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真偽的實驗驗證其實是如此簡單,何必爭破頭?

2020-10-13 驅雲趕霧


相對論真偽的實驗驗證其實是如此簡單,何必爭破頭?

近日《頭條》在熱議一則關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義大利格蘭薩索發現中微子超光速的報導,挺相與反相兩派幾乎爭破頭,大凡關於相對論的否決性實驗,多由挺相人士下結論,縱有一百個否決性實驗,不是以「此光速非彼光速」,便是「實驗有誤」而不了了之,因為此結果「違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違背實驗實踐。

筆者細想起來,要實驗驗證相對論的真偽,其實辦法非常簡單,何必爭破頭?因為相對論與經典物理的根本區別在於以與光源相對運動的系統(動系)為參考系時,光速是變還是不變?反相人士只要實踐證明動系的光速可變,相對論大廈就要轟然倒塌!要證明動系光速變與不變辦法如下:

以動車為動系,當月亮升起在地平線時,有一列動車A以速度v向東行駛,當它的坐標原點A與地面的坐標原點O重合的時候,與地面固定的光源向月球發出一道光,地面光源的光速按麥克斯韋理論為c,經時間t後地面光到達月球C,同時動車原點從O移動到A,那麼,若以動車A為參考系,即在A車廂裡不知道自己在運動,只知道在起始點O,時間T=0,光的起始點與動車原點的距離為零,那麼,按照經典物理,在T=t時刻,動車認為光速應為a

a=(OC-OA)/t=(ct-vt)/t=c-v

已知c=299792458米/秒,設動車v=360公裡/小時=100米/秒.

a=299792358米/秒(經典理論值)

實測月地距離OC=38萬千米,則

t=OC/c=1.267秒

OA=vt=127米,

a=(OC-vt)/t=299792358米/秒(已知實測值),所以:

a<c

動車A實測為亞光速

又假設上述動車為B,自東向西開,其原點B從起點與O重合開始,經時間t到達B地面同時光到達月球C,則B認為光速為

b=(OC+OB )/t=(ct+vt)/t=c+v

b=299792558米/秒(經典理論值)

據已知實測月地距離。

t=OC/c=1.267秒

OB=vt=127米,

b=(OC+vt)/t=299792558米/秒(已知實測值),所以

b>c

動車B實測為超光速。

以上實測值是依據實測月地距離計算的,其它參數均為已知,數據絕對可靠,與經典理論高度一致,與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大相逕庭,誰能牽強詭辯?

相對論

大廈轟然倒塌。

相關焦點

  • 關於相對論(狹義)真偽辯論的終結報告
    關於相對論(狹義)真偽辯論的終結報告尊敬的全球學界高層領導與學界名流:請讓我以全球有責任感有正義感的物理學者的名義,再次鄭重發布關於相對論真偽辯論的終結報告:初次報告發布之後,又經過反覆辯論,現在已經再次確認:同系統同種媒質只能有一種光速,再無異議!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始末,有沒有實驗的驗證?
    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了實驗的驗證?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絕對是現代物理學的頂梁柱,它從誕生到如今,一直都是當代物理學研究的熱點,而且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的重大科學成果都與相對論有關係。那麼,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這兩個理論的呢?
  • 以公開辯論,確認相對論的真偽
    以公開辯論,確認相對論的真偽驅雲趕霧(實名蘇鍾麟):致意全球主流學界學者,恕我冒昧在理論物理吧 ,並通過頭條鄭重發起:以公開辯論,確認相對論(狹義)的真偽。從明日2020年8月10日起,在理論物理吧進行公開辯論,一個星期內,如果沒有人能夠駁回【真相】,即沒人能夠證明反射光速不等於入射光速,和沒有人能夠證明同種媒質中光速可以不相等,則反射定律和麥克斯韋理論,已經註定了MM實驗的零結果,因此由零結果貿然推斷「光速不變原理」,不滿足「充足理由律」,是屬無效推斷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都已經被世界各國嚴格驗證很多遍,種種實驗和觀察都驗證了兩大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年的「M87黑洞」照片就是有力的證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
  • 為什麼相對論不可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實驗驗證?
    為什麼說相對論不可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實驗驗證? 有人說所有的科學實驗都證明了相對論相對論無比準確,有人說相對論已經無數的實驗驗證,是符合這個宇宙運行的客觀規律。請恕我直言,這些人都是盲目崇拜,都是浮在表面,多半不懂相對論,真懂相對論者多半要對相對論說拜拜,我這樣說,一方面要激他找我辯論,以防他千呼萬喚不出來;另一方面也是要借這個話題把相對論的邏輯癥結說給大家聽: 我們知道,相對論是建立在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的基礎上的」理論學說」,這兩個
  • 以公開辯論確認相對論(狹義)的真偽
    以公開辯論,確認相對論的真偽驅雲趕霧(實名蘇鍾麟):致意全球主流學界學者,恕我冒昧在理論物理吧 ,並通過頭條鄭重發起:以公開辯論,確認相對論(狹義)的真偽。從明日2020年8月10日起,在理論物理吧進行公開辯論,一個星期內,如果沒有人能夠駁回【真相】,即沒人能夠證明反射光速不等於入射光速,和沒有人能夠證明同種媒質中光速可以不相等,則反射定律和麥克斯韋理論,已經註定了MM實驗的零結果,因此由零結果貿然推斷「光速不變原理」,不滿足「充足理由律」,是屬無效推斷
  • 100年前的這次日食,首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對於物理學家來說,日食還是絕佳的「天然實驗室」,可以幫助他們驗證某些重要理論。1919年5月29日,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領導的日全食實驗就支持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現在看來,當年愛丁頓力挺愛因斯坦,讓廣義相對論「一戰成名」,也使愛因斯坦獲得了世界性的影響力。
  • 百年前日食驗證廣義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1912年日食期間,由於天氣原因,一場旨在驗證廣義相對論的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兩年後的驗證計劃又因為一戰的爆發被迫擱淺。1919年5月戰爭結束,天文學家再次躍躍欲試,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究竟是對是錯。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劍橋天文臺主管亞瑟·愛丁頓在非洲西岸的普林西比島架設望遠鏡和成像設備。
  • 為什麼主流學界與自主探索者認知上往往真偽倒掛?
    為什麼主流學界與自主探索者在認知上往往真偽倒掛? 為什麼MM實驗零結果的真相,主流學界沒人發現?為什麼反射光速等不等於入射光速?等四個顛覆相對論的問題,問倒全球主流物理學家,竟無一人能駁回?3 因被西方殖民化(新加坡鄭永年語),據透露研究課題必須符合世界潮流,少有獨立性,多步西洋科學的後塵,亦步亦趨,人云亦云,多不惜勞民傷財地驗證西方未必成熟的理論假設。故少有開創性顛覆性成果,長期無諾獎。
  • 否定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曲昭偉,做過科學實驗嗎?
    他能夠成為網紅是因為他在網絡上聲稱推翻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這可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座基礎大廈,居然被他推翻了。而且這位教授還整天在網上罵潘建偉,說潘建偉搞的量子通信是騙局。他在網絡上的行為引起了一些關注,吉林省有媒體還專門採訪了他。如果把曲昭偉的言論交給別人盲審,審稿人根本不會想到他是一位教授,只會想到他是一位民科,像郭英森那樣的民科。
  • 可以請科教部門的領導共同澄清相對論的真偽嗎?
    可以敬請科教部們的領導或代表,共同澄清相對論的真偽嗎 ? 本人意見:經大半個世紀的探索,幾十場的辯論,以及屢見不鮮的超光速的發現,相對論的是非真偽和來龍去脈,已經全盤了如指掌,道理是及其明晰的,在內行人之中一說就心知肚明,畢竟相對論的錯誤是個低級錯誤,尤其在學術界,沒有人說不明白的。相對論(關鍵是狹義)理應蓋棺定論!
  • 美成功發射引力探測器 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圖)
    4月20日,美國宇航局「引力探測器B」衛星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對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進行進一步驗證  新華網華盛頓4月20日電(記者毛磊)經過45年醞釀和開發,耗資7.5億美元的美國「引力探測器B」衛星,20日下午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對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進行驗證。  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因質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時空彎曲,引力場的存在會改變時空幾何學規則,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四維整體。
  • 科學理論真偽的評判機制和真理標準
    科學理論真偽的評判機制和真理標準 長期以來,相對論被主流學界稱之為「最偉大理論」,相對論在學術界大行其道,儘管學界高層批判相對論者比比皆是,卻凡對相對論有微詞者,一律被貼上「民科」的標籤,誰敢言推翻相對論?
  • 三個航天員戴表驗證「相對論」
    「神七」將進行空間科學實驗,實驗究竟「驗」什麼?其實,從航天員升空的那一刻起,他們的一舉一動、吃喝拉撒都算實驗。此次有著明確目的的實驗內容大概有以下幾項:  1 太空漫步  「神七」航天員「太空行走」主要有兩個工作,一是要適應太空行走如何「走」,如何出去,出去了如何定位,如何控制身體等,因為太空行走對我國來說還是頭一次,所以需要驗證太空行走是否「走」得順利;第二個主要工作是在太空真空環境下做些實驗,包括放飛一顆伴飛小衛星。
  • 無數的實驗都證明了相對論無比正確嗎?
    無數的實驗都證明相對論無比準確」嗎?@豆丁網@浩瀚星辰 你說「科學家已經用盡了各種方法來證偽相對論,都失敗了,無數的實驗都證明相對論無比準確」。還有相對論學者放言:所有的科學實驗都證明了相對論的正確性,無一例外。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何被諾貝爾獎拒之門外,難道相對論不夠資格
    大部分提名的理由都是相對論,但都被諾獎評審一一回絕。理由大致就是,相對論沒有實質的實驗驗證。相對論它不同於實驗科學,它是純粹的理論科學!而諾貝爾獎對於理論科學這方面往往都非常警惕,它不像實驗科學那樣,是實打實用實驗做出來的東西。它說白了就是靠腦子想出來的物理理論。而這在當時,大部分科學家是不認可的,尤其是實驗科學家!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再被驗證:時空扭曲質量方式正確
    最新實驗使用已計算好質量的天體來檢驗廣義相對論預測結果是否成立。科學家希望通過該理論揭曉宇宙某些謎團。圖中是ESO 325-G004星系形成的「愛因斯坦環」。科學家通過測量恆星如何移動,從而計算出前景星系ESO 325-G004的質量。之後他們計算了環繞該星系的愛因斯坦環曲率,從而確定它對周圍空間的變形程度。
  • 廣義相對論及其實驗證明
    第二種類型的實驗實際上是驗證在「局部慣性系」中狹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如果地球自身引力場和自轉的影響可以忽略的話,那麼它就可以被看成是在太陽引力場中自由落體的「局部」慣性系,所以在地球實驗室進行的電磁、弱、強相互作用實驗獲得的物理定律都滿足狹義相對性原理。但是這些定律的方程式中都不存在引力效應,在這些方程式中納入引力效應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把他們修改成廣義協變的形式即可。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許能和量子理論結合,未來將通過實驗來驗證
    這個年齡差異是由時間膨脹引起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對此進行了闡述,速度越快,經過的時間就越慢。,如果其中一個原子鐘以每秒幾米的速度運動,而另一個原子鐘保持靜止,則狀態會發生變化,就像薛丁格的貓一樣,原子不會簡單地同時處於兩種狀態,而實際上它們的「年齡」也會有所不同。
  • 1960年,科學家利用穆斯堡爾效應,驗證了相對論引力紅移現象
    除了機械波,其實光(電磁波)也存在這種都卜勒效應,如果光源與觀測者相互靠近,那麼光譜就表現出藍移,反之就是紅移(這種藍移紅移本質原因都是相對運動,因此一般都稱呼為紅移)。那麼我們不經要問,是否所有的光譜紅移都是因為相對運動而導致的呢?在上篇文章物體下落時速度會增加,那麼引力能使光加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