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鬼吹燈」、「盜墓筆記」,三個90後,網上苦心鑽研「分金定穴」本領,潛入浙江永嘉盜竊古墓。
一場忙活,結果挖出來的是個空墓葬。
近日,浙江永嘉縣公安局楓林派出所民警,在接到當地村民報警後,在包岙村附近抓獲了這三名年輕的盜墓賊。
網上苦學盜墓本領
輾轉找尋古墓藏來探寶
10月10日,楓林派出所接到村民報警稱,在包岙村附近的山上有三名男子鬼鬼祟祟、形跡可疑,可能是在盜墓。
民警陳凱立刻與同事趕往現場,與下山的三名小夥子「狹路相逢」,全是90後。
三個小夥被帶回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民警一詢問,他們全招了。
三人中的小陳,為永嘉楓林本地人,在安徽經商多年。
另外兩人的小謝、小伍,都是安徽人。
三個小夥有個共同愛好,平時都喜歡看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作品。
後來,他們又加入一些關於考古探寶的QQ群。
群裡的人,經常發布盜墓並出售贓物獲取錢財的消息。
三人十分心動,「古墓裡肯定有寶藏,找到就發大財了。」
小陳介紹說,老家溫州永嘉,可是個「風水寶地」,古墓很多。
三人一拍即合,坐飛機直奔浙江。
小陳交代說,為了尋找合適的古墓下手,他們至少探查了永嘉三個地方。
一開始,三人琢磨了沙頭鎮花坦社區廊下村的一個「王墳」。
這個墳墓的主人,據說是南宋一個朝廷大官員,生前曾位極人臣,墓葬規模較大。
趕到現場實地查看,三人傻眼了:這個古墓已被定為重點文保單位,還安排有專人看守。
放棄這裡後,他們把目標改為巖頭鎮一個古村:既然是古村,那麼一定有寶藏。
趕到古村踩點,三人又懵懂了:這裡已被打造為旅遊景點,來來往往的遊客很多,根本沒法下手。
挖墓挖到人人全虛脫
結果古墓裡只有屍骸沒珍寶
心有不甘的小陳,又想起楓林鎮包岙村的後山上,有幾個看似年代較為久遠的墳墓。
三人在鎮上買來鏟子、鐵鍬等工具,悄悄潛入包岙村後山上。
小陳負責望風,小謝和小伍負責開挖古墓。
第一次盜墓,兩人沒有什麼經驗,耗費了一天才將墓穴打開,小謝和小伍幾乎累到人虛脫。
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墓穴裡除了墓主人的遺骸之外,啥寶貝都沒有。
一無所獲!三人沒有氣餒,還互相打氣說,安徽馬鞍山也有不少古墓,接下去繼續去尋寶。
為防暴露,他們丟了手頭的工具,然後悄悄下了山。
沒想到,三個小夥可疑行徑,早已被警惕性頗高的村民發現,有人報了警。
三個小夥剛下山,就被陳警官帶人抓個正著。
目前,小陳等三人已被行政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
據介紹,楓林鎮位於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楠溪江中遊東岸,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古鎮坐東朝西,前人描述這裡的地理形勢,有「前巖紗帽,後峰筆架,獅水瀠洄,象山聳立,左蟾躍,右鷹翔,龍盤虎踞,景無所匹」之說。
楓林是楠溪歷史上的經濟、政治、教育文化中心,素有「楠溪第一村」和「小溫州」之稱。
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
這裡文人學士輩出,遺存文物古蹟眾多,其中不乏有保護價值的古墓。
楓林古墓葬被列為文保單位的有南宋狀元木待問墓、清進士徐定超墓和清徐存莊墓等三座。其中徐定超墓位於大木兌的山上,是一座衣冠冢。
徐定超是溫州近代史上著名人物,當年他與夫人在吳淞江口遇難後,遺骸沒有找回。
他的後人遍布海內外,臺灣原「清華大學」校長、著名數學家徐賢修是其長孫,美國天文學會會長徐遐生是其玄孫。
通訊員 | 陳笑
(作者:記者 程瀟龍 編輯:王海峰 肖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