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這個行業,這幾年隨著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熱播,慢慢的走進了大家視線,這個行業充滿了神秘感。
在中國傳統思想,這個人死了一定有陪葬品,像一些家庭比較貧窮的人家,陪葬的東西就是死者平時使用的生活用品和一些簡單的首飾,有錢人家陪葬的東西自然就是金銀珠寶,而皇室就更厲害了,各種陪葬品奢華到你想不到,就拿孫殿英盜慈禧的墓,墓中隨便拿出點東西就足夠供給軍隊幾年吃用。
盜墓這麼賺錢,所以有很多家裡貧困,有膽子的人都去盜墓了,皇室貴族的墓穴中雖然有很多的寶藏,但是地形都是很複雜的,甚至會放有很多的機關,這也是為了防止墓被盜,有時候進入墓穴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命喪黃泉的,所以盜墓行業也是一個高利潤高風險的技術活。
在民國的時候社會很不安,因為戰爭老百姓都不能好好的工作,所以就沒有什麼經濟來源,於是很多膽子大的人都開始盜墓了,當時有一位被稱為民間土夫子的龍頭老大,土夫子就是盜墓賊的另一種稱呼,這位就是任全生。
任全生本不想盜墓的,但是家中實在是困難,妻子孩子都生了重病家裡很需要錢,於是任全生就帶領著自己的同鄉開始進入了盜墓行業,任全生從開始盜墓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仿佛他天生就會盜墓一樣,他用很短的時間就有屬於一套自己的經驗,不管多難的墓又厲害的機關,他一眼就能找到。
在1942年9月任全生在長沙東部的一個林子裡面發現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他從裡面完整的盜出一份戰國的帛書,因為任全生並不知道這個東西的重要性,為了錢就把它給買了,這件文物輾轉反側就到了美國政府手裡面,但是任全生很愧疚,於是決定金盆洗手,不再盜墓了。
當時長沙考古隊正在對馬王堆古墓進行發掘,但是遇到了很多的難題,導致工作一度進展不下去,任全生雖然是金盆洗手了,但是他的名氣很高,這個時候發掘工作的隊長就向國家提出申請,想請任全生才加考古工作。
任全生覺得自己的這身本事,之前是見不得光的,如今可以靠著這身本事為國家做貢獻,任全生很樂意,到了馬王堆考古現場,當時剛挖掘到一號墓坑,任全生一眼就看出了考古隊員的方法有問題,於是他提議用夾板先斜著插入棺槨內側,這樣墓主人的屍體就會傾斜,然後在移除,正是用了這個好辦法,馬王堆千年不腐女屍完整出土問世。
在馬王堆發掘工作結束之後,任全生覺得自己可以為考古工作出貢獻,於是他憑藉著自己一身本事進入了長沙考古隊,成為了正式的考古隊員,所以說藝不壓身,多一樣本事有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