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綠色環境可持續的發展,國家對春節時間燃放鞭炮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很多的城市當中都已經明文禁止了城市居民的燃放。不過在十幾年前,我們家家戶戶對過年燃放炮竹可是有著習俗般購買習慣,每到過年的那幾天,鞭炮聲成了整個休閒城市裡獨特的背景音樂。
春節期間各行各業的人們基本上都會大放假,除了為人民站崗的警察以外,最忙的應該就是小偷們了。一年中人們最悠閒的時刻,心情最為放鬆,也成了盜墓賊最佳的盜墓時間。在98年的時候,盜墓者就在大年初六和初九的時間段裡,利用村子周邊的鞭炮聲,盜挖了位於現在河南省內的「哀後」墓,此墓主人是李治時期太子李弘妃子裴氏的墓穴,在當地這個墓穴還被稱為「娘娘冢」。
這所墓被盜時根本無人察覺,是在事情過後由一個路過的村民發現的,警察在接到報案後在現場發現了由人工製作炸藥的痕跡,還有盜墓者留下的一些使用工具。但是因為這些偷盜者只是周邊的農民和文物販子,沒過多久案件就被破獲,偷盜和販賣國家保護文物,主犯被宣判了死刑,執行現場就在「娘娘冢」墓前,給當地人留下了相當大的震懾力。
緊接著兩年後的春節,又有一批盜墓則想要借著鞭炮聲盜墓,而且還採取了多次行動,這次他們的目標是朱元璋的重孫梁莊王朱瞻垍,位於現在的湖北鍾祥市。從大年初三的時候開始就利用周圍過節的氛圍,精準的找到墓頂的位置,在晚上用電鑽鑽出一空,利用炸藥想要炸開墓穴,但是因為對墓穴的建築厚度不了解,只是炸出一個坑洞。十天後再次準備好炸藥的盜墓賊,又在第一次的坑洞旁邊炸出兩個位置,還是一無所獲。
後來盜墓則以為這處墓穴攻克不了,於是打算轉戰朱元璋第23子郢靖王的墓穴,結果被當場抓獲,這才避免了另一古墓的受損。後來文物專家在對梁莊王墓穴進行搶救維修的時候發現,其實墓穴後室頂部的盜洞已經被打穿了,只是因為這座墓穴的結構設計十分堅固沒有引起塌陷,而盜墓者們因為夜晚視野受阻沒有發現裂縫。他們距離可以成功進入墓室偷盜,只差了一塊磚的距離,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這座梁莊王墓中的完好無損的出土文物,經次於明神宗的陵墓,為我國考古事業提供了很多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