,與許多其他測試一樣,GRB數據也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該研究現已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圖註:MAGIC望遠鏡系統和衛星天文臺觀察到的伽馬射線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GR)是一個完美的理論,它解釋了質量和能量如何與時空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了一種通常稱為引力的現象。
  • 在銀河系中心,愛因斯坦的理論得到驗證
    環球科學 周一至周五早間 我們為你準時送上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天文學· 在銀河系中心驗證廣義相對論
  • 引力原來不是「力」,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早已被愛因斯坦相對論推翻
    直到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橫空出世。在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徹底推翻了萬有引力定律,他認為引力並不是一種力,而是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加速靠近的趨勢,其來源於物體自身質量對於時空的彎曲。並且愛因斯坦運用廣義相對論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進動,這一困擾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問題,之前一直被認為是由於有未被發現的小行星引起的。但是在愛因斯坦的太陽引力場方程中,這一問題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始末,有沒有實驗的驗證?
    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了實驗的驗證?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絕對是現代物理學的頂梁柱,它從誕生到如今,一直都是當代物理學研究的熱點,而且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的重大科學成果都與相對論有關係。那麼,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這兩個理論的呢?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再被驗證:時空扭曲質量方式正確
    最新實驗使用已計算好質量的天體來檢驗廣義相對論預測結果是否成立。科學家希望通過該理論揭曉宇宙某些謎團。圖中是ESO 325-G004星系形成的「愛因斯坦環」。科學家通過測量恆星如何移動,從而計算出前景星系ESO 325-G004的質量。之後他們計算了環繞該星系的愛因斯坦環曲率,從而確定它對周圍空間的變形程度。
  • 6個能驗證相對論權威的例子,從而證明相對論「無間可摧」
    它提出了各式各樣的驚人概念,其中大部分可以歸結為一點:由於彎曲的時空結構,對所有的觀測者而言,引力的行為都是相同的。 就像愛因斯坦自己預計的那樣,從一個煎餅大小的尺度到數百萬光年的範圍,他的這些觀點都已獲得了驗證。在解釋行星反常的軌道和死亡恆星運動的同時,廣義相對論還在與日常生活休戚相關的全球定位系統中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