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mina聯手多家藥企開發腫瘤診斷NGS平臺

2021-02-15 精準家

微信公眾號:biolinkin

Illumina公司表示與AstraZeneca(阿斯利康)、Janssen Biotech(楊森)、Sanofi(賽諾菲安萬特)合作開發腫瘤診斷產品系列的下一代測序儀 (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平臺,這將創造出有史以來第一項基於測序儀技術的診斷工具,此項應用將會加快公司腫瘤產品臨床開發速度。

下一代測序儀腫瘤診斷平臺有3個用途:靶向治療的臨床實驗目標篩選多基因疾病治療的商業化作為精準醫學更加全面的工具

Illumina公司表示:正在與合作夥伴開發可以同時測試多個基因突變的診斷來支持其合作夥伴的臨床試驗;該合作有助於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及診斷方法的商業化。

同時,Illumina公司官員也表示,該公司正在建立在常規臨床腫瘤學實踐中的NGS-based診斷標準,以及定義管理框架來啟用這個新的測試模式。

Illumina公司和其戰略合作夥伴的目標是:從伴隨診斷的單一分析法向基於基因診斷結果的選擇性伴隨診斷方法邁進。

美國的一家藥物-伴隨診斷研究機構「Friends of Cancer Research」的創始人EllenV. Sigal博士說:「將藥物伴隨診斷過渡到」以病人為中心「治療方法標誌著一個腫瘤治療的新時代來臨。我們很高興看到製藥公司與Illumina公司的NGS平臺合作,通過他們的在研藥物(pipelines drug),帶來拯救生命的新的治療藥物,這種合作的類型會給醫學帶來巨大的進步。」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確認與癌症有關的125種基因,其中71種腫瘤抑制基因和54種腫瘤驅動基因,它們通過12種細胞信號通路轉變為腫瘤細胞。

在今天,可用靶向療法的數量雖然有限,但是已經有大概800多種腫瘤藥物正在研發中,其中很多是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因此隨著新的靶向療法的出現,越來越多的藥物-伴隨診斷測試變得非常重要。

Illumina公司表示:未來的測序平臺必須是針對多個基因可以更快、且更廉價的方式即時測序,並發現所有可能出現的遺傳性變型。這將有助於製藥公司更好地預測新藥在患者體內的接受程度以及療效。

相關焦點

  • 腫瘤NGS檢測公司與藥企掀起合作潮 誰將成功挖掘第一桶金?
    多家頭部腫瘤NGS檢測公司向《華夏時報》記者表達了對這塊業務的重視。和瑞基因CEO周珺表示:「與藥企合作這塊是公司戰略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我們期待這條業務線成為一大業務增長點,但這不是簡單短期實現的問題,需要我們深耕細作,用紮實的研發技術創新能力和服務,和藥企客戶一起共同探索更有價值的合作點和方向。」
  • 腫瘤NGS檢測公司與藥企掀起合作潮 誰將成功挖掘基因大數據第一桶金?
    隨著腫瘤賽道愈來愈熱,靶向藥及創新免疫類等藥物開發激增,腫瘤NGS檢測的「頭部玩家」正在走上一條新路——與藥企合作,加入到新藥試驗與伴隨診斷環節。   多家頭部腫瘤NGS檢測公司向《華夏時報》記者表達了對這塊業務的重視。
  • Natera與illumina達成專利和解協議
    Natera與illumina的子公司Verinata Health均為業內領先的採用NGS技術進行生殖生育健康檢測的服務商,但Natera目前所有的檢測服務均基於illumina的測序平臺開展,這讓其在雙方的博弈中一直處於相對弱勢。
  • 腫瘤NGS行業迎來上市熱潮
    2019年最新一輪的融資中吸引到了維梧資本、中金資本及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領投,弘暉資本及現有股東跟投。就在新一輪融資完成的第二天,泛生子立刻向納斯達克交易所首次遞交了自己的招股說明書,也因此成為了第一個遞交上市申請的腫瘤NGS伴隨診斷企業。
  • 貝瑞基因NextSeq CN500獲批成為通用型臨床NGS測序平臺
    活動邀請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李金明研究員、山東省腫瘤醫院於金明院士、中南大學醫學遺傳學研究中心鄔玲仟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鄔堂春教授,以及來自全國的4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各方就NGS技術的規範化臨床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展開了探討。
  • 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日本藥企AnGes開始研發新冠...
    韓國GC綠十字和SK生物科技等5家藥企宣布開始研發新冠疫苗,賽爾群等10家藥企也已著手或準備研發相關藥物。賽爾群通過分析治癒者血液研發藥物,醫企Immunemed則正在研究使用抗流感藥物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國立保健研究院、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韓國化學研究院、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4家機構也為研發新冠疫苗和藥物正在積極推進民官合作。
  • .| 「宸安生物」獲825萬美元A輪融資,發力腫瘤單細胞質譜流式診斷
    據悉,這兩輪融資將用於擴大與藥企和臨床的合作,推進公司自主開發的質譜流式系統在腫瘤單細胞診斷領域的應用。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單細胞層面的伴隨診斷服務,目前它已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質譜流式設備。
  • 專訪泛生子CEO王思振:腫瘤NGS行業將迎來進階發展
    我們計劃不斷豐富公司的診斷和監測產品組合,開發高臨床價值的早篩產品管線,並推動與更多藥企的合作。泛生子將專注於擴大精準醫療的市場覆蓋和滲透,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圖 | 泛生子創始人兼 CEO 王思振(來源:泛生子)季報發布不久前,生輝就國內腫瘤 NGS 行業的現狀和趨勢,與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兼 CEO 王思振聊了聊。
  • 572期-3:【企業】Illumina與諾禾致源將開發NGS生殖健康與癌症診斷平臺
    今日,Illumina與諾禾致源在美國聖地牙哥和中國北京和同時宣布,雙方已於2015年9月開始合作開發先進的基於二代測序(NGS)技術的臨床診斷平臺,主要應用於生殖健康和癌症檢測領域。Illumina與諾禾致源的合作致力於為臨床檢測市場提供最先進的整體測序方案,雙方此次合作開發的診斷平臺易於操作使用,可應用於中國產前DNA及癌症檢測市場。此次合作使Illumina先進的測序技術與諾禾致源領先的臨床應用研發體系實現了高效整合。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諾禾致源將提供核酸提取方法、文庫構建技術和數據分析軟體,Illumina將提供NGS儀器零部件和相應試劑,用於雙方的合作開發。
  • 迪安診斷:領跑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打造質譜+NGS平臺
    合作共建始於集採配送模式,傾向於檢驗科/病理科整體打包共建,與區域龍頭醫院或醫聯體共建區域中心實驗室,並通過提供「專家資源+技術平臺+臨床推廣+學科建設」服務,推動與大型三甲醫院共建精準醫療中心,搶佔行業制高點。  省級實驗室全覆蓋,區域中心發展提速,ICL滲透率和集中度提升空間大。1)2017年已完成全國省級中心38家的布局,合作共建客戶數量已超過300家。
  • 腫瘤精準免疫治療基因檢測平臺「裕策生物」完成近3億元C輪戰略融資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擴大市場覆蓋,推動TMB檢測大panel產品報證,建立市場化的腫瘤免疫藥企臨床研究服務平臺。腫瘤免疫治療是目前腫瘤治療研究的熱點,截止到2019年8月,全球共有5166項免疫治療相關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 單細胞診斷企業宸安生物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德聯資本領投
    據了解,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單細胞精準診斷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通過單細胞技術揭示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動態變化,支持臨床的伴隨診斷和精準治療。公司目前擁有質譜流式分析技術和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兩大技術平臺,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已在多家臨床機構獲得成熟應用。
  • 腫瘤NGS檢測市場的前景分析
    基因測序一直是全球醫療科技行業非常火爆的話題,它是基因檢測技術的一種,目前主要有一代測序(Sanger測序)、二代測序(illumina/Life Tech)、三代測序(單分子測序)等。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二代測序,即NGS。
  • 金域醫學與Illumina達成合作 整合一款NGS系統
    2018年1月4日,全球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納斯達克:ILMN)與中國第三醫學檢驗行業領先者金域醫學(上交所:603882)共同宣布,雙方將利用Illumina的下一代測序(NGS)技術共同為中國患者開發腫瘤及遺傳病檢測系統,專門用於分子腫瘤及遺傳性腫瘤檢測。
  • 納斯達克迎來首個中國腫瘤NGS企業
    第一輪融資時,漢雨生在半年多的時間中談完了30多家機構,卻沒有一家機構給出積極回應。最終,還是聯想之星和漢雨生的老東家北極光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獲得了啟動資金之後,燃石醫學迅速完成了團隊擴充和產品定型,後續的發展也順風順水。
  • 中美面對面之NGS腫瘤檢測試劑盒
    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未來NGS將成為腫瘤精準用藥領域的主流檢測方式。總的來說,檢測方式將會從單基因到大Panel,檢測平臺將會從PCR到NGS。二、美國NGS檢測試劑盒盤點分析全球第一個NGS伴隨診斷試劑盒是2016年在美國上市。接下來,小編先盤點一下美國所上市的NGS檢測試劑盒。
  • 國內腫瘤NGS伴隨診斷市場的競爭格局
    腫瘤NGS伴隨診斷在中國仍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有6年左右的發展歷史,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漸提升。從收入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的前三名企業佔據了39.7%的市場份額,前五名企業佔據了55.6%的市場份額。
  • 投身腫瘤NGS檢測,金橡醫學以匠人精神守護健康
    在香港大學博士畢業之後,曹善柏在輔助生殖和無創產前診斷行業工作了5年,期間發表了多篇SCI論文,並主持了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2018年,他選擇與另外兩位合伙人一起,成立了金橡醫學,投身於腫瘤基因檢測領域。
  • 腫瘤伴隨診斷公司未來將會如何發展?
    隨著遺傳疾病治療手段可及性地提高,和腫瘤伴隨診斷火熱的底層邏輯相通,腫瘤公司入局遺傳疾病的輔助診斷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雖然在院內,腫瘤相關的科室與遺傳疾病相關科室通常不同,但隨著MDT模式的推廣以及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腫瘤與遺傳的關係之後,二者間的交集自然會越來越大。3.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某藥企研發團隊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癌症發展的基礎特徵是遺傳不穩定性,以單一基因變化為目標的研發思路不具有持續性。涉及更加相應於靶點治療的設計和開發是科研者不斷的追求。 在實際臨床研發過程當中,不僅考驗各公司的研發能力,研發策略的選擇也考驗著立項人員對科學進展的把控。  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總裁吳曉濱認為:「未來5-10年,幾款讓全世界人民都受益的藥物將出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