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詳細的星空攝影攻略——銀河、星軌篇

2021-01-11 騰訊網

浩瀚星空,如夢如幻。當你看到這樣的人間美景時,有沒有想過把這一幕拍攝記錄下來?風光攝影師陳海瀅常年拍攝星空,積累下了大量經驗,分享給大家。

EOS 6D Mark II F1.4 快門單張4S連續拍攝 ISO1600焦距24

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

英仙座流星雨,拍攝於青海,輻射點位於銀河旁

拍攝時機和地點選擇

選擇合適的月相和氣象條件

攝影是光的藝術,星空攝影需要操控夜晚的微弱光線,更要對各類光源有著充分的認識和利用。月亮無疑是夜空中起著決定意義的光源,對星空攝影師來說,月亮的相位和升落是必須關注的。

EOS 6D Mark II F5.6 快門1/125S ISO400焦距400

鏡頭: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

金星伴月

在農曆的十五到十七,月亮運行到地球背向太陽的一側,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這時我們能看見月亮完整的圓面——滿月,也稱為「望」。滿月是夜空的統治者,它比最亮的恆星天狼星還要亮三萬倍,讓星空和銀河黯然失色,因此,望日前後一般並不適合拍攝星空。

在農曆的月初,月亮運行在地球與太陽之間,以未被照亮的一面朝向地球,整個夜晚我們都看不到月亮,這種月相稱為「朔」。朔日前後有著整月中最為黑暗的夜空,是拍攝深空天體的最佳時機。但對星空攝影而言,月光的缺位讓地面照度下降,不利於展現地面景物足夠的細節,絢爛星空缺少了地景的呼應,會使畫面顯得相對單薄。

EOS 6D Mark II F5.6 快門1S ISO3200焦距100

鏡頭: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

彗星與新月抱舊月

對星空攝影而言,理想的月相是農曆初三到初五前後的娥眉月,以及廿五到廿七前後的殘月。這兩段時間內,月亮亮度適中,既能夠照亮地面,又不會掩蓋星空,是兼顧天地的最佳時間。

月落前後,攝於農曆十一月十二

除了月相以外,月亮的升落時間也值得我們關注。簡單來說,月亮每天的升落時間比前一天平均推遲約50分鐘,以29.5天(即一個朔望月)為周期循環往復。滿月與太陽交替升落,而朔日的月亮與太陽同升同落,無法見到。對月亮升落規律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充分利用或者規避月光,如上圖所示,在同一個夜晚,月亮落下前後的星空和地面景象就有著巨大的差別。

除了利用上述規律進行定性判斷之外,現在很多軟體和APP如「月相」「Moonrise」」巧攝專業版」,都提供了月相和升落時間的詳細信息,可供參考。

EOS 6D Mark II F1.4 快門單張4S連續拍攝 ISO1600焦距24

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

英仙座流星雨

星空攝影還需要良好的氣象條件,其中雲量和大氣透明度尤其值得關注。適量的薄雲能烘託氣氛,更是為延時攝影畫面增色的重要元素,但滿天的厚雲則是星空攝影的噩夢。因此,在制定拍攝計劃前,一般需要對目標地區的局部氣象條件進行了解預測。

普通民用天氣預報往往只覆蓋城區,信息內容對星空拍攝也不夠有針對性,我們推薦使用「晴天鍾」網站以及其相關移動應用「星空指南」,可以根據地理位置,查詢到局部地區的雲量、透明度、視寧度、溫溼度等預測信息,較之民用的大範圍天氣預報更加值得參考。此外,從經驗看,大風往往能帶來晴朗通透的天氣,而雨後的大氣透明度一般也較高,都是拍攝的良好時機。

選擇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直接影響光環境,對星空攝影有著重要意義,一般來說,我們要選擇光汙染較少而海拔較高的拍攝位置。

夜空中的光汙染主要由人類活動產生的光線被低空大氣中的塵埃或水汽散射而造成。避開光汙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儘可能遠離光源,這意味著星空攝影師往往要尋找市郊甚至野外的拍攝地點。

EOS 6D Mark II F1.4 快門單張20S ISO3200焦距24

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

長城上的銀河與氣輝,多張拼接而成

以北京為例,距離市中心五十公裡左右,銀河才能在天空中顯現,距離市中心一百公裡以上,我們才能真正領略到銀河的壯闊。上圖中,銀河拱橋橫跨過殘破的古長城墩臺,紅色和綠色的氣輝閃耀在空中,猶如飄揚的旗幟,這裡距離北京220公裡,城市的光汙染在夜空中仍然十分顯著。

EOS 6D Mark II F1.4 快門單張0.5S ISO25600焦距24

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

南天銀河,多張疊加降噪

人類活動的增加讓純淨的夜空越來越稀有,徹底避開光汙染是很困難的,我們可以選擇背向或偏離城市的視角來規避光汙染,比如拍攝正南方天空的夏日銀河,就不要選擇城市北方的位置,否則銀河接近地面的部分會被城市散發出來的光亮所掩蓋。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光汙染渲染氛圍,使其成為影像的組成元素。

高海拔是星空攝影另一個有利因素,這並非是為了拉近與星空的距離,而是為了更好的避開大氣的幹擾;對城市附近的星空拍攝來說,數百米到一千米的海拔提升就能有效的改善光環境。

器材準備

星空攝影對暗弱光線的追逐和較為複雜的拍攝環境,都要求在器材上做好充分的準備。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廠商有針對性的設計,越來越多的器材可以用於星空拍攝,並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段。了解和合理利用各種器材,可以使我們的拍攝事半功倍。

相機的選擇

經過多年的發展打磨,數碼單反/無反相機擁有了完善的功能、優異的綜合性能和成熟的生態系統,鏡頭選擇面十分廣泛,始終是星空攝影的主力裝備。

EOS 6D Mark II F1.4 快門0.5S ISO25600焦距24

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

南極星空

星空攝影要求相機具有高感光度下的優秀畫質和良好的實時取景能力,而對連拍速度、對焦能力等這些硬指標並無要求。由於感光元件及數碼處理技術的飛速進步,數位相機的更新迭代極快,新近推出的型號在性能方面往往並不遜色於以前更高檔次的相機。

因此,各品牌較新推出的全畫幅單反/無反是星空攝影的首選,APS畫幅也是可行的選擇。我常用的相機是EOS 6D Mark II,高達ISO 40000的常用高感光度畫質可拍出高精細照片。

EOS 6D Mark II F1.4 快門0.5S ISO12800焦距24

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

雪山和獵戶座

如果希望記錄下星空的神秘浪漫,又不願負擔沉重的器材和複雜的後期工作,那麼可攜式數位相機也是可行的選擇。這類相機一般不可更換鏡頭,相對於單反和無反相機,在體積、重量和價格上都有優勢,並且往往提供了較為簡單的星空拍攝模式,圖像直接在機內合成,省去了後期工作,大大降低了拍攝門檻。

鏡頭的選擇

在星空攝影方面,大光圈鏡頭具有顯著的優勢,不但可以使用較低的ISO以降低噪點,還可以提高實時取景的亮度和對焦、構圖的方便性。

14mm到24mm的超廣角鏡頭利於將天空和地面都收入畫面,是星空拍攝的首選利器。28mm到35mm的廣角鏡頭因為視角較為均衡,也受很多攝影師的青睞。現在各家廠商都正在發力,超出以往規格的廣角、超廣角鏡頭不斷誕生。

視角更大的魚眼鏡頭在星空攝影中也不乏應用,這類鏡頭本身就是為拍攝天空而設計,圓周畫幅的魚眼鏡頭適合記錄全天畫面,對角線畫幅魚眼可以用來收入更廣闊的景色。魚眼鏡頭獨特的畫幅和畸變能創造出新奇有趣的畫面,同時也要求攝影師對影像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

EOS 6D F11 快門1/30s ISO1600 焦距600mm

鏡頭: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2倍增距鏡

危崖月落

星空攝影並非千篇一律使用廣角鏡頭,中長焦鏡頭的合理使用往往能帶來別具一格的效果。中焦鏡頭光圈大,畫質優異,能實現充足的曝光量,使銀河中心部分絢麗的色彩和豐富的層次展露無遺。更長焦距的鏡頭則適合拍攝深空天體以及日月景觀,鏡頭焦距與拍攝題材的大致對應關係如下表所示。

表 鏡頭焦距與適合的拍攝題材

此外,星空攝影離不開長時間曝光,三腳架因而成為必備器材,愛好者可以根據自身設備選擇滿足承載要求的三腳架。三腳架的穩定性與便攜性是一對矛盾,在這方面,碳纖維材質相對金屬具有一定優勢,同時建議選擇帶有中軸掛鈎的腳架,使用時可以通過懸掛重物進行加固。

如何拍攝銀河和星軌

銀河

銀河是夜空中的珍寶,也是星空攝影的重頭內容。拍攝銀河的首要工作就是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不同季節銀河的高度和姿態都有所不同,夏秋季節,銀河明亮段在入夜後就已經升起,是拍攝銀河全貌和銀心部分的最佳時間;春季銀河升起較晚,適合在後半夜拍攝;而冬季的銀河最為暗淡,但星空較為壯觀,可以將銀河與附近的星座一起攝入畫面。

EOS 6D Mark II F1.4 快門30S ISO3200焦距24

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

銀河與夏季大三角,三顆最亮的星就是夏季大三角,

銀河左下的是牛郎,銀河右面的是織女

不同焦段的鏡頭都能用來表現銀河,一般而言,超廣角到中焦鏡頭使用比較多,16—24mm的超廣角鏡頭可以收納大範圍的天空和地面,展現銀河的氣勢,在拼接銀河全景時也可以減少拍攝張數;而50—100mm的中焦鏡頭更適合於表現銀河中心部分絢麗的色彩。

EOS 6D Mark II F1.4 快門20S ISO6400焦距24

鏡頭:EF 24mm f/1.4L II USM

夜空之鏡,多張疊加降噪

銀河的細節豐富而暗淡,需要極為充分的曝光才能表現,因此,感光度、光圈和快門時間等曝光參數的選擇,主要是為了使銀河獲得儘可能足夠的亮度。感光度要在機身噪點水平能接受的範圍內使用儘量高的檔位,通常在ISO1600—6400之間。感光度使用過高,會在畫面中產生嚴重的噪點;感光度使用過低,銀河得不到充分曝光,會使得畫面信噪比降低,同樣容易產生噪點,減小了後期處理的餘地。

拍攝銀河一般採用鏡頭的最大光圈,這是為了在有限的快門時間內獲得儘可能高的曝光量,相對而言,全開光圈導致的成像質量下降就成為次要問題了。無論何種焦段,所選用鏡頭的最大光圈都至少要在F2.8到F4這個範圍,並且越大越好;如果最大光圈過小,就比較難拍出明亮的銀河,並且在取景構圖時也會由於通光量不足遇到困難。

16mm鏡頭下曝光30秒與90秒的銀河中心對比

快門時間的選擇與焦距有關。由於地球自轉的關係,銀河與星空一起都在圍繞北天極進行東升西落的旋轉視運動,如果曝光時間過長,銀河的位置有了明顯移動,就會使影像顯得模糊。從經驗上看,曝光時間的選擇可以參考「500法則」,即用曝光秒數與鏡頭焦距(等效到全畫幅)相乘,若數值小於500,可以認為是安全的。例如,使用16mm的超廣角鏡頭時,可以曝光30秒,如果以50mm標準鏡頭拍攝銀河中心,曝光時間應短於10秒。上圖展示了使用16mm鏡頭分別曝光30秒和90秒的影像,可以看出後者在星點開始拖線的同時,銀河也產生了明顯的模糊。

星軌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天空中所有的星體——包括太陽、月亮、恆星和行星都產生了每天循環往復的東升西落。地球的自轉軸指向北天極,因此在我們以地面為參照物看來,星體的運動就勾勒出了以北天極為圓心的千萬個同心圓弧軌跡,這就是星軌。星軌題材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並且對拍攝條件要求較為寬鬆,很適合作為星空攝影的起步題材,用來了解星空、熟悉拍攝方法。

EOS 6D Mark II F4 快門30S ISO6400焦距17

鏡頭:TS-E 17mm f/4L

茶卡鹽湖倒影星軌

星軌可以向各個方向拍攝。對我國大部所處的北半球中緯度地區而言,北方的星軌明顯呈現出以北天極為圓心的同心圓弧狀,北天極附近的大熊、小熊、仙后等星座亮星較為密集並且顏色豐富,以這部分天區為目標拍攝,星軌呈現出旋轉的動感,頗具視覺衝擊力。

EOS 6D Mark II F4 快門6S ISO3200焦距17

鏡頭:TS-E 17mm f/4L

日晷與西向星軌

東方和西方的星體距離北天極較遠,在同樣的時間內划過的角度相同而距離更長,因此軌跡顯得較為平直。東西方向的星軌呈現出斜上下方的運動,能很好地體現繁星從地平線上升起或落下的狀態。南天的星軌反向彎曲,形狀獨特,實際上是以南天極為圓心的同心圓弧的上半部分。

不同焦距的鏡頭都可以用來拍攝星軌,焦距的選擇直接決定了畫面的構成,一般而言,14mm 到24mm的超廣角鏡頭在星軌攝影中應用較多,寬廣的視角能夠容納大範圍的天空,並將北極星納入畫面,使北天星軌的同心圓弧形狀更為完整和震撼。

EOS 6D F2.8 快門15S ISO3200焦距100

鏡頭: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

繁星東升

中焦鏡頭在拍攝星軌時也別具特色,如上圖「繁星東升」,使用100mm焦段鏡頭拍攝東方,畫面中的星軌平直挺拔,具有獨特的美感。

星軌拍攝要求十分準確的對焦,由於一般使用較大光圈,景深很淺,星點的微小失焦最後都會明顯反映在畫面上。在黑夜裡,相機的自動對焦機構往往不能正常工作,我們需要進行手動對焦;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般鏡頭對焦標尺上的「∞」標記並不嚴格對應真正的無窮遠,因此,若要實現星點的準確合焦,簡單地參照標尺或者將對焦環擰到盡頭都是達不到要求的。

對焦時一定要利用數位相機的實時取景的功能,選擇天空中的亮星,使其出現在視場中心,將實時取景比例放大至最大後,手動旋轉對焦環,將星點仔細調整到最小,就實現了合焦。對焦完成後,在拍攝過程中要注意避免觸動鏡頭的對焦環,並且應不斷確認合焦狀態。

EOS 6D Mark II F4 快門6S ISO3200焦距17

鏡頭:TS-E 17mm f/4L

清華學堂上空的星軌

星軌照片的曝光主要由ISO、光圈和快門時間來決定,我們要通過這三個參數的設定來控制背景天空、地面景物和星軌這三個主要元素之間的亮度關係,達到預期的曝光效果。一般可以使用ISO200—800的中等感光度配合鏡頭的較大光圈以及單張10—30秒的快門時間。這三個參數的搭配,首先要保證天空背景處在合適的亮度,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改變光圈來調整星軌的形態,在使天空亮度相同的曝光參數組合中,光圈越大,拍攝出的星軌就越粗越明亮。

通過現場試拍並查看影像,我們可以調整優化並最終確定三個基本參數,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確定累計曝光時間,這直接決定了星軌的長度。一般而言,焦距越短,累計曝光時間就需要越長;使用超廣角鏡頭時,往往需要一小時以上的曝光時間才能將星軌表現得較為明顯;而如果使用標準鏡頭面向東方拍攝,只需要20分鐘就能獲得足夠的星軌長度。在拍攝前,攝影師可以構想星軌在畫面中所佔的位置,並據此確定累計曝光時間,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適當多曝光一些時間,這樣會留有較大的後期選擇餘地。

在全部參數都確定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相機自帶的定時拍攝功能或快門線鎖定進行連續拍攝。星軌的曝光過程中,攝影師可以相對放鬆,但要留意相機的電源和存儲,確保其處於工作狀態。拍攝完成後,在電腦上可以使用專門的星軌工具Startrails或者Photoshop、Matlab等軟體對照片進行疊加生成星軌。

星空攝影曾經是高處不勝寒的專業技能,但現在技術的進步,已經能讓我們更加簡單方便地進行拍攝,希望大家能夠走出鋼筋水泥的叢林,多有機會領略未被燈光遮蔽的夜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星空影像。

-

圖文提供 | 陳海瀅

編輯 | 芳菲天

相關焦點

  • 星空銀河與星軌的拍攝技巧
    這時除了晨曦攝影之外,高山上的星空、銀河與星軌也是搶手的風景攝影題材之一。這一篇我們就用簡單的文字,帶大家進入浩瀚的星空夜裡。浩瀚的星空、一望無際的星空銀河、星軌,都是夜裡拍攝的好題材。星軌作品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星軌作品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是在月半以後,月出前的2個小時,或是月沒前的半個小時。這2個時間點的好處為何?
  • 如何拍好城市星軌?城市銀河星軌拍攝技法及後期教程
    如夢如幻的夜,銀河繁星密布,對於攝影者來說,這絢麗的星河幻影,有著不可言說的魔力。銀河星軌的拍攝,相信大家不會陌生,需要選擇遠離城市人造光源幹擾的場所,對於一般的攝影愛好者而言,到野外拍攝星空的機會還是很少的,且野外環境相對惡劣一些,安全問題也很堪憂。那麼在我們的家門口——城市裡能不能拍攝星軌呢?答案是肯定的。
  • 銀河、星軌、流星雨……星空攝影全揭秘
    星空攝影是當下熱門的攝影題材,它更是一種極致的攝影體驗,引領你在黑暗中追逐十萬光年外的星光。這篇文章,我們將為你全面講解星空攝影前期準備、拍攝方法、參數設置和後期處理等諸多問題,手把手教你成為一名星空攝影師。前期準備拍攝星空有不少前期的準備工作要做,講究天時、地利與人和。
  • 攝影初學者拍攝銀河及星軌的技巧方法
    2、拍攝時間:拍攝星空的時間以農曆初一左右幾天最佳,晚上十點左右至凌晨兩點,這個時間段沒有月光,星星比較亮,雜光也少。 3、拍攝地點:遠離光汙染的郊外,地勢較高,周圍越黑越好。 4、尋找星星:星軌拍攝北半球以北鬥星為準,南半球以南十字星為準。 5、有赤道儀的情況:長時間+低ISO+較小的光圈 優點:畫質好!拍出來的星多!
  • 飽覽絢麗的星河美景 星空攝影技巧全攻略
    記錄星河軌跡,不再無從下手,觀看完這篇技巧專題後,說不定你也能有所啟發,拍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星空呢。    不如就找個時間帶上你的裝備,去享受這個攝影題材吧!值得一提的是,晴天鍾是專門針對天文攝影開發的天氣預報系統,可以準確的預報雲量,大氣視寧度,大氣透明度等訊息,對於天文攝影很有幫助。二、拍攝地點的選擇    我經常會為了拍攝出一組好的星空星軌的照片而驅車長途奔襲幾百公裡。只為尋找遠離城市,光汙染小的地方。    拍攝星空與星軌,光汙染越小越好。
  • 拍攝星空或星軌,為何不用小光圈?這些關鍵要明白!
    拍攝星空,記錄銀河,長曝星軌,拍攝難度不大,主要就是等待好天氣。但是,很多人在拍攝星空、星軌時,很難拍攝出效果,這是為何呢?因為使用了小光圈,導致星空攝影不出彩。拍攝星空或星軌時,為什麼不用小光圈呢?這兩個關鍵點要搞清楚。
  • 《漂亮的星軌星空》通臂猿-協助拍攝
    漂亮的星軌星空【第1幅圖】此作品由湛江攝影愛好者那先生在著名的江西地區拍攝漂亮的星軌星空【第2幅圖】此作品由青島攝影愛好者馬先生在著名的甘肅地區拍攝漂亮的星軌星空【第3幅圖】此作品由東莞攝影愛好者包先生在著名的衡陽地區拍攝
  • 專業攝影師支招 拍攝星空及銀河的基本方法
    拍星空一直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嚮往的內容。作為一名人像攝影師,我上一次在深夜的野外拍攝星空,大概還是在三年前的美國西雅圖附近的國家公園裡。回來後和蘇旭約了這篇文章,手把手教大家拍星空,滿滿的乾貨哦!「星軌是天空的道路」。由於地球本身的自轉和公轉,以及太陽繞著銀河系的運動,長時間曝光拍攝星星,必然形成長長的弧形星星移動的軌跡,這也就是所謂的星軌。本章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星空的拍攝方法,特別是如何在城市中拍攝星軌的方法。    想要成功拍攝城市鋼筋水泥中的星軌,我們首先需要從掌握星空的基本拍攝方法作為基礎入手。
  • 聽說你還不會拍星空?這是一份超詳細的星空攝影攻略!
    來自美國的攝影師MichaelShainblum,對宇宙有一種別樣的情懷,及其擅長自然星空攝影,他鏡頭下的夜空、銀河絢爛璀璨,美妙不可方物。因為星空攝影需要極高的感光度,在ISO超過3200以上,高感表現力對畫質非常重要。至於鏡頭,最好為廣角大光圈鏡頭。
  • 《漂亮的星軌星空》八臂那吒-協助拍攝
    漂亮的星軌星空【第1幅圖】此作品由廣西攝影愛好者司先生在著名的鄂州地區拍攝漂亮的星軌星空【第4幅圖】此作品由湖南攝影愛好者暨先生在著名的西安地區拍攝漂亮的星軌星空【第5幅圖】此作品由安徽攝影愛好者郎先生在著名的淄博地區拍攝漂亮的星軌星空【第6幅圖】此作品由上海攝影愛好者奚先生在著名的棗莊地區拍攝
  • 星空、星軌這麼美,原來是這麼拍攝出來的
    浩瀚的星空,總是那麼的美麗,令人嚮往。現在的攝影器材越來越強大,星空攝影是很多人所喜歡的一類攝影主題,星空拍攝能夠帶領你在黑暗中探尋光年外的星光。今天小編就總結了幾招,教你拍攝浩瀚無邊的星空大片!1、地點時間上的選擇拍攝星空時,我們儘量避開雜光,尤其是在城市中,各種人工光源照射在夜空中,很難拍攝出我們想要的星空照。因此我們選擇的拍攝地點最好是在郊區,或者是海拔較高的山上,這時候我們才能夠避免雜光的汙染。選擇的地點最好是視線開闊的地方。說完地點的選擇,我們在來說說時間上的選擇。
  • 西藏追星一萬裡 星空銀河實戰拍攝全解析
    星空攝影是這兩年的攝影圈裡熱門選題,從最初的星空星軌,到現在的拍銀河接銀拱,再到日出日落拍星空,星空攝影的玩法也越來越多。雖然拍星空早就不是新鮮事情,但是還是有一些朋友對星空攝影不是很熟悉,下面我們就從實戰拍攝的角度,讓大家看下各類星空題材應該怎樣拍攝。
  • 銀河及星軌拍攝心得
    人和: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畢竟去的都是荒山野嶺,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百度下載「星空漫步2」(安卓手機)app,銀河位置一目了然,蘋果手機是另外一個軟體,自行百度。拍攝銀河拱橋:最好用雲臺拍攝豎版照片,然後的雲臺刻度旋轉拍攝多張照片,用LR調整照片,PS合成全景。必須用手動對焦,用顯示屏放大後校準焦點。拍攝用RAW格式,後期處理空間大。註:北方六月份銀河拱橋較低,三張照片就可以合成。八月份銀河拱橋就更高了,就得拍多張照片,有點難度。
  • 手機星空攝影教程,如何用手機拍出浩瀚的星空?
    ,尤其在拍攝夜景、長曝光、星空等方面,成像畫質有了很大的提升(雖然還是趕不上專業相機),對於大部分業餘攝影愛好者來說,手機的這些強悍功能提供了非常多的可玩性。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用手機拍攝星空的方法,教大家如何用手機拍出浩瀚的星辰銀河。
  • 星空系列教程(中) 銀河及地景拍攝技巧
    網絡上星空攝影教程屢見不鮮,我試圖將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點結合自己的經驗,整理成系列教程, 全面地講解前期拍攝技術和後期思路,並用實例詳細介紹後期處理的每一步驟。本文是系列教程的中篇,主要介紹拍攝器材和拍攝技法。為了確保知識的連貫性,建議先學習上篇--《前期策劃是拍攝成功的保證》。
  • 《星空攝影基礎》:像專業攝影師一樣拍出極致星空
    有30年攝影經驗的美國知名攝影師珍妮弗·吳的代表作《星空攝影基礎》是英美星空攝影奠基之作。作為一名資深風光攝影師,作者在涉足星空之初,她所嘗試的拍攝經常與預期相去甚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摸索中,她遇到的每個問題都得到了圓滿解決,拍攝的照片也越來越能傳達出想表達的意境。在書中,她詳細地介紹了拍攝星空會遇到的問題和需要掌握的技巧,並將多年的拍攝經驗進行了整理,成為本書的基礎內容。
  • 最全的星空攝影前期技巧
    每當我在媒體上發出一張銀河照片,總能引來眾多的問詢,你是怎麼拍的?現場能直接看到這麼美麗的銀河嗎?在風光攝影中,星空攝影確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為暗光攝影,對於相機本身的記錄能力就是一項挑戰。器材裝備相機。
  • 方案和建議給你了,拍出好看的星空攝影作品
    星空攝影都是長曝光,電量需求非常大,如果外出時間比較長,那麼就多帶幾塊電池,內存卡要多帶,我見過有很多攝影師因為帶一塊內存卡,途中損壞導致被迫結束。夜景星空拍攝建議和方案天氣想拍到最清楚的銀河照片,最好提前查看天氣預報,看看哪一天是烏雲的夜晚,安排在這一天雛形,為了避免光汙染,就要避免環境中有其他光源出現。
  • 星空攝影技巧:流星雨的拍攝方法,攝影新手了解下.
    休閒 旅行 TRAVEL 攝影 攻略     民間傳說當流星划過星空時許下願望就會夢想成真,雖然這是一個傳說,但還讓不少人期盼能在星空中看見流星划過天際,流星的時間非常短,轉瞬即逝,如果你會拍照,就能用相機記錄永恆,但究竟流星雨該怎麼拍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什麼時候容易拍到流星雨?
  • 攝影技巧:少了它,再好的相機也拍不出好看的星空星軌圖片!
    攝影技巧:什麼季節拍星空星軌最好?我認為是夏季。夏季晴空萬裡,室外溫度也適宜,帶上攝影器材前往合適的拍攝場地,便可以將億萬璀璨盡收眼底。除了合適的拍攝時間、拍攝場地,以及長時間的等待,拍攝星空星軌最重要的就是攝影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