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因為古人留下的智慧經典而感到自豪,而在數千年的歷史更替下,那些歷經戰火而深埋黃土之下的無數文物同樣珍貴非常。作為古人智慧的體現,這些古董見證了人類文明的前進。也正是因為它們承載了悠久的歷史,述說著千年的興衰,即使掘地三尺也難逃盜墓賊的魔掌。不過在與盜墓賊的鬥智鬥勇之中,雖然總是魔高一丈,但仍然不乏一些勝利的身影。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積極展開,許多被盜墓賊挖掘的古墓被一一保護起來,其中有一座古墓在清理盜洞時發現其離墓穴內部財寶的位置僅僅20釐米之隔,古墓內卻依舊完好讓人百思不解。
經過考察發現墓主是西漢皇族劉賀,在當時的權力鬥爭中淪為棋子幾番起伏讓人唏噓不已,僅僅當了十來天的皇帝便被霍光一言廢之。更因為本性荒淫落得個廢帝的稱號。不過,身份雖然今非昔比,但皇室的尊貴血統還在,使其得以繼續以侯爵的身份安度晚年。這也使得其死後古墓規模奢華,其中珍寶黃金數以萬計,往後的盜墓賊更是前赴後繼卻都無功而返。
據考古工作者講述,古墓周圍的盜洞不計其數,其中一條最為驚險。測量過後發現這條盜洞長達14.8米,離主墓僅僅只有20釐米的間隔。要知道盜墓賊夜以繼日的挖了十來米,這點距離只需輕輕一鏟便會石破天驚。不僅讓人感嘆,劉賀生前從帝、王、侯接連被貶,死後卻得一安寧。這也為今天考古的重大發掘埋下了伏筆。當地百姓在發掘該地周圍盜洞劇增便擦覺有異,隨後上報組織。考古人員隨後趕到進行了保護工作,並積極組織專業人員研究方案準備搶救性發掘。
經過一系列的細心發掘發現墓穴內部規模宏大,隨葬品數以萬計,不僅有遺失千年的秦漢古籍,其中青銅器玉器以及各種金銀飾品和當時的黃金貨幣多大數噸之重。而值得一提的是古墓內部打開之時其中香氣四溢,而這股香氣卻從未消失,以至近3年來考古學者入墓勘察仍久久不散。而墓內劉賀骸骨的頭部周遭對稱擺放了些許玉器,腰部下方也有管狀玉器,與西漢王侯流行的玉葬儀式中九竅塞極其相似,而確切說法還有待考證。
而這個14.8米的盜洞差點帶來了文物浩劫,但冥冥之中終於謬之千裡,原來盜墓賊在往裡推進的時候位置開始細微的偏差,而到14.8米的時候已經離中心偏了20釐米,雖然差之毫厘但結果無疑是放棄了。而上溯千百年來盜墓賊為何都沒能成功?原來東晉建武二年豫章地震,劉賀古墓所在也被波及,因為遭遇地震而產生了位移坍塌,使得地下泉湧漫布四周。而在當時科學技術極端落後的情況下,這樣的環境無疑是九死一生,盜墓賊雖然愛財如命但終究還是保命要緊只好知難而退。才使得這座傳奇大墓得以完好地重見天日,為我們今天的學術、歷史及藝術研究提供了浩瀚如海的珍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