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追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0-12-06 華聲娛樂

知乎不僅能獲得可信賴的解答,竟然還是追星族們的寶藏基地?


最近不少飯圈中人都玩上了知乎的「圈子」,不管是粉愛豆,分享生圖,還是澄清事實,國內當紅藝人們的粉絲主力紛紛在知乎開圈兒,讓知乎成為自己的常駐之地。


知乎「圈子」成為飯圈群體的追星新世界

點進圈子廣場的明星類別中,就會出現國內當紅藝人們的專屬圈子。其中,「人間錦鯉」楊超越的專屬圈子名為「楊超越和她的朋友們」。進入圈子後,即可看到「月芽」們的互動,除了熱度最高的「物料美圖」主題,很多「月芽」也會在此分享追星心情。


飯隨愛豆,楊超越自帶綜藝梗的屬性,「月芽」們也堪稱圈子中的快樂源泉。對於超越妹妹的日常搞笑行為,粉絲紛紛上圈子調侃,愛寫各種「小論文」,「愛到深處自然黑」大抵如此。此外,「月芽」們圈子裡舉辦的「知乎杯鬥地主大賽」,將圈友們有趣有梗的形象強化了,這次活動在微博上也收穫了很多關注,為圈子吸引了不少圈友。目前,「楊超越和她的朋友們」已累計超30個主題討論,圈子帖子及粉絲數量均位列明星榜一位,實力撐起明星圈子的排面。


粉絲自發制定追星守則 避免「髒亂差」

「四字弟弟」易烊千璽的粉絲把「封閉貨車」開進了圈子。在其專屬圈子「易烊千璽——封閉貨車」中,「千紙鶴」們每天分享著「帥哥出沒」「小烊行蹤」等前線美顏與行程資訊多樣內容,「澄清合集」主題更是易烊千璽專屬圈子的主要內容之一。

人紅是非多,為了守護最好的千璽,「千紙鶴」們自發制定追星準則,在知乎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遇到關乎愛豆名譽的問答,第一時間拿出證據「闢謠」。這種追星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證明星圈子內容的優質性,避免粉圈掐架的情況發生。


不僅是喜好分類 明星「圈子」內容更多樣

憑藉《陳情令》紅遍亞洲的肖戰,在圈子裡也擁有「肖戰的蝦塘」。「小飛俠」們在蝦塘裡為新粉賣安利,分享「追星高光時刻」;「顏控拯救者」給新老粉一併刷新肖戰美顏新高度。在肖戰的專屬圈子,大觸的手繪、修圖小能手的飯制美圖和表情包、剪輯大神的視頻都受到「小飛俠」們的關注。


相較於知乎站內專業領域的嚴謹內容討論,知乎「圈子」的交流氛圍更輕鬆,讓人人都能參與其中,滿足粉絲自由追星的表達欲。高質量的明星內容,高粘度的粉絲用戶,良好的平臺環境,這些優勢讓知乎「圈子」成為飯圈群體的新寵。

相關焦點

  • @知乎,精英社區走下神壇是一種什麼體驗
    下降的門檻,變味的知識在知乎平臺上,不少老用戶都表示知乎已經不復當年了,以前的知乎可以說是群星薈萃,李開復、keso、黃繼新、梁邊妖……多少專業大牛發表著自己的真知灼見,那可真叫百花齊放。在進行地鐵、網媒、應用商店等多角度的推廣之後,據此前知乎「新知青年大會」上周源公布的數據顯示,知乎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2.2億。但是融資+全渠道推廣,勢必會對知乎原有的氣氛造成極大的衝擊,而氣氛對於一個精英社區來說,其實是至關重要的。
  • 媒介之變|內地娛樂圈:技術時代的追星體驗
    追星文化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地也有不同風格和特點。當下圍繞內地娛樂圈展開的追星則充滿了新的動態,可算作一種「中國式追星」。內娛的運作方式實則反映了平臺時代的文化生產特徵,照射出當代的社會文化生存境況,也醞釀著新的道德和價值準則。如是,內娛是一個肌理豐富、充滿動態的時代文化景觀。對文化研究者、行業觀察者以及市場分析者來說,內娛都可算作一個具有方法論意義的個案。
  • 知乎圈子:精英社區的降維和自我救贖
    2019年末,知乎推出了「圈子」功能。通過體驗與分析後,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答案——知乎希望通過「圈子」功能,提高產品的社交化成分,並以此擁抱「千禧一代」。2019年底,知乎app在內測「圈子」功能後,正式上線了這一功能。
  • 網友調侃:體驗96度的伏特加,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溫馨提示: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網友調侃:體驗96度的伏特加,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我們都知道,酒是個好東西,但是不能多喝,少喝一點會有更好的效果,活血化瘀,我們平常喝的最高的白酒也就是50度左右,如果讓你來體驗一把96度否認伏特加,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
  • 瀕死是什麼樣一種體驗?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美國精神病學家、醫學哲學家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便是後一種人。穆迪關注的是人在經歷死亡時會發生什麼,如果一位病人被判定為臨床死亡後又被救活,他又有什麼樣的感覺。穆迪把這樣的主觀感覺稱為「瀕死體驗」。在採訪了150名相關經歷者之後,他寫成《死後的世界》一書,描繪出「瀕死體驗」的大致輪廓。
  • 在海洋天堂帛琉潛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帛琉被譽為海洋天堂,這裡的海水有一種奇異的海藍色,海域中有超過1500多種的魚類及700多種的珊瑚,小花今天就來帶大家感受一下在海洋天堂潛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帛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無毒水母的水母湖是不容錯過的,它是世界公認的七大景觀之首。
  • 為何追星女孩住在「地震帶」卻不脫粉 追星的本質其實是……
    圖片來源於網絡那麼在這份追星的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現在,一些14歲至20歲的女孩子沉迷於「粉絲文化」,以「追星」為榮,「追星」追到瘋狂的程度,形成了「飯圈文化」,「她們以形成的偶像為『正主』,可以為偶像花錢,花時間來投票,同時還可以去為他們『站臺』。」
  • 路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看完我哭了……哈哈哈哈哈哈
    路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來源:少女兔(ID:iiilass)擁有一個路痴朋友是怎樣的體驗
  • 斬獲賓夕法尼亞大學Offer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近幾年我國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那麼斬獲賓夕法尼亞大學Offer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在早稻田大學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麼,在早稻田大學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早稻田大學的學校裡有個銅像,是早稻田大學的創始人,矗立的大隈重信像仿佛在迎接每一位真心求學的學子。早大有個傳統,入學的時候要和他合影,畢業的時候再來合個影。大隈講堂,早大著名的拍照場所。大隈講堂旁邊有棵巨大的銀杏樹,秋天的時候特別的漂亮。
  • 知乎產品分析 | 變現路上的商業嘗試
    這次來分享一下我對知乎這款產品的理解和一些建議。一、產品定位企業對應什麼樣的產品來滿足目標消費者或目標消費市場的需求,滿足用戶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滿足用戶的痛點。而面對現在的網際網路紛繁複雜的信息,由於網絡信息量大,用戶難以去篩選,他們往往花費過多時間卻不能準確找到自己想要的。
  • 死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瀕死體驗揭秘
    我們還看一看有過瀕死體驗的人是怎樣描述的。這就是--瀕死體驗。 儘管瀕死體驗發生的情境,以及親歷該種體驗的個人性格都有著巨大的差別,但需要肯定的是,在這些人「瀕死體驗」的陳述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相似性——它們大體歸納為14條。
  • 太空探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人們對太空充滿好奇:太空探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問題令許多人好奇不已。有一個五歲的孩子,因為祖母給了他一本介紹太空飛行的書,從此點燃了他通往星空的夢想之旅。後來他參與了4次太空任務,其中進行了3次太空行走,完成了美國「命運號」實驗室與國際空間站的安裝連接工作。他共在太空中工作、生活了33天。
  • 斬獲邁阿密大學Offer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美國留學趨勢前景大好,申請人數逐年攀高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去邁阿密大學留學,那麼斬獲邁阿密大學Offer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粉上正能量的頂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圖表(圖片來源於網絡)粉圈流傳,王一博把半輩子不追星的人都收入囊中。這句話雖然是有點誇張,但是並不假。用王一博新劇《有匪》中的一句話來講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佔了臉的便宜?事實證明,不盡然,長得帥只是外表,更吸引人的是與生俱來的謙遜和禮貌,越粉越愛,始於顏值,忠於才華 才是粉上王一博的真正的路。飯隨蒸煮,在王一博的正能量傳遞之下,粉絲也是謙遜,溫和。
  • 最靠近城市的沙漠,近距離接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對於沒有去過沙漠的人來說,沙漠無疑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雖然在百度,電視,抖音上看到很多沙漠的場景,但是沒有親身經歷你永遠也感受不到深處沙漠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庫木塔格沙漠好玩的娛樂體驗,有沙漠駱駝,滑沙板,沙漠衝浪車,如果選擇這個季節去一定不要錯過哦!
  • 知乎產品分析報告
    體驗: 如下圖所示,當用戶對頁面內的問答不感興趣時,可以選擇屏蔽,以後類似內容就不會再出現。但是,屏蔽功能的入口比較深,用戶使用起來會比較麻煩,一般用戶或許並不會去使用這個功能,甚至並不知道有這個功能。
  • 在大學勤工儉學,擔任辦公室學生助理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昨天在知乎上有人邀請我回答一個問題,在大學你是怎麼賺錢的,自覺慚愧,我一沒有商業頭腦,二沒有發家致富的念頭,做不了啥買賣,我去勤工儉學目的也不是為了賺錢,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但畢竟一個月還是有幾百塊錢的收入,對家庭並不富裕的我也可謂是錦上添花。
  • 金雞獎上群星追星劉德華,唯獨賈玲追星劉德華火了,原因很簡單
    金雞獎頒獎典禮結束以後,佟麗婭在微博中曬出了自己和劉德華的合影,並在配文中提到自己追星成功了,終於和偶像劉德華合影了,佟麗婭追星劉德華成功,但是卻被網友吐槽了,早前,陳思誠就和劉德華有過合作,大家認為佟麗婭早就有機會和劉德華見面了,這一次佟麗婭曬出了和劉德華的合影,諸多網友認為是在蹭熱度。
  • 日本博主家養了只「網紅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世界上的孤獨,大同小異,但是沒有什麼樣的煩惱,是養一隻貓治癒不了的。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有一位日本博主家養了只「網紅貓」,每天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和自己家貓的相處照,隔著屏幕,都能夠感受到這份治癒。冬雪皚皚,就是用爪子來作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