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的將軍墓現世,墓中挖出前所未見奇物,狀似人體的一部分

2020-12-05 歷史中郎將

「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中華世紀壇序》

從古至今,已有三個文明古國湮滅在歷史的長河,唯有我中華文化屹立於世界東方、巋然不倒,並且變得日益強大。這不僅是因為我國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更因為千百年來中華兒女都將文化傳承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而文物就是一段「凝固的歷史」,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從文物身上我們能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當年,我國河南挖出3000年前的將軍墓,墓中出現了一件前所未見的新奇物品,後來經過研究,專家揭示了其真正用途。

河南出土3000年前將軍墓

一、河南挖出千年將軍墓

眾所周知,河南一直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大省,而安陽市作為古代商朝的都城更是具有極其深遠的研究價值。數年前,安陽出土了震驚中外的「古代第一女將軍」婦好墓,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離婦好墓500米遠的地方竟然又出現了一座3000年的商朝古墓,當地的考古專家立即投入緊張地挖掘當中。起初,當專家們看到古墓上出現大小不一的盜洞時不由得內心一緊,擔心這座千年古墓已經慘遭盜墓賊的侵擾。所幸,因為商朝特殊的墓葬結構所以導致所有的盜墓賊都無功而還,而當專家打開這座古墓時就被裡面的景象驚呆了。

入後雖小但墓室恢弘

二、墓主人的真實身份

只見這座古墓整體呈長方形,墓室入口很小但是底下卻別有洞天,墓室整體顯得十分恢弘大氣,不僅四處散落著各種各樣珍貴的陪葬品,而且就連棺木的周圍也用金箔進行裝飾,棺槨下面則鋪滿了硃砂。這樣的規模和儀制處處都顯露出,墓主人生前必然擁有極其顯赫的身份。考古學者將墓中的甲骨文進行翻譯後得知,墓主人生於商朝名為「長」的一個家族,而他本人應該是一位徵戰沙場的將軍,出土文物上刻有的「亞長」二字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名字,因此專家就將這座古墓命名為「亞長墓」。

墓中精美的陪葬品

三、內棺中有一聞所未聞的物品

亞長墓中的陪葬品十分豐富,僅高規格的青銅器就多達265件、玉器220多件,其餘各種品類的陪葬品更是數不勝數。而在墓主人的內棺之中還出現了一件從未見過的文物,這件物品原本放在墓主人身側,形狀與人手相似,因此專家將其稱為「手形器」。只見這件手形器長13.2釐米,寬6.8釐米,五指呈張開姿勢,手指微微向內彎曲,具有極高的工藝價值。而且整件文物的做工十分精美,就連「人手」上的關節和指甲的輪廓都清晰可見,手背上還雕刻著代表貴族身份的饕餮紋和捲雲紋。

墓中有眾多青銅器

當專家見到這件文物後不禁大吃一驚,當時我國已經出土了上萬座殷商古墓,但這樣的手形器卻從未見過,誰也不知道這件物品在古代究竟有何用途?結合殷商時期的背景和墓主人的身份,專家推測,這有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過的武器,畢竟作為一名馳騁疆場的古代將軍,身邊有「飛爪」之類的武器十分合理。可是,經過仔細觀察後人們又發現,這件手形器邊緣圓滑,並不具備殺敵的能力,可見這一猜想並不合理。

特殊的「手形器」

四、揭秘陪葬品的真正用途

後來,當專家拼接好墓主人的遺體後發現,這位商朝將軍的右手竟然不在墓中,極有可能是在打仗時不慎失去了。此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古人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讓身體受損就是對父母不孝順,就連去世之後都要保證身體是完整的,因此那件手形器應該是作為將軍的「假肢」而被葬入墓中。這一發現對我國考古事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不僅是商周時期唯一一件青銅製成的假肢,更是我國歷史上出現年代最早的一件假肢。

「手形器」應是古代假肢

五、結語

「手形器」的出現讓所有學者振奮不已,這不僅讓人們對殷商時期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讓我們每一個人從心底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清朝末年,文化的缺失曾是中國難以言說的傷痛。但在千百年前,中國卻一直傲立世界文明之林的頂端,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因此,我們每一個都應該對祖國的文化感到自信,並且要不斷發揚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

相關焦點

  •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現世,出土神秘頭骨,證實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在數千年時間的流逝中,很多過去的生命都已經消失,我們只能通過史書上的記載來得知一二。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那些深藏在地底的秘密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這些秘密將對後世有巨大的意義。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
  • 清代將軍墓現盜坑 使用金屬探測器、GPS定位等工具
    清代將軍墓現盜坑,而且這些盜墓者採用的設備相當高級,有使用金屬探測器、GPS定位之類的現代化工具。被盜的墓是清代福州將軍石文炳墓,地表建築已經不存在,它位於北京北石家村一片拆遷廢墟中,當地村民證實,被挖開的位置,正是古墓曾經的方位。
  • 11年前村民所挖出墓碑碑文透露曹操墓方位
    本報記者安陽探秘曹操墓  他取土時挖出一塊青石墓碑,碑文透露了曹操高陵所在位置    昨日,記者在河南安陽縣安豐鄉黨政辦公室偶然看到,即將完成編校的《安豐鄉志》記述,10多年前,西高穴村就已流露存有曹操墓地的線索。根據該方志解釋,西高穴村得名,與曹操墓葬可能緊密相連。
  • 在當地人傳說的全州宰相蔣閣老墓旁,挖出「石龜」,施工已經停止
    蔣冕,關於他的墓的傳說甚多,儘管地方志記載他的墓之所在,但全州民間傳說有36墓、48墓、72墓之多種說法,在全州鎮牌樓邊當地人傳說也有一處。近日,做米粉的全州蔣氏族人蔣國華,聽人說,某單位在全州鎮牌樓邊施工,挖出一石龜,懷疑是挖著蔣閣老墓了。吃米粉的客人說,施工單位停止了施工,部隊派人圍守起來了。
  • 「秦公一號大墓」直播發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186人為之殉葬
    「秦公一號大墓」直播發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186人為之殉葬最近,中國考古界最激動人心的大新聞,就是國家重啟了對「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工作,並特意在媒體上進行全程直播,吸引了無數歷史和文物愛好者的注意。
  • 成都挖出一座合葬墓,墓主竟是兩個太監,專家揭開一段辛酸往事
    只聽說過夫妻合葬墓,但是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兩個男人合葬在一起,而且還是兩個太監,的確是前所未聞的! 前幾天我們介紹的金忠兒子金達和母親合葬一起,這也是極為罕見的,而今天說的兩個太監居然合葬在一起,這似乎更加的令人匪夷所思,估計不少人都有點往歪處想了,其實這是一段很正能量的故事哦!
  • 傳奇將軍許世友被特批土葬家鄉,墓前是五虎山,故居有「避匪洞」
    許世友將軍故居位於河南省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東頭的半山坡上,大門上方懸掛著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王光英題寫的「許世友將軍故居」牌匾。故居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世友將軍故居和將軍墓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許世友將軍是我國倡導火化以來唯一一位被特許土葬的國家領導人。
  • 古墓未遭破壞卻被發掘,墓裡出土之物,至今仍嚴令禁止出國
    1991年,湖南安鄉一村民在田間幹活時,卻挖出了一個大坑。一開始,他沒當回事,不過隨著他的繼續挖掘,他卻越挖越覺得不對勁,不一會竟挖出了青色磚石。出於集體榮譽感,該村民將此事報給了當地博物館。按照常理來說,此墓不應被打開。國家針對古墓的發掘,有著一套規定,除非古墓遭到破壞,或者盜掘,否則不能對此進行保護性挖掘。不過,由於此墓墓頂與地面距離過近,一旦下雨,雨水將很容易滲入墓中,也會導致文物及可能存在的資料損毀。為此,出於對歷史的研究及文物的保護,專家團們決定發掘此墓,以進行保護。
  • 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去世,生前曾為保護袁崇煥墓奔走
    2020年8月12日,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袁崇煥墓位於東城區東花市斜街一座四合院內,如今這裡是修葺一新,包括墓、祠堂等一系列紀念建築。
  • 仙遊挖出明代縣官墓葬群 古墓保存完好為合葬墓(圖)
    閩南網11月10日訊 8日上午,莆田仙遊縣大濟鎮烏石村一建築工地內,挖出一處古墓葬群,有七個墓穴。根據墓志銘顯示,該墓葬為明代廣東肇慶府高要縣丞鄭必寅及家人的合葬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昨日,記者在烏石村見到了從墓葬中出土的銅鏡、髮簪、剪刀等陪葬品,讓人驚嘆的是,由於該古墓保存較完好,出土的墓主人屍骨、服飾完好,甚至連毛髮都清晰可見。
  • 江蘇挖出一座父女合葬墓,出土200顆紅色藥丸,這是為何?
    長生不老是自古以來人們就爭先追求的目標,雖然在歷史記載中,並沒有哪位能人能夠真正的長生,但鑑於生命的短暫性,特別是歷代君王,他們擁有極大的權勢和財富,缺少的就只是生命的延續而已,所以人們依舊會追捧長生這一說法。
  • 荊州熊家冢墓確定是楚王墓 出土六馬駕一車
    備受矚目的荊州博物館熊家冢車馬坑挖掘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最大車馬坑中挖出3輛一駕6匹馬的車,加上墓規模、排葬墓數量等其他因素佐證,考古專家判定該墓是楚王墓。  賈漢清說,最受關注的最大車馬坑共挖出43輛車,100多匹馬,最大的收穫是坑內發現3駕馬車為6匹馬駕1車,據此推斷,隨著周朝的衰弱,諸侯列國的強大,周朝的禮制開始被打破,一些諸侯王國藉此超越禮數使用「天子駕六」的禮制,不守「規矩」,這從一方面說明,熊家冢古墓主人是楚王。  國內著名楚文化研究考古專家劉彬徽親自到該地考查後,對此觀點表示認同。
  • 挖牆基挖出震驚世界的帝王大墓!
    ,也都完全隔絕,而南越王墓的前室和主棺室,皆設置了可以開合的雙扇扉石門,這在西漢早期出現的「斬山為槨,穿石為藏」的大型橫向石室墓如獅子山楚王陵和芒碭山梁王陵中,都不具備。 玉角杯,高18.4釐米,口徑5.8—6.7釐米 玉角杯出於主棺室,呈犀牛角狀,中空,為一整塊青白玉掏膛琢磨而成。
  • 明桂王墓文物被盜案偵破紀實
    陳志忠繼續追問:「挖出什麼物品?」李仲興不假思索地答:「沒挖出什麼東西,只有一個空洞。」李仲興的口供與何振漢一個樣。兩個嫌疑人都一口咬定,沒有盜掘明桂王墓,挖的是另一座古墳,也沒有挖出任何東西。大家分析認為,如果沒有挖到文物,兩人沒理由一連挖了幾個晚上。
  • 劉家河村發現商代的陵墓,墓中銅鉞的一部分金屬竟來自外太空
    考古專家是世界上最見多識廣的人,他們經常能在古墓中發現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比如,北京的考古專家,曾在一處商代古墓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特殊的銅鉞,而且銅鉞的一部分竟然是「天外之物」,您要想知道這件文物背後的真相,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 長江旁挖出幾座西漢墓,墓主卻是唐朝人,考古隊:不是穿越是科學
    為了讓自己在另一個世界日子過得好,他們總會攢下大量的金銀珠寶,甚至把平時常用的物件製成陶器,放在自己的墓中,讓自己能在另一個世界中繼續享受。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足夠富裕,在去世前,都能為自己準備好足夠的隨葬品,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想到了一個好方法。
  • 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專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
    對歷史稍微有些了解的都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有——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一個——古埃及。古埃及是一個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國家,人們對古埃及文明都有著濃烈的好奇心,也有很多考古家前往進行考古工作。
  • 鄞州石碶一農田挖出石虎石馬 墓主人會是誰?
    李先生說,挖出石像的地方距離馬路邊大概100米左右,一旁種著果樹。這些文物後來被農用車運走了。  記者聯繫到石碶街道文保站站長施治濤。他告訴記者,根據石碑記載,這裡應該是清代道光五年的墓葬,墓主人應該是一位水師提督。挖掘出來的石刻動物造像很大,而且十分精美,非常有價值。  施治濤說,這個古墓是十幾天前由村民發現的,最近不知為何,古墓進行了開挖,並把部分文物搬到了路邊。
  • 重生:蟾蜍石圈墓的文化內涵
    蟾蜍石前肢撐地,頭朝東微微昂起,整體形態呈蹲踞狀。蟾蜍石體量較大,露出地面的部分經過長年的風吹日曬,顏色烏黑鋥亮。這些特徵使其迥異於構成ⅠAM27地表石圈的其他小塊卵石,在整個外圈中位列正中主位,呈現「獨尊」之勢。ⅠAM27墓向240度,墓室開口在原生砂礫層下,平面呈圓角長方形,長2.2米、寬0.6米、深1.2米,室內填充黃土、砂礫、卵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