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是時空性質,不是由時空曲率產生的!

2020-12-04 國學大觀

導讀:本文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旨在幫助大家了解物理宇宙科普知識。

「引力」是個「孤兒」嗎?為什麼她無法納入到量子模型中。當我們陷入這樣的困境中時,引力本身可能在一旁抿嘴笑我們太痴。她本身並不鍾情於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法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納入到量子場論的體系中。 而相對論卻對量子力學情有獨鍾,貢獻不少力量。這是不是物理界「三角戀」呢。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種種跡象和客觀事實表明,引力絕對不是個「孤兒」,相反她是「寵兒」,她真真做到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作用範圍。

牛頓300年前就告訴我們引力的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庫倫先生受此啟發,大膽假設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也符合距離平方反比定律,結果推理得出假設正確。無獨有偶照度第一定律也是遵守平方反比定律。而且庫倫定律在形式上也與萬有引力定律非常相似。這意味著什麼?

這種平方反比定律預示著在空間中,物質作用與物質的規律,顯然是可以聯繫在一起的,且突破了宏觀和微觀區別。這一點萬有引力,自己就可以說明。我們知道即使在粒子尺度,引力依然存在,只不過她的影響很小,所以一般忽略不計。且這樣的距離的反比定律,這讓我想到了「圓的面積」或「球的體積」。 這意味著這種平方反比定律不注重個體,而且強調「塊」,而這樣的「塊」在我看來就是場。注重場,平方反比定律,它是線性的和非線性的。

如果單從引力作用適合與任何尺度的物質來討論,愛因斯坦所建立的廣義相對論,就沒有理由不能在量子學體系中自洽。可是事實就是不能融合。

靈遁者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電子版在靈遁者淘寶有。

我認為原因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需要修正。 或許你很聰明,會說:「愛因斯坦場方程是一個二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與我上面說平方反比定律是線性的是矛盾的。」 到底是誰對呢??

前面我已經重新定義了慣性。說引力是慣性的源泉。當時沒有談引力的來源是什麼?

愛因斯坦說:「物質分布不不均,引起時空曲率,時空曲率是引力的源泉。」而且他形象的用彈球在絲網上的狀態來比喻。 我認為問題恰恰出現在這裡裡。

廣義相對論是以廣義相對性原理和等效原理建立的,這兩個「基本出發點」都沒有錯。而愛因斯坦發現廣義相對論必須用到彎曲時空。所以很自然的他將引力的本質歸結於時空曲率。這是從馬赫原理獲得的啟發。而用時空曲率來解釋引力,是無法想像的一件事。這也是廣義相對論可以精確預測和符合很多實驗,卻無法納入到量子場論體系中的原因。

引力的本質,還是要從物質和物質空間本身去破解。不是時空曲率!!

誠然物質的不均勻分布,必定引起時空彎曲,所以引入黎曼空間解釋時空是對的。但是以此解釋引力的本質是不合理的。

也就是說愛因斯坦用對的「基本點」建立了廣義相對論,而且他自己認為這就是引力的本質理論。而這個理論其實並不是能夠解釋「引力自身」的來源。

正如約翰惠勒說的:「物體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體如何運動。」

其話的深層寓意是物質引力使得時空彎曲,時空彎曲影響物質如何運動,而物質如何運動又可以影響物質質量,物質質量又影響引力。 這才是準確的「順序」。不是時空曲率直接使得引力產生,也不是時空曲率決定引力的大小。

可是為什麼愛因斯坦會用這個呢?? 我覺得是被假象迷惑了。時空曲率大說明周圍的物質質量大,那麼引力場就強。這是種正比關係,好像很對。可是為什麼不這樣理解呢? 物質質量很大,時空曲率大,引力場強。所以物質時空是引力的源泉! 不是時空曲率。但是用物質來解釋引力,不能脫離彎曲時空。這就是我觀點。

好像回到了牛頓的經典時空。我說no!! 物質和物質空間是引力的源泉,不僅適用於經典時空【低速】,也適用於彎曲時空【高速】。 這就是我的看法。因為無論是狹義相對論,還是廣義相對論,都用到了相對性原理!!

其實愛因斯坦之前是打算把引力納入到狹義相對論中的,可是沒有成功。於是他引入了彎曲時空,才將「引力」拉入這個理論。所以他一開始就有點「一廂情願。」 我相信這也是他後期30年中沒大的突破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突破自己給自己設計的時空陷阱。那麼引力女神又怎麼能夠垂青於他呢?

不過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真正打開了時空之門,他把真實的宇宙世界展示在我們面前。宇宙世界是非線性的,而不是線性的。我相信此點,並且深信不疑。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上面說平方反比定律是線性與愛因斯坦非線性場方程不矛盾。

這是局部場和全局場的區別。局部場可以有近似線性規律,而全局場是所有局部場的拼接和集合,這樣的集合,不是1加1等於2,所以一定是非線性的。這個和我上面講「西湖」是一個概念。也是不確定性原理的宏觀必然。

在哲學上我把它看作是量變到質變的躍遷過程。整個宇宙的恢弘龐然,和物質分布的不均性,空間的曲率的不均性,都是會為我們呈現一個非線性的真實宇宙。

所以當我對著牛頓萬有引力公式的時候,我能深深的感覺到一絲不安。好在萬有引力公式中有一個常數G。我覺得這就是其中深意。

而且假設我們將引力歸結於時空曲率,我們的問題會變的更多。那麼我們如何解釋距離對於引力的影響?如何解釋粒子與粒子,人和人,星系與星系之間的引力?

粒子與粒子的引力是遵守以地球為參考系的時空曲率?人和人也是?那如果考慮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引力,那麼應該是太陽的質量決定它附近的時空曲率。那麼顯然在我們熟知的尺度範圍內曲率必須不斷變化。

我不知道在四維時空中曲率怎麼算?從數學方面來講我不懂。但是我從沒有看到過那本書上根據曲率來計算引力的。 但是我認為我可以深刻理解愛因斯坦想要表達的東西。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所在的銀河星系和一個距離一光年的類銀河星系,他們之間的時空曲率的是怎麼算的。參考誰來得出。

如此大的星系周圍的時空曲率,或者兩個質量更大的星系的時空曲率,一定要在全局中把握。它的深刻內涵是你要想知道兩個超級大星系周圍的時空曲率,就必須知道整個時空的物質分布,和物質質量,才能準確判斷時空曲率。

這與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引力計算的簡單,截然不同。所以我更傾向於引力不是由時空曲率,時空彎曲產生的,而且物質空間本身的一種屬性,只要在這個物質空間之中的物體就會受到引力作用。這種就是空間引力場的概念。

而且考慮到現在觀測到的「紅移膨脹」對於時空曲率來說,也是變化的。這對於用時空曲率來計算引力,更是挑戰! 其中深意是引力將會不可計算的尷尬。而且這還是在沒有考慮我們認為可能存在的一些東西的影響下。比如:反物質和暗物質。

如果上面的話,讓你還沒有很好理解我的意識。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的宇宙,周圍所有的物質都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會使得物質的質量增加。在宇宙尺度下,星系,星球的運動速度使得它本身質量增加是不可忽視的。而且是不斷變化的,是動態的。這時候如果以時空曲率來計算引力,顯然是不能準確測得時空曲率。是完全測不準的。

也就是說,愛因斯坦是在用的一個對的理論,去解釋一個錯的猜測。【即用對的廣義相對論的時空曲率,去解釋引力的成因。】

我這時候似乎已經可以感到愛因斯坦在我身邊看我,看我寫的字。他深深吸了口煙,轉過身去。指著深邃的夜空道:「你說那邊什麼都沒有。我的猜想是錯誤的,理論需要修正。那麼小夥子,你告訴我,你有猜想嗎?你必須用猜想來和我對質,否則我怎麼能和你談!」

我點點頭,沒有說話。看看外面深邃的夜空。那裡仿佛有一個人在嘲笑,是愛因斯坦?那裡仿佛又有一群人在嘲笑,一個個名字在閃爍。我依然沒有說話。因為對於引力這樣「指揮」宇宙的力,我怎麼敢輕易說是,或者不是呢。 不過我既然說了愛因斯坦的一廂情願,我就應該說說為什麼引力女神,可能眷顧我原因。

我上文中綜合要表述思想就是:引力是時空性質,不是由時空曲率產生的。引力的產生和時空彎曲沒有關係,時空彎曲只是反映引力場強弱的參考量。

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太陽引力時空曲率實現精確測量
    引力物理學基礎研究獲重大進展
  • 真的是時空彎曲產生引力嗎?
    導讀:真的是時空彎曲引力嗎?這個問題不值得懷疑嗎?我對此持懷疑態度。這是一種迷惑,是一種引力「假象」。所以說愛因斯坦建立了一個對的理論,卻解釋錯了,就是不能用時空彎曲解釋引力的成因!左邊代表時空曲率,右邊代表質量分布。引力在哪裡?你告訴我引力在哪裡?所以不要聽人家說,你也人云亦云。你知道愛因斯坦怎麼寫出這個方程的嗎?了解過廣義相對論的朋友都知道,提出相對論是基於一個簡單的想法,我在前面章節提到過,做過鋪墊。
  • 萬有引力和時空曲率統一的合力探索和研究原創:小宇宙科學哲學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引力是時空彎曲導致的,也就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其實是一種時空曲率,只有物質的密度ρ被當成引力場的源,並考慮一個連續分布的能量和動量,才能產生時空曲率,或者說時空曲率是由物質的能量和物質的密度共同產生的。實質上空間任何物體或者物質的運動,都是由物體或者物質所受合力作用條件下而產生運動的,也就是物體或者物質運動軌跡是在合力作用下形成的。
  • 在地球上,怎麼看不到引力產生的時空彎曲?
    原因:1.地球的質量較小,扭曲的時空曲率太小,所以我們察覺不出來。2.時空是客觀形式存在的,是表達物質運動的方向和速度,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但可以間接證明。我用生活中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解釋關於引力,光、時空的關係。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是時空的扭曲還是由粒子加速度產生?
    研究引力量子的路上荊棘密布。不如來看看另一個問題:量子力學在引力場中是怎樣運用的?在這裡我們將用和愛因斯坦相同的經典引力方法來處理時空。但把經典時空中的物質帶到量子理論的規定下,我們要考慮的是會發生些什麼。像上述利用量子力學處理物質,但用經典物理處理時空是一種混合的手法。
  • 時空彎曲與引力的關係
    而(T_uv)所代表的是時空,是能量分布,使時空可以產生引力。所以時空彎曲是通過引力完成的,是引力作用使得時空空間的彎曲。從左邊的G_uv{\displaystyle G_{\mu \nu }\,}愛因斯坦張量等於(T_uv)的形式,也可以看出這個指向。在這裡要提一下慣性,我一直強調慣性的本源就是引力。
  • 廣義相對論驗證引力是由時空扭曲產生!
    時空扭曲產生引力,創造出神奇宇宙奇觀。牛人們總是在一開始本部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就像愛因斯坦,他的廣義相對論所提及的引力在一開始因為只是一個猜想而不被外界所認同,直到最後的以證明人們才不得不接受了這一事實。
  • 引力產生的機制是什麼樣子?
    導讀:引力產生的機制是什麼樣子?在結尾有必要留一個問題:引力是時空產生的,是一種時空性質,那麼時空是通過什麼機制產生引力呢這個機制現在屬於物理學的難題,也就是說愛因斯坦這個場方程,揭示了時空與引力作用的對等關係,即時空曲率等於質量分布。而質量分布就指向物質場,引力場,你可以理解為「引力場」等於「時空曲率」,但其實還沒有顯示出來,引力是怎麼產生的?只是引力是長程力,所以引力場是全域性質的,那麼自然就想到了時空。即這種引力場是時空使然,引力自然也是時空使然。但更具體的機制,不能通過上面場方程來得出。
  • 引力本身的能量從哪裡來?引力或許是打開時空門的關鍵
    引力本身的能量從哪裡來?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從一個已經確定了理論出發:引力波被檢測到,證明了時空是可以彎曲的。這個大家都已經知道,所以不多做解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彎曲的時空是怎麼帶來能量的。我們知道,兩個物體之間是存在勢能的,而物質(特別指天體)和周圍的物質產生引力勢能,當兩個物體發生相互作用力的時候就產生了能量。是不是感覺很簡單?我們就往深處說一下!
  • 引力將時空扭曲成了一個漏鬥,為什麼其它時空不衝過來填補空缺?
    引力是時空的幾何經典力學是自己發現問題所在的,這問題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勒維耶使用了150年的水星觀測記錄和計算相比,發現觀測值比計算理論值快38"/一百年,這是一個極小的數值,很多天文學家也許就會將其作為誤差處理
  • 引力和時間、空間曲率有關,再次證明愛因斯坦的正確性
    ,事實上這個詞的數學含義同它的一般用法存在很大區別,數學家在描述某個面彎曲的同時,是指這個面上所畫的幾何圖形的性質,它不同於我們在平面上所畫的同一幾何圖形的性質,當我們用它們偏離歐幾裡得古典法則的程度來衡量曲率的大小時,倘若你在一張平坦的紙上畫一個三角形,這意味著正如我們從初等幾何學所學的一般,這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總和等於兩個直角。
  • 引力和時間、空間曲率有關,再次證明愛因斯坦的正確性!
    當我們稍稍更深層面的思考時,你會發現人們之所以難以想像出一個彎曲空間,是因為我們無法像觀察一個球的曲面或是像觀察馬鞍這類二維的曲面般,從外面對它進行觀察,實際上這也暴露了我們不懂得曲率的嚴格數學意義,事實上這個詞的數學含義同它的一般用法存在很大區別,數學家在描述某個面彎曲的同時,是指這個面上所畫的幾何圖形的性質,它不同於我們在平面上所畫的同一幾何圖形的性質,當我們用它們偏離歐幾裡得古典法則的程度來衡量曲率的大小時
  • 時空彎曲產生引力改為引力使時空彎曲,能不能解釋相對論的問題?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是其中的一個解的表達式(不懂也不要問我,請報考大學物理系就是了):簡單通俗的講,相對論的內容是:空間和時間不是絕對的,只有真空的光速是絕對的;一個人移動得越快,空間和時間變異的效果就越明顯。我們自己永遠也無法加速到光的速度;相對於旁觀者而言,我們越接近光速,我們的模樣就越會失真。相對論真正的難點其實不在於數學複雜,而在於它不是憑直覺所能完全搞懂的。
  • 相對論描述的時空理論——解釋了時空的真正含義
    由引力質量引起的時空彎曲,如圖示為廣義相對論。圖片來源:LIGO / T。派。從概念上講,度量張量定義了時空本身是如何彎曲的。它的曲率取決於它內部的物質、能量和應力。同樣的道理,宇宙是如何彎曲的也就決定了物質和能量是如何穿過它的。我們傾向於認為運動中的物體會繼續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或者說引力的本質是什麼?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彎曲,這一觀點來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且經過了非常多的天文觀測證實,還在理論上起到了很好的預測作用。因此,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並不真實存在,只是一種時空彎曲效應。該理論將時空幾何化,存在於三維空間中的物體能夠使空間乃至時間發生彎曲,這就是時空彎曲。
  • 引力是由物質質量產生,那麼同等質量的物質都產生相同的引力嗎?
    根據現有理論引力就是由物質質量產生,同等質量的任何物質都產生相同的引力。大科學家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蘋果瓜熟蒂落掉在地面和月球的長久相伴,是因為同等性質的力。根據質量乘積正比距離平方反比的萬有引力公式來看,計算引力的時候也只是僅算質量,並沒有分物質。萬有引力是宇宙天體系統的主要粘合劑,宇宙的規律應該是至簡至純,難以想像會出現因物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力。那麼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不同的物質只要質量相同就會產生相同的引力?
  • 時空和引力來自於其他東西?那這是什麼東西?
    正如愛因斯坦在他廣義相對論中所展示的,物質和能量扭曲了它周圍的時空。這個簡單的事實解釋了引力。牛頓的表觀引力成為時空幾何造成的一種錯覺。正是時空的形狀決定了大質量物體的運動,這是一種對稱的正義,因為大質量物體決定了時空的形狀。
  • 如果突然把天體挪走,時空還會保持彎曲的狀態嗎?
    這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背後的基本原理,它第一次把引力現象與時空和相對論現象聯繫在一起。在宇宙的任何地方放置一個質量體,它周圍的時空將會彎曲。但是如果把這個質量體拿走,那是什麼導致了彎曲的時空快速恢復到原來未彎曲的狀態?為什麼時空不會保持彎曲的狀態?在愛因斯坦出現之前的幾百年裡,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最好的引力理論。
  • 彎曲時空,引力退散
    除了量子引力暫且不討論之外,其他的不均勻引力場都有一個共同的性質:當我們看越小的空間尺度時,這個不均勻引力場的不均勻性也越小;當我們看足夠小的空間尺度時,不均勻性就可以忽略了,我們看到的其實是近似均勻的引力場。舉一個例子,空間站上的太空人以一個相當大的跨度去看地球的引力場,他看到地球的引力場是向著地心的,是不均勻的引力場。
  • 數學已證明一種特殊的時空具有不穩定性:微小的擾動就會產生黑洞
    儘管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反德西特的宇宙中,這項工作也對我們理解從湍流到引力理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神秘聯繫的一切事物有影響。 引力膨脹 不穩定性猜想(以及它產生的整個學派)可以追溯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它精確地說明了質量和能量是如何影響時空的曲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