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哲學與當代世界》
1971年底,湖南省軍區366醫院決定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結果在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一古墓,隨後,一座漢代古墓出現在眾人眼前,它便是震驚全球的「馬王堆漢墓」。此時恰逢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來秘密訪華,得知此事後,他竟然提出用月球土壤來交換馬王堆裡的一些木炭。
乍看一眼,月球土壤是比木炭更有價值的存在,那麼基辛格為何提出這個交換請求呢?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我國又是否同意他的請求?
這一切,還要從「木炭」的身份說起,它的來頭,可不一般。話說當年中國科學院考古所的專家們來到馬王堆東邊進行發掘時,挖到了一層白膏泥(秦漢時墓葬中常用的土,質地細膩,黏性大,滲水性小),而白膏泥的裡面,是大量木炭,清理完木炭後,眾人看見一泛黃的竹蓆,而這竹蓆之下,是一座巨大的槨室。
此時的專家們並不知道,裡面的一具遺體,將震驚全世界——辛追夫人。根據當年的資料顯示,辛追夫人被浸泡在棺內約20釐米深的無色液體中(出土後迅速變成棕黃色),這具來自2000多年前的女屍,皮膚竟然依舊水潤有彈性,泛著光澤,甚至她手足上的紋路,也清晰可見,部分關節仍然可以轉動。經解剖後發現,辛追夫人的內臟也保存完整。
在場所有人大吃一驚,難道2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經掌握了防腐技術?這無色液體,難道是「防腐藥水」?當務之急,是對這裡的物品一一進行檢測。
經過科學分析,棺內的無色液體,是通過土壤、白膏泥和木炭層滲入墓室之中,經長期聚集而成,該液體中僅含有少量的硫化汞的防腐物質,而這個含量,遠遠不能達到防腐作用。
接著工作人員檢測了木炭,結果有了重大發現,辛追夫人墓中的木炭並非普通的木炭,它的分子結構並不是非晶態碳,而是結構複雜的籠狀碳。這種結構的碳密封效果更好,當大量木炭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它們便能完美阻擋外界的水和空氣進入。科學家們認為,良好的密封性,是古屍保存完好的直接原因,不過當時大家還無法準確下結論,還要進一步研究。
就在此時,美國人收到了消息,他們對這些木炭十分感興趣,若是他們也能研究該木炭,是否就能破解古屍千年不腐的秘密,為美國帶來巨大的利益?於是他們讓國務卿基辛格出面,提出以月球土壤來交換馬王堆的木炭。
但很顯然,我國並不需要他們的「無價之寶月球土」,因為我們很清楚,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一定能成功登月,屆時便能自己獲得月球土,再進行相關研究,而且其他國家也都有可能在未來獲得月球土,它並不是多麼寶貴的東西。
可馬王堆的木炭,只有我國擁有,是獨一無二的,若是能成功發現其中奧妙,便能大大推動我國防腐技術的發展,甚至推動醫學、科技的發展,而若是木炭落到美國人的手上,後果不堪設想。故而最後我國拒絕了基辛格的交換請求。
後來,日本的兩位專家也趕來中國,表示想要一根辛追夫人的頭髮,同樣遭到我國拒絕,為了斷掉其他各國對馬王堆出土之物的念想,我國直接下令嚴禁洩露任何關於古屍、木炭、無色液體等的研究成果,所以時至今日,我們所能了解到的信息並不多,但筆者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專家們會從中找到真正的答案。