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及部分作品。
原標題:觀中國瑞麗「神工獎」 赴一場傳承創新盛宴
10月4日,持續4天的第十三屆神工獎之翡翠、非翡翠、樹化玉、紅木和根雕作品評選在瑞麗市落下帷幕。參加評選的2100餘件作品分別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觀賞,感受藝術家在大自然賦予豐富的原材料上,以俏色巧雕的設計理念,精雕細琢、鬼斧神工的雕刻、鑲嵌等技藝,為世人展示了一場珠光寶氣的視覺盛宴。
十三載神工獎
翡翠玉石文化的創新與傳承
10月1日至4日,瑞麗金星翡翠博物館匯聚了近800件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翡翠及非翡翠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大多選材佛教、環保、山水、抽象、人物、動物主題創作而成,每一件作品都獨具匠心,抑或雍容華貴、或清新雅致,在聚光燈下靜靜地等待觀賞者們到來。
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摩肩接踵,來自山西的霍先生在作品「泉清流遠」前對記者說:「評獎前我就來看過,這件作品一看就是好東西,無論從材料,還是顏色方面看,都是上等品,珠光寶氣盡顯,評獎結果一出,果然獲得金獎。」在觀賞最佳創意獎作品「塵」的時候,霍先生表示,這件作品的雕刻師以反向思維,利用玉石廢料設計成品,「這是廢物(翡翠廢料)利用,是正經的環保,挺有特色,我非常喜歡。」
據了解,本次評選展自8月1日正式啟動,歷經參賽報名、雕刻師和設計師邀約、神工獎入圍通知、神工獎評選、翡翠文化產業發展論壇、頒獎盛典等階段。來自全國各地的500餘位玉雕師、設計師、行業專家、評論家、收藏家、業界知名人士、媒體朋友共同見證各獎項的揭曉。
首次參展的植物舍利——樹化玉
在樹化玉參展作品中,呈現給市民的都是各參展方提供的臻品。其中,有號稱鎮館之寶的「青帝」,還有長30.8米、重達60噸的「天下玉化第一樹」,以及世界最大翡翠屏風「清明上河圖」等等。帶著孩子來這裡長見識的楊女士說,「我的孩子因為對恐龍化石感興趣,覺得這些東西和恐龍化石的形成過程類似,所以就帶他來看看,增長一下見識。以前見過的樹化玉沒有那麼漂亮,也沒有如此巨大,今天真算是跟著孩子開了眼界。」
據瑞麗市樹化玉博物館館長蔡永發介紹,樹化玉在瑞麗市的交易發展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一是以1997年為始,瑞麗市部分商家引進樹化玉;二是2008年,國內部分文人雅客對樹化玉質樸、堅硬的質地表示認可;三是2011年12月13日,中國珠寶欄目將「樹化石」正式更名為「樹化玉」,樹化玉產業開始得到長足發展。據統計,目前在瑞麗市從事樹化玉行業相關人員已有7000餘人。
據樹化玉協會會長陳華介紹,今年是樹化玉第一次被納入胞波節系列活動中、第一次參與到神工獎評選活動中來。雖然樹化玉起步有點晚,但是我相信樹化玉將成為珠寶界的「後起之秀」,能夠在今後每一屆神工獎中大放異彩。
精雕細刻與美好寓意的結合——根雕
在德順紅木家具城的根雕展示平臺中,參展作品有曾登上央視的「百鳥朝鳳」珍藏品、獲得過「神工獎」金獎的「五子登科」大果紫檀等1000餘件根雕作品,讓市民遊客大飽眼福的同時,也充分展現出瑞麗根雕藝術品的強大優勢。
紅木根雕產業的發展,對瑞麗市的對外貿易、旅遊發展和交通物流等產業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紅木根雕藝術品,也稱為瑞麗旅遊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從原料採購、生產加工、銷售服務於一體的較完整的產業體系。
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珠寶紅木產業是拉動瑞麗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希望通過本次作品展,能夠利用好瑞麗市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人力資源優勢,使瑞麗珠寶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為推進珠寶產業創新發展創造新亮點。
工藝、文化、品位的體現——紅木家具
與以往不同,本次紅木家具不參與神工獎的評選,僅精選優秀作品參與展覽。 本屆紅木家具展廳設在金星紅木家具城,只有商家年度新品家具才有資格參展。展廳內,客廳、餐廳、書房及臥室四個系列家具簡潔雋秀、雍容華貴。遊客們試坐椅子,丈量餐桌,欣賞之餘也不忘詢問一下價格。光正紅木家具老闆向遊客介紹道,紅木家具既是家庭生活用品,又是具有藝術韻味的工藝品,其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既能夠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又能夠滿足現代社會消費者的需求。
紅木家具參展作品協會秘書長趙翠英介紹,今年共有15家商家共100餘件展品參展,每件展品都非常新穎,其風格趨向新中式方向,能滿足更多年輕人的需求。本次展覽還設有專門的檢測機構,為消費者提供家具原材料、質量、有害物質含量等項目的檢測服務,對瑞麗市紅木家具產業發展及保障消費安全,起到了監督和指導作用。(記者 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