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平縣平固店鎮轄內一座2000年古墓——王鳳墓?王莽墓?

2020-12-06 澎湃新聞
廣平發現之旅

王鳳墓?王莽墓?

導讀

在廣平縣平固店鎮轄內有一座古墓。據傳,轄內的東王封村、西王封村、南王封村三個村的村名與一座古墓有關。

這是一座漢朝的古墓。2000多年來,它一直矗立在漳河之畔,慣看漳水北流,閱盡無數人事。

官方史料裡的歷史片段,坊間交相風傳的掌故逸事,構築了這座古墓的深厚底蘊。

景仰與傳承,關乎它的命運。

古墓多次被盜,至今沒有發現標明身份的隨葬品,墓主人到底是誰?是新朝開國皇帝王莽?還是王莽的叔叔漢朝大司馬王鳳?疑問重重!

古墓檔案

王封古墓為廣平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現在南北長20米,東西寬13米,高3米,當地群眾土語稱它為「冢圪塔」。

古墓遺址

古墓暗藏懸謎,究竟是誰留下這神秘的盜洞?

古墓,「夜益顯巍」,晚上顯得高大雄偉。「行人所懼前通七小徑名曰七岔口」,墓地前有主道路分出的七條小路,當地人稱七岔口。行人走到七岔口心裡都有點害怕。據說,人走到這裡就像進了迷魂陣,走來轉去老是圍著墓轉,就是走不出這塊墳地。這可能是造墓者為了防止盜墓設下的機關。

疑問一墓主人是王鳳?

王鳳

(西漢外戚、權臣)

王鳳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哥哥。漢元帝即位,其父王禁被封為陽平侯。永光二年(前42年),繼承侯位,為衛尉侍中。外甥劉驁登基後,以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秉政。

王氏四兄弟(王鳳、王音、王商、王根)分別位居要津,掌握朝政,形成「王鳳專權,五侯當朝」的局面。王鳳曾提拔侄兒王莽,封為新都侯。陽朔三年(前22年)八月,王鳳病死。王鳳生病時,王莽侍奉左右,衣不解帶,王鳳大受感動,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

據當地老人講,這座古墓的主人叫「王鳳」。東王封、西王封、南王封三個村名中的「王封」乃「王鳳」的諧音。「鳳」、「封」意不同而音相同,不知什麼時候當地人就把「王鳳」改為「王封」,所以住在墓東面的村子取名東王封,住在墓西面的村子取名西王封,住在墓南面的村子取名南王封。

南王封村

西王封村

古墓傳說

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墓地也給當地人留下了有趣的傳說。

據傳說,王鳳在京城長安逝世前曾囑託:「死後屍體運回老家,如果路上拉靈車的鐵鏈子斷了,斷在哪裡就埋葬在哪裡。」王鳳死後,靈車剛出長安天就開始下起了大雨。長安距元城千裡之遙,一路上大雨不停,道路泥濘不堪,靈車行進非常困難,拉靈車的鐵鏈子扽得「嘎、嘎」直響。結果靈車走到現在王封這個地方,鐵鏈子「嘣」的一聲就斷開了。送葬隊伍決定按照王鳳遺囑,就地安葬。

安葬的事定下來後,愁的是籌備建築墳墓的材料。在這荒郊野外,大雨又下個不停,只能就地取材。為籌備建築材料,工匠們想了不少辦法,其中燒制墓磚頗具匠心。造墓必須得有磚。這時的老天一會兒下雨,一會兒晴,從地上曬磚肯定不行。工匠們根據雨下下停停的規律,採取了將葦簾架起來晾曬磚坯的辦法。他們將脫好的磚坯放在葦簾上,下雨時用東西蓋上,天晴時掀開晾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磚燒出來了。燒制出的磚別具風格,表面上顯示出一條條粗繩般的紋狀。人們給這種磚取了個名叫粗繩紋磚。至今墓地附近還不斷發現這種磚。

還有一個傳說是,從前王鳳墓接濟窮人。周邊窮人誰家有紅白喜事需要碗筷,只要擺上香案,對著墓說一聲,第二天凌晨墓前就給你擺好了所需的碗和筷子。民國時期,有戶人家借了不還,後來再也借不出來了。

疑問二墓主人是王莽?

王莽

(新朝開國皇帝)

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鄲大名縣), 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像

推測是王莽墓的幾個原因

1、古墓規格之大。古墓現在南北長20米,東西寬13米,高3米,據已故96歲西王封張鳳書老人生前講述,老人小時候古墓南北長100餘米,東西長40餘米,高7米。可見,古墓在2000多年前規模有多大,不是將相先賢的墓葬規格,就規格而言,能匹配此規格的是帝王墓。

2、守陵規格之大。相傳,陵墓建好後,王氏後人派專門人負責守陵,隨著時間的推移,守陵人的後人逐漸增多,分別在陵墓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村,東王封、西王封、南王封、北王封(歷史上曾存在,相傳,北王封毀於一場洪災)。守陵人代代口口相傳,村子為帝王所封,所以名為王封村,又以分別位於陵墓的四個方向而稱為 東王封、西王封、南王封、北王封。由此推斷,墓主人應該是帝王身份的王莽。

3、尋找替身一說。據傳說,公元23年,綠林軍聲勢正旺,王莽料到註定會失敗,便找了一個替身在長安,自己帶極少數隨從喬裝打扮後潛回老家元城,路途遙遠加上顛簸,在回家的路上,王莽因年邁生重病去世。成王敗寇。王莽病逝後,後人出於對他的「保護」,把王莽安葬在距元城(今大名縣)百餘裡的廣平縣平固店鎮轄內,且墓地未安放任何有身份特徵的隨葬品。

疑問三王鳳墓?王莽墓?

這究竟是王鳳墓?還是王莽墓?還沒有確切的答案!這正是······

古冢吟

趙鳳山

盜洞深深一荒冢,

榆蒼草茂掩影蹤。

帝王司馬顯又橫,

如今叔侄難分清。

謙恭王莽禮下士,

謀朝篡位辨奸忠。

鄉村野老閒聊中,

雄圖霸業轉頭空!

古墓遺址

來源:方志邯鄲

相關焦點

  • 一座古墓曾被王莽平毀,考古隊趕到:千隻燕子為墓主銜石埋骨
    古墓曾噴出四丈高火焰,因不合禮制被平毀,如今獲文物界奧斯卡文/婉清我國的考古工作近百年來發展迅速,有著很多偉大的考古發現,但最有代表性的還是屬每年的「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座古墓,也是獲得文物界奧斯卡的一次考古發現。這座古墓為定陶靈聖湖漢墓,被評為2012年的現「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靈聖湖漢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據悉此墓原本為3座大型封土墓葬,不過早年被平毀,後來為了加強對墓區保護,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菏澤市文物管理處等聯合組成了考古隊,在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之後對此墓進行了清理髮掘。
  • 疑似王莽丈人墓現身 採用「積沙墓」高等級防盜形式
    原因是除了其中一座墓主人身份是「宜春侯」外,這兩座古墓均採用了「積沙墓」這種高等級防盜形式。5月10日,記者在西安千林郡小區見到了這兩座大型漢墓,西安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8年4月,小區管道工程施工發現兩座大型漢墓。之後,考古人員從去年6月7日開始對這兩座墓穴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到去年11月16日,現場田野發掘工作基本完成。
  • 西安發現疑似王莽老丈人積沙墓 兩座墓均為「甲」字形
    原因是除了其中一座墓主人身份是「宜春侯」外,這兩座古墓均採用了「積沙墓」這種高等級防盜形式。兩座墓均為「甲」字形 出土各類文物200餘件據朱連華介紹,這兩座大型漢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北裡王村北側,千林郡小區二期用地範圍內。墓葬所在區域為西安南郊漢代高等級墓葬集中分布區,附近經發掘的有張安世家族墓、財經幹校西漢墓、翠竹園西漢壁畫墓、羊頭鎮漢代積沙墓等大型漢墓十餘座。
  • 湖北出土2000年古墓,卻爬出一隻「千年」烏龜,考古隊懵了
    當然陪葬品的多少肯定要看墓主人生前的身份高不高貴,特別是一些王孫貴族,這些墓葬不但會修得非常豪華,裡面除了一些金銀珠寶之外,還會陪葬一些牛馬,甚至還有女人。就算是普通百姓,死的時候也會讓家人給自己帶上一些隨身物品,能夠保證死後不被別人欺負,畢竟窮人是買不起金銀珠寶的,但是也會竭盡所能把寶貝帶入到墓葬當中。
  • 山東村民意外發現一黑洞,沒想到地下有一座古墓,墓主人大有來頭
    1970年的一天,因為生產需要,鄒城九龍山的幾位村民像往常一樣去山上挖泥土。大家都非常賣力,準備早點兒挖完好收工。突然,一位村民發現了一個大黑洞,像是地道。鄒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有名的千年古縣,也是歷史文化名城。難道這地下有古墓?一時間,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
  • 中國三座神秘古墓:一座注滿鐵水,一座全是水銀,另一座被稱血墓
    很多時候墓室會仿照地面場景修建,說起一般的陵墓都大同小異,唯獨此三座與一般的古墓相比更具神秘感。據說這三座神秘的古墓中一座地下全是鐵,一座墓室全是毒氣,最後一座墓穴中埋葬的不是人。為何這麼說呢?第一座康陵,據說是五代時期南漢皇帝劉的墓室,史書記載,他生前將自己畢生收刮的財寶全部藏進墓穴中。
  • 王莽時期古墓發現一遊標卡尺,比外國早1600年,專家們興奮不已
    從西漢到東漢的過渡時期,曾經出現過一個短暫的由王莽控制的「新」王朝,這個時代由於社會動亂不已,因此考古專家做夢都想找到能夠作證這個時代的珍貴文物,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揚州邗江縣的一個不起眼的村落,專家們發現了一座「新」王朝的古墓,其中一件青銅卡尺的出土更是讓專家們興奮不已
  • 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金銀器,墓主究竟是誰?
    來源標題: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金銀器,墓主身份難以確定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九層妖塔原型古墓有新的發現。考古人員稱甬道出現大量隨葬品,可以顯示墓主人身份的高貴,但具體身份還是無法確定。
  • 王莽墓出土一特別文物,技術領先世界千年,眾人感慨:果然穿越了
    上個世紀90年代,在江蘇省的一個村鎮裡,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座東漢早期的墓它竟然是距今2000多年的青銅卡尺,這簡直領先了世界1000多年。相信很多人在上中學的時候都用過遊標卡尺,基本知道遊標卡尺的作用是什麼?它是由法國人發明的。但是考古學家的發現的這座墓裡面出土的這個遊標卡尺,證明了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類似的卡尺了,只不過它的作用是什麼不得而知。
  • 有一座帝王陵墓,位於繁華市中心,墓中寶物價值連城
    1983年6月,一群民工正在廣州內一座被稱為象崗的小山上施工。隨著施工挖掘的深入,民工們突然發現了一塊又一塊整齊排列的砂巖石板,每塊足有5平方米大,3600公斤重。用吊車移開這些石板後,下面竟然是一條通道。
  • 安第斯山脈挖出古墓,墓中找到坐立500年的少女,面容仍完好無損
    近現代考古學的出現為人們研究歷史提供了系統的方法,在考古學家和專家的帶領之下,我們能從各種文物以及歷史遺蹟中總結出古人的生活痕跡,在各種古代遺留下來的研究資料中,古墓是研究價值很高的一種。在很多與考古有關的影視作品中古墓都會出現,作為關鍵的線索,古墓除了吸引考古專家之外,也會吸引那些不要命的盜墓賊。
  • 有一座古墓,比金字塔還老幾百年,墓中卻無人,傳說騎動物上天了
    有一座古墓,比金字塔還老幾百年,墓中卻無人,傳說騎動物上天了。這是哪座古座呢?是黃帝陵。黃帝陵是黃帝的衣冠冢,跟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埃及的金字塔距今只有4600年,所以黃帝陵是世界最老的古墓。黃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橋,上有古柏超過6萬餘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餘株,最古老的一棵古樹為「黃帝手植柏」,樹齡在5000年以上,據說,這棵樹是黃帝手植柏,也就是黃帝親自種的,因為有這棵樹,也因為黃帝是中華人文始祖,所以黃帝陵被稱為「華夏第一陵」。黃帝陵裡並沒有人,傳說黃帝騎動物上天了。
  • 青海發掘一座「妖墓」,拔地而起33米,考古專家勘察後慌忙撤出
    01在1996年的時候,考古學家來到了青海,發現了一座非常神秘的墓葬。這個墓葬不同於普通墓葬,它不是埋在地下,而是拔地而起,有將近33米高,而且佔地特別廣,長達66米,寬37米,從遠處看的時候像金字塔一樣。
  • 成都挖出一座合葬墓,墓主竟是兩個太監,專家揭開一段辛酸往事
    事情發生在2014年的四川成都,當時成都這邊也是在修地鐵,我發現修地鐵真的是挖出了不少的古墓了,當時一些工人們在這裡進行作業,可是卻不小心挖出了墓葬,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座墓葬群,雖然比不上一些大型的遠古遺址,但是這座古墓群佔地面積也有2300多平方米。
  • 鹹寧博物館搶救性發掘一座清代古墓 發掘出土百年乾屍
    鹹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杜培清 通訊員 羅娟)近日,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科學發掘,鹹寧市博物館已成功從鹹安區向陽湖鎮廣東畈村一處古墓葬中清理出一具清代乾屍。此次發掘是鹹寧市博物館自1976年成立以來,通過考古發掘發現的唯一人體保存十分良好的百年乾屍。
  • 河南出土6500年古墓,墓主龍虎相伴脊柱被砍斷,專家:蚩尤或許真實存在
    其中有一座墓穴現金已經被命名編號為m45的古墓,當時就引起了很多考古學家的注意。這則古墓並不是傳統的墓葬規格,而是一個類似於有弧度的古墓。南北之間的距離長達4.1米,東西之間的距離超過了三米,和傳統墓穴的長方形、正方形不一樣的是:這座古墓的周邊形態類似於曲圓形,北方的形態又有一點方形的狀態。
  • 河北發現神秘古墓,頂部畫有天象圖,墓內有人夜夜哭泣
    1976年,河北磁縣一組村民在南邊一個土丘上鏟土時,突然挖出一大塊堅硬如鐵的磚石;奇怪的是,磚石的背面居然印有一隻大鳥;有人意識到下面可能有古墓,於是聯繫了文物部門;專家前來查看之後說明,這土丘下的確是一座古墓,印有大鳥的磚石是它的墓頂;墓中還有一個人夜夜哭泣;這是一座什麼樣子的古墓呢
  • 1900多年的古墓中,竟出土一把遊標卡尺?專家震驚:原來它在這!
    一、文物的意外發現在1992年的春天,揚州市邗江縣甘泉鄉的村民在勞作時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隨即村民們通知了揚州市文物局。文物局派出了一批專業考古工作人員趕往了現場。考古人員先是對現場進行了簡單的勘測,發現這座墓穴已經被盜多次,考古人員立馬對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 江西發現一座古墓,墓中的瓷盤底部卻出現英文,專家看後憤怒不已
    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墓,所帶來的價值不僅僅只是其中諸多價值不菲的陪葬品,更多的是後世在研究歷史之時,需要通過古墓的諸多文獻以及文物來完善歷史,提高人們的認知,只是這些盜墓者的出現,卻破壞了這一完整性,甚至會讓諸多價值連城的珍貴文物消失乃至遺落海外久久無法回歸祖國。
  • 鹹寧發掘一處古墓葬,墓主皮膚仍具彈性,鬚髮完好……
    鹹寧市博物館從一處古墓葬中清理出一具清代乾屍,沉睡百年,鬚髮依舊完好……近日,鹹寧市博物館考古工地傳來消息,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科學發掘,鹹寧市博物館已成功從一處古墓葬中清理出一具清代乾屍。此次發掘是鹹寧市博物館自1976年成立以來,通過考古發掘發現的唯一人體保存十分良好的百年乾屍,墓主胸肌、大腿、皮膚仍具彈性,頭髮、鬍子、牙齒、指甲均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