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相對論驗證引力是由時空扭曲產生!

2020-11-23 騰訊網

時空扭曲產生引力,創造出神奇宇宙奇觀。牛人們總是在一開始本部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就像愛因斯坦,他的廣義相對論所提及的引力在一開始因為只是一個猜想而不被外界所認同,直到最後的以證明人們才不得不接受了這一事實。

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 描寫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廣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原理是:一,等效原理:慣性力場與引力場的動力學效應是局部不可分辨的;二,廣義相對性原理: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任何參考系中都取相同的形式。

在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之前,雖然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已經能在一定範圍內很好地描述引力,但人類對引力的本質仍然一無所知。

愛因斯坦創造性地提出了引力是帶質量的物體使周圍的時空發生扭曲而產生的現象,揭示了引力的本質。

然而,愛因斯坦1915年提出廣義相對論之際,由於該理論太過顛覆性,並未被科學界真正認可。

直到1919年5月29日,上演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日食,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對此組織了天文觀測。

觀測結果表明,畢星團的星光在經過太陽附近時發生的偏折角與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很接近,從而首次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在愛丁頓宣布其發現後,愛因斯坦瞬間登上各大媒體頭條,一夜成名。

帶質量的物體扭曲了周圍的時空,從而使得光線無法沿直線傳播,發生偏折。

宇宙中諸如星系、類星體以及星系團這樣的超大質量物體,它們對時空的扭曲效應更為明顯,就像宇宙中的一面面透鏡,產生的「引力透鏡效應」可謂讓人驚嘆。

何為引力透鏡效應?簡單的說就是引力源使背景天體的星光偏折,產生多重成像效應。

儘管科學家很早就預言了引力透鏡效應,但是直到1979年才首次發現這一神奇的現象。

1979年,科學家發現了雙類星體QSO 0957+561,這是一個類星體在巨大的橢圓星系YGKOW G1的引力透鏡效應下形成的雙像。

接下來,科學家還在飛馬座中發現了著名的「愛因斯坦十字」。

這一宇宙奇觀的中央是一個明亮的前景星系,而在其邊上分布著的四個小點正是因其引力透鏡效應而形成的一個類星體的四重影像。

更有甚者,引力透鏡效應還可能使得多重影像變成一道環,這就是所謂的「愛因斯坦環」。

愛因斯坦環就像一枚耀眼的鑽戒懸掛在宇宙深處,這無疑是宇宙中最為迷人的景象之一。

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宇宙中觀測到了上百個引力透鏡現象。真可謂,宇宙不言,大美如斯!

宇宙是神秘而又美麗的,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我們永遠不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在下一秒會發現什麼或者是會發生什麼,只有不停的探索研究才能夠發現的更多。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再被驗證:時空扭曲質量方式正確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過去100多年裡,能預測並驗證1910年代實驗範圍之外的科學研究,並且經受了科學家的最新考驗。目前研究人員進行傳統實驗,進一步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通常科學家會觀察宇宙天體扭曲空間結構的程度,從而確定它的質量大小。
  • 太陽引力紅移高精確度測量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這項研究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之一。愛因斯坦在1911年至1916年間發表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了一個新的空間和時間概念,它證明了巨大的物體會引起時空的扭曲,而這種扭曲就是引力。例如,光在巨大物體附近以彎曲的路徑傳播,結果之一就是在位於一個較近的巨大物體後面,光被它扭曲了。
  • 愛因斯坦相對論表明大型天體扭曲時空,扭曲時空是引力導致的嗎?
    按照愛因斯坦光子相對論的詮釋,時空扭曲與引力可以看作是因果關係,也就是時空扭曲讓我們感受到了引力效應,本質上可以認為引力不存在,只是時空扭曲的表現形式! 所以說,時空扭曲並不是引力導致的,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時空的扭曲?質量!
  • 廣義相對論再獲驗證!迄今最精準太陽光譜測量指示引力紅移效應
    廣義相對論由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 1916 年最終創立,認為質量巨大的物體會造成時空扭曲,進而形成我們所熟知的 「引力」,比如,如果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平面,太陽所造成的時空扭曲就好比是在一張四個角被拉住、懸在空中的桌布中心放置一個籃球,致使桌布中心下陷,而太陽系內的行星則好比是在這張桌布上
  • 百年廣義相對論再獲驗證!迄今最精準太陽光譜測量,指示引力紅移效應
    廣義相對論由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 1916 年最終創立,認為質量巨大的物體會造成時空扭曲,進而形成我們所熟知的 「引力」,比如,如果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平面,太陽所造成的時空扭曲就好比是在一張四個角被拉住、懸在空中的桌布中心放置一個籃球,致使桌布中心下陷,而太陽系內的行星則好比是在這張桌布上,按離凹陷中心的距離沿一些設計好的圓周運動軌跡的切線發射一些帶質量的小球
  • 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時空漣漪已經露出破綻
    ,相對論解釋了水星環繞太陽的奇怪軌道、猜測了日食中的光線偏移現象以及預言了引力紅移等,並讓物理學界一百年來一步一步地驗證。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科學家們驗證了星系的引力對光的偏折、參考系拖拽和等效原理等。然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所預言的引力波因其信號微弱,很難被測量,一百年來還一直未被證實。最近,「發現引力波」的傳言鬧得沸沸揚揚,我們暫且不論這個傳言的真假,先扒一扒引力波這貨。引力波,用一句簡單的話描述就是「時空的漣漪」。根據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宇宙中大質量物體的碰撞和黑洞的形成會釋放出引力波。
  • 美成功發射引力探測器 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圖)
    ,它的使命是對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進行進一步驗證。  新華網華盛頓4月20日電(記者毛磊)經過45年醞釀和開發,耗資7.5億美元的美國「引力探測器B」衛星,20日下午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對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進行驗證。  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因質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時空彎曲,引力場的存在會改變時空幾何學規則,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四維整體。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從萬有引力理論到廣義相對論
    萬有引力在幾個世紀以前,牛頓首先發現了萬有引力,他認為引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天上所有的天體之間都存在,並且也正是引力維繫了天體的運行,牛頓甚至給出了萬有引力的計算公式,然而他卻沒有給出引力是如何產生這個根本性的問題的答案。
  • 科學家發現宇宙引力紅移現象,廣義相對論再次得到驗證
    在一項發布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恆星運行到距離人馬座A*最近的位置時產生的引力紅移現象與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完美契合。實際上,去年的一項研究就曾表明,人馬座A*強大的引力場對S2產生的引力紅移現象與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完美契合。而本次最新的研究結果則來自另外一組獨立的觀測,排除了系統誤差的可能性,進一步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 人類天文史上首張黑洞圖片再次驗證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研究人員以黑洞圖像測試引力理論及測量黑洞陰影大小。(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去年4月公開的人類天文史上首張黑洞圖片震撼全世界,負責研究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周四(1日)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一項研究結果,指透過分析首張黑洞圖片,再次驗證了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但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來確認該理論是否與天體相匹配。
  • 引力是時空性質,不是由時空曲率產生的!
    「引力」是個「孤兒」嗎?為什麼她無法納入到量子模型中。當我們陷入這樣的困境中時,引力本身可能在一旁抿嘴笑我們太痴。她本身並不鍾情於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法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納入到量子場論的體系中。 而相對論卻對量子力學情有獨鍾,貢獻不少力量。這是不是物理界「三角戀」呢。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 百年前日食驗證廣義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1919年5月29日,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和安德魯·克羅姆林決定利用日食驗證一項具有革命性的新引力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雖然早在1915年愛因斯坦就提出了這一理論,但直到1919年的這場日食,廣義相對論才得到證實。1919年,巴西索布拉爾的日全食。
  • 引力是由物質質量產生,那麼同等質量的物質都產生相同的引力嗎?
    根據現有理論引力就是由物質質量產生,同等質量的任何物質都產生相同的引力。大科學家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蘋果瓜熟蒂落掉在地面和月球的長久相伴,是因為同等性質的力。根據質量乘積正比距離平方反比的萬有引力公式來看,計算引力的時候也只是僅算質量,並沒有分物質。萬有引力是宇宙天體系統的主要粘合劑,宇宙的規律應該是至簡至純,難以想像會出現因物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力。那麼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不同的物質只要質量相同就會產生相同的引力?
  • 太陽光譜證實廣義相對論
    太陽,地球和月球的藝術表現圖(未按比例繪製),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時空曲率在月球反射的太陽光譜上(從藍色到紅色)。@ Gabriel Pérez Díaz, SMM (IAC)。由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IAC)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了太陽的引力紅移(Gravitational Redshift,GRS),即當光從太陽逃逸時產生的太陽光譜線頻率的變化。
  • 黑洞、奇點、重力塌縮、時空扭曲、廣義相對論,你了解多少
    照片公開方「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劃研究員強調,黑洞照片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儘管天才物理學家的理論正確描述了空間、時間、物質及重力的關係,殊不知愛因斯坦當年也曾懷疑自己所提出的黑洞設想是否正確。「黑洞理論」源於廣義相對論的見解,但「黑洞」一詞並非由愛因斯坦所造。
  • 時空彎曲產生引力改為引力使時空彎曲,能不能解釋相對論的問題?
    看到很多同學似乎浸淫相對論多年,悟出了很多道理,隨時可以推翻,我就多說幾句淺薄的見解吧。詭異相對論實際上,相對論不是簡單的E=mc2,它只是當年狹義相對論發表後,愛因斯坦幾個月後做的一點補充,但由於簡潔明了而深入人心。同學們誤會很深啊,真正的廣義相對論涉及許多微分方程、洛倫茲變換和其他複雜的數學表達形式,當年愛因斯坦都需要和其他數學家合作才弄了出來發表。
  • 時空扭曲星系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關鍵部分
    1918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大型物體的旋轉會扭曲其附近的空間和時間,從而使時空連續體發生扭曲,這種現象被稱為「框架拖曳」。現在,一個科學家團隊已經能夠在雙星系統中測量這種影響,揭示出恆星尾隨時空的令人震驚的偏差。
  • 在地球上,怎麼看不到引力產生的時空彎曲?
    同理光經過扭曲的時空,如果順著時空跑道拐彎,當光被我們的眼睛所接收時,反饋給我們的信息會發生偏差。就像下圖:筷子是真的彎了嗎?折射,導致光反饋的筷子的信息出現了偏差,所以筷子「折了」。如果光經過扭曲的時空也會,即可證明時空真的發生了扭曲。論證之前,我們先講明白原理。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都已經被世界各國嚴格驗證很多遍,種種實驗和觀察都驗證了兩大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年的「M87黑洞」照片就是有力的證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基於空間的「彎曲」能力來解釋引力,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將引力與時空的幾何變化聯繫起來了。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