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去世,生前曾為保護袁崇煥墓奔走

2021-01-08 騰訊網

2020年8月12日,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袁崇煥墓位於東城區東花市斜街一座四合院內,如今這裡是修葺一新,包括墓、祠堂等一系列紀念建築。

▍袁崇煥墓以及祠堂

袁崇煥(1584—1630),字元素,廣東東莞人(一說為廣西藤縣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袁崇煥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得罪魏忠賢而辭官回鄉。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1629)擊退皇太極,解了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崇禎三年(1630)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裡,並抄沒家產。

▍袁崇煥畫像

根據史料記載,袁崇煥被殺之後,埋葬在了京城的廣東義園之內,就是現在的東城區袁崇煥祠。155年後的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下詔為其平反:「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大意是說,袁督師雖然是清朝的敵人,但能夠為國家盡忠,只是當時皇帝昏庸才導致慘死,現在應該為他平反。根據《重修粵東舊義園記》碑文記載,康熙年間,這座廣東義園重加葺治,但是「乾嘉以後,屢廢屢興」。同治癸亥秋(1863),再次修復義園,「堂東為土神祠,堂後及東西冢七百有奇。中穹然高者為有明袁大將軍崇煥之墓石,為吳中丞榮光所書……」

如今,袁崇煥祠堂以及袁崇煥墓修葺一新。祠有正房五間,前廊兩端及室內牆壁上嵌有《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等石刻,屋簷下「明代先烈袁督師墓堂」匾額。祠堂後為袁崇煥墓,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撫吳榮光(他也是廣東南海人)題寫的「有明袁大將軍之墓」石碑及石供桌。

▍道光年間湖南巡撫吳榮光題寫的「有明袁大將軍之墓」石碑

根據後來的說法,1630年,袁崇煥死後,其首高懸,其僕佘氏連夜將其首級盜出,葬於廣東舊義園,世代為其守墓。從1630年袁崇煥被安葬,至2020年,佘氏家族守護袁崇煥墓整整390年。在袁崇煥墓祠院落南面的一間小房,就曾是佘氏世代居住的家園。佘幼芝從小也居住於此。

1952年2月,北京市規劃局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城市建設,袁督師廟(位於龍潭湖公園內)和袁崇煥墓均在遷移之列。葉恭綽、柳亞子、李濟深、章士釗等人聯名上書毛澤東,呼籲保護袁崇煥墓,最終經多方努力,北京市政府對袁崇煥墓進行了全面的修葺,袁崇煥墓等古蹟得以保存。

作為佘氏家族第17代守墓人,上世紀80年代開始,佘幼芝為保護袁崇煥墓祠四處奔走。在佘幼芝的奔走呼籲下,1984年,袁崇煥墓祠被定為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袁崇煥的墓碑重新立了起來。1992年,政府投資5萬元修復了袁崇煥墓祠。2002年11月29日,修葺一新的袁崇煥墓祠對外開放。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作者 姜寶君 綜合整理

編輯:姜寶君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家族為大明將領袁崇煥守祠385年 已傳第17代
    出於對文物的保護,佘幼芝老人一家如今已經搬離了袁祠 攝/法制晚報記者 柴程明朝大將袁崇煥的真跡 攝/法制晚報記者 柴程袁祠中的袁崇煥墓已存在385年 攝/法制晚報記者 黑克  法制晚報訊(麗案調查工作室記者 侯懿芸)今年是大明朝抗清將領袁崇煥被冤殺385周年,也是佘家第十七代—佘幼芝老人為其守墓的第
  • 佘家為大明抗清將領袁崇煥守祠385年 已傳17代
    法制晚報訊(麗案調查工作室記者 侯懿芸)今年是大明朝抗清將領袁崇煥被冤殺385周年,也是佘家第十七代——佘幼芝老人為其守墓的第45年。  如今坐落在北京廣渠門內東花市斜街52號院的袁祠正接受著各地前來拜謁的人們,而佘幼芝老人正面對著「後繼無人」的尷尬現實——兒子去世,又不想強迫女兒,堂哥也表示不再守墓。
  • 為「奴隸宰相」守墓 商丘畢姓一家六代為伊尹守墓
    「將來兒子回來不回來接我的班,我也不知道,隨他吧,我們都看了六代了!」畢道亮說。 伊尹何許人也?據相關史料,他從奴隸到宰相先後輔佐過五個帝王,死後葬於虞城縣。 畢道亮作為第六代守墓人,把家搬到了祠堂他說守墓開始是件「差事」,後來就有感情了。 他想過讓在企業上班的兒子「接班」,不過沒敢開口。
  • 清朝已覆滅100多年,為啥皇陵還有守墓人?他們的工資從何而來
    但是如果他國願意深入了解中國,那麼就會發現在很多的節日中,中國人都會祭拜去世的祖輩,甚至還有清明節專門為去世的家人長輩掃墓的習慣。但是如今清朝已經滅亡了100多年了,為何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的工資從哪裡來?誰來給呢?
  • 守墓人:夜夜守護墓園,只為逝者安息
    在小說、電影裡,只要提起守墓人,浮現出的影像多半是個滿頭白髮、佝僂著腰的老人,提著一個破舊的燈籠在墓地穿梭……一直以來,守墓人都是一份神秘的職業。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殯葬習慣的改變,守墓人不用刻意去守護墓葬財物了,但他們依舊以墓園為家,白天打掃墓區、清理雜草,晚上巡邏、陪伴逝者。
  • 墓派武俠《墓王之王》,你看過了嗎?
    鑄夢動畫傾力打造的墓派武俠3D網絡動畫《墓王之王》系列,其第三季《墓王之王·懸棺寺》第8集已經更新,你看過了嗎?你知道這部國漫講的是怎樣的故事嗎?墓王之王「墓王」二字指幫助李斯修建秦始皇陵的駱武子,後來其弟子繼續為皇族修建墓碑,並進行保護。
  • 墓王之王:穀子墓寒鐵墓都是有名的大墓,為何輕易被攻破了?
    但是有關於其中的疑點就層出不窮,特別是作為攻墓守墓題材的動漫,《墓王之王》體現的卻是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反而對墓的構造、設計、立意並未深入提及,只是無謂的宣傳穀子墓寒鐵墓有多兇險多神秘,然後劇情直接反轉,只要打敗守墓人就算破墓了,頗有些兒戲的感覺。
  • 《造物法則2》怎麼打6-5守墓 主線6-5守墓通關打法分享
    導 讀 造物法則2 6-5守墓這一關需要豐厚的輸出能力才行,不然很容易因為輸出不夠而打不過哦,接下來九遊小編就帶來詳細打法內容吧
  • 狀元後裔發出的「求救信」 池州狀元山狀元墓亟待保護
    池州狀元山狀元墓亟待保護清明節來臨之際,安徽池州貴池區梅街鎮源溪村縞溪曹村民組曹姓氏族為保護先人古墓,向當地相關單位和文物管理部門以及海內外曹姓氏族、形意拳的門徒,發出一份《關於要求保護文物古蹟(狀元山、狀元墓)的報告》。
  • 三代人守墓73年,無名烈士身份確認!
    其中的「被鑑定人3」,就是無名烈士墓中的遺骸,而「被鑑定人1」,就是鄒開勝的女兒。已經73歲的鄒開勝的女兒看到這個結果,止不住地流淚,一滴滴掉在鑑定書上。「他們家確認了烈士身份,我們替他們高興,都是烈士的後代,我們也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對我們家來說,沒有找到自己親人的遺骸有些遺憾,但是我們還會繼續尋找下去。」烈士廖綱紹的家人說。
  • 3000年前的將軍墓現世,墓中挖出前所未見奇物,狀似人體的一部分
    數年前,安陽出土了震驚中外的「古代第一女將軍」婦好墓,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離婦好墓500米遠的地方竟然又出現了一座3000年的商朝古墓,當地的考古專家立即投入緊張地挖掘當中。起初,當專家們看到古墓上出現大小不一的盜洞時不由得內心一緊,擔心這座千年古墓已經慘遭盜墓賊的侵擾。所幸,因為商朝特殊的墓葬結構所以導致所有的盜墓賊都無功而還,而當專家打開這座古墓時就被裡面的景象驚呆了。
  • 《墓王之王》看攻守墓派之爭,引發武林的爭鬥,看究竟誰能勝出
    3D動畫《墓王之王》簡介:這部動畫標題中的「墓王」二字是指幫助李斯修建秦始皇陵的駱武子,後來弟子繼續為皇族修建墓碑,並派弟子保護。這中間出現了九大墓碑,號稱「墓王之王」,幾千年來都沒有被人盜取過,江湖人把這些守墓一族稱為墓王派。
  • 潮汕陳氏風水名墓蜘蛛結網:剌史墓
    ☀微信公眾平臺搭建、信息發布、託管、代運營!☀微電影,推廣視頻攝製,民鄉民俗、社區活動!☀微信號:stott01 報料電話:0754-85855338「剌史墓」位於河浦鄉東南約一裡處的「蜘蛛結網地」,是潮陽十大古墓之一。
  • 第五人格:守墓人初稿竟是一個精神小夥?胸前鳶尾花的寓意好暖
    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宅在家,今天二哈為大家介紹一下守墓人初稿的樣子和官方的設計思路。你們好,這裡是二哈談遊戲,我是二哈。官方今天曝光了守墓人的初稿和現在這一版的設計思路,以及每個細節的含義,就比如守墓人胸前的鳶尾花就有這特別暖心的含義,而看到守墓人的初稿時,發現初稿裡的守墓人其實是一個精神小夥子,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重生:蟾蜍石圈墓的文化內涵
    新疆首例蟾蜍石圈墓阿布散特爾墓地的墓葬地表形態多為石環圈形狀,出土罐、缽、壺等陶器以及青銅馬具、扣飾等遺物。在發掘的88座墓葬中,Ⅰ號墓群A區第27號墓(ⅠAM27)的地表形態殊為奇特。該墓葬位於墓地西部邊緣區,墓口上方的原地表擺放內外兩周石圈。其中,外圈直徑8.0米、寬1.0米、高0.2米,與內圈相隔1.0米。外圈的西部正中位置,擺放了一尊形似蟾蜍的碩大卵石。
  • 墓王之王:墓派武俠的開山之作,帶你引領風騷,見識不一樣的武俠
    《墓王之王》首次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是2016年7月21日,跟《畫江湖之不良人》首播的時間相差了2年,不過這兩部國漫都被大家所喜愛,同被大家稱作國漫崛起的經典巨作。《墓王之王》是鑄夢動畫傾力打造的原創墓派武俠3D網絡動畫(鑄夢動畫是河北鑄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簡稱),這部國漫更是被稱為國內開墓派武俠之先河,在《墓王之王》之前從未出現過將盜墓題材與熱血的武俠題材融合在一起的國漫,闢全新類型動畫之創舉,為國產原創動畫再添精品,令無數人讚嘆,更是讓小夥伴們吹爆。
  • 考古發現的四大「神仙」墓,呂洞賓墓在山西,孫悟空墓在福建
    考古發現的四大「神仙」墓,呂洞賓墓在山西,孫悟空墓在福建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上古神話是杜撰出來的,神話中的人物也是虛構的,並不存在。然而,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幾位神話中「神仙」墓葬的出土,卻讓很多人開始疑惑起來,神話究竟是否存在?
  • 王莽墓?
    古墓多次被盜,至今沒有發現標明身份的隨葬品,墓主人到底是誰?是新朝開國皇帝王莽?還是王莽的叔叔漢朝大司馬王鳳?疑問重重!古墓檔案王封古墓為廣平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現在南北長20米,東西寬13米,高3米,當地群眾土語稱它為「冢圪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