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變世界華人數學大賽,為何諾貝爾獎鮮少有中國人身影?2019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英國舉行了開幕儀式,各國隨後將參賽隊員名單公布,在名單中我們發現加拿大、美國、紐西蘭隊伍中有多名華人。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慘變」國際華人數學大賽。此事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紛紛讚嘆中國人的數學水平比外國高。
不可否認,中國人的算術水平在世界範圍內是最高的,但是這是基於我們中國人從小就積累下的數學基礎。在教育上,一直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就拿九九乘法表為例,在中國,二年級就開始學習,每天加以反覆背誦,並且做大量的練習,使九九乘法表爛熟於心,答案脫口而出。而在英國,最出名的一次事例大概就是2015年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回答不出9×8等於多少。這時我不禁有些疑惑,為什麼外國人的數學水平這麼爛,諾貝爾獎還老是英美等歐美國家包攬,鮮少看見中國人的身影呢?
首先,我們不得不認識到的是,雖然我們的數學水平高於外國人,但是在數學教育上是落後於人的。中國的數學學於表面,沒有深入的研究,我們滿足於簡單的基礎運算,沒有學習複雜的數學思維轉化。在歐美國家,主張的是精英式教育,因材施教。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教育,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進行最基礎的教育,這樣就能重點培養數學領域上的人才。我國在培養數學家和研究人員上是落後的,但是我們也在不斷的縮小差距。
其次,歐美國家在科研投入方面是下功夫的。2018年美國的年研發投入已經達到了4960億美元,佔據了全球總研發投入的26%。歐美國家在科研投入的經費上是很充足的,為研究人員提供先進的實驗平臺、實驗儀器以及場所,配備專業的導師進行指導,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和鼓勵。這些優秀的研究人員都將進入微軟、谷歌、蘋果等最具有影響力的公司工作。2018年中國的年研發投入僅次於美國,但在科研方面還與歐美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相信,隨著科研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和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是一個科技強國。
現在的我們,依然還只是數學大國,未來還有很長很長的路,努力朝著數學強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