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成千上萬的金銀珠寶,古代盜墓賊內心蠢蠢欲動,但接踵而至卻鎩羽而歸,就連現代考古學家都望而卻步。
闔閭墓究竟暗藏著怎樣的「殺機」才讓眾多欲掘墓之人束手無措?
據說當年勾踐用計割掉了闔閭腳趾,而這割了闔閭腳趾的戈是塗上了劇毒的,加上闔閭南徵北戰多年,積勞成疾,醫治無效,便在徵途中死亡了。
為父報仇,夫差血洗了越國,並且俘虜勾踐夫婦到吳國做牛做馬,受盡折磨。
一代君王臥薪嘗膽,受盡凌辱卻要忍辱負重,等的就是「三千越甲可吞吳」。
吳王闔閭是春秋五霸的另一種說法,好戰,勇猛,一生馳騁沙場。夫差非常敬佩自己的父親,所以決定建造一個奇特的陵墓以表敬意。
為了建造闔閭墓,夫差徵民10餘萬,耗時三年才於蘇州閶門外虎丘山下一池水中。
有史書記載.:
「銅槨三重,傾水銀為池,黃金珍玉為鳧雁」。
黃金,珍玉,珠寶等各種奇珍異寶,誰若聽聞不心動?盜賊們更是躍躍欲試,卻都無計可施,這主要是有以下原因。
其一,隱蔽性強。
人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很少有人知道蘇東坡一句「至蘇州而不遊虎丘,乃憾事也」。
闔閭墓位於蘇州市虎丘,風景優美,卻少有人知道。墓壁狹長而深邃, 因古代少有人喜遊山玩水,眾多百姓每日忙於農事。
而富家子弟又喜吃喝玩樂,只有些賢人雅士尋奇景,所以幾乎無人來往。日新月異,此地漸漸被世人所遺忘,盜賊尋到此地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
其二,危險性高。
夫差為了將闔閭墓的構造秘密從此封存,便將核心人物全部斬草除根,所以闔閭墓結構至今無人能解。
而虎丘山下的池水被稱為千劍池,裡面肯定有眾多寶劍,而具體位置卻不知,若是貿然挖掘,可能千劍齊發,讓人死無葬身之地。
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剛打開陵墓就有可能被暗器刺殺身亡,且歷史久遠,墓內毒氣是否存有不可知。
其三,具有極強的神秘感。
當年夫差率領吳國將士浩浩蕩蕩殺進越國,中計未殺勾踐夫婦,但卻讓他們來此處守墓,過著最低賤的生活。
對於勾踐來說,幾年都生活於此,幾乎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座陵墓。
臥薪嘗膽,每日面對著仇人的陵墓,可謂心中怨恨達到了極點。
果然,勾踐捲土重來後,立即派人來毀墓,報臥薪嘗膽之仇。但無論怎麼努力,都只是徒勞,勾踐只好鬱郁而歸。
因後來眾人來尋,都不見其影子,封建迷信思想便開始蔓延,說闔閭墓是有神力的。
加上盜墓怪事時有發生,這麼一想,不禁令人毛骨悚然,盜墓賊自然也有所畏懼。
其四,挖掘難度大。
《越絕書》記載到:
「闔閭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
順巖壁而建,千人石又將陵墓堵死,在古代落後的技術條件下,根本無法將石頭撬開。況且水深而寒冷,若是不慎落水,有可能會凍死,所以盜賊根本無從下手。
更有一說法是盜賊早已經洗劫墓中寶劍,所以後人去尋都空手而歸,由於證據不充分,也難以服眾。但又因夫差將工匠滅口,無人知道闔閭墓真正入口,所以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