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也有輪迴?探測到宇宙前世的遺蹟?黑洞死亡後的「魂魄」?

2020-12-06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

一支物理學家小組指出我們生活的宇宙並非第一個宇宙,在我們之前的年代還存在其它宇宙。這些宇宙也充斥著黑洞。微波背景輻射中探測到這些早已死去的黑洞的「魂魄」,這是是充滿暴力色彩的宇宙誕生過程的放射性殘餘。

宇宙微波背景

現在的宇宙並非第一個宇宙,在我們之前的年代還存在其它宇宙。包括牛津大學著名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在內,一些理論學家持這種觀點。彭羅斯和他的信徒們呼籲改進大爆炸理論。值得一提的是,彭羅斯是史蒂芬·霍金生前的重要合作夥伴。

在彭羅斯和有著類似傾向的物理學家眼中的時空演變史(被他們稱之為共形循環宇宙學),宇宙有輪迴,從誕生到膨脹再到死亡,一個宇宙終結後還有會出現另一個宇宙。每個宇宙的黑洞都在下一個宇宙中留下痕跡。在8月6日發表於預印本平臺arXiv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彭羅斯和紐約州立大學海事學院的數學家丹尼爾·安以及華沙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克日什託夫·邁斯納指出,我們能夠從現有的宇宙微波背景數據中發現這些痕跡。

安德魯·懷爾斯、史蒂芬·霍金和羅傑·彭羅斯

彭羅斯等人的研究指出宇宙周而復始,黑洞會在下一個宇宙留下痕跡。他在接受《生活科學》雜誌採訪時指出:「如果宇宙繼續存在下去,在一個特定的點,黑洞將吞噬一切。到時候,宇宙內就只剩下黑洞。」

根據霍金最著名的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黑洞會通過無質量粒子(引力子和光子)輻射的形式緩慢喪失部分質量和能量。如果存在這種輻射,黑洞將逐漸萎縮。丹尼爾指出到了一個特定點,黑洞會徹底瓦解,讓宇宙變成一碗光子和引力子湯。他說:「在這個時期,無質量的引力子和光子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感受時間或者空間。」

黑洞藝術概念圖

引力子和光子這些無質量光速旅行者並不會像我們,以及宇宙內其它所有速度較慢的大質量物體一樣感受時間和空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有質量物體在速度接近光速時經歷的時間會變慢。從它們的角度看,距離是扭曲的。光子和引力子等無質量物體以光速移動,根本不會感受到時間或者距離。

丹尼爾表示在一個只有引力子或者光子的宇宙,時間或者空間已經失去意義。包括彭羅斯在內的一些物理學家指出,到那時,這個後黑洞宇宙開始類似於大爆炸時的超壓縮宇宙,任何事物之間沒有時間或者距離。丹尼爾說:「一切從新開始。」

大爆炸後宇宙迅速膨脹

如果新宇宙沒有前宇宙的黑洞,這些黑洞又如何在宇宙微波背景留下痕跡?彭羅斯指出這些痕跡並非黑洞本身,而是黑洞在數十億年時間裡通過霍金輻射釋放到宇宙的能量。他在接受《生活科學》雜誌採訪時說:「它並非黑洞的奇點,而是黑洞整個演化史上的所有霍金輻射。

在黑洞通過霍金輻射溶解自己過程中,經歷的所有時間都會留下痕跡。這個痕跡存在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宇宙死亡後仍能倖存。如果發現這些痕跡,科學家便有理由相信共形循環宇宙學是正確的,至少不完全錯。

黑洞吸食伴星物質

丹尼爾表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暗淡而混亂,為了在這樣的輻射中鎖定暗淡的黑洞痕跡,他對一系列夜空區域進行了統計。丹尼爾選擇了星系和星光不會淹沒宇宙微波背景的圓形區域。隨後,他鎖定那些微波頻率分布與存在所謂「霍金點」的情況相匹配的區域,而後將這些區域進行相互對比,確定哪些區域與霍金點光譜最為匹配。

在此之後,丹尼爾將這些數據與他隨機產生的宇宙微波背景數據進行比較。這麼做是為了排除一種可能性,即這些假設的霍金點在宇宙微波背景完全隨機的情況下產生。如果隨機生成的宇宙微波背景數據與這些霍金點並不匹配,說明新識別的霍金點來自於前宇宙的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藝術概念圖

這並不是彭羅斯第一次發表論文,聲稱發現過去宇宙的霍金點。2010年,他與物理學家瓦赫·古薩德揚在另一篇論文中提出過類似觀點。這篇論文遭到其他物理學家的批評,未能讓科學界信服。後續的兩篇論文指出,彭羅斯和古薩德揚發現的霍金點證據實際上是他們數據中的「隨機噪音」。不過,彭羅斯仍舊堅持自己的觀點。這位物理學家曾指出人類的意識是量子計算的結果,但這一觀點同樣無法讓很多神經學家信服。當被問及當前宇宙的黑洞能否在將來的某一天在下一個宇宙留下痕跡,彭羅斯回答「一定會」。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拉菲·勒特澤/漫步宇宙/qqtaikong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宇宙也有輪迴?新諾貝爾獎得主發現30個「上一個宇宙的幽靈」
    ,某些證據顯示它有輪迴再生的可能。這樣的爆炸在宇宙中留下的電磁波等特徵可以留存到下一個宇宙中,在下一個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中留下明亮的痕跡,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是下一個宇宙大爆炸和上一個宇宙中的霍金點相撞產生的特殊「斑點」。因此霍金點又被認為是來自「上一個宇宙的幽靈」。
  • 穿越宇宙末日的黑洞
    宇宙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黑洞,有些是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盡頭、經歷一場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遺骸;有些則藏身在星系中心,擁有相當於數十億個太陽的龐大質量。理論物理學家推測,大型強子對撞機也有可能製造出微型黑洞來。還有一種黑洞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在大爆炸之時的極端高密度條件下產生的,所以被稱為原初黑洞。
  • 羅傑彭羅斯認為宇宙經歷著死亡和重生的循環輪迴
    羅傑彭羅斯認為宇宙經歷著死亡和重生的循環輪迴2020-10-11 16:57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在過去很多年裡,科學家都想要知道宇宙的末日會是什麼樣子。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彭羅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認為,宇宙經歷著死亡和重生的循環輪迴。
  • 以獨特的科學視角,探尋轉世輪迴的宇宙法則
    多蘿西在3歲時因為遭遇意外,腦部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創傷,嚴重到醫生下達了死亡通知單。然而當醫生放棄治療後,她卻又神奇的活了過來,從此以後,多蘿西就頻繁的跟父母說一些奇怪的語言。開始父母並沒有太在意,畢竟孩子腦部受過傷,有點怪也不難理解。
  •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原初引力波 為宇宙暴漲遺蹟
    新聞背景  北京時間17日,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宣布,架設在南極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探測器BICEP2捕捉到了宇宙暴漲時期遺留下來的最重要的遺蹟:宇宙原初引力波。  這是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以來,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從而首次在引力強場中檢驗了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
  • 天文學家在探測到39次新宇宙碰撞事件後探究黑洞起源
    據外媒CNET報導,由黑洞和中子星之間的大規模碰撞引起的引力波事件的數量已經增加了四倍。在一組新論文中, 來自LIGO和Virgo合作項目的研究人員編目了39個「新 」事件,這是自2015年LIGO和Virgo引力波探測器開啟以來已經檢測到的11個事件的基礎上增加的。
  • 天文學家在探測到39次新的宇宙碰撞事件後探究黑洞起源
    據外媒CNET報導,由黑洞和中子星之間的大規模碰撞引起的引力波事件的數量已經增加了四倍。在一組新論文中,來自LIGO和Virgo合作項目的研究人員編目了39個「新 」事件,這是自2015年LIGO和Virgo引力波探測器開啟以來已經檢測到的11個事件的基礎上增加的。
  • 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宇宙永恆輪迴、無始無終
    隨著羅傑·彭羅斯因發現黑洞的形成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提出的共形循環宇宙學再一次受到關注。彭羅斯認為,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宇宙可能只是無休無止不斷重複出現消亡的循環宇宙中最新的一個而已。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現存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那宇宙之前是什麼呢?
  • 《天體物理學雜誌》:天文學家在探測到39次新的宇宙碰撞事件後探究黑洞起源
    39次新的宇宙碰撞事件後探究黑洞起源(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由黑洞和中子星之間的大規模碰撞引起的引力波事件的數量已經增加了四倍。在一組新論文中,來自LIGO和Virgo合作項目的研究人員編目了39個「新 」事件,這是自2015年LIGO和Virgo引力波探測器開啟以來已經檢測到的11個事件的基礎上增加的。引力波是由黑洞和其他極端宇宙現象之間的碰撞引起的時空漣漪。當巨大的宇宙體合併時,它們會釋放出異常巨大的能量。最終,這種引力波會被美國(LIGO)和義大利(Virgo)的探測器探測到。
  • 引發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哪來的?高級文明設定還是宇宙輪迴?
    包括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他認為宇宙是一個不斷進行物質變化的動態宇宙。簡單來說,便是宇宙如同天體演化一樣,也會經歷從誕生到毀滅的過程。目前,人們關於奇點的來源,大致分為以下幾個觀點:第一:真的存在「上帝之手」,我們這個宇宙,是由高級文明所設定的,而奇點,便是高級文明用來「孕育」宇宙的「胚胎」,比方說很多人都認為宇宙是有生命的,因為宇宙從誕生到現在一直都處於不斷地生長之中,這個過程其實與生命的過程很相似,只不過因為宇宙過於龐大,並且演化的時間很長,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又不是很全面,所以我們還沒有辦法確定而已
  •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時間:2020-11-08 1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 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
  • 2020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宇宙經歷死亡和重生的不斷輪迴
    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發現我們星系中心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其實就是指銀河系中心那顆質量是太陽400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1970年,霍金和彭羅斯證明了,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下,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的開端也有一個時空奇點,如果有一天再發生坍縮,必然在大擠壓中再次形成奇點。
  • 2020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宇宙經歷死亡和重生的不斷輪迴
    「發現我們星系中心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其實就是指銀河系中心那顆質量是太陽400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1970年,霍金和彭羅斯證明了,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下,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的開端也有一個時空奇點,如果有一天再發生坍縮,必然在大擠壓中再次形成奇點。這就是著名的奇性定理(singularity theorems)。關於宇宙的起源,目前業內比較認同的一個假說就是大爆炸(Big Bang)理論。
  • 科學家探測到兩黑洞相撞大爆炸,規模僅次於宇宙起源
    據英國《衛報》9月2日報導,天文學家近日宣布,探測到了一種十分罕見的宇宙信號,這個信號是兩個黑洞相撞產生的,來自70億光年以外。當時的宇宙只有現在年齡的一半(科學家估算出宇宙的年齡為138.2億年),但現在才被探測到,可見它發生在多麼遙遠的地方。
  • 宇宙大爆炸後第一個超大型黑洞是如何迅速形成的?
    想像一下宇宙處於嬰兒期。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時空起源於宇宙大爆炸。宇宙從那個又熱又密的開始膨脹和冷卻,但過了一段時間恆星和星系才開始點綴天空。直到大爆炸後38萬年,原子才聚集在一起,並以氫氣為主充滿宇宙。當宇宙只有幾億歲的時候,這些氣體聚合成最早的恆星,形成星系團聚集成星系,其中最古老的出現在宇宙誕生後4億年。
  • 宇宙能量守恆如同生態系統,人類輪迴是否存在需重新思考
    世間究竟有無輪迴說到輪迴,我們很容易就想到古代的傳說,並且很容易就把輪迴和封建迷信思想放在一起;但今天,我們需要換個思路重新思考下輪迴,它是否只是組成宇宙生態系統的部分循環的環節呢?世界究竟有沒有輪迴,輪迴存在的理由,如果地球脫離了輪迴這一機制會出現什麼情況?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認為宇宙經歷著死亡和重生的循環輪迴
    關於宇宙的起源,目前業內比較認同的一個假說就是大爆炸(Big Bang)理論。在過去很多年裡,科學家都想要知道宇宙的末日會是什麼樣子。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彭羅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認為,宇宙經歷著死亡和重生的循環輪迴。
  • 歷史上的輪迴轉世案例,或關乎平行宇宙,科學家也捉摸不透!
    人能輪迴轉世嗎?歷史上的這一案例,或牽涉到平行宇宙!人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人生便開始了,從幼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最終邁向死亡,這一切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死亡是每個人最終的結局,只能坦然面對。有一大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既然仍無法逃脫死亡,那麼人能不能輪迴轉世呢?人能輪迴轉世嗎?歷史上的這一案例,或牽涉到平行宇宙!輪迴轉世牽涉到另一個宇宙概念每隔100年再次回到這個世界,聽起來有些詭異,但不代表不可能。
  • [圖]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認為宇宙經歷著死亡和重生的循環輪迴
    關於宇宙的起源,目前業內比較認同的一個假說就是大爆炸(Big Bang)理論。在過去很多年裡,科學家都想要知道宇宙的末日會是什麼樣子。
  • 宇宙探測的功臣
    近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合作,開發出了更加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使得人類人類探測星空的能力提高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通過發射並不斷升級哈勃空間望遠鏡,得到了數量巨大、清晰度越來越高的星系圖片,為天文學家研究宇宙發展變化規律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