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與依伊一起看更多犀利、溫暖的好文章!
知乎上有個提問:中國有沒有一提起來就讓人窒息的美男子?
底下有張照片驚豔四座
高挺的鼻子,凌厲的眉毛,深邃的眼眸,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優美得失了真。
照片中的男主角,不是流量明星,也不是新出道的小鮮肉。
他和吳彥祖一樣帥,卻比吳彥祖還要牛。
他是中國石油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2016年4月12日,王德民更是帥出外太空。
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編號為210231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這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至高榮譽,獲此殊榮的都是達·文西、牛頓、居裡夫人這樣的大神級人物!
縱觀王德民的一生,時時處處都是「高顏值」,他所作出的貢獻,足以讓他成為一代傳奇。
(1)成也顏值敗於顏值,因「長得帥」坎坷不斷
1937年2月,王德民就像一個天使,降落在一個中瑞混血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是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母親是瑞士人,在中央外貿學院教書。
因為長相酷似外國人,王德民小時候經常被孤立,幾乎沒有小孩願意和他玩。
受母親影響,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中文幾乎一竅不通。
王德民小學成績很差,老師不懂他說什麼,他也不理解周圍人在講什麼。
但他生性倔強,「做什麼事情都是,我一定要怎麼樣。」
憑著這股狠勁兒,他努力把漢字的形狀一個個死記硬背下來,最終克服了語言障礙。
自那以後,他的成績再也沒有掉出前三名。
初中畢業時,王德民以第一名的成績保送到最好的高中。
高中學習期間,王德民各門功課優異,體育活動也很突出,但依然不受老師和同學待見。
對普通人而言,顏值是上天的饋贈,而對王德民來說,卻成了一種負累。
1955年夏天,王德民以近乎滿分的高考成績達到了清華北大的錄取線。
當翹首以盼的錄取通知書到來時,結果卻讓他瞠目結舌。
不是清華,也非北大。
上面愕然寫著6個大字:「中國石油大學」,這是他的第五志願。
他的第一志願是清華水利專業,第二專業是北大物理專業。
當時那個年代,對考生身份有諸多要求,他這個混血考生能被一所大學錄取已實屬不易。
儘管失落,但他坦然接受。
恰恰是命運的安排,讓他改變了一個時代。
以至於多年後,王德民這樣說道:「是石油選擇了我,不是我選擇了石油事業。「
(2)從貴公子到石油工,為祖國事業添磚加瓦
誰曾想,一入「油」門深似海。
進入大學後,王德民驚奇地發現採油專業涉及的知識面很廣,需要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
他越學越入迷,門門功課5分,是全校3名模範生之一。
大學畢業後,學校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他婉拒留校任職。
因為他心中有個更大的願望:改變中國「缺油」的現狀。
當時的中國所需石油完全依賴進口,中國絕不會有大油田的「貧油論」讓他憂心忡忡。
1959年6月,一個世界級大油田橫空出世,消息瞬間傳遍全國。
王德民心想,窘迫的中國石油或許會迎來新的曙光。
於是,他不顧父母阻擾,拎起背包,直奔大慶,為祖國的石油事業添磚加瓦。
就這樣,王德民從養尊處優的貴公子變成在一線勞動的「石油工人。
因為長相異類被工友排擠,還不得不睡在又髒又臭的牛棚。
他心態很好,還覺得牛棚面積很大,住著舒服。
每天和工人乘著絞車下井測壓,千米以下的儀器,全靠他們用絞車搖上來。
冬天零下40度,為了讓儀器順利下井,他脫下棉襖給井口保溫,為此患上了關節炎。
王德民白天扛著又笨又重的儀器,晚上獨自在牛棚研究國際先進探測方法。
他發現在測量油層壓力時用的方法誤差很大,而當時國際通用的「赫諾法」並沒有考慮井與井之間的幹擾。
於是,他把自己關在牛棚裡,廢寢忘食地鑽研,頭髮上長了蝨子,也顧不上洗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德民揮灑在牛棚裡的汗水並沒有白費。
經歷100多天奮戰後,王德民成功推出符合大慶油田實情的油井壓力計算公式,命名為「松遼法「。
此法比「赫諾法」精確兩倍,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創造了世界奇蹟。
這一年,王德民才24歲。
(3)被抄家3次,一句話懟得外國人無話可說
1963年,周總理宣布:中國石油從此基本自給了。
王德民當場熱淚盈眶,所有的苦和累此刻化為烏有。
好景不長,一個令人扼腕痛惜的時期——文革來臨了。
他開始遭人打壓,被人舉報石油成分不好,一樁樁「罪狀」下來,王德民空有一腔熱血卻無法施展抱負。
最後他被下放到井下作業隊,只準幹活,不許科研。
中國的石油事業又被迫中止。
當時社會極其動蕩,王德民連被抄3次家,鋪天蓋地的大字報讓他焦頭爛額。
經受不住折磨的妻子患上了憂鬱型精神狂躁症,發病時專門攻擊王德民一人。
為了避免刺激妻子,王德民搬到辦公室繼續做石油科研項目。
為了祖國的石油事業,他「舍小家,為大家」,在節骨眼上偷偷搞科研。
1978年,科學的春天終於回到了中華大地,王德民得了應有的尊重,重新回到大慶。
在王德民的努力下,大慶油田的產量,驟增數百萬噸,平均採油率高出世界水平40%。
然而,中國石油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我國的人均石油資源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左右,以目前的技術能力,只能開採石油儲量的30%。
「如何將地下的原油採上來更多,是我研究了一生的問題。」
他帶領團隊沒日沒夜地研究,首次將聚合物注入油井內驅油,沒想到一舉帶動三次採油。
最終,大慶採油成功突破了一億噸!
當美國能源部的高層來大慶油田考察時,由衷感到佩服:我們美國人沒有做到的事情,中國人做到了。
還沒等國內群眾的掌聲停下來,眾多西方國家便紛紛向王德民拋來了橄欖枝。
但王德民卻不為所動,他說:」祖國,是我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大慶油田在哪裡,我家就在哪裡!人生能與這麼大的油田共命運,是件很榮幸的事兒。
從青春到暮年,他在大慶一幹就是50多年。
現年83歲的王德民院士依舊神採奕奕,因為他也像娛樂明星一樣,保持高度的自律。
為了控制自己的血糖血脂,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運動,不運動就拒絕吃飯。
對於自己的食物攝入量,王德民更是精確到苛刻的地步:一個蘋果,一片麵包,一杯溫水。
他說:沒有好身體,我的科學研究怎麼辦。
在他心中,石油事業勝於一切。
他曾說:「雖然我年事已高,但在未來的日子裡,仍將心系石油、立足油田,堅持不懈地獻身祖國石油事業,勇攀石油科技高峰。」
寫在最後:
流量為王的時代,大眾對明星們越來越寬容。
他們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無數人的關注,甚至只因一張照片,一次出鏡就受萬人追捧。
而真正在背後付出千萬倍努力,為了中國石油奉獻一生的王德民院士,50年如一日,只爭朝夕,但光芒卻永遠隱匿在身後。
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帥到炸裂」的王德民院士,誰不敬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