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與盜墓都是挖墳:到底有哪些區別?考古沒有盜墓厲害?

2020-12-05 收藏大視界

《盜墓筆記》翻拍成影視作品後,一句「上交給國家」在網絡爆紅,很多人說,裡面的俠盜千辛萬苦的挖出來寶貝,最後上交,那不是為國家考古了?或者說:替國家盜墓?很多人對考古人嗤之以鼻,說這是官方盜墓,本質和盜墓賊一樣的,那麼,考古真的和盜墓是一樣的嗎?

現在網上有很多罵考古學家是合法的盜墓賊,這種說法比較偏執,記得有一位考古學家就說「我們還要經常和盜墓賊賽跑。」這按說不同性質的東西不能拿來比較,龜兔賽跑僅僅是個傳說。這位考古工作者為何要發此言呢,實是無奈之舉。因為盜墓的人數太多了,考古人員總是跟不上盜墓的節奏,所以在大眾眼力來看,總是一些古墓被摧殘了很多遍之後,考古學家才姍姍來遲,在殘破的古墓裡面尋找剩下的文物信息!

考古跟盜墓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出於保護文物,也為了研究古人的人文歷史,而後者則是赤裸裸的金錢追求,當然,文化也值錢,於是又有了另一個區分,是為國家賺錢,還是為個人賺錢?而為什麼總是有考古的跑不過盜墓賊的說法,其實是國家規定:不許以任何目的去主動發掘古墓,主要還是當年郭沫若和吳晗挖萬曆墓造成的重大文物損失,讓現在的文物部門投鼠忌器!

所以考古人員不敢主動尋墓,盜墓賊可沒有這個忌諱。他們的目的就是找墳挖墳,大發死人財。加上盜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到三國曹操時期甚至衍生出了官方盜墓,技術方面的傳承。讓很多盜墓賊都身具奇術,尋龍點穴是一大特色,新中國成立的文物部門,很多專家都要和職業盜墓的學習技術。「洛陽鏟」這種考古神器也是盜墓者發明的,技術方面,其實是難分高下的!

盜墓者可沒有保護文物的忌諱,現代盜墓,配合炸藥,炸開古墓,拿了東西就跑。毀壞的文物不計其數,而考古專家要一 一清點,花費大量的時間,這就造成了考古的節奏特別慢,根本跟不上盜墓賊的節奏!

而考古是吃公家飯的,拿著工資,做著研究,沒有去主動探尋古墓的原始動力。盜墓者是求財,天南地北的走,很難抓到。所以,農民工人種田挖地的時候一不小心發現古墓,只能依靠他們主動上報,才能及時的進行文物保護!

因為人的欲望,所以很多古墓被發現都沒有及時上報,造成了很多損失。但是總得來說,考古還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很多沒有被發現,甚至不被承認的歷史,經過文物考古,而得到驗證,讓中華文明的偉大呈現出來。而盜墓,只有破壞和文物流失,兩者本質就不一樣。

而造成現在這種主要矛盾還是激勵的問題,一味的講究精神鼓勵,顯然是不行的,提高物質獎勵才能真正的讓人們自發的上交文物給國家。其實這是制度的問題,和考古學家沒關係,那些真正的學者沒空關注這些事情,他們都只是悶頭研究,不問世事。在外面招搖撞騙的都是一幫「偽專家」而已,大家不要搞混了!

相關焦點

  •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挖墳需要技巧嗎?專家進校園解密考古門道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你挖出過什麼金銀財寶?」「挖墳需要技巧嗎?有勁兒,有運氣是不是就夠了?」昨天下午,「聞·悟北京」系列活動走進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張中華還沒開口,初二的學生們就連提三個犀利問題。
  •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考古專家為什麼都不搞收藏?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歷史重大發現,以及珍貴的藏品,主要都是由考古所發現的,在我們的記憶中,似乎考古這項工作只有近代才有。而且在菜菜小時候,一直認為考古學家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啊,以為他們要是喜歡哪一件藏品就可以收藏起來。其實啊,菜菜錯了,相信許多朋友都跟菜菜一樣,會有這樣的誤解吧,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說說考古這項工作吧。
  • 考古就是盜墓?考古與文博人四十米的大刀已經向你跑來
    對於有人對你這個專業有什麼誤解,考古與文博專業肯定榜上有名,大家一提考古,首先想到的大部分可能就是盜墓筆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考古不是盜墓,考古和盜墓不是一回事,考古是正經活兒,大家一定要記住!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好像對於收藏文物有了很大的興趣。
  • 馬未都談考古和盜墓的區別,中國考古界有一鐵律,無人違反
    關於考古和盜墓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爭議的一個熱點,在很多民眾眼中考古和盜墓沒什麼差別,都是在挖人祖墳,幹的都是缺德事。事實上一直以來大家對於考古和盜墓都存在一個誤區,馬未都就曾經談過考古和盜墓的區別,且在中國考古界有一鐵律,無人違反,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同是挖掘文物,考古專家與盜墓者有何區別?考古界有個規矩不可破
    文/魚蛋7777考古專家和盜墓賊,同樣是挖墳掘墓,有什麼區別呢?許多不太了解情況的人往往把盜墓和考古混為一談,其實二者的差別非常大,盜墓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是不被法律所允許的。而且往往會給文物帶來破壞性,而考古是為了保護文物,了解歷史。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考古跟盜墓賊的區別。
  • 為何廣大人民群眾把考古當成盜墓,更有甚者咒罵考古人員的行為?
    把考古看做盜墓的人,的確很不少。只要上網看看跟考古有關的新聞,下面保準鋪天蓋地、烏央烏央的,都是這一類的評論,比如下面的這些:其實,這些評論還算是客氣的,更惡劣的,就是那些詛咒考古人員的。那麼,怎麼看待這樣的現狀呢?
  • 考古與盜墓究竟有何區別?聽這位專家這麼說
    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人誤解考古為「官方盜墓」,其實考古的本意並不是尋寶,比如盜墓賊不屑一顧的一些小骨器、殘破鐵器、陶器本身製造成本並不高昂,但考古人員卻將其視為珍寶,不遺餘力地用小鏟子小刷子將它們擦拭發掘出來,考古的本意就在於藉助遺物、遺蹟對話古人,讓穿越千年的文物將湮沒的歷史展現在今人面前
  • 考古算是盜墓嗎?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鐵律,誰也不敢違反!
    而一提到盜墓,很多人就將其和考古聯繫在一起,很多人認為考古就是以國家的名義去盜墓,但實際上兩者確實是有區別的。從根本的價值上來看,考古與盜墓就有著截然不同的說法。考古注重的是對文物的發現和探索。挖出來的寶貝更注意他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承載,藉此推出一定的歷史信息。
  • 考古與盜墓--一顆科技樹上的「兩開花」
    考古學需要考古學家去發掘墓葬和遺址,但西方世界(含阿拉伯地區)因為宗教原因和殯葬習慣(薄葬,發掘價值低),缺乏生成盜墓行業的土壤。於是亢奮的西方考古學者就將足跡踏遍非洲、亞洲、南美及歐洲邊遠地區進行挖掘,同時避開本國法律的處罰。這一時期的西方考古活動基本等同於盜墓,大量具有很高價值的古蹟、遺址和大型陵墓被破壞,歷史文物被掠奪,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以非法手段進行的。
  • 對話微博歷史大V@考古小隊長:個別「盜墓粉」非蠢即壞
    此外,我也經常會給網友做一些考古向科普類的問答,如果有合適的熱點問題,也會跟網友做一些互動。一般來講,沒有註明來源的都是自己或同事的資料,平時也會去國外網站看一些,如果有最新的國外考古動態,也會發出來給大家展示。大河報記者:微博是個開放性社交平臺,網友的水平參差不齊,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您有哪些感受?
  • 盜墓門派有哪些?
    盜墓門派有哪些? 小說中的盜墓派系有哪些 首先是摸金校尉 摸金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 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 門人有摸金符 東漢末年 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
  • 根據盜墓事件,經考古發掘,找到了歷史上消失千年的芮國
    在後期,因為考古挖掘出土了一些明確的證物,這個在人們的認知裡根本不存在的國家,也是終於有了一點蹤跡。經過了多年的考古現在有更多被歷史塵封未見諸史冊,失蹤了近千年的國家出現在了世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個因為歷史記載太少了,所以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傳說的周代芮國。
  • 真實版「盜墓筆記」:手法專業 一人曾是考古隊員
    之所以手法如此專業,因為盜墓人中有一人曾是考古隊員。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昭化區法院獲悉,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罪的5人(含司機)在昭化區法院開庭受審,5人當庭認罪。  藉口旅遊  邀約原考古隊員一起盜墓  2013年冬,向華國(37歲,西安市人)通過朋友得知在廣元昭化古城附近有古墓。2015年12月19日,向華國邀約曾在KTV唱歌時認識的尹國明(33歲,鹹陽市人,曾在考古隊工作),後又叫上侄兒向名揚(34歲,西安市人)同行。
  • 考古挖掘比盜墓難多了,一不小心重要的歷史資料就沒有了
    因為,考古人員必須找到陵墓的墓道,才能開展挖掘工作。可是,盜墓者卻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可以從任意一個入口進入,只要這個入口是有效的。經過一番勘察後,考古人員終於找到了墓道。墓道呈圓拱形,長度有十九米,寬度有四米。沿著墓道走,很快就能找到墓門。墓門是石門,不容易被打開,且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防盜意識。
  •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更厲害?馬未都:並非如此,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更厲害?馬未都:並非如此,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對於盜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除了幾年前大火的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讓人印象深刻外,盜墓其實也發生在許多處地方,新聞報紙上有時候也會有報導。因此,許多人都覺得盜墓賊很有本事,甚至比一些考古專家還要厲害。確實,很多墓穴都是因為被盜墓賊光顧後,暴露出來了,才有文物部門組織考古團隊進行保護性挖掘。但是這可不能說明盜墓賊比考古專家厲害,只能說盜墓賊盜墓技巧好而已。
  • 真實的盜墓高手,看不起考古專家,他曾說:洛陽鏟上不了臺面
    自從盜墓題材的東西出來之後,幾乎每一個都很火爆,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都很好奇,尤其是盜墓這個神秘的行當,更是吸引人們。 不少人都好奇,盜墓這件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麼真有小說中那麼神奇嗎?首先盜墓這個行當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其中自然有不少門道。
  • 秦始皇祖墳被盜,19米盜洞直通主棺,考古家:盜墓祖師爺的手法
    光是盜洞便有247個,但是考古學家們依舊挖掘出了3500多件文物,其中,殉葬的人數便有186名,秦公一號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這個群墓除了一號大墓被盜之外,其它的墓都是完好無損的,考古專家們派人把整個秦公陵園保護了起來。
  • 山西一盜墓賊比姚玉忠更牛,靠盜販文物起家,考古家對他恨之入骨
    說起盜墓賊,大家能想到的是哪些大神級別的人物呢?古代的話自然是曹操、董卓、溫韜,還有近代的孫殿英,我們現代的話有被譽為「盜墓祖師爺」的姚玉忠(已經入獄)。其中現代的姚玉忠可以說現代非常鼎鼎大名的盜墓高手,傳說此人盜墓從不藉助什麼現代的科技手段,只需要一件羅盤就能走天下了,甚至在法庭上還叫囂自己的實力能頂得上10個考古專家。其實我們現代除了姚玉忠牛叉之外,還有一個人的名氣比姚玉忠更加的大,不是說盜墓水平比姚玉忠厲害,而指的是此人的盜墓戰績,就連考古專家對他都是恨之入骨啊!
  • 盜墓賊不願光顧的窮酸皇陵,荒涼到連考古專家都認為無考古價值
    我們知道中國在風水方面很講究,一些皇帝在他們在位的時候會派人為他們選擇一個地方,這樣一百年後他們就可以葬在這裡,而且,所有的墳墓都會有很多隨葬品,金銀都很薄很軟,因此,一個學校誕生了,叫做盜墓者,他們專門挑選皇帝的墳墓來偷,有足夠的金子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但是有這樣一個墓地,即使是小偷也不會去看它
  • 《盜墓筆記》之類的通俗書籍並不是考古,考古不是挖寶,更需要的是...
    所以如果沒有理論,我們許多發掘都是盲目的,沒有解決問題的想法,大多只是照章辦事。理論還提出對歷史重建的設想,並通過實際的發掘和材料分析來進行檢驗。如果把考古學家看作歷史的偵探,那麼理論就是幫助偵探面對「作案現場」時思考「犯罪」過程的一種假設性思考,分析各種複雜的可能性,以便為「破案」設定尋找證據的路徑。考古學的操作和偵探的破案過程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