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英雄,也不乏賣國求榮的小人漢奸,九一八事變之後,無數先輩為了保衛國家,無畏地獻出自己的生命反抗日寇。
但是也有很多人依靠出賣自己的同胞,換取偷生的機會,在整個抗日期間,中國最大的漢奸就要屬汪精衛了。
其實早年的汪精衛也是個熱血青年,跟隨孫中山鬧革命,一心救國。刺殺載灃失敗後,汪精衛被捕入獄。
在獄中,他寫下了一首絕命短詩以明心志。好在後來孫中山不停奔走,保釋了汪精衛。然而從此,汪精衛軟弱的性格暴露了出來,也註定了他的未來。
當革命遭到挫折,汪精衛就要找出理由逃到國外,等風頭過去了才回國。他的本性終於在「一二八事變」之後展現了。
當革命軍的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時,汪精衛在後方卻無視了他們的犧牲,如一條狗一般和日軍籤訂了停戰協議,出賣了國家!
之後七七事變爆發,汪精衛醜惡的嘴臉完全暴露在民眾面前,當其他人號召著全民抗戰時,他竟然命令士兵執行不抵抗政策。甚至在與日軍籤訂的投降協議中,清清楚楚地寫著不在重要地區設防,如此舉動,無異於賣國!
最可惡的是,汪精衛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立了汪偽政府,建立七十六號暗殺機構,徹徹底底成為了日本人的走狗,幫助日本控制中國,迫害積極抗日的中華同胞。
然而汪精衛的無恥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美國向日本宣戰後,他竟公然宣布要和日本共存亡,汪偽政府的統治區也進入了戰爭狀態,時刻準備為日本人戰鬥。最終,這個十惡不赦的大漢奸在1944年死於日本。
汪精衛的妻子遵照他的遺囑,在他死後將棺木運送回國內安葬,厚顏無恥地葬在了中山陵旁的梅花山,不知道他有何臉面再見孫中山先生。汪精衛也知道自己死後一定會遭人唾罵,為了保護自己的墓地,他特意讓人將五噸多的鋼筋和水泥混合澆在墳墓外,別人只能用炸藥才能打開墳墓。
不過沒幾年,日本戰敗後,蔣介石便下令把汪精衛的陵墓移開,以免玷汙孫先生的陵園。最終他的墓地用了上百噸的炸藥才被炸開。
人們在裡面的牆上發現了二十八個字:「心宇將滅萬事休,天涯無處不怨尤。縱有先輩嘗炎涼,諒無後輩續春秋。」
這首詩倒有些悲涼之意,然而汪精衛的一生所為實在太過可惡,叛國的事實也是不容爭辯,無論如何都不能得到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