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片花上線!共赴一場中國傳統美學盛宴

2020-12-03 湖南24小時

那些偉大的人,偉大的思想;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幸福;那些閃亮的智慧,坦蕩的君子;那些昂揚的氣質,相知的靈魂……歷史長卷上,曾留下一張張生動的面容;現在,穿過歷史的霧靄森林,紀錄片《中國》將以宏大格局、獨特敘事以及頂級製作,牽引你往回看、向前探,共赴一場中國傳統美學的盛宴。萬丈雄心,奏響強音。12月7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30湖南衛視&芒果TV聯合播出,會員搶先看24小時。

那些偉大的人,偉大的思想;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幸福;那些閃亮的智慧,坦蕩的君子;那些昂揚的氣質,相知的靈魂……歷史長卷上,曾留下一張張生動的面容;現在,穿過歷史的霧靄森林,紀錄片《中國》將以宏大格局、獨特敘事以及頂級製作,牽引你往回看、向前探,共赴一場中國傳統美學的盛宴。萬丈雄心,奏響強音。12月7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30湖南衛視&芒果TV聯合播出,會員搶先看24小時。

【來源:芒果TV】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師級團隊首度集結只為《中國》,湖南衛視最新紀錄片有點驚豔
    中國值得,紀錄片《中國》同樣值得。紀錄片《中國》的導演李東珅曾擔任超高分紀錄片《河西走廊》的製作人。這部作品一直被譽為國產歷史紀錄片的標杆之作,很多歷史和紀錄片愛好者都將它比作心中的白月光,甚至被各大平臺評為「中國最好的紀錄片」。豆瓣近四萬網友也給了這部紀錄片接近滿分的超高評價。
  • 觀中國瑞麗「神工獎」 赴一場傳承創新盛宴
    原標題:觀中國瑞麗「神工獎」 赴一場傳承創新盛宴  10月4日,持續4天的第十三屆神工獎之翡翠、非翡翠、樹化玉、紅木和根雕作品評選在瑞麗市落下帷幕。參加評選的2100餘件作品分別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觀賞,感受藝術家在大自然賦予豐富的原材料上,以俏色巧雕的設計理念,精雕細琢、鬼斧神工的雕刻、鑲嵌等技藝,為世人展示了一場珠光寶氣的視覺盛宴。
  • 紀錄片《中國》12月7日正式開播——「文藝湘軍進行曲」一場穿越...
    張華立表示,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同時,《中國》作為長視頻精品路線的一次嘗試,在製作上採取了目前紀錄片領域的最前沿技術;在敘事上放棄傳統紀錄片的線性結構,採用從中間打開和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在風格上,不討好當今長視頻的種種流行,強調儀式感,強調偉大的人物及其典型場景。他說:「這是一部有文化門檻、需要歷史儲備的作品,也是一部能讓人汲取能量的紀錄片,召喚大眾從歷史學習,把責任、使命放到實踐裡面去。
  • 聽大藝術家細述《中國美》,Discovery讓世界看見中國美學魅力
    6月23日起,紀錄片《中國美》在優酷獨家播出,聚焦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固定於每周二0:00與中國觀眾見面。未來,該節目將在Discovery全球電視網絡播出,覆蓋全球超過30多個國家的觀眾。14位在世界藝術舞臺上享有盛譽的中國藝術家齊聚片中,將中國美學齊奉於全球觀眾的眼前。
  • 方法論意識與中國傳統美學研究
    作為感性學的美學學科誕生於西方,其關於美的哲學、審美心理學、藝術哲學之理論格局也是在西方文化中得以奠定的。這就表明,以美學學科意識來切入中國傳統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跨文化語境的比較與交流。同樣,中國傳統美學研究是當代人對歷史文化的整理與闡釋,當代的學術視野與問題意識亦構成了研究者的思想前提。這種當代視域與傳統歷史的比勘、對話,其本身就是在激活傳統、發展傳統、轉化傳統。
  • 紀錄片《中國》將於12月7日開播 周濤:三個小時只為配音七十個字
    12月2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伯璟)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辦發布會。現場共上百位嘉賓齊聚發布會現場,只為見證紀錄片《中國》的揚帆起航,並共同完成一場「穿越」千年的歷史文化深度對談。
  • 「江幹新聯講壇」邀你共赴高爾夫的約會
    「江幹新聯講壇」邀你共赴高爾夫的約會 2020-05-18 0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一場博物館的驚奇之旅
    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發布會現場2020年1月7日,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成員薛繼軍,與BBC世界新聞頻道代表、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代表,共同為該片啟播。
  • 跟著張力奮和孔祥東,赴一場音樂與文字的盛宴
    10月3日下午,《牛津筆記》作者、復旦大學教授張力奮與國際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合作的「讀書音樂會」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演奏廳舉行,在上海東方衛視主持人袁鳴的現場主持中,用全新的視角為觀眾開啟了一場音樂與文字的盛宴。
  • 探尋中國精神的源泉和密碼
    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該片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以及湖南衛視「2020年重點紀錄片項目」。全片將用三季共36集體量,在全景視野下,以意識形態與國家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用一幅有血有肉的歷史畫卷,讓當代的中國和中國人,在影像中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講述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上映。講述家族與祖先、漢字的力量、國際化中國、中國製造、科技的藝術、飲食的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不但在國內引發熱議,在海外也受到了外國網友的一致好評。
  • 赴一場桃花盛宴,體驗「20度的冬天 暖暖的東川」
    桃花節開幕式現場桃花節活動以「夢裡桃花源、畫裡洗尾嘎」為主題,以花為媒、以節會友,吸引了廣大市民和八方遊客結伴而行,共赴這一場桃花的盛宴、暖冬的盛會,共同領略東川鄉村旅遊發展的魅力。當天的活動內容豐富,有攝影爭霸賽、直播PK大賽、桃林視聽盛宴、山歌對對碰、特色農夫集市等。賞桃花、品美景「漫山遍野桃花開、如今賞花正當時。」
  • 以《關山飛渡》為例淺析紀錄片的美學特徵
    摘 要:紀錄片是傳遞人類間信息和感情的基本方式之一。近年來,中國的電視紀錄片正在飛速的向前發展,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隨著對紀錄片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界對電視紀錄片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因此,研究電視紀錄片的美學特徵及審美,對於提高紀錄片的質量和人們的審美度,具有積極的意義。
  • 中國紀錄片赴英國參加展映 講述中國人真實生活
    中國紀錄片赴英國參加展映 講述中國人真實生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6日 0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米爾頓·肯尼斯三月十四日電(記者 李鵬)五部來自中國的紀錄片十四日起在英國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上展映,向英國電影人與觀眾講述真實的中國生活。
  • 共赴一場植物的盛宴
    ,也向世人介紹那些改變世界的中國植物。  16世紀,葡萄牙人通過海路抵達中國,幾經輾轉將柑橘帶回葡萄牙。有西方植物學家考證認為,這是歐洲直接從中國引入的第一種外來植物。此後,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植物遠渡重洋進入歐美國家。  茶葉,產於中國的小小葉片,卻擁有撬動世界的力量。
  • 科技美學:飛常準航線網絡圖正式上線!
    民航資源網2016年8月29日消息:近日,由飛常準研發的航線網絡圖產品正式上線。此次新產品的上線,不僅為行業帶來更精準的數據服務,更帶來一場關於航空大數據的美學展示。在新產品中,飛常準以地球為畫布,用不同顏色、不同亮度的航線創造一場關於「空中交通線」的藝術盛宴。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即將登陸央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甄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BBC 世界新聞頻道、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7日在北京共同宣布,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從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它將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在這裡遇見中國的傳統和現代
    我希望可以通過這6集節目傳遞我在現場的激動心情,分享關於中國藝術的獨特洞察而非老生常談。通過這次中國之旅,我發現,如果不了解中國的傳統,就無法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國。」日前,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與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合作拍攝的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在BBC世界新聞頻道播出。這部紀錄片的主持人、英國藝術評論家阿拉斯泰爾·蘇克如是說。
  • ...紀錄片|bbc|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我們誕生在中國|地球脈動|遷徙...
    紀錄片是一個很好的渠道。通過10部頂級的自然紀錄片,在一場場視覺盛宴中,你將深入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感受它們的生命脈動,了解我們共同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1《美麗中國》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著各族兒女,也孕育著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
  • 雅舍聊面:我們共赴中國麵食盛宴
    就在這裡,「燕都思享會」第二期,從一個日本80歲老爺爺坂本一敏寫的《只為一碗好面》說開來……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上麵條的故鄉,這本書挺神的。坂本一敏是日本近畿旅行社北京事務所所長,他1974年首度來中國,這本書主要寫他在1990年到2001年間在中國各地旅行見聞,他是個超級愛吃麵的人,到處跑來跑去,主要為了吃到中國各地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