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復甦,大地春色滿園。隨著季節的變換,我們頭頂夜空也鬥轉星移。我國描述春夜星空的民間諺語說道:參橫鬥轉,獅子怒吼;銀河回家,雙角東守。大意為:春夜星空的西邊還閃耀著冬夜星空燦爛的餘暉,獵戶座β星(參宿七)橫於西方天空,北鬥七星從東北角轉了上來,高高地橫臥在北極星的上方,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東方;獅子星座從東方升起,而天空已經看不到茫茫的銀河;牧夫座α星(大角星)和室女座α星(角宿一)守在東南方的天空。

獅子座是春夜星空的代表星座,它從東方升起,獨霸南天,昂首怒吼。它的頭部位於西邊,由六顆星組成,像一個反寫的「?」號,又像一把彎彎的鐮刀。鐮刀把尖上的一顆白色亮星是獅子座最亮的恆星——獅子座α星,即軒轅十四,星等約為1.35等。軒轅十四雖然是春夜南方星座中最亮的一顆星,但卻是全天21顆亮星中最暗的一顆。這主要是因為軒轅十四距離地球較遠,離我們的距離大約為84光年。
軒轅十四雖然看起來不夠明亮,但實際上要比太陽亮260倍。它的半徑約為太陽的3.6倍,表面溫度與獵戶座β星差不多,約為12000攝氏度,而它的位置恰好位於黃道上。獅子座的尾部在獅子座的東邊,由三顆星構成一個小直角三角形,尾巴上是一顆黃色的2等星,叫獅子座β星(中名五帝座一)。在整個獅子座的恆星中,中名用「軒轅」命名的一共17顆。「軒轅」是傳說中中華名族的共同祖先,也就是「黃帝」。古人為了表示對黃帝的尊敬與崇拜,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天上的星星,就如同今人用一些名人的名字來命名小行星一樣。

獅子座在每隔33年的11月18日左右,會出現極為壯觀的流星雨爆發現象,即著名的「獅子座流星雨」。流星雨是發生在地球大氣層中的天文現象,從地球上看去,流星似乎是從星空中的某一點向四面八方輻射出來,這一點就稱為「輻射點」,輻射點以所在星座的名字命名。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獅子座頭部的「鐮刀」彎曲部分裡面。上一次獅子座流星雨大爆發是在2001年。
春夜星空能見到的主要明亮的星座除獅子座以外,還有牧夫座、室女座。牧夫座在東南方天空,其中最亮的是牧夫座α星(中名大角星),它是一顆桔紅色亮星。室女座中最亮的是室女座α星(中名角宿一),它是一顆青白色的亮星。這兩顆星與獅子座β星(中名五帝座一)一起,構成了春夜星空一個巨大的等邊三角形,習慣上稱為「春季大三角」,它是春夏之交時星空的顯著標誌。

順著北鬥七星鬥柄三星的弧形彎曲向東南延伸一個北鬥全長的地方,就會找到牧夫座α星(中名大角星)。它光芒四射,閃耀著美麗的桔紅色。它的星等約為-0.04等,是全天第四顆亮星,距離我們約為35光年,半徑是太陽的23倍,光度是太陽的190倍,是一顆紅巨星。紅巨星是中等質量恆星進入到晚年所必經的一個階段,我們的太陽再過大約50億年也會變成一顆紅巨星。
再來認識一下室女座α星(中名角宿一),從北鬥鬥柄三星的弧形彎曲順延至牧夫座α星後,再順延至一個北鬥全長的位置,就是室女座α星。它的星等約為0.98等,距離地球270光年。它還是一顆密近雙星,由兩顆很接近的子星組成。按照中國古代認星的方法,把黃道帶附近的恆星分為28宿,再按次序分為4組,每組7宿,和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相配。第1組代表「東方蒼龍」,分為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而「角宿」是28宿之首,角宿一和大角星就是「蒼龍」的兩隻眼睛。

春夜星空中還有天秤座、長蛇座、巨蟹座、北冕座等等,由於沒有很顯眼的亮星,本文就不多介紹了。獅子怒吼、長蛇狂舞,春夜星空就如春天一樣充滿了生機,帶著你的孩子走出家門,認識星空,感受宇宙的浩渺,會讓你的心中充滿了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