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與盜墓究竟有何區別?聽這位專家這麼說

2020-12-05 歷史有事說

  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人誤解考古為「官方盜墓」,其實考古的本意並不是尋寶,比如盜墓賊不屑一顧的一些小骨器、殘破鐵器、陶器本身製造成本並不高昂,但考古人員卻將其視為珍寶,不遺餘力地用小鏟子小刷子將它們擦拭發掘出來,考古的本意就在於藉助遺物、遺蹟對話古人,讓穿越千年的文物將湮沒的歷史展現在今人面前,這不可謂不偉大!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半鼎2400年前的骨頭湯,感受吃貨民族的傳統與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殯葬制度。

  2010年底,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在鹹陽機場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一座戰國秦墓時,在該墓的小龕裡發現了一件高20釐米、腹徑24.5釐米的銅鼎。當考古人員打開這件外形上並無獨特之處的銅鼎時,驚奇地發現銅鼎內竟然還有半鼎骨頭湯,湯內浸有幾根小骨頭,湯色渾濁,湯的表面漂還浮著油質和銅鼎脫落的綠斑鏽,由於長期浸漬,湯內骨頭已變為綠色。考古專家驚訝地說,以前只知道鼎是古代禮器中的食器,是用來煮肉盛肉的,這次通過考古發現證實了這一點。在戰國秦墓中發現距今2400多年的骨頭湯,在考古界尚屬首次。那麼,骨頭湯裡到底燉的是什麼呢?羊骨、牛骨,狗骨,一時間眾說紛紜。

  考古專家胡松梅說,她第一次從鼎內夾出的是一根較粗的尺骨,也就是動物的前壁,感覺應該是狗,因為他們曾經在屬於夏商時期的商洛東龍山遺址中出土過4隻完整的狗,鼎內發現的尺骨與標本庫裡的幾乎一模一樣。橈(rao 二聲)骨呈半圓形,確定為食肉類動物,經過與標本庫比對分析,省考古研究所得出結論:骨頭為狗骨頭,而且骨骺(hou 二聲)沒有癒合,應該是一隻未成年的雄性小狗,年齡在十個月到一年之間。鼎內骨頭為小狗的左前肢,還有小狗的脊椎骨和部分肋骨。

  湯中的骨頭疑問解決了,那麼經過2400多年的漫長歲月,骨頭湯為什麼神奇般的沒有揮發呢?考古專家推測,這與良好的密閉條件有關,因為銅鼎放置在墓內的壁龕中,乾燥情況更好,加上銅鼎密閉性十分好,也沒有盜墓賊前來盜擾,這才使得銅鼎內狗骨頭湯保存較好。

  專家認為,骨頭湯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飲食,墓主人生前一定喜歡吃狗肉,所以死後視死如生,葬入了骨頭湯。那麼,骨頭湯中加入了什麼調料呢,今人能否還原古人燉製的骨頭湯呢?考古就是這樣一個疑問接著一個疑問,它有發現墓穴盜後的失望,也有發現歷史真相的欣喜,考古無愧於一項偉大的事業,儘管有一些人對它存在著諸多誤解,當然小編認為更多的人只是調侃一二罷了。

相關焦點

  • 同是挖掘文物,考古專家與盜墓者有何區別?考古界有個規矩不可破
    文章《同是挖掘文物,考古專家與盜墓者有何區別?考古界有個規矩不可破》系百家號冰河拾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魚蛋7777考古專家和盜墓賊,同樣是挖墳掘墓,有什麼區別呢?許多不太了解情況的人往往把盜墓和考古混為一談,其實二者的差別非常大,盜墓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是不被法律所允許的。而且往往會給文物帶來破壞性,而考古是為了保護文物,了解歷史。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考古跟盜墓賊的區別。
  • 考古與盜墓都是挖墳:到底有哪些區別?考古沒有盜墓厲害?
    《盜墓筆記》翻拍成影視作品後,一句「上交給國家」在網絡爆紅,很多人說,裡面的俠盜千辛萬苦的挖出來寶貝,最後上交,那不是為國家考古了?或者說:替國家盜墓?很多人對考古人嗤之以鼻,說這是官方盜墓,本質和盜墓賊一樣的,那麼,考古真的和盜墓是一樣的嗎?
  •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考古專家為什麼都不搞收藏?
    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菜菜,菜菜說史,貨真價實。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歷史重大發現,以及珍貴的藏品,主要都是由考古所發現的,在我們的記憶中,似乎考古這項工作只有近代才有。而且在菜菜小時候,一直認為考古學家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啊,以為他們要是喜歡哪一件藏品就可以收藏起來。其實啊,菜菜錯了,相信許多朋友都跟菜菜一樣,會有這樣的誤解吧,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說說考古這項工作吧。「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考古專家為什麼都不搞收藏?
  •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挖墳需要技巧嗎?專家進校園解密考古門道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你挖出過什麼金銀財寶?」「挖墳需要技巧嗎?有勁兒,有運氣是不是就夠了?」昨天下午,「聞·悟北京」系列活動走進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張中華還沒開口,初二的學生們就連提三個犀利問題。
  • 馬未都談考古和盜墓的區別,中國考古界有一鐵律,無人違反
    關於考古和盜墓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爭議的一個熱點,在很多民眾眼中考古和盜墓沒什麼差別,都是在挖人祖墳,幹的都是缺德事。事實上一直以來大家對於考古和盜墓都存在一個誤區,馬未都就曾經談過考古和盜墓的區別,且在中國考古界有一鐵律,無人違反,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真實的盜墓高手,看不起考古專家,他曾說:洛陽鏟上不了臺面
    自從盜墓題材的東西出來之後,幾乎每一個都很火爆,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都很好奇,尤其是盜墓這個神秘的行當,更是吸引人們。 不少人都好奇,盜墓這件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麼真有小說中那麼神奇嗎?首先盜墓這個行當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其中自然有不少門道。
  • 考古就是盜墓?考古與文博人四十米的大刀已經向你跑來
    對於有人對你這個專業有什麼誤解,考古與文博專業肯定榜上有名,大家一提考古,首先想到的大部分可能就是盜墓筆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考古不是盜墓,考古和盜墓不是一回事,考古是正經活兒,大家一定要記住!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好像對於收藏文物有了很大的興趣。
  • 為何廣大人民群眾把考古當成盜墓,更有甚者咒罵考古人員的行為?
    把考古看做盜墓的人,的確很不少。只要上網看看跟考古有關的新聞,下面保準鋪天蓋地、烏央烏央的,都是這一類的評論,比如下面的這些:其實,這些評論還算是客氣的,更惡劣的,就是那些詛咒考古人員的。那麼,怎麼看待這樣的現狀呢?
  • 考古算是盜墓嗎?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鐵律,誰也不敢違反!
    而一提到盜墓,很多人就將其和考古聯繫在一起,很多人認為考古就是以國家的名義去盜墓,但實際上兩者確實是有區別的。從根本的價值上來看,考古與盜墓就有著截然不同的說法。考古注重的是對文物的發現和探索。挖出來的寶貝更注意他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承載,藉此推出一定的歷史信息。
  • 根據盜墓事件,經考古發掘,找到了歷史上消失千年的芮國
    #文物#歷史上存在著我們很多不知道的國家,就說西周有很多大國在各種文獻資料中都可以見到在後期,因為考古挖掘出土了一些明確的證物,這個在人們的認知裡根本不存在的國家,也是終於有了一點蹤跡。經過了多年的考古現在有更多被歷史塵封未見諸史冊,失蹤了近千年的國家出現在了世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個因為歷史記載太少了,所以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傳說的周代芮國。
  • 古墓出土不腐「溼屍」,考古隊不知所措,盜墓賊看不下去:我來吧!
    任全生:從盜墓賊到考古專家新中國剛剛成立那會兒,國家對於考古並沒有太多的認知,也沒有專門培養的人才。但是,如果發現古墓究竟該怎麼辦呢?不像現在有這麼多專家和學生可以派遣!於是,國家開始在民間徵集"考古專家"。其實誰都知道,這些民間過來的"考古專家"究竟是做什麼的,但是,只要他們改過自新,以後好好報效我們國家,他們曾經所犯的過錯,我們完全能夠諒解。
  • 盜墓賊不願光顧的窮酸皇陵,荒涼到連考古專家都認為無考古價值
    我們知道中國在風水方面很講究,一些皇帝在他們在位的時候會派人為他們選擇一個地方,這樣一百年後他們就可以葬在這裡,而且,所有的墳墓都會有很多隨葬品,金銀都很薄很軟,因此,一個學校誕生了,叫做盜墓者,他們專門挑選皇帝的墳墓來偷,有足夠的金子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但是有這樣一個墓地,即使是小偷也不會去看它
  • 秦始皇祖墳被盜,19米盜洞直通主棺,考古家:盜墓祖師爺的手法
    隨著七十年代秦始皇的陵墓被發現,考古家開始尋找先秦時期秦始皇先祖之墓。專家們經過10年的考古研究探索,在八十年代,終於在陝西寶雞市鳳翔縣靈山一帶發現了一座大墓,這就是著名的秦公一號大墓。經過考古學家考察,在鳳翔縣南指揮鎮南指揮村發現了秦公陵園內的數十座秦國貴族陵墓;這一大批的墓主人全部是秦國的君王,總共有19位,此次秦公墓群的發現,徹底揭開了秦國的墓葬之謎。
  • 考古與盜墓--一顆科技樹上的「兩開花」
    西方考古學家在埃及這種考古(盜墓)活動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建立新秩序後才逐漸停止(兩次世界大戰中,均有侵略國政府組織的大型國家盜墓行為)。這些考古(盜墓)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歐洲各國博物館的藏品,也創造出很多歐洲私人收藏家。現在西方國家博物館中擁有的大量海外藏品,其主要來源就是盜墓,其次才是戰爭掠奪。外國很多文學或影視作品也從側面反應了這段歷史和國外考古(盜墓)文化:《木乃伊》(埃及/中國)、《奪寶奇兵》(埃及/北美/中東/南美)、《古墓麗影》(西伯利亞/南美/異域)。
  • 對話微博歷史大V@考古小隊長:個別「盜墓粉」非蠢即壞
    ▲曾經的盜洞,墓室應該空了大河報記者:11月16日您一連發了4條關於盜墓題材電影的微博,遭到了部分網友的圍攻,甚至有網友說,「考古不也是盜墓麼?人家墓主人也沒允許你們去挖,張口閉口文化歷史就不必了。」@考古小隊長:在我看來,從古至今,盜墓都是犯罪活動,無論哪個朝代都在嚴厲打擊,但盜墓題材的文藝作品卻把這種行為「偶像化」,讓粉絲會覺得盜墓就是探險,是高端浪漫的事,但是跟他們講道理,他們是不聽的。甚至很多網友在微博問我,你是考古工作者嗎?你有沒有看過盜墓筆記?你咋看書中描寫的內容?
  • 盜墓門派有哪些?
    盜墓門派有哪些? 發丘印,摸金符,護身不護鬼吹燈 窨子棺,青銅槨,八字不硬勿近前 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著走 赤衣兇,笑面屍,鬼笑莫如聽鬼哭
  • 考古紀錄片比小說還精彩,查出最早盜墓賊竟是曹操……
    而且,據民警調查,這件當年震驚全國的盜墓案的團夥居然有16人!能讓16人盜墓團隊垂涎的,究竟是一座什麼樣的大墓呢?曹操當年設摸金校尉,專門盜墓,把錢拿去充軍餉的。帶著失望的心情,考古人員清理出了墓室。打通墓室後,墓室一片狼藉,木構建築破損嚴重,文物盜掘一空。考古人員可以說是內心崩潰:唉,白忙活了嗎?
  •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更厲害?馬未都:並非如此,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
    盜墓賊比考古專家更厲害?馬未都:並非如此,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對於盜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除了幾年前大火的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讓人印象深刻外,盜墓其實也發生在許多處地方,新聞報紙上有時候也會有報導。因此,許多人都覺得盜墓賊很有本事,甚至比一些考古專家還要厲害。確實,很多墓穴都是因為被盜墓賊光顧後,暴露出來了,才有文物部門組織考古團隊進行保護性挖掘。但是這可不能說明盜墓賊比考古專家厲害,只能說盜墓賊盜墓技巧好而已。
  • 民間盜墓第一人,技術太強,專家:要挖馬王堆得靠他
    盜墓這麼賺錢,所以有很多家裡貧困,有膽子的人都去盜墓了,皇室貴族的墓穴中雖然有很多的寶藏,但是地形都是很複雜的,甚至會放有很多的機關,這也是為了防止墓被盜,有時候進入墓穴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命喪黃泉的,所以盜墓行業也是一個高利潤高風險的技術活。
  • 西安發現一座小墓,卻被盜了上千年,考古隊卻興奮的說:盜墓賊真蠢
    所以說,盜墓賊他們最喜歡幹的就是偷這些東西了,畢竟這些東西都是相當值錢的,但是盜墓賊最讓人痛恨的是什麼呢,是有的時候他們拿不走的東西,寧願砸了也不留給後人,這對我國的考古學習上實際上是很大的破壞,世界上盜墓賊自始至終一直都有,在幾十年前的時候,我國的科技還並不是很發達,所以說盜墓賊也是一樣,他們不會花大量的精力去用在一些小的墳墓上,他們要偷就偷的是大的,大的墳墓裡面,金銀珠寶樣樣都有十分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