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考古專家為什麼都不搞收藏?

2020-12-05 小麥老師教師資格證

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菜菜,菜菜說史,貨真價實。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歷史重大發現,以及珍貴的藏品,主要都是由考古所發現的,在我們的記憶中,似乎考古這項工作只有近代才有。而且在菜菜小時候,一直認為考古學家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啊,以為他們要是喜歡哪一件藏品就可以收藏起來。其實啊,菜菜錯了,相信許多朋友都跟菜菜一樣,會有這樣的誤解吧,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說說考古這項工作吧。「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考古專家為什麼都不搞收藏?

其實考古不是近代才有的,在以前就有考古這一工作,而且考古的工作在以前其實叫作金石學,工作性質就跟我們如今的考古工作是差不多的。以前的金石學,其實是為了研究發現的文物,通過文物來還原歷史真相。而且以前的金石學家,對於文物的研究細緻程度以及對文物的保護程度絲毫不亞於如今的考古學。

其實在我們古代有許多的金石學家,比如我們熟悉的歐陽修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一位非常有代表的金石學家,當然還有趙明誠,他就是李清照的老公,也是一位能與歐陽修齊名的金石學家,當然,還有許多知名的金石學家。是他們的貢獻和不懈的努力,才開創了如今中國繁榮的歷史,以及如今非常發達的考古學。

當然,我們口中所說的考古學跟盜墓,其實是不一樣的,盜墓那可是喪盡天良的事情呀!而且在專家進行考古工作的時候也有許多相關的監管人員進行監督,是絕對不會允許利用考古之名進行文物私藏或者是變相盜墓的。考古是為了還原歷史真相,而到盜墓是為了奪取一些不義之財,其宗旨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在考古界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也是制約著考古專家們一心一意進行考古工作的行業要求,你知道是什麼不成文規定嗎?

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呀,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考古專家們一般都是不會收藏考古作品的。由於考古學家經常與這些文物打交道,而且一般打交道的文物都是非常珍貴的,畢竟歷年來的文物,最開始還是要先經過考古專家的手。所以其實在當時有不少外界,就懷疑是不是考古專家們進行了一些藏匿,為了以證清白,所以考古專家們也不會有收藏的愛好,久而久之,也在這個行業內形成了這個不成文的規定。畢竟嘛,你作為考古專家,收藏了那麼多產品,難免讓人懷疑,就算你拿去拍賣,也會讓人覺得你這個是不義之財。

關於考古行業,其實還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行業,經常要日曬雨淋的,而且修護文物工作的事情極其複雜繁瑣,也是對人心理和意志的考驗,也希望外界的朋友們能夠多多支持考古學家的工作,給他們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喜歡我們的話,記得下方留言評論哦,關注、點讚、轉發也別忘了噢。

您的支持,是菜菜最大的動力。

文:菜菜

圖:網絡

相關焦點

  • 馬未都談考古和盜墓的區別,中國考古界有一鐵律,無人違反
    關於考古和盜墓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爭議的一個熱點,在很多民眾眼中考古和盜墓沒什麼差別,都是在挖人祖墳,幹的都是缺德事。事實上一直以來大家對於考古和盜墓都存在一個誤區,馬未都就曾經談過考古和盜墓的區別,且在中國考古界有一鐵律,無人違反,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考古與盜墓都是挖墳:到底有哪些區別?考古沒有盜墓厲害?
    《盜墓筆記》翻拍成影視作品後,一句「上交給國家」在網絡爆紅,很多人說,裡面的俠盜千辛萬苦的挖出來寶貝,最後上交,那不是為國家考古了?或者說:替國家盜墓?很多人對考古人嗤之以鼻,說這是官方盜墓,本質和盜墓賊一樣的,那麼,考古真的和盜墓是一樣的嗎?
  •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挖墳需要技巧嗎?專家進校園解密考古門道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你挖出過什麼金銀財寶?」「挖墳需要技巧嗎?有勁兒,有運氣是不是就夠了?」昨天下午,「聞·悟北京」系列活動走進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張中華還沒開口,初二的學生們就連提三個犀利問題。
  • 同是挖掘文物,考古專家與盜墓者有何區別?考古界有個規矩不可破
    文/魚蛋7777考古專家和盜墓賊,同樣是挖墳掘墓,有什麼區別呢?許多不太了解情況的人往往把盜墓和考古混為一談,其實二者的差別非常大,盜墓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是不被法律所允許的。而且往往會給文物帶來破壞性,而考古是為了保護文物,了解歷史。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考古跟盜墓賊的區別。
  • 考古算是盜墓嗎?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鐵律,誰也不敢違反!
    而一提到盜墓,很多人就將其和考古聯繫在一起,很多人認為考古就是以國家的名義去盜墓,但實際上兩者確實是有區別的。從根本的價值上來看,考古與盜墓就有著截然不同的說法。考古注重的是對文物的發現和探索。挖出來的寶貝更注意他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承載,藉此推出一定的歷史信息。
  • 考古與盜墓究竟有何區別?聽這位專家這麼說
    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人誤解考古為「官方盜墓」,其實考古的本意並不是尋寶,比如盜墓賊不屑一顧的一些小骨器、殘破鐵器、陶器本身製造成本並不高昂,但考古人員卻將其視為珍寶,不遺餘力地用小鏟子小刷子將它們擦拭發掘出來,考古的本意就在於藉助遺物、遺蹟對話古人,讓穿越千年的文物將湮沒的歷史展現在今人面前
  • 考古就是盜墓?考古與文博人四十米的大刀已經向你跑來
    對於有人對你這個專業有什麼誤解,考古與文博專業肯定榜上有名,大家一提考古,首先想到的大部分可能就是盜墓筆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考古不是盜墓,考古和盜墓不是一回事,考古是正經活兒,大家一定要記住!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好像對於收藏文物有了很大的興趣。
  • 為何廣大人民群眾把考古當成盜墓,更有甚者咒罵考古人員的行為?
    首先要說的是,不少人覺得考古就是挖墓,認為考古工作與盜墓沒什麼本質區別,甚至在網絡上對考古人員進行咒罵。這反映出了公眾對考古的認知水平還不高,我們的考古學還處於象牙塔內,缺乏群眾基礎,這需要一個長期的轉變過程。
  • 考古與盜墓--一顆科技樹上的「兩開花」
    啟蒙運動時期的油畫在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啟蒙運動激勵下,人們對本國歷史的興趣大為增加,為了宣揚本國歷史文化,增加國民自豪感與認同感,該時期的古物學家對古物收藏和遺址發掘有強烈的現實目的和迫切需要,歐洲古物學家終於走出低潮
  • 盜墓賊不願光顧的窮酸皇陵,荒涼到連考古專家都認為無考古價值
    我們知道中國在風水方面很講究,一些皇帝在他們在位的時候會派人為他們選擇一個地方,這樣一百年後他們就可以葬在這裡,而且,所有的墳墓都會有很多隨葬品,金銀都很薄很軟,因此,一個學校誕生了,叫做盜墓者,他們專門挑選皇帝的墳墓來偷,有足夠的金子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但是有這樣一個墓地,即使是小偷也不會去看它
  • 真實的盜墓高手,看不起考古專家,他曾說:洛陽鏟上不了臺面
    自從盜墓題材的東西出來之後,幾乎每一個都很火爆,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都很好奇,尤其是盜墓這個神秘的行當,更是吸引人們。 不少人都好奇,盜墓這件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麼真有小說中那麼神奇嗎?首先盜墓這個行當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其中自然有不少門道。
  • 對話微博歷史大V@考古小隊長:個別「盜墓粉」非蠢即壞
    後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了官方微博@河南考古 ,這個微博一開始也是我在做,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這一塊,後來有媒體朋友建議我,由於用官方平臺發聲約束太多,措辭和態度也要多加注意,因此讓我運營一個個人的號,所以在2016年以後,我才開始運營@考古小隊長 這個號。至於為什麼叫考古小隊長,主要是因為考古隊長這個ID被註冊了,沒辦法,就變成小隊長了。
  •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更厲害?馬未都:並非如此,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更厲害?馬未都:並非如此,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對於盜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除了幾年前大火的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讓人印象深刻外,盜墓其實也發生在許多處地方,新聞報紙上有時候也會有報導。因此,許多人都覺得盜墓賊很有本事,甚至比一些考古專家還要厲害。確實,很多墓穴都是因為被盜墓賊光顧後,暴露出來了,才有文物部門組織考古團隊進行保護性挖掘。但是這可不能說明盜墓賊比考古專家厲害,只能說盜墓賊盜墓技巧好而已。
  • 根據盜墓事件,經考古發掘,找到了歷史上消失千年的芮國
    ,就說西周有很多大國在各種文獻資料中都可以見到,但是也有一些國家因為種種原因可以對其考證的資料非常少。在後期,因為考古挖掘出土了一些明確的證物,這個在人們的認知裡根本不存在的國家,也是終於有了一點蹤跡。經過了多年的考古現在有更多被歷史塵封未見諸史冊,失蹤了近千年的國家出現在了世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個因為歷史記載太少了,所以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傳說的周代芮國。
  • 《盜墓筆記》之類的通俗書籍並不是考古,考古不是挖寶,更需要的是...
    上觀新聞:在您看來,考古學理論和考古的實踐應該如何結合? 陳淳:考古學理論主要強調問題意識,就是要明白我們的發掘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所以如果沒有理論,我們許多發掘都是盲目的,沒有解決問題的想法,大多只是照章辦事。理論還提出對歷史重建的設想,並通過實際的發掘和材料分析來進行檢驗。
  • 網絡直播、現場觀摩考古有了最新「打開方式」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馬蕭林接受河南商報記者專訪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如果你對考古的認識停留在盜墓類影視作品和小說,那就out了。走進考古現場,看考古專家在你眼皮底下發掘,這才是認知考古最in的「打開方式」。
  • 真實版「盜墓筆記」:手法專業 一人曾是考古隊員
    之所以手法如此專業,因為盜墓人中有一人曾是考古隊員。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昭化區法院獲悉,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罪的5人(含司機)在昭化區法院開庭受審,5人當庭認罪。  藉口旅遊  邀約原考古隊員一起盜墓  2013年冬,向華國(37歲,西安市人)通過朋友得知在廣元昭化古城附近有古墓。2015年12月19日,向華國邀約曾在KTV唱歌時認識的尹國明(33歲,鹹陽市人,曾在考古隊工作),後又叫上侄兒向名揚(34歲,西安市人)同行。
  • 秦始皇祖墳被盜,19米盜洞直通主棺,考古家:盜墓祖師爺的手法
    隨著七十年代秦始皇的陵墓被發現,考古家開始尋找先秦時期秦始皇先祖之墓。專家們經過10年的考古研究探索,在八十年代,終於在陝西寶雞市鳳翔縣靈山一帶發現了一座大墓,這就是著名的秦公一號大墓。光是盜洞便有247個,但是考古學家們依舊挖掘出了3500多件文物,其中,殉葬的人數便有186名,秦公一號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這個群墓除了一號大墓被盜之外,其它的墓都是完好無損的,考古專家們派人把整個秦公陵園保護了起來。
  • ——作為反詰與解構的公眾考古
    這就像博物館行業一樣,剛剛舉辦的博博會展廳裡匯聚了眾多公司,他們的業務涵蓋了現在中國博物館事業的幾乎整個流程,這曾經不也是不敢想嗎?左起:董作賓、李濟、傅斯年、梁思永於1931年在河南安陽小屯。今年是殷墟考古90年,也就是說中國官方考古(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的歷史迄今有90年了。
  • 1600年古墓重見天日,出土幾粒紅色藥丸,考古專家:長生不老藥!
    說起「考古」,想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很陌生的,給人印象最深刻就應該是《盜墓筆記》之類的玄幻小說;但是「考古」可不同於盜墓,簡單的解釋,「考古」是官方行為,盜墓則是非官方行為;「考古」主要是研究歷史文化等科考之用,也正是有了這一行業,我國歷史才得以完善和佐證,就比如秦始皇追求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